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瓜突变新类型——无毛黄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瓜植株茎叶、卷须均覆短刚毛,多数子房表面有瘤状突起,瘤上有刺〔1〕。戚春章等人曾于1984年发现了软毛无卷须黄瓜突变类型:植株茎叶表面覆软毛,无卷须,雄花单生或双生,果实表面无瘤刺,植株多数叶腋间是无花芽的空节〔2〕,该发现丰富了黄瓜的种质资源。R...  相似文献   

2.
3.
碧玉黄瓜     
碧玉黄瓜是上海农业科技种子有限公司最新育成的欧洲型黄瓜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 ,强雌性系 ,有侧枝 ,以主蔓结瓜为主。瓜长 18cm(厘米 )左右 ,单瓜重 150~ 2 0 0g(克 ) ,瓜条直 ,果肉厚 ,无棱、瘤、刺 ,瓜色碧绿 ,口味清香脆嫩 ,商品性好 ,抗白粉病 ,综合性状达到进口品种同等水平 ,但价格仅为进口品种的 1/ 5。1 播前准备整个栽培过程在连栋温室内进行 ,本品种对肥料要求比一般品种要多 ,耕地前每 6 6 7m2 (亩 )施入干有机肥 32 0kg(公斤 ) ,进口复合肥 70kg。翻耕后筑畦 ,畦宽 1 5m(米 ) ,每 6 6 7m2 再沟施干有机肥 3…  相似文献   

4.
5.
浅谈黄瓜营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磊 《中国果菜》2003,(5):J003-J003
黄瓜,又名青瓜、王瓜、刺瓜、胡瓜和吊瓜等,为葫芦料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可食,性凉味甘。黄瓜原产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从西域引入,故称胡瓜,因古代赵王避讳胡字,所以改称黄瓜,目前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大棚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因而其地位十分重要,可以常年供应市场。黄瓜按外形划分,可分为刺黄瓜、鞭黄瓜和秋黄瓜三类,幼嫩时青绿色或白色,成熟后为青色和黄白色;短胖者为旱黄瓜,细长者为水黄瓜。黄瓜以鲜嫩,色青,身条细直,条头均匀,无弯沟,无畸形,无折断,无苦味为优。黄瓜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及尼克酸等营养素。其蛋白质中含有精氨酸等必…  相似文献   

6.
李建吾  孙守如 《园艺学报》1999,26(3):208-208
‘豫黄瓜2号’为中晚熟一代杂种,适合春季小拱棚,春秋露地及秋延后栽培,高抗黄瓜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疫病,果实商品性好,产量可达75000kg/hm^2。  相似文献   

7.
黄瓜新品种——湘黄瓜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黄瓜6号’是由优良自交系L88- 6×J4- 11杂交配制而成, 适于春、夏、秋三季栽培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 以主蔓结瓜为主, 结成性好, 坐果率高; 瓜长棒形, 长约31 cm, 瓜把短, 平均单果质量280~ 300 g, 瓜皮深绿色, 刺瘤较多, 突起不明显, 果脐部无黄色条纹, 肉质脆, 品质和商品性佳; 从播种至采收45~ 50 d, 平均较‘津研7号’增产43. 7 %, 耐热性强, 抗逆性好, 田间表现抗霜霉病、枯萎病和疫病。  相似文献   

8.
黄瓜嫁接防病增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在蔬菜生产和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枯萎病发生普遍而又严重,直接影响着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据调查,山西吕梁地区一般发病率20~30%,严重地块可达70%以上,特别是保护地黄瓜,由于连作,发病更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7年在山西孝义县梧桐乡农科站进行了黄瓜嫁接防病增产技术试验,对嫁接技术、砧木种类选择、亲和性、抗病性、丰产性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行黄瓜是上海的优良地方品种,也是上海地区早熟黄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一般在栽培季节留种,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生产用种往往供不应求,以致影响来年黄瓜生产。六十年代上海有些单位对杨行黄瓜曾作过秋季留种试验,但未能成功。1986年,我  相似文献   

