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衢州地处浙江西南部红壤丘陵盆地,种桔历史悠久。但因周期性冻害和旱害的影响,使“衢州西乡航埠滨河一带”成为衢州、龙游柑桔栽培的中心。到建国初期,该带的柑桔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一半;产量曾达12万多担,结果面积的平均亩产为2000多斤。1961~1972年间,随着温州蜜柑、椪柑等柑桔良种价格的调高,使衢州柑桔主栽品种,逐步从衢桔和广橙,更换成温州蜜柑和桠柑,随着桔区人口增长,粮棉桔争地争肥矛盾日趋严重,柑桔生产长期粗荒栽培,又屡遭冻旱,使桔树幼龄期延长,柑桔年产量仅达4万余  相似文献   

2.
洞庭山地区处北纬31°~31°21',战国时已栽果树,柑桔栽培已达二千余年,曾有5次毁灭性冻害。冻害是全球北缘桔区的普遍问题,70年代提出了柑桔冻害之周期性,1984年周用宾指出致冻低温与柑桔冻害之区分。1991/92年柑桔冻害后其生产恢复很快,冻害是否有连续性、周期性?致冻低温以下是否必遭冻害,这是广大桔区十分关切的问题,现就该区有气象资料的历史致冻低温及柑桔冻害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3.
1991年12月26~30日强冷空气和罕见的持续低温,造成天台县较严重的柑桔冻害。据对全县重点桔区和桔园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一、不同柑桔品种的冻害情况 全县柑桔主栽品种是温州蜜柑,还有部分椪柑、槾  相似文献   

4.
太田椪柑发展前景探讨洪一舟(浙江省龙游县农业局324400)一、浙西柑生产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柑是我国宽皮桔类中重要的栽培良种,由于果形大、皮易剥、糖分高、香味浓、质地脆而被誉为柑桔之“极品”,在国际上素有“东方佳果”之美称。然而衢龙桔区虽有柑2万余公...  相似文献   

5.
耐寒杂种美国佛罗里达州1981年1月出现-10.0℃毁灭性冻害后,若干商品柑桔品种如佩奇桔、风梨甜橙、红葡萄柚等的果实、叶片、乃至枝梢都严重受害;但栽植在它们近旁的一些新育成的柑桔杂种,却受害很轻或完全无损(佩奇桔为桔柚与红桔的杂种,为佛州商品柑桔中最耐寒的品种之一——编注)。  相似文献   

6.
柑桔冻害对衡山地区发展柑桔生产的影响很大。为了贯彻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战胜柑桔遭受冻害的威胁,积极发展桔桔生产,我们在南岳园艺场进行了甜橙有关防冻措施试验观察,现将结果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7.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肥沃。龙游县(古名龙丘)地处浙西丘陵金衢盆地中段,位于北纬2°44′1″~29°17′15″,东经119°1′14″~119°19′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际光热水气适合柑桔生长结果。但因冬末春初出现极端最低气温≤-7℃的频率相对比同纬度近海岸的黄岩桔区高,在全国和省级柑桔生态区划中,均被认为是柑桔次适宜区,应以近代柑桔耐寒性著称的温州蜜柑为主栽品种。随着低丘红壤栽桔自然因子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柑桔开花座果期所发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农业气象现象即干热风,业已引起  相似文献   

8.
在柑桔大冻害的年份,由于柑园微域环境不同,冻害程度也各不相同。观察了1991年12月28一30日连续3d的降雪严寒侵袭下(最低温为一7.7℃)柑桔园的冻害程度,发现:①桔水比(柑桔园面积:水域面积)2:1、风力1一1.5级时,柑桔冻害最轻;②桔水比1.5:1、风力3一5级时,冻害最重;③桔水比1.43:1、风力2一3级时,冻害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9.
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二的海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岛屿及沿海地区的小气候条件,特别是在调节气温方面。早在1178年南宋韩彦直的世界第一部柑桔著作《桔录》中,就有沿海种桔的记载。1983年据我国商品性生产柑桔的十二省统计,总产量为2,592万担,而沿海地区就占51%。我省沿海地区的产量占全省的81.1%。我市为浙江柑桔栽培北缘地带,冬季有强大冷空气南下,每易造成柑桔冻害,因此,选择受海洋调节,气候适宜的区域栽培柑桔,是我市北缘柑桔栽培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柑桔发生冻害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总括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气象方面的原因叫气象学因子(外因),另一方面是植物本身内在的原因叫植物学因子(内因),在外因气象因子相同的条件下,柑桔品种树形内因子对柑桔冻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就柑桔树形与柑桔冻害的关系进行了一个比较试验。1 试验材料:7年生冰糖橙0.67hm2(10亩)、950株;7年生桔0.67hm2(10亩)、950株,都采取了涂白的防冻措施。2 试验地点:宜春市农业局实验农场内,两份材料为同一水平田块的两部分,土壤条件、管理水平、采果时间、防冻措施都相同,1999年12月19日至23日,园内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11.
柑桔粉虱座壳孢(Aschersouia aleyrodis)又称赤座壳孢,黄岩桔区称为鲜红菌,是黄岩桔区普遍流行的柑桔粉虱真菌病原物。 此菌在黄岩桔区几乎每年都有流行,其高峰流行期在春末夏初及秋季多雨季节,每年4月上旬即可见到上年越冬的粉虱座壳孢子座,在雨后吸水膨胀,从子座的陷孔溢出乳黄色的分生孢子堆,借风雨进行扩散并侵染柑桔粉虱的幼虫。黄岩桔区的粉虱种类主要为柑桔粉虱,及桔黑刺粉虱,两种粉虱在黄岩地区一年均约发生三代,为害叶片,幼  相似文献   

