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滨江区域作为城市与自然水域相交特殊地段,其景观空间的营造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长期以来“大招商”“大开发”导致一系列沿江生态环境问题,寻找适宜的设计策略,助力滨江景观的生态化营造,是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本研究阐述了“长江大保护”的概念及内涵,分析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开展滨江景观设计策略研究的意义。并以常州市滨江区域为例,分析其空间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以“长江大保护”背景,从生态角度提出常州市滨江景观的设计策略与原则,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舒怀 《现代园艺》2021,(4):75-76
随着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为更好地践行开放、绿色、共享、创新、协调的新发展理念,有必要从生态修复角度入手,实现区域一体化的规划与设计。江苏省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其中,江苏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景观生态修复工程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从景区生态保护、开发利用、功能提升及生态修复等角度入手,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南通市绿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分析了南通五山滨江景观生态修复设计,探讨具体的修复工程措施,争取形成南通经验,为其他地区的景观修复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贡献南通智慧。  相似文献   

3.
房斌  周建华 《西南园艺》2011,5(1):24-28
介绍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论述了立体化设计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及立体化的相关概念、特点及设计手法。通过重庆市奉节西部新城滨江带案例体现立体化设计在城市滨江景观中的作用,希望使目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协调。  相似文献   

4.
以昆明市盘龙江滨江绿地上游瀑布公园至滇池段入口的42个植物景观单元为研究对象,以艺术性和适宜性为准则层,8个景观因子为指标层,构建滨江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利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得到42个样地的景观得分值,运用MATAL-AB2019b对42个样地进行多样性计算,得出Simpson指数、Shannon H指数、Margelef指数,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①盘龙江植物总体丰富,植物群落多样性大小为中游>下游>上游;②盘龙江滨江绿地景观美学质量低,仅21个样地SBE标准化值大于0,占总数的50%,美景度标准化值大小为:中游>下游>上游;③群落多样性与美景度相关性不显著,景观评价因子与美景度的模型为Y=-0.341×C1-0.172×C2+0.006×C3-0.247×C4-0.837×C5+0.115×C6+0.019×C7-0.13×C8...  相似文献   

5.
钟毅 《现代园艺》2022,(1):136-139
在当下工业遗产景观成为一种主流审美的背景下,通过比较杨浦滨江与徐汇滨江对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不同态度和呈现方式,从活动类型和空间类型2个层面,分析公共空间中过度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对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苏州市宝带公园景观绿化设计的分析,研究当今社会生态公园内的景观绿化设计的目标和达到的生态环境,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利用植物的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使公园环境具有层次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在早期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滨河区域由于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无序的开发过程中形成大量违章建筑,"脏乱差"成为部分滨水地区的代名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的不断提高,大量被侵占的滨水岸线逐渐退房还绿,给城市生态、生活和景观都带来极大的改善。汉阳江滩的综合整治工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从场地的空间形态、原有设施的利用等方面分析了此类项目的设计特点及难点,希望为类似的滨江景观整治工程提供些许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陈诗亚 《花卉》1991,(收录汇总):124-126
优秀的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为驾驶员缓解视觉疲劳和倦怠心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以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为研究主题,分析了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探索出了选择合适的景观绿化植物、合理配置景观绿化植物、科学设计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科学设计立交及桥涵绿化和科学设计服务区景观绿化的设计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于在日常养护管理中怎样采用整形修剪技术对于滨江带状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进行一些探讨,有助于保持公园景观的吸引力,更好地给人们带来更佳的视觉美感。  相似文献   