10.
王勤 《长江蔬菜》1989,(5):17-18
秋黄瓜是解决8~9月秋淡的渡淡品种,每年在武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由于高温、旱涝、病虫为害及放松后期管理,产量不高、不稳。我通过长期的种植实践,总结了秋黄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品种选择主要选用耐热、抗病、丰产性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四师67团菜农经过多年实践,瞄准冬季大棚黄瓜未上市、露地黄瓜已结束的市场空当,安排在7月20日左右种植一茬越夏秋黄瓜,黄瓜批量供应上市后售价高,种植收益好。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母本88001来源于津杂2号,父本88034-1来源于早丰1号S-1-16与SZ-1的杂交后代。其一代杂种鲁黄瓜11号,瓜形美观,瓜皮深绿,密瘤白刺,瓜把短,品质优良。抗霜霉病、枯萎病。平均前期产量约1200kg/667m2,比对照新泰密刺增产10%~50%,平均总产量4000~7000kg/667m2,比对照增产15%~30%。适于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黄瓜是常见的一种蔬菜,夏季较便宜,可以用来做成小菜,调剂人们的生活。现介绍几种黄瓜小菜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露地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芳 《现代园艺》2014,(14):46-46
黄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蔬菜,露地黄瓜一般在春季种植,黄瓜高产栽培技术不但能够满足人们饮食需要,还能带来一定的效益。本文依据多年种植经验,为露地黄瓜的高产栽培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黄瓜     
新世纪黄瓜是由青岛市农科所以 96 481 1 自混 1混为母本、以 974 5 6 5 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黄瓜一代杂种 ,强雌性 ,中熟 ,优质抗病 ,属保护地专用品种 ,具有以色列黄瓜血统 ,综合性状不低于进口品种水平 ,而种子价格仅为进口品种的 15 %~ 2 0 %。1 特征特性新世纪黄瓜植株生长势强 ,侧枝多 ,节间较短 ,约在 5~ 8cm之间 ,蔓粗 ,在 0 9~ 1cm之间 ,叶中等大小。坐瓜能力强 ,从第 2或第 3节起节节有瓜 ,并且多数有 2个幼瓜。第一侧枝分生力强 ,几乎节节有侧枝。瓜的生长速度快 ,单性结实能力强 ,可以主侧蔓同时坐瓜。瓜为短圆筒形 …  相似文献   

16.
黄瓜杂谈     
《拾遗录》说黄瓜“俗又呼为王瓜”。我国现代著名园艺科学家吴耕民教授在他所著的《是国蔬菜栽培学》一书中,认为黄瓜在瓜类中有许多首屈一指的地方:如上市独早,续生多果,单位面积栽培株数多,栽培技术简  相似文献   

17.
上栗早黄瓜     
  相似文献   

18.
赣黄瓜2号是从地方农家品种上栗黄瓜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华南型黄瓜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叶为掌状五角形,全缘浅裂,从播种到始收约47天左右,主侧蔓结果,第一雌花节位始于主蔓的第2~3节,雌花率高,可达80%以上,常伴有双胞雌花,瓜条长棒形,有白刺,刺稀,瘤凸不明显,瓜型顺直,瓜长35.5cm左右,嫩果绿白色,老熟果黄白色,口感脆甜,无涩味,单瓜重在358g左右。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的抗性较强,一般667m2产量为6000kg左右。适于南方春早熟露地及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9.
湘黄瓜 5号原名湘园 3号 ,采用辐射育种方法育成。其母本是从华南型绿皮类极早熟品种的辐射后代中选育出的强雌株系FX ,父本是从华北型绿皮、白刺类早熟品种的辐射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FY。该品种果实外观、品质及品种总体抗病性水平明显优于对照品种湘黄瓜 2号 ,综合性状好。总产量每 667m2 为 4 2 90 .81kg ,比对照增加 3 .88%。  相似文献   

20.
新黄瓜3号是以Y99-2-58-6自交系为母本,以Y99-5-61-8自交系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健壮,不易徒长,熟性早,从播种到始收60~65d(天),主蔓结瓜为主,结回头瓜能力较强。第1雌花着生在第5节左右,以后每隔2~3节着生1雌花,瓜条发育快、深绿色,刺较密,白刺,外观好。瓜把短,腰瓜长32cm左右,粗约3.5cm,平均单瓜质量200g,每667m2产量可达7000kg以上。田间调查抗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和白粉病能力强于对照冬冠先锋。适合温室、大棚、小拱棚等保护地栽培。在新疆已推广种植50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