12.
一、洞庭山柑桔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1、概述 江苏旲县洞庭山地处太湖东南面,北纬30°04',东经120°~120°31'之间。主要包括东山和西山,是我国柑桔北缘地区主要经济栽培区。现有柑桔面积27232亩,最高年产量3.4万吨。主栽品种有料红、黄皮、早红、温州蜜柑、黄岩早桔等。 2、柑桔发展历史 洞庭山柑桔栽培历史悠久,自唐朝开始,宋明代即具一定规模。清代中叶以后,由于冻害导致柑桔生产逐步衰落。周期性冻害与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洞庭山独特的地  相似文献   

13.
北缘桔区遇秋旱,常采用灌水措施缓解温州蜜柑旱情,但易加重冻害。 1991年8月4日~9月18日,天旱无雨,我场110hm~2温州蜜柑(12~14年生)受旱严重,朱湾、幸湖、先锋3个柑桔场全园漫灌抗旱,到9月20日结束,持续7天;红星、马岗两柑桔场无灌溉条件。没有抗旱。时至当年底次年初,出现持续1周的低温冰冻  相似文献   

14.
病虫防治是取得柑桔优质、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四十年来黄岩桔区以保范、保果、保梢、保树势、保品质为中心,对危害黄岩桔区柑桔产量、品质和树势影响最大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为黄岩地区和我省柑桔大面积的持续高产、稳产、优质奠定了有力的技术基础,也为全国柑桔产区作出了样板。回顾四十年来柑桔病虫防治取得之进展,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指导当前的病虫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 一、柑桔病害防治 黄岩桔区除病毒类病害和细菌性病害(溃疡病)外,主要是真菌性病害,约有三十余种,其中影响柑桔产量、树势和品质的主要是柑桔疮痂病、树脂病(果实上沙皮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良丰农场第一代柑桔因黄龙病而毁灭,在桂北桔区黄龙病仍十分猖獗,种植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第二代柑桔,并获得巨大成功。分析了成功经验对桂北桔区和全国桔区柑桔发展具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柑桔溃疡病空间格局与抽样技术研究胡水泉,童文彬,陈莲芬,吕雨土,何刚国(浙江省衢县植物检疫站324000)柑桔溃疡病在衢县甜橙、胡袖及衢桔等品种上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面积达1000hm2以上,常年损失率约10%左右,已成为当地柑桔上的主要病害.为了...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2月底,因受北方强寒流影响,加上大雪和冷风袭击、气温骤然下降,致使我省各大柑桔产区桔树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严重影响了今年产量。据本人今年在台州、宁波、丽水、金华、衢州等桔区调查发现,柑桔受冻程度除与品种、管理水平、防风林、挂果量、立地条件等有关外,还发现与柑桔树的“整形修剪”有关。  相似文献   

18.
建德县地处北纬39.57°,冬季极端低温曾达-8.75℃,属柑桔生产发展北缘地带,1985年秋天,本人在10月3日种下88株,10月28日种下177株枳砧温州蜜柑桔苗。种植在丘陵梯田上。1985年11月20日起,即冻害来临前,进行防冻保护,首先覆土埋掉嫁接口,用一把稻草和三条小枝做成三角棚,覆在桔苗上,在朝南方向开一口,让阳光射入。1986年2月20日除去覆盖物,挖起几株桔苗进行检查,结果10月3日种植的桔苗已经抽发出了大量短而密的须根,10月28日种植的桔苗抽出须根很少。从柑桔苗冻害情况看来,10  相似文献   

19.
上海属柑桔种植北缘地区,低温出现的频率多、时间长、强度大。本县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种植柑桔以来,曾多次遇到冻害,但由于各地种植户不断地采用抗寒栽培与防冻措施,已在多处栽植成功,种植面积仍在不断地扩大,今年在发展新果园的同时,柑桔面积又增加了30%。幼桔的营养生长旺,生长期长,组织柔嫩,且树体矮小接近地面处于逆温冷层之内,容易遭受冻害。1985—1986年度冬季,上海地区遇到1978年以来未有的低温干旱,为了摸清低温对幼桔的冻害,找出有效的防冻措施,减少因冻害所造成的损失,我们对县内新种植的约100万株幼  相似文献   

20.
江苏吴县太湖桔区是我国柑桔栽培北缘老桔区,现有柑桔1800多hm~2,最高年产量3.4万t,地方柑桔品种料红、早红、黄皮桔占绝大多数。近几年来,由于外地良种柑桔冲击本地市场,我区地方品种销售难、经济效益低的情况日趋突出,品种改良已势在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