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养生长期不同耐热辣椒叶片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光合作用参数与辣椒耐热性的关系,通过用CI-301PS CO2气体分析仪对4个不同耐热性辣椒育种材料营养生长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辣椒不同耐热性与净光合速率(P)、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叶片相对湿度差值等光合指标有关。耐热性强的辣椒在“午休”时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较高的蒸腾速率、较高的气孔导度和较高的出进气叶片相对湿度差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美丽异木棉等4个树种的苗期生长以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指数施肥法对4个树种幼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间幼苗生长差异显著,各生长指标受氮素影响较大的是生物量和苗高,地径的变化幅度最小;(2)不同氮素处理间幼苗光合生理指标有显著差异,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美丽异木棉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呈现出“减小-增加-减小”的趋势,蒸腾速率呈现2次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杜鹃红山茶、红花荷和火焰木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呈现出2次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玉米生理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龙  宋碧 《种子》2002,(4):31-34
通过对不同类型玉米的产量及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表明,在合理密度下,玉米的产量主要由叶片光合能力所决定,特别是生殖生长期中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同时表明登海6号在吐丝期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均高于其他品种(组合)且差异显著,在乳熟期登海6号中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均高于其他品种(组合)且差异显著,并总结了高山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的生理特征:吐丝期前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粒灌浆期中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且持续时间长,茎叶物质输出率高。  相似文献   

4.
氮素营养对广宁红花油茶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广宁红花油茶苗期生长以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设置每株0、1000、2000、3000、4000、5000 mg 6个施肥量处理(编号为Ⅰ~Ⅵ),对广宁红花油茶幼苗进行N素指数施肥试验。每次施肥后都对油茶幼苗进行苗高、地径、生物量以及光合特性的测定,处理分析数据,来探究不同N素供应水平对其苗期生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素指数施肥对植物的生长及光和特性有显著影响:(1)经指数施肥处理(Ⅱ~Ⅴ)的广宁红花油茶苗高均显著大于对照处理Ⅰ。其中,处理Ⅴ的苗高和地径最大,处理Ⅱ的生物量最大。从各处理间广宁红花油茶苗期生长表现的变化情况分析,各生长指标受N素影响的大小顺序:苗高>生物量>地径。(2)广宁红花油茶各施肥处理间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有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基本上都呈现出2次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N素施用量的增加,气孔导度2次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小的趋势,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由于受到气孔导度的影响,表现出与气孔导度相似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对中双9号苗期施用外源脱落酸(ABA)、芸苔素内酯(BR)和激动素(KT),对处理后不同天数的第8片长柄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比较光合关键酶Rubisco的羧化活性。结果表明:(1)KT对光合速率的提高效果明显,BR对延缓光合速率下降有一定作用;(2)气孔导度、Ci以及Tr随Pn产生相应变化,可以得出激素处理前期主要是气孔限制因素导致Pn变化,后期以非气孔限制为主;(3)Rubisco羧化活性与Pn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激素ABA、BR对Rubisc活性增加有较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在大田环境中对不同株距及穴播粒数花生的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进行研究。使用LCpro+型便携式光合仪对花生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密度对花生A(净光合速率)和Gs(气孔导度)具有显著影响,密度越大,A(净光合速率)和Gs(气孔导度)越低。Ci(胞间CO2浓度)与Gs(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株距为25 cm,穴播粒数为2的处理下,Ci(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Gs(气孔导度)皆与A(光合速率)呈现出显著相关性。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不同株距及穴播粒数对花生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各光合生理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为吉林省的花生高产栽培在理论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方式对文心兰生长及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文心兰的生长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探索文心兰不同营养生长阶段最佳的施肥方式。在幼苗期和成苗期分别设置5种施肥方式及对照进行基质栽培盆栽试验,处理结束后测定植株干物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营养生长阶段不同施肥处理的文心兰株高、干物质积累、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幼苗期喷施、淋施低浓度专用肥及淋施中浓度专用肥,文心兰的株高、叶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指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宜采用喷施低浓度专用肥(2500倍液)或喷施与淋施低浓度专用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在成苗期淋施中、低浓度专用肥及撒施缓释肥,文心兰的株高、假鳞茎周长、茎叶干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羧化效率等指标均比对照明显提高,宜采用淋施中浓度专用肥(500倍液)或淋施低浓度专用肥结合撒施缓释肥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8.
