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增 《西南园艺》2003,31(1):12-12
由我所主持选育的豫石榴一、二、三号 ,已通过省级审定命名 ,并于 1 99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1 997年列入国家林业科技推广计划。1 品种特征特性豫石榴一号 树形开张 ,成枝力强 ,5年生冠幅 4m ,树高 3m ;花红色 ;果实圆形 ,果皮红色 ;平均果重 2 70 g,最大 1 0 50 g;籽粒玛瑙色 ,百粒重 3 4 4g,出汁率 89 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 4 5% ,风味酸甜纯正 ;9月下旬成熟。抗寒 ,抗旱 ,抗病 ,耐贮藏。豫石榴二号 树形紧凑 ,成枝力中等 ,5年生冠幅 2 5m ,树高 3 5m ;花白色 ;果实圆形 ,果皮黄白色、洁亮 ;平均果重 3 48g,最大 1 1 60…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对果品生产均先后作了进一步的规划。由于石榴抗性强、适应范围广、结果早、见效快、经济价值高,又便于管理,因此,不少地区把大力发展石榴生产放在了一个重要位置。为了在品种选择上不走弯路,现介绍几个石榴优良品种供大家参考。一、河阴铜皮石榴原产于河南省荥阳市,因原河阴地处荥阳市境内而得名。它是我国传统的石榴优良品种之一。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春季新梢红色,一年生枝灰绿色,针刺极多;花鲜红色,花冠单轮。平均单果重350克,最大果重1000克;果实球形或扁球形,果皮黄绿色,充分成熟时黄色,有蜡质,阳面有红…  相似文献   

3.
仙仙 《花木盆景》2007,(8):49-50
夏日,正是石榴花开的季节,红艳艳的石榴花犹如燃烧的火焰,给人以红红火火,充满活力的感觉。除红色外,石榴花的颜色还有白、浅黄、粉红以及一朵花能开两种颜色的复色品种等,花型则有单瓣、重瓣之分,其大致可分为以食用为主的果石榴、以观赏为主的花石榴两大系列,每个系列又有很多的品种。其中,牡丹石榴花朵硕大、重瓣,果实色泽靓丽,味道甘美,是观赏、食用两相宜的优良石榴品种。  相似文献   

4.
5.
突尼斯软籽石榴是中国林业部1986年从突尼斯引进我国的优良品种,历经十多年的栽培试验和观察,其各方面性状表现优异,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豫石榴5号是用豫石榴2号做母本、豫石榴1号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于2005年6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果实近圆形,单果均重344g;果皮浓红色;籽粒玛瑙色,百粒重36.5g;口感微酸,鲜食加工均可。区域试验表明豫石榴5号丰产、稳产、抗寒性较强,可在河南省各地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7.
石榴新品种豫石榴4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艳莉  冯玉增  李战鸿  曹琴 《中国果树》2006,(2):8-10,T0001
豫石榴4号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豫石榴1号作母本、豫石榴3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石榴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366·7g,最大单果重757·0g,果皮浓红色,光滑洁亮;籽粒玛瑙色,风味甜酸,品质上等;出籽率56·40%,百粒重36·4g,出汁率91·60%,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0%;树冠紧凑,适合密植;在河南省开封市,果实9月底成熟,2005年6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豫石榴一号、二号、三号,是本人与河南省石榴研究协作组共同选育的新品种。1995年在河南省巩义市南河渡镇通过专家现场鉴定,199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昆明世博会”银奖。豫石榴一号 由农家石榴品种大红甜系统选育而成。平均果重270.5克,最大果重672克,初结果前3年平均株产12.9千克,盛果期平均株产36.4千克。该品种树形开张,枝条密集,成枝力较强,5年生树高3.8米,冠径4米。幼叶紫红色,成叶窄小,浓绿。刺枝坚锐,量大,总花量大,花红色,花瓣5~6片。果筒圆柱形,萼片开张,萼5~6片。果实圆形,果皮红色,有星状果锈。子房9~12室,出…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怀远县地处淮河之滨,栽培石榴历史悠久,据传从唐代就已开始。清代嘉庆年间修编的怀远县志土产卷中载:“榴,邑中以此果为最,曹州贡榴所不及也。红花红实,白花白实,玉籽榴尤佳。”怀远石榴兴盛于清代,当时境内荆、涂二山遍布石榴,盛期面积达5000余亩25万株,年产  相似文献   

10.
石榴桃蛀螟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果实近成熟期受桃蛀螟为害 ,导致果实在树上或采后贮运中大量腐烂 ,是多年来各石榴产区生产上的主要问题之一。据近年来在南方石榴产区调查 ,一般果园虫果率 2 0 %~ 4 0 % ,严重者达 70 %以上。桃蛀螟以幼虫蛀入石榴果内啃食籽粒致果腐烂。受害初期从果面难以判断果内是否有虫 ,待有虫粪排出或从萼筒流出黄褐色汁液时 ,果实已部分腐烂。桃蛀螟成虫产卵对果实有选择性 ,受害果多是大果 ,造成损失较大。笔者受本市产区有关部门委托进行了桃蛀螟防治研究。桃蛀螟在我区一年发生 2~ 3代 ,因第一代幼虫孵化时间较长致世代重叠严重。各代幼…  相似文献   

