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在于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和猪只管理),但要创高效益就必须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解决增加年产窝数和提高窝总产仔数,这两项在全国的猪场都基本不相上下,均达到了11.5头以上,而国外养猪研究者提出28~35d断奶才能适应母猪的生理需要,所以要竞争创高效益之最重要的一环应该是提高窝产壮仔数并达到11头以上,木乃伊、畸形、早死等应降到5%以下,这样的猪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实现这样的成绩,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周成治  胡莲 《猪业科学》2009,26(1):109-109
集约化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在于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和猪只管理),但要创高效益就必须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解决增加年产窝数和提高窝总产仔数,这两项在全国的猪场都基本不相上下,均达到了11.5头以上,而国外养猪研究者提出28~35 d断奶才能适应母猪的生理需要,所以要竞争创高效益之最重要的一环应该是提高窝产壮仔数并达到11头以上,木乃伊、畸形、早死等应降到5%以下,这样的猪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要实现这样的成绩,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王军  杨震国 《北方牧业》2012,(22):15-17
<正>当今世界的生猪养殖业已开始将母猪生产性能的目标设定到每头母猪每年生产30头断奶仔猪。如此高的生产目标尽管存在很大难度,目前,国外很多猪场的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基本在25头以上,有些猪场甚至可以达到30头,而中国母猪的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头数平均为15头,一些管理良好的规模猪场最多也只能达到20头左右。要达到此目标应从年产窝数和平均断奶仔猪数这两个最具繁殖潜力的指标入手。首先关注活产仔数、繁殖年龄和胎次结构;其次,在保证高活产仔数的同时要降  相似文献   

4.
提高母猪窝产仔数的综合措施及营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窝均活产仔数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流水平的规模猪场,其母猪窝均活产仔数可达10头以上,一般水平的则为9~10头。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中,同样是饲养1 000头基础母猪,有些猪场年出栏商品猪达到2.2万头甚至更高,有些才1.5万头,相差达7 000头,两场的经营效益也差距甚大。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这就跟猪场母猪的年生产力高低有很大关系。母猪的年生产力是母猪最重要的生产力性状,主要包括年产窝数、年窝产活仔数及窝重、年窝断奶仔猪数及窝重,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猪场经济效益。要想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母猪妊娠后,在养猪场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夏季气侯炎热,若防暑降温得力,就能使妊娠猪安全渡夏和产仔,增加猪场窝产活仔数,提高效益,对办好猪场就大有希望。否则,管理不利,出现死胎或流产,失去了饲养母猪的实际意义。现将高温对妊娠母猪的危害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年生产力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几年来,猪的疫病多而杂,在提倡自繁自养的情况下,母猪的生产水平已成为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先决条件。1个猪场要达到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20-22头,断奶窝重200—220kg,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育肥猪18—20头,1头母猪平均创纯利1000元,1头育肥猪年平均创纯利100元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Pinder  Gill  温鹏 《今日养猪业》2007,(4):15-17
要脂肪还是要体型? 繁殖障碍和腿病造成许多母猪过早淘汰,长期以来这都是限制母猪发挥出最佳生产潜力的主要问题。在许多猪场,母猪生命期活产仔数通常为30~40头,只有极个别的母猪的生产潜力能充分发挥出来,生命期产仔数达到60头以上。目前后备母猪的饲喂管理策略仍然把重点放在增加体重上,  相似文献   

9.
选取涪陵区内母猪饲养量20以上的30个规模养殖场,每个猪场选取10头母猪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隔离净化技术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项目开展后平均窝产仔数提高了0.11头(P<0.01),平均窝产活仔数提高了0.23头(P<0.01),平均窝产断奶仔猪数增加了0.96头(P<0.01),30个猪场25~60日龄仔猪平均增重0.9kg.结果表明实施猪瘟生物隔离净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猪场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母猪窝均活产仔数是规模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也是衡量一个规模猪场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流水平的规模猪场,其母猪窝均活产仔数可达10头以上,一般水平的则为9~10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南方猪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国产输精工具与试剂,经12个猪场试验,人工授精受胎率达到或超过了当地本交配种的水平,纯种母猪情期受胎率达到80%以上,杂交母猪情期受胎率达到85%以上,窝产活仔猪数提高0.5~1头,母猪的年繁殖力提高5%~10%。为了推动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猪场生产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盈利能力,要想猪场盈利能力强,关键是要生得多、死的少、长得快;目前,国内猪场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大多能达到11头左右,而最终平均每头母猪提供上市生猪数只有14头左右,其中关键因素是仔猪成活率不高,病死病残猪多,导致肥猪的生长速度慢,料肉比高,成本居高不下,继而难以盈利,处于常年亏本状态;生产实践证明:提高仔猪成活率,降低肥猪料肉比,新生仔猪的护理尤为关键!1防止初生仔猪活力差  相似文献   