间歇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复水前后剑叶生理特征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稻在适度水分亏缺(TR1)和较严重水分亏缺(TR2)两个间歇灌溉处理中,复水前后的生理变化,以探明间歇灌溉条件下的生长补偿效应。结果表明,TR1与淹灌处理相比,复水前叶片气孔导度、蒸腾强度降低,而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不大;复水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强度均明显提高。而TR2处理虽部分生理指标超过淹灌,但其补偿性效应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增产潜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晋麦43号为材料,对3种覆膜条件下,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光合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覆膜方式下其产量为地膜穴播〉条播盖苗〉膜侧条播〉露地条播(对照)。覆膜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高峰期比对照提前,前膜穴播和膜侧条播小麦增产潜力大,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慢,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灌浆速度等生理指标都显著高于条播盖苗和对照。  相似文献   

10.
氮素形态及饼肥浸提液对烤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紊和饼肥浸提液对烤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铵态氮(T1)处理的烤烟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处于最低水平;培养20d后,铵态氮与硝态氮为1:1的处理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24d时的光合速率分别是其他处理的1.2—1.8倍;配用饼肥浸提液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纯铵态氮对光合生理特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温室盆栽茶梅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温室盆栽茶梅的光合特性,为温室茶梅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盆栽茶梅为试验材料,采用美国CI-301PS型便携式光合仪,对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生理生态因子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结果】(1)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光合作用的饱和点为221μmol·/m2·s,补偿点为13.9μmol·/m2·s。叶温27.5℃时光合速率最大,超过时逐步下降。(2)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环境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均与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其中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3)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分别与大气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茶梅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型,有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理因子,有效辐射为影响光合作用的主导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2.
短期高温对香蕉幼苗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巴西蕉幼苗为试材,研究经短期高温处理后叶片光合作用和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高温处理后,巴西蕉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相比对照有所下降,而细胞间隙CO2浓度(Ci)持续升高。高温处理24 h后,巴西蕉幼苗叶片叶绿素总量相比对照降低9.62%,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ro)、MDA含量相比对照均有极显著的提高,可见短期高温胁迫对巴西蕉幼苗的生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供水条件下小麦不同绿色器官的气孔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考察小麦叶片与非叶器官气孔结构特性的差异及其对供水条件的反应,本研究设置不同灌水处理,利用电镜观察小麦灌浆期不同绿色器官的气孔分布和结构特征,并分析其与气孔特性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灌水处理下看到各非叶器官(穗、旗叶鞘和穗下节间)均分布着气孔,但其数目少于旗叶叶片。护颖仅在远轴面存在气孔;外稃在多水条件下(4水处理)近轴面出现较多气孔,而远轴面看不到气孔,但在水分胁迫(无水处理)条件下,气孔却出现在远轴面而不在近轴面;在不同水分处理下均观察到芒上明显的气孔分布。从气孔大小看,穗各部分(护颖、外稃、内稃和芒)略小于其他器官。随着灌水次数的减少,各器官气孔密度呈增大趋势,气孔器及气孔孔径表现出长度增加、宽度减小的特征。限水灌溉下非叶器官(穗、旗叶鞘和穗下节间)在籽粒灌浆期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稳定性高于叶片。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器官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非叶器官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的相关程度明显低于叶片。说明在干旱少水条件下,叶与非叶器官蒸腾作用均会减弱,叶片光合速率亦相应降低,而非叶器官光合速率可能保持相对稳定,可相对提高其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小气候条件下苹果叶片的蒸腾速率(Tr)动态变化,构建了气孔-蒸腾耦合模型,并进行模拟研究。其中,叶片Tr根据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气孔导度(Gs)根据气孔的半机理模型计算。利用在‘富士’苹果园(Malus domestica Borkh. cv. ‘Fuji’)观测数据拟合了相关模型参数。模拟结果表明,Tr随空气温度和叶片水势(Ψl)的增加而迅速增加,随CO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光合有效辐射(PAR)低于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时,Tr随PAR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超过光饱和点后Tr的增加不显著。结果显示,蒸腾作用主要是由饱和水气压差和Gs驱动,气孔变化是影响蒸腾的主要因素。不同小气候因子对Tr的影响各不相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在一天当中,Tr随Gs的增加(降低)而增加(降低)。在晴天,一天中单位面积的苹果上层叶片能蒸发2.7 L水,其最大Tr约4 mmol/(m2?s)。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叶片Tr和Gs耦合模型可模拟出不同小气候条件和Ψl下苹果叶片Tr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5.
