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集辽宁西北部典型草原区北票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监测的2015~2016年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地上生物量等基本数据,结合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气候条件对辽宁西北部草原区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2016年,辽宁西北部典型草原区天然牧草高度、盖度与同期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量大的年份,天然牧草的高度、盖度更大。天然牧草产量与同期降水量、气温均呈正相关,降水量大、温度高的年份,牧草产量越多。降水和气温是制约辽宁西北部草原区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且降水的影响大于气温。  相似文献   

2.
选用铁卜加牧业气象试验站天然牧草历史观测资料,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索天然牧草发育期、生长高度、覆盖度和产量等生长发育指标与前期不同时段降水量的相关显著性,模拟降水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的长期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天然牧草的返青、开花、黄枯等发育期,还是5~7月牧草生长高度及月增加值和6~8月植被覆盖度,均与前期相关时段的降水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而对6~7月干草产量及其月增加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充分说明降水对青海环湖天然牧草生长具有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3.
天山北坡中山带天然牧草对水分条件反应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牧业气象试验站2004—2009年的气象和牧草资料,研究了降水、土壤水分等水分条件对天山北坡中山带乌鲁木齐南山草原5种优势天然牧草生长高度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北坡中山带中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早熟禾(Poa annua)、黄芪(Astragalus hoantchy)、老鹳草(Gterantum pratense)、千叶蓍(Achillea millefoli-um)这5种天然牧草的生长高度和产量对水分条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老芒麦最耐旱;早熟禾和千叶蓍的抗旱性相当;黄芪对水分条件的反应最为敏感。因此,大部分牧草产量形成需水临界期是6月。这对天山北坡中山带地区草地增水抗旱工作的时间安排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1985~2006年22 a的温性草原物候期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运用功效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定量地研究了牧草物候期气候因子与牧草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量与牧草物候期产量为正相关关系,5月降水量与牧草抽穗期产量、7月和8月的降水与牧草成熟期产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牧草物候期产量与日照时数基本为负相关,温度对牧草生长期前期有正相关,后期为负相关。从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对牧草物候期的影响系数分析,降水、温度是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5.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牧草产量与水热关系初步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通过对巴音布鲁克草原近20年牧草产量与同期降水和温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降水、温度等气象因子对高寒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降水、气温与牧草产量的相关性均较好,只有在降水和温度均适宜的条件下,牧草产量才会增加,说明降水和温度共同影响了牧草产量,是影响高寒草地产量的2个主要限制性因子;在巴音布鲁克,由于不同草地类型间的自然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水热变化的响应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大气降水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大气降水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研究中,降水的有效时段都取4-9月的降水量,但大庆台在对历史气候资料清查的基础上并与大庆市草原监测站1980-2003年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同时段观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天然草场产草量的高低不仅与当年降水有关,而且和上一年冬雪多少呈正相关;在各相关时段中,6月降水和冬季降雪对牧草产量起主要作用,并确定出影响牧草产量的关键气候因子指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变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牧草从返青、抽穗、成熟到枯黄整个生育期主要受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季节性变化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2017年的气候因素对草原植被状况的影响综合总结如下。一、2017年河北省草原植被总体情况河北省草原植被主要分布在坝上6县,草原总面积达2096.7万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近30%。2017年草原植被生长季节,坝上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低于2016年,降水偏少,尤以康保、尚义、张北旱情较为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和县1985~2006年的天然草地产草量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共和盆地温性草原1985~2006年22 a来天然草地产草量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初步探讨了1985~2006年间天然草地牧草产量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22 a来,共和盆地温性草原天然草地产草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22 a中,有8 a牧草产量低于多年平均值,其余14 a牧草产量均高于多年平均值,牧草产量的幅度变化较小。22 a来只有2 a为丰年,三年为歉年,其余17 a为平年,其中正距平百分率达12 a,负距平百分率仅为5 a。牧草生长季4~9月的降水、≥0℃积温、上一年度9~11月降水量为影响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
用1987~1990年乌鲁木齐牧业气象试验站天然牧草生育期和产量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分析了气象条件对天然牧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牧草春季返青的温度指标不同,喜凉牧草为-1~-2℃,喜温牧草为4.6℃;黄枯期温度指标为6.3~9.1℃;热量条件可满足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需要;干草重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比鲜草重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好,不同要素中,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积温居中,日照时数最差;用积温、降水量及日照时数可预测天然草场牧草干草重。  相似文献   