10.
徐静  邵京  徐丽  王红 《现代园艺》2023,(17):48-50
采用样方法,实地调查了南京滨江公园的湿地区域植物,分析了湿地区域植被构成和地理区系特征。调查共发现160种植物,隶属55科128属,其中菊科植物最为丰富,禾本科次之;草本植物种类最多,木本次之,藤本最少,草本植物中又以一二年生草本占比较高。南京滨江公园湿地区域植物以温带分布属占主导地位,其次是热带分布属,具有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研究结果为湿地植物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南昌滨江月季植物园为例,通过调研月季园内的主要植物月季与其他植物种植数量,分析植物间的种植比例以及在园区中不同的应用方法,从植物配置、景观空间营造和植物景观文化塑造等方面对专类园规划设计方法进行探究,为专类植物园的植物景观营造做些基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南京新济洲湿地公园陆域码头区为实践研究对象,通过对场地梳理以及对长江相关场地资料的收集调研,对场地特征进行系统的解读,了解其主要雨洪问题,确定适合场地雨洪管理策略和具体设施技术,结合码头未来功能转换,从景观的角度解决场地汛期内涝、非汛期景观维护、生态恢复及旅游服务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学、生态学、水利学等相关学科为理论支撑,使南京新济洲湿地公园陆域码头区未来能更好地服务国家湿地公园维护和游客观光休闲,以期为之后滨江码头景观改造开发提供一定的研究和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婷婷  杨蕾  陈迪 《花卉》2020,(10):149-150
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滨江空间逐渐进入城市管理者的视线,滨江空间被重新塑造的可能性正在不断的加强,本文分析了与南通城市滨江生态景观设计相适应的理念,阐述了在"诗意的栖居"理念和自然化设计方法的催动下南通滨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滨江公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以南,光明街以东,江沿路以北。总占地面积4.37hm2,本设计主题为"声临酒韵",为规则式园林,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考虑游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特征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公共公园空间。本设计中突出轴线、注重比例、讲究主次分明,营造以四纵、一横景观轴线。该公园拥有14个景观节点,疏密有致,有封闭、半封闭、敞开等不同选择。每一个空间都将给游客带来不同的感受。本园重点放在通化市葡萄酒文化的展现,力求在游园中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彰显公园的设计,营造一个和谐、悠然、具有当地葡萄酒文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南渡江为海南省的母亲河,流域的景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海南省的整体绿化景观面貌。本文针对南渡江景观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南渡江流域景观生态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6.
陈昱畅 《现代园艺》2013,(16):124-125
对昆明高海公路自然环境及景观绿化进行全线调查,研究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绿化、边坡绿化及两侧预留带绿化的景观绿化及植物配置。分析了景观绿化在快速公路中的功能和在环境保护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初探——以乌鲁木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3):79-80,86
摘要:西北干旱区面临的严峻自然环境,致使干旱区域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步履艰难。以典型的干旱区域城市乌鲁木齐为例,探讨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严重以及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下,城市道路绿化与道路功能,生态、多样性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理念之间的关系,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绿地景观的景观功能、生态恢复功能和文化内涵,营造出体现城市特色的道路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8.
吉安市滨江花园的植物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安市滨江花园位于沿江路以东 ,赣江西岸 ,北起井冈山大桥 ,南至白鹭洲大桥。全长 1 0 0 0m ,面积约为 1 0hm2在吉安市滨江花园的总体规划设计中 ,我们根据生态园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把建立人工植物群落作为种植设计的主要手段 ,并且提出“一主” ,“三多” ,“三结合”的绿化设计原则。一主 ,就是以护坡防洪为主要目的 ,保护赣江堤岸 ,采取生物护坡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赣江河堤水土易流失 ,特别是洪水期间 ,冲刷更加严重。我们在警戒水位 (海拔 5 0 5 0m)以下采取片石护坡 ,坡上再分层次种植乔灌木和铺设草皮。为了游人的安全 ,还在岸边…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呈现了城市的文化建设,是"形象工程"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的意义出发,在保障生态和风格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可识别、文脉延续、协调和服务性5个方面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园林设计,为园林设计的实施提供了规律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五象新区滨江公园不仅是邕江整治开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南宁市邕江生态廊道建设的重点之一。笔者与所在小组的成员对五象新区滨江公园进行植物资源的实地调查,旨在通过总结其现有的植物在配置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五象新区滨江公园后续的植物规划提出建议。经统计,调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354种,隶属96科,267属。通过分析调查区植物的科属种组成、生活型组成、来源组成以及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发现了五象新区滨江公园植物资源多元化程度较高;乡土植物丰富;园林植物观赏特性丰富。但是其也存在蕨类植物资源欠缺;木本植物特别是本地木本资源欠缺;外来入侵植物较为泛滥;秋冬季节开花的园林植物相对较少,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欠缺的问题。最后笔者就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