11.
伊朗现有石榴栽培面积60000hm^2,年产石榴67万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榴生产国和出口国。伊朗各地都能栽培石榴,如山谷、山坡及梯地等。法尔斯省是伊朗最大的石榴生产基地,石榴栽培面积1.3万hm^2,年产量15.5万t,占全国石榴总产量的23%。该省生产的石榴主要用于出口。  相似文献   

12.
石榴为落叶花木 ,因有汉代张骞引进于安石园 ,故又名安石榴。还有若榴、丹若、花石榴和天浆等别称。花期 5~ 6月 ,但因其园艺品种已有夏秋花开不断的新种 ,且花果同枝 ,十分耐看。其花以红色为多见 ,尤其是果石榴 ,红花似火 ,花瓣的质地如用绢作成 ,鲜艳美丽 ,两千多年来 ,一直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赞颂 ,如元代诗人杨维祯有 :“密帷千重碧 ,疏巾一抹红”的诗句。宋代李迪又赞道 :“日烘丽萼红萦头 ,雨过柔枝绿喷烟”。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更为生动上口 :“似火山榴映小山 ,繁中能落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 ,只疑烧却翠云鬟”等等。都是以花喻火…  相似文献   

13.
石榴花芽形成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连续5年观察了安徽怀远石榴的花芽形态化化过程,各种花的着生位置,退化花的成因,观察结果表明,石榴的花芽形态分化可分为6个时期,历时约10个月,退化花子房内空胚珠发育到珠被时即停止发育。  相似文献   

14.
石榴茎窗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述了石榴茎窗蛾的形态特性、生活史及生活习性,试验发现用40%久效磷乳油3倍液,敌敌畏3倍液和磷化铝毒从排粪孔注入或都忆,防效均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5.
牡丹花石榴是近年发现的 1个石榴品种 ,它花朵大、花期长 ,既可观赏又能食用 ,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我们继培育出红花牡丹石榴后 ,又成功选育出开黄色花瓣的黄花牡丹石榴。由于开黄色花的石榴较为罕见 ,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 品种特性1 .1 植物学特征 黄花牡丹石榴生长较旺 ,成枝力中等 ,干性弱 ,树姿较开张 ,枝条粗壮 ,无茎刺。成龄叶片浓绿 ,叶面光滑 ,全缘。须根发达 ,分布较浅 ,易生萌蘖。花芽为混合芽 ,花为两性花 ,有些花盛开时花瓣向外伸长翻转 ,因而形成较大的花冠 ,最大花径可达 1 2 .6cm ,外观形似绣球 ,酷似盛开的牡丹花…  相似文献   

16.
云南新发掘的三个石榴优良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新发掘的三个石榴优良品种张兴旺(云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昆明·650201)在“八五”期间,我承担了云南省科委委托的云南果树优良品种的发掘利用研究项目。通过深入产地实地调查,发掘出开远汤碗石榴、永丰早白石榴和祥云弥长石榴三个优良品种。现介绍于后,供引...  相似文献   

17.
1石榴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石榴起源于2000余年前,由峄县人汉元帝丞相匡衡从西汉皇苑中引入峄城。其栽培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战争期间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石榴生产的发展,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石榴的极积性和创造性。目前已发展石榴近8000公顷,产量3144万千克,年生产石榴饮料300余万听,石榴茶1.5万千克,石榴酒近1万千克,年生产石榴盆景、盆栽石榴6万余盆,已发展成庞大的生态观光农业区,年创利润近亿元,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石榴之乡”。2枣庄石榴发展的特点枣庄石榴即峄县…  相似文献   

18.
峄县石榴良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峄县石榴是山东省的名特稀优果品之一,素以个人、皮薄、汁多、味佳驰名中外。被誉为“中国一绝”。目前已有2万多亩,50万株,其中结果树15万株,年产量约在250万kg,年提供苗木100余万株,年产值1300万元。 1989~1990年冬,我区石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冻害。几乎所有山口处和平原低洼处的1~4年生幼树均受到不同程度冻害,据调查达33200株,占同龄15万株总数的22.13%;苗木冻害达15万株,表现地上部20cm以上抽干,但不影响栽植成活。受冻害最重的园片有:农科所4年生石榴园700株,地上部全部抽干;吴林乡北坝子村1800株2年生树,受冻害326株;金寺乡赵村山脚…  相似文献   

20.
石榴主要采用压条、分株及扦插繁殖。栽植容易成活 ,但有时也会发生成活不一的现象。 2 0 0 1年 3月下旬 ,我所驻山西运城示范基地 ,栽植泰山红石榴扦插苗41 0株 ,苗高 70cm ,茎粗 0 .6~ 0 .7cm。栽前按 80cm见方挖定植穴 ,栽后 2 0天进行第 1次观察 ,大部分已开始萌发 ,约有 1 0 0多株未见萌动 ,随即进行了灌水、松土。40天后 ,即 5月上旬再次观察 ,仍有 70余株未见萌发。至 6月 1 5日还有 5 0株未发芽。最晚萌发者为 8月中旬 ,最终干枯死亡 3 8株 ,成活率 90 .73 %。观察发现 ,不发芽的苗大多是根系受损伤或失水较多的苗木。表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