13.
在3个万头以上猪场采用国产输精工具与用国产试剂配制的稀释液进行人工授精生产,共配种母猪4530次。情期受胎率84.2%。受胎母猪分娩率90.8%。平均窝产活仔数9.6头。达到或超过各猪场本交配种水平。试验表明,国产猪人工授精药械已经达到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病一般没有很理想的预防方法。笔者在新建县某猪场使用仔猪大肠埃希氏菌三价灭活苗预防该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发病情况1996年某猪场存栏初产母猪96头,经产母猪150头,1996年l~2月产仔56窝,其中初产22窝,产活仔196头,窝均产活仔8.9头;经产34窝,产活仔380头,窝均产活仔11.2头。发病情况如下:1.122头初产母猪的仔猪大部分出生后3d左右拉黄色水样粪便,有的数小时或l~Zd后死亡,用抗菌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经江西农大化验.病源为大肠杆菌,确诊为仔猪黄痢。22窝初产母猪的仔猪有16窝发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生产力对猪场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标就是1头母猪每年能提供更多健壮的仔猪.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母猪断奶到再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成活率,这样就能达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进而提高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以及整体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初产母猪的管理应是每个新建猪场特别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母猪的生产力对猪场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标就是1头母猪每年能提供更多健壮的仔猪.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母猪哺乳期和母猪断奶到再配种的间隔时间,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成活率,这样就能达到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目的,进而提高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以及整体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初产母猪的管理应是每个新建猪场特别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不同规模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本研究采集了106家不同规模猪场母猪的详细生产数据。按母猪实际存栏头数将猪场划分为<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和≥10 000头4个规模,分析不同规模猪场母猪1~9胎次活仔率、健仔率、畸形仔率、死胎率、木乃伊率、断奶活仔率及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产健仔数、窝均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个体重、窝均出生窝重等相关繁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胎次相同的情况下,猪场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畸形仔率、死胎率和木乃伊率则呈相反趋势。母猪实际存栏头数≥10 000头的猪场1~7胎次(第4胎除外)的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均显著高于<1 000头猪场(P<0.05),而与其他两个规模猪场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存栏数<1 000头的猪场1、2、3、5、7胎次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各个胎次的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出生窝重都随着猪场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 000头的猪场第2、3胎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综上,养殖规模对不同胎次母猪生产力均产生较大影响,中大规模猪场(≥1 000头)的母猪繁殖力整体上低于小规模猪场(<1 000头),但仔猪的体况和成活率要优于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18.
李明轩  王宏伟 《养猪》2005,(6):48-49
近年来农村规模化养猪场发展较快,但散养母猪仍占有很大比例,由于个体户饲养管理技术落后,母猪的繁殖率相对较低,据我市2004年统计资料表明,散养户饲养的母猪年均产仔只有1.8窝,窝均断奶仔猪8.1头,与全市年均饲养30头母猪的规模户比较,年产窝数低11%,窝断奶仔猪数低17%。现就造成繁殖力低下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分述如下。1影响因素1.1后备母猪配种过早在我市广大农村,农民担心饲养成本增加,在母猪刚性成熟时便进行配种,此时母猪尚未达到体成熟,体内生殖器官发育尚不完善,配种月龄和体重多数达不到品种要求,不仅导致头胎母猪产仔数少,而且将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不同规模猪场不同胎次母猪繁殖力的高低,本研究采集了106家不同规模猪场母猪的详细生产数据。按母猪实际存栏头数将猪场划分为1 000、1 000~5 000、5 000~10 000和≥10 000头4个规模,分析不同规模猪场母猪1~9胎次活仔率、健仔率、畸形仔率、死胎率、木乃伊率、断奶活仔率及窝均产总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窝均产健仔数、窝均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个体重、窝均出生窝重等相关繁殖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胎次相同的情况下,猪场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随着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畸形仔率、死胎率和木乃伊率则呈相反趋势。母猪实际存栏头数≥10 000头的猪场1~7胎次(第4胎除外)的活仔率、健仔率和断奶活仔率均显著高于1 000头猪场(P0.05),而与其他两个规模猪场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存栏数1 000头的猪场1、2、3、5、7胎次的死胎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各个胎次的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健仔数、畸形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出生窝重都随着猪场饲养规模的扩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1 000头的猪场第2、3胎的母猪窝均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产死胎数、窝均断奶活仔数、窝均出生窝重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规模猪场(P0.05)。综上,养殖规模对不同胎次母猪生产力均产生较大影响,中大规模猪场(≥1 000头)的母猪繁殖力整体上低于小规模猪场(1 000头),但仔猪的体况和成活率要优于小规模猪场。  相似文献   

20.
正常猪场: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10头以上,每头公猪应保证20~30头母猪的配种,如果猪场没达到以上指标,很有可能是饲养了不少无效公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