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患病犬进行临床检查,采用保守治疗不见效,剖腹探查确诊后,手术治疗1例空回肠交界处肠套叠的金毛寻回幼猎犬。对疑似犬肠套叠的病例,借助X射线和B超等设备确诊后,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饲养管理方面的工作,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术后加强护理,避免再次套叠,若犬再次发病后其成活率低。对该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犬后躯瘫痪俗称"犬腰痿",属于小动物临床疑难杂症。本文总结了10例后躯瘫痪犬的中兽医治疗,为犬后躯瘫痪中兽医治疗提供参考。10例后躯瘫痪犬采用针刺疗法、电针疗法、艾灸疗法、中药疗法、物理疗法等方法联合应用进行治疗,经过1~3个月的治疗基本康复。10条患犬中,8条犬康复,2条犬因康复后的护理不当复发。  相似文献   

3.
将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RPVA1901-Z株、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RPVA1902-Z株分别人工感染4日龄健康易感雏鸭,在攻毒后4 h、8 h、12 h、18 h和24 h分别皮下注射鸭甲型肝炎病毒二价卵黄抗体(1型+3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攻毒后4~8 h治疗,治愈率100%,攻毒后12 h治疗,治愈率70%~80%,攻毒后18h治疗,治愈率24.9%~50%,攻毒后24 h治疗,治愈率7.7%~23.5%;攻毒对照死亡率90%~100%;健康对照组100%存活。感染后越早免疫,治疗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4.
一只8岁雌犬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采取临床一般检查、犬c反应蛋白检查、ELISA检查后,初诊为犬胰腺炎;后经抗生素滴注后无明显效果,追加血液原虫PCR检查和血涂片检查后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感染。根据发病经过及血液学检查,推测该犬是由犬吉氏巴贝斯虫感染继发胰腺炎。经灭虫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及输血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患犬出院后持续口服阿托伐醌配合阿奇霉素,定期复诊结果显示预后良好,最终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中药大黄、芒硝外敷治疗与术后常规护理在治疗剖宫手术后切口脂肪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剖宫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50例,采用术后常规护理基础+大黄、芒硝外敷。对照组65例,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在剖宫产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中疗效明显优于术后常规护理治疗(P0.01)。结论:大黄、芒硝外敷能促进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  相似文献   

6.
1例流浪猫通过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胶体金检测板、血常规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等检查,确诊为猫瘟病毒感染。入院治疗后,实施抗继发感染、促进食欲、纠正脱水、改善电解质平衡、止吐、止泻、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功能、抗病毒等治疗方案。患猫经过综合治疗5 d后,白细胞和SAA数值均有明显好转,且大便、食欲恢复正常,未出现其他反应,出院后进行口服药物治疗。文章为猫瘟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期蜂针患者肿胀反应规律,为蜂针治疗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将118例初次接受蜂针治疗的患者采用蜂针直刺法进行治疗,留针10分钟后,隔日1次,每月15次,治疗后30分钟观察患者肿胀反应及其他反应情况,共观察两个疗程。结果经观察,蜂针治疗后肿胀发生率为98.83%,其发生与服药、抓痒及发热与否有关。结论蜂针治疗后肿胀的发生是常见的,但一般不必给与特殊治疗将自动缓解,仍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方法;临床进行蜂针治疗时对未服用激素治疗者及容易瘙痒、发热患者严密观察,防止严重肿胀等过敏反应的发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北京夏季水禽急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结合2018年6~8月中心接收治疗并诊断为胰腺炎的水禽类11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资料,接收后采用临床检查、X光检查、胃内容物镜检、病理解剖、组织切片等。在诊断为胰腺炎使用药物治疗后8例康复放归,1例在接收途中死亡,2例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死于并发症。分析由于池塘或湖水水质发生改变,致使近年来水禽类发病呈急性集中且多发态势,但发病后及时进行诊断以及采用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治愈率高,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盐酸多西环素对急性期犬埃立克体病的治疗效果,对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进行了盐酸多西环素的治疗试验。采集比格犬感染前及治疗前后的血液样本,测定血常规及各项血生化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作统计学处理。血常规检测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RBC、WBC、HGB、PLT、MPV、NEU-TRO、LYM、MONO和RDW显著升高;HCT、MCV、MCH和MCHC无明显变化;血生化检测发现,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LT和AST显著降低,ALB显著升高;治疗后与感染前相比,血常规和血生化各项均没有显著变化。进一步证实了盐酸多西环素对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病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患病犬进行临床检查,采用保守治疗不见效,剖腹探查确诊后,手术治疗1例空回肠交界处肠套叠的金毛寻回幼猎犬.对疑似犬肠套叠的病例,借助X射线和B超等设备确诊后,应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饲养管理方面的工作,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术后加强护理,避免再次套叠,若犬再次发病后其成活率低.对该病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3月7日,本园一骆驼出现腹泻,经抗菌止泻等治疗两周无效。后采用中药治疗,一周后痊愈。