高海拔旱地油菜开花盛期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对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油菜开花盛期,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祁连山高海拔旱地环境因子和油菜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并分析油菜光合生理指标在不同年型、不同播期的差异。结果表明:油菜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存在“午休”现象,且上午的光合速率高于下午。油菜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气孔导度日变化大体呈“S”型曲线。而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而空气湿度呈“S”型日变化曲线。通过显著性相关分析,油菜开花盛期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导环境因子之一(R2=0.6916),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是蒸腾速率的主导影响因子之一(RPAR2=0.7133,RT2=0.5611),空气湿度是气孔导度的主导影响因子之一(R2=0.5503)。湿润年油菜不论是外在环境还是植株体内在环境均处于适宜状态,作物各项光合参数均高于干旱年。分期播种的油菜叶片蒸腾速率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P<0.001),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差异显著(P<0.05),细胞间隙CO2浓度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磷肥处理组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二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处理组合下冬小麦陇鉴301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处理组合在不同生育时期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旗叶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相似,即低氮高磷(N1P2)处理植株具有高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高氮高磷(N2P2)处理植株具有低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2浓度以高氮高磷(N2P2)处理高,低氮高磷(N1P2)处理低.  相似文献   

17.
赤霉素对甜菜当年抽苔及光合作用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赤霉素(GA3)对甜菜当年抽苔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在甜菜幼苗期,用不同浓度GA3处理茎生长点,分别测定抽苔率及处理后不同天数甜菜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结果表明:GA3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甜菜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蒸腾速率.甜研7号的最佳处理浓度为40mg/L,甜研8号为45mg/L.  相似文献   

18.
不同光照处理对野扇花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野扇花叶片在不同光照处理下光合作用特征及生长的适宜生态条件,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不同光照处理的野扇花叶片净光合速率及相关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逐渐降低,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2)野扇花净光合速率控制因子为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共同作用。(3)60%和30%遮光处理下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趋势相符合,85%遮光和全光照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未随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而明显变化。(4)不同光照处理下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建议适度遮光,避免光抑制,同时应注意适宜的株行距,以促进通风,提高胞间CO2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和野扇花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砷胁迫对苗期水稻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汕优63为材料,在田间土培条件种植下,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形态砷溶液处理,探讨砷对苗期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处理后降低了水稻光合作用参数(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气孔限制值、叶绿素含量等),且随着砷浓度的升高,其参数下降幅度增大。水稻形态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砷处理导致水稻根长、株高增长缓慢,植株干质量积累减少。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形态砷(无机砷、有机砷)处理水稻后,以无机砷对水稻光合特性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20.
殷毓芬  张存良 《作物学报》1995,21(5):561-567
对45个冬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净光俣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气孔阻力(rs)等4个性状的研究表明:4个性状在品种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后期显著低于盛花期以前,几乎所有品种气孔阻力(Rs)盛花后期显著地低于盛花前期,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则恰好相反;净光合速率(pn)在盛花前期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盛花后期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