10.
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锡林浩特、镶黄旗、察右后旗气象站1993~2003年的温度、降水及牧草生物量监测资料,利用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预测1993~2003年典型草原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且通过实测地上生物量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比较了模型在同一个植被类型区域不同点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1)以点代面去预测一个区域的牧草产量会导致估算结果较粗,误差较大;(2)当地的气候生产力取决于温度和降水的组合情况,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是降水,温度的变化对NPP值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天然草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4~2008年生长季牧草产量观测资料和能够综合反映光、温、水对牧草生长影响的气象条件指数,分析了内蒙古主要天然草场牧草产量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草地类型(温性草原类、温性草甸草原类、低地草甸类、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温性荒漠草原类)的牧草产量气象估算模型.经过验证,所建产草量估算模型具有良好的估测能力,准确率较高,可以满足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锡林浩特、镶黄旗、察右后旗气象站1993-2003年的温度、降水及牧草生物量监测资料,利用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预测1993-2003年典型草原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且通过实测地上生物量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比较了模型在同一个植被类型区域不同点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1)以点代面去预测一个区域的牧草产量会导致估算结果较粗,误差较大;(2)当地的气候生产力取决于温度和降水的组合情况,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是降水,温度的变化对NPP值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海北地区近4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和近年来的天然牧草资料,分析了海北地区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变化对天然牧草生物量和草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北地区的温度增暖趋势20世纪90年代最明显,各地温度变化的倾向率均为正;降水量的递增在80年代达最高值,90年代有所回落;气象因子对草地生物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温度大于降水;降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量的年际波动和年内各季节分布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围栏封育草场,并对监测点内、外牧草的生长状况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监测点内、外牧草的高度和产量有显著的差异,围栏草地较未围栏草地平均高度高出4cm,多度高出80个株丛,投影盖度高出33.7%,频度高出160%,产草量高出180.9g/m2;说明在牧草生长季节内,禁牧有利于提高天然牧草的产量和高度,表明禁牧有利于恢复退化草地并有利于草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对封育禁牧2年的温性荒漠草原类草地的植被结构、产草量变化以及围栏的投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牧草和其它植物一样,其发育生长和产量的高低与气候条件、天然降水量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双辽县郑家屯气象站1980年—1983年的气象资料,观察了天然草场牧草生育期的生长高度、产草量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并试验了截留天然降水的几种办法,做为探索开发、保护草场的参考。牧草高度、产量与降水量间的关系牧草的生长发育是随着光、热、水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双辽县的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如1980年—1983年的年总日照数为2,852.6—2,914.2小时,大于10℃积温为3,086.2℃,充足的光和热十分有利于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83~2012年内蒙古高原中部地区3个站点天然牧草生育期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32年来典型草原代表性天然牧草返青、开花、黄枯期及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偏相关分析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天然牧草生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中部典型草原区天然牧草生育期趋势变化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性。北部锡林浩特地区返青呈推迟(P0.01),但开花呈提前趋势(P0.05),黄枯期呈弱提前趋势;中部镶黄旗返青呈弱推迟趋势,黄枯呈显著提前趋势(P0.01),开花期趋势不显著;南部察右后旗返青呈显著提前趋势(P0.01),其余生育期趋势不显著。生长季长度南部延长,而北部呈显著缩短趋势。3月和4月气温是影响研究区天然牧草返青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气温增高返青推迟;开花期以气温为主导因子,北部锡林浩特糙隐子草与降水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此外,黄枯期北部主要受气温影响,而气温、降水对南部察右后旗天然牧草黄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疆畜牧业》2012,(9):21-22
一、植被长势分析 全疆天然草原牧草植被总体长势正常偏好,但南北疆差异较大,南疆今年夏季雨水充沛,牧草生长旺盛,植被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北疆山区降水与去年变化不大,植被长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大部分地区平原区降水少,平原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植被盖度、草群高度均低于常年同期,但进入7月后旱情有所缓解,植被长势趋好。从主要牧区看,7月下旬,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博州、昌吉州平原区和前山植被长势明显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奶牛排泄物施肥对草地牧草生长速率、年产量的影响,分析了研究区主要气候因子(月均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对牧草生长的效应。3个气候因子对牧草生长均具显著正效应(P<0.05和P<0.01),其影响顺序为降水>温度>日照时数;草地牧草的生长可很好地用PGR=a+b×P模型估测,PGR为牧草月生长速率,P为月降水量,a和b为常数。草地排泄物施肥能增加牧草生长速率,显著增加牧草年产量(P<0.05),使翌年牧草高峰期提前。通过对研究区降水资料和放牧家畜采食牧草需求资料分析,进行合理饲料预算,可做到以草定畜。  相似文献   

19.
气候因子对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牧草的生长发育能力.但是,由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主要气候因子水、热配合的不够协调且蒸发强烈,不利于牧草的生长.使该地区草场植物生长发育受阻,初级生产力下降,草原退化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让  韩炳宏  韩通  周秉荣  李博  牛得草  傅华 《草业科学》2017,34(10):1991-1998
为了解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青海省兴海县近11年的气象和牧草观测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该区牧草返青、生长高度和产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多雨与春季干旱年份牧草返青期相差38d,牧草返青期提前或推迟主要与≥0℃初日的时间、当年3-4月份降水量和上年9-11月份降水量密切相关,牧草返青期降水的最佳气候模型为一次线性回归方程;牧草全生育期植物高度增加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另外,牧草生长高峰期6-7月份降水量每增加10 mm,鲜草增产225kg·hm~(-2)。因此,降水量是限制青海省兴海县天然草地牧草返青和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