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及前期治疗经过该骆驼精神、食欲尚可,粥样粪便、无味、淡黄色。平时以青草、干苜蓿草和蔬菜为食。体重约700 kg,中等偏廋。立即肌肉注射氨苄西林钠10 g,盐酸消旋山莨菪碱10 mL,1次/d。治疗1周后病情恶化,大便呈水样、无味、淡黄色。立即改为输液治疗,并更换抗生素为头孢曲松钠10 g,1次/d。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一例吉娃娃犬髌骨内侧脱位诊断与治疗过程。通过视诊、问诊、触诊、X光等检查确诊为双后肢髌骨内侧脱位。治疗分为手术疗法和保守疗法两种因为患处已经影响到犬正常行走,患犬后肢骨骼已严重变形,所以建议手术治疗,通过X光检查和触诊判断脱位级数后进行了手术治疗,经过术后护理,一个月后治愈。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临床兽医对太原动物园圈养金钱豹(Pantherapardus)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子宫出血、腹部肿胀等,配合使用酚磺乙胺、维生素K1、头孢曲松钠、云南白药等对症治疗,用药一周后,出血量逐渐减少,用药两周后,出血症状彻底消失,腹围消减,调整食物后,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圈养野生动物金钱豹获得了治疗性保护,为圈养肉食性野生动物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从180头患二度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和水牛无菌收集其子宫分泌物,用六种抗菌药物进行细菌敏感试验。根据其敏感范型,选择药物对155例进行子宫内治疗,并给治疗后发情分泌物正常的129例进行人工授精。发现细菌的敏感性以氯霉素最高(261%),四环素最低(8.3%)。子宫内膜炎治疗后的总妊娠率为71.93%,用喃西林治疗的母畜获得的妊娠率最高(88%),其他药物治疗后的妊娠率依次是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用不同药物治疗后的妊娠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临床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方法对一起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采用硫酸庆大霉素、病毒灵、环丙沙星、痢菌净注射液、黄连素片、口服补液盐和碳酸氢钠治疗的第一组仔猪在用药5d后4头仔猪中的2头精神沉郁症状没有好转,最终因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而死亡;另2头仔猪在用药10d后腹泻症状消失,消瘦得到控制,逐渐恢复健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第二组仔猪在治疗一周后5头仔猪全部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且见效快、费用低和预后良好,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观察复方百黄洗液药浴治疗犬细菌性皮肤病的效果和安全性.随机将符合要求的60例病例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力新治疗,实验组用复方百黄洗液药浴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治愈后复发情况.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2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下降,实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针灸疗法对犬后肢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对一例4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犬进行针灸治疗,并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药物保守疗法改善效果不明显,治疗3次后,患犬大小便仍不能正常控制,后肢依然瘫痪;针灸疗法采用白针、电针、水针、磁针相结合,选取百会穴、后三里穴、环跳穴、中枢穴、六缝穴等穴位,通过10次间断针灸治疗,患犬起卧行走和排便能力均恢复到正常水平,3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说明针灸治疗方案可以用于犬后肢瘫痪的治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将上海五家宠物医院2011年就诊的321只犬瘟热病犬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124只,肺炎型60只、胃肠炎型34只和混合型30只,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第二组197只,肺炎型91只、胃肠炎型56只和混合型50只,参考甲型H1N1流感治疗方案,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根据症状分型进行中药辅助治疗。分组治疗结果显示,肺炎型、胃肠炎型和混合型第二组比第一组治愈率分别高22%、22.6%和17.3%;随机选取其中68只,取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的鼻液进行斑点杂交检测CDV;斑点杂交结果显示,第二组治疗方法治疗后的阳性率下降50%,第一组方法治疗后的阳性率下降30%。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辅助治疗可有效地增加犬瘟热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14年11月至2017年4月65例发热黄疸型病牛的治疗资料,根据临床病理变化特点、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等因素做出临床鉴别,分析对应治疗方法。结果表明,发热黄疸型病牛临床症状及其他特征比较明显,对症治疗后,65例病牛仅有2例治疗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92%。说明对发热黄疸型牛病做出有效鉴别后,给予对症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余其健 《当代畜牧》2013,(26):38-39
目的:探讨牛闭尿的简易救治方法,为牛闭尿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笔者在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亲自治疗的牛闭尿40例,本次研究的所有发生闭尿的牛均采用简易的导尿方法,并结合药物进行治疗,总结40例牛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上述综合治疗,牛导尿治疗5h后可行走,烦躁、起卧不安、努责、举尾拱背等症状明显减轻,用药两天后疾病症状基本消失,病情明显好转,治疗7d后,牛基本恢复正常。本次研究的40例牛闭尿,全部采用导尿,经过治疗35例痊愈,治愈率为87.50%。结论:采用简易的导尿方法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牛闭尿治疗效果理想,中西药结合使用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过程中牛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