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时期,惠特曼的诗歌《草叶集》被译介到中国,80余年来,《草叶集》对中国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梳理并分析了《草叶集》在中国不同时期的译介与研究情况,以及对中国现代诗人,尤其是对郭沫若等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维兴 《甘肃农业》2005,67(12):188-60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继惠特曼之后一位伟大的民主诗人,他的诗歌语言和题材等方面无不体现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3.
从客观历史的角度,从作者的基本思想和创作意图以及个人生活经历方面揭示了《草叶集》的思想蕴含,即从民主和全体的角度来歌唱个人,歌唱物质的、精神的、历史的个人,歌唱宇宙万物,呼唤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4.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历来被视作体现战后美国物质极度繁荣的杰出代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经济的突飞猛进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城市问题,打碎了美国人心中神圣的"美国梦",同时也迫使自惠特曼以来就呈现出"过度乐观"倾向的美国城市文学进一步反思"繁华"背后的"空虚"。本文将关注菲茨杰拉德在创作前期和后期的两部短篇小说集——《飞女郎与哲学家》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并试图分析作者在写作上的风格演变与美国城市发展及其文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素以形式与技巧而获得文学史价值认同的《草莽集》 ,诗人朱湘于其中悲观地将人生意义归为“虚空” ,反常地张扬生命活力 ,密集地描述“老人”和“坟”等意象。作品充满悲剧意识和厚重的精神品格。《草莽集》的整体主题和内容是对“死亡”的书写 ,并由此可找寻出作者日后自杀的部分心理原因。这是以前评著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验性自我是冯至留德期间在以里尔克为代表的德语文化熏炙之下,为现代中国和新诗探询的一种独特而稀缺的自我类型,是理解《十四行集》的必要条件。它在《十四行集》自我实现的表征为:现代知性诗学的建构、现代整体时间观的认同、人与自然等他者关系的发现。集体认同为核心的抗战文化语境里,在歌德“蜕变论”等思想影响下,冯至经验性自我也生发重构。呈现冯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个人的自我精神嬗变史,能反思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建构的深刻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民主恳谈“活动成为一个相对集中明确的主题,成为村民自治的有效保障。一、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其基本原则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实践中又具体化为村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华裔美国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在美国文坛发声至今,在华裔美国文学内部已经形成了自身清晰可辨的母系传统。由于特殊的移民历史和境遇,华裔美国文学母女关系书写既不同于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书写和主张也不同于其他弱势族的经验。本文选取三位女作家的三部涉及母女关系主题的小说伍慧明的《骨》,任碧莲的《梦娜在希望之乡》和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考察母女关系书写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继承、演变和创新,指出通过调用和调整移民母亲和本土女儿故事的时空架构,母女关系被置于华人移民家庭、族群和社区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加以考量。在跨族裔散居时代,母女关系这一文学母题策略性消解东方主义话语牵引下的传统/现代、东方/西方、自我/他者的二元对立身份认知范式,为母女关系书写增添了跨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构了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内容、体现大众民主平等的村庄治理模式。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同时,村民自治存在很多问题,未能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究其原因,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实行"领导"式管理限制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两委"关系紧张制约着村级组织整体作用的发挥,宗族势力干预村务阻碍了村民自治组织的正常运作,而农民因为经济状况主观上缺乏追求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热情是农村基层民主治理最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美国著名诗人埃德加?爱伦?坡的诗歌代表作《乌鸦》为例, 解读了其在《乌鸦》创作中展示的独特的韵律、丰富的意象、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及其唯美学派的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11.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经典之作,记录了主人公洛丽塔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困境和短暂的生命历程。本文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对《洛丽塔》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洛丽塔寻找迷失自我的过程和洛丽塔从自我认知缺失到成为成熟女性的艰难成长历程,揭示小说的成长主题,以彰显纳博科夫小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侨报》日前刊出社论说,《舌尖上的中国》仅7集,却是中国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成功的原因首先在于关照人性的情怀;其次则在于真诚的态度;最后还在于包容的文化。影片以中华文化为  相似文献   

13.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著名作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作品,与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相比,《白雪公主后传》是作者处于后现代创作背景之下,实现的对原童话的颠覆,进而试图表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与主题,从而也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现。本文就将针对该作品当中反映出的主题异化现象进行简要阐述,并且针对其表现异化主题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探讨,从而透过这种表面的主题异化现象,深入剖析该阶段社会背景以及人性方面的困境,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单身汉"淘金梦,"单身汉"的思念和抗争三方面探讨了《金山歌集》中的"单身汉"悲歌。《金山歌集》歌谣兼具文学和历史价值,成为欣赏、评价华裔美国文学的一面镜子,是珍贵的早期美国华人作品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看不见的人》被誉为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作品,及作者拉尔夫·埃利森是黑人作家的优秀代表,这部小说结构新颖独特,手法风格多变,主题复杂深刻,涉及到了种族,政治,社会及心理矛盾等方面,它深刻地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尤其是黑人)的存在与价值问题,强调了在一个未抹杀个人作用的社会上个人的尊严和自我追求。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位置的法国文学来说,除了始终存在的经典潮流外,自我虚构这一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放大,基于此,笔者从《偷影子的人》一书的核心主题"影子"入手,对自我虚构、哲学合流这两个法国当代文学新潮流展开了深入分析,并以此揭示《偷影子的人》一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惠特曼提倡平民使用的“口语入诗”和“自由体式”契合了安徽诗歌革命和新诗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理论创作层面和创作实践层面给安徽诗人带来诗歌创作的灵感。胡适、蒋光慈、田间为代表的安徽诗人对惠特曼口语入诗的借鉴和模仿激发了安徽现代诗歌体式进一步向平民化方向转变,而自由体诗歌的引入则给安徽诗歌界带来不小的震动,对安徽古典诗歌产生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为安徽诗歌的新变开拓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19年以来,中共中央连续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确立了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管一切农村工作的制度依据,为提升基层民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民主管理实践中,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常常纠结不清,带来了一系列亟待理顺的问题。 按照现有法律规定,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两个独立组织。根据《村委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我国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的主要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20.
“五四”新诗的死亡主题非常丰富。这是由于现代自我意识的产生导致生命悲剧意识的觉醒,以及自由意识与生存状态的冲突。书写死亡张扬了个性,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自由,但同时又表现了自我的脆弱和偏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