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荚蒾属(Viburnum)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荚蒾属植物的种子具有普遍的休眠特性。其休眠类型主要有:上胚轴休眠的深度简单生理形态休眠和浅度生理形态休眠;种子不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萌发的形态休眠;种皮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机械休眠以及果肉高渗透压造成的物理休眠。从植物分类学角度上归纳了目前研究的多个荚蒾属植物种子的特性,并介绍了研究荚蒾种子萌发特性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该属种子萌发特性提供参考。总结了荚蒾属植物种子萌发物候学特性和打破荚其休眠的一些方法,为荚蒾属植物的采种和播种提供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2.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种子的萌发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伟  杨楼  马绍宾 《种子》2008,27(4):49-51
目的:研究桃儿七种子萌发特性,探讨桃儿七种子休眠类型。方法:采用称重、测量、解剖等方法,研究种子形态结构及吸水特性,TTC法研究种子活力,通过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研究萌发抑制物的存在与否,清水与GA。处理相比较方法,研究种子萌发特性。结果:桃儿七种子具有完整的胚结构,能正常吸水,种子生活力高.达98.9%.种子各部分存在萌发抑制物,以胚乳中含量最高,GA,处理和低温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种子萌发率。结论:桃儿七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休眠类型为生理休眠,GA,和低温可以有效打破休眠,GA3最佳浓度为120mg/L,最佳低温层积时间为60d。  相似文献   

3.
八角莲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具有休眠期长、萌发不良的生理特性,为了探讨和研究八角莲种子的休眠特性,采用种子吸水性检测、种子切割培养、GA3浸种法、河沙层积处理等方法研究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八角莲种子种皮和胚乳制约、种子生理后熟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用400mg.L-1的GA3溶液浸种24h或6-7℃低温层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休眠促进萌发,其中以6-7℃低温层积150d效果较好,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达到88.5%和30.4%。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光照、浸种和贮藏条件,研究禺毛茛种子的萌发特性和贮藏习性.结果表明,禺毛茛种子为光敏性种子,种子的发芽适温为15/25℃变温.新鲜的禺毛茛种子存在休眠现象,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GA3溶液进行浸种未能打破其种子的休眠,而种子在贮藏1个月后休眠得到解除.低温和湿沙贮藏均有利于禺毛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5.
光皮桦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 winkl)的种子细小(小坚果),具浅休眠特性,属需光性萌发种子。现将1986年对该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的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7.
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方野豌豆种子的休眠特性、破除种子休眠方法及种子萌发适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方野豌豆种子具有硬实休眠特性,自然成熟种子硬实率为65.75%.采用砂纸打磨和98%浓硫酸浸种均可有效破除种子硬实休眠.98%浓硫酸浸种10~18 min破除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效果最好,并对幼苗正常生长无影响.东方野豌豆种子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发芽温度为25℃恒温,最高发芽温度为30℃恒温,最低发芽温度为10℃恒温,最适发芽床为纸上发芽.置床第3天作为种子发芽的首次计数时间,第15天为末次计数时间.  相似文献   

8.
骆文华  邓涛  赵博  黄仕训  唐文秀 《种子》2013,32(1):72-74
利用生物鉴定法、胚的检测、GA3溶液浸种等方法,对德保苏铁种子进行处理,以探讨其休眠和萌发特性及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种皮透水性差,种子各部位均含萌发抑制物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影响,而胚的未完全发育,则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GA3有利于打破德保苏铁种子的休眠,在常温下,用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24 h,解除休眠效果较好,萌发时间可提前15 d,萌发率达83.33%。  相似文献   

9.
王鹏  林辰壹  陈伟  隆燕 《种子》2016,(8):1-6
为明晰多籽蒜种子的休眠类型和解除休眠的方法,研究了机械处理和4种化学物质对多籽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纸摩擦处理种子萌发率极显著高于对照;4种化学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150 mg/L GA3、5 mg/L 6-BA、0.1 mg/L SA、300 mg/L PG;提高种子萌发率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6-BA>SA>GA3 >PG;多籽蒜种子的休眠是由种皮障碍和因胚尚未完成生理成熟引起的胚生理休眠共同引起的混合休眠,可以通过机械处理和一定浓度的化学物质调控后解除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
聂小霞  康晓珊  陆婷  李伟  李峰  熊琦 《种子》2016,(12):70-73
为研究伊犁郁金香(Tulipa ili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根据伊犁郁金香在自然环境中先经历夏季高温,再渡过严寒的冬季之后再萌发的特点,探讨夏季室温储藏、冬季低温贮藏的时间和二者的交互作用及赤霉素(GA3)对打破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15/2℃是伊犁郁金香种子较为理想的萌发条件;新鲜伊犁郁金香种子在5℃条件下贮藏15d或在室温下储藏30d有助于打破种子休眠;800 mg/L的GA3对新鲜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低温是伊犁郁金香种子萌发的首要条件,种子的休眠类型为胚后熟引起的休眠,而种皮的机械阻碍作用也是引起其休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引发剂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09-216
黄檗种子具休眠特性,且休眠程度因种子产地和年份不同有较大差异,常规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黄檗种子的萌发率低的问题,探究最有效的打破种子休眠方式,采用了各种化学引发剂浸种处理,以及协同4℃或8℃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NAA、6-BA、KNO3、PEG6000溶液浸种可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并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用引发剂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GA3(1000 mg/L)、NAA(80 mg/L)、6-BA(400 mg/L)、KNO3(1.0%)、PEG6000(20 g/L)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分别将黄檗种子发芽率分别从11.50%升高到91.00%、94.00%、97.00%、94.50%、83.00%。引发剂可有效打破黄檗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并能缩短低温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褐鳞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摸清褐鳞苔草种子的休眠机理、萌发过程,解决种子繁育难题,对褐磷苔草种子用物理(热水浸种、机械处理、层积催芽)、化学(浓H2SO4浸种、NaOH溶液处理、GA3处理)及综合方法处理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褐磷苔草存在休眠,且休眠程度较高,使用10%NaOH溶液可以打破休眠,将自然条件下不萌发的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3.75%,其次是切破种皮+GA3 1000 mg/L,种子发芽率达到12.5%。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了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吸水率测定及离体胚萌发试验,并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进行酸碱处理、低温层积和干藏处理、GA3和6-BA溶液处理,探讨不同的处理对广西绞股蓝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广西绞股蓝种子的活力高达98%,但在6个恒温和1个变温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仅为11.7%,说明广西绞股蓝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性测定结果表明,广西绞股蓝种皮限制种子吸水,离体胚萌发实验证实广西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没有休眠现象,说明种皮障碍是导致广西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低温层积不能解除广西绞股蓝种子的休眠,而干藏则会导致种子内部失水,从而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浓硫酸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处理均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仅6-BA溶液处理对4℃层积后的种子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四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和萌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刁晓华  高亦珂 《种子》2006,25(4):41-44
燕子花(Iris laeviga ta)、玉蝉花(Iris ensa ta)、溪荪(Iris sanguine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是鸢尾科4种喜水湿植物。经萌发实验证明,除溪荪种子没有休眠外,其它3种种子都有休眠。经去除种皮、低温沙藏、赤霉素处理和胚培养4种处理,证明燕子花、玉蝉花、黄菖蒲中抑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胚乳。不同种打破休眠的有效方法不同,其中50 mg/L GA3处理可提高黄菖蒲种子的发芽率,达到84.4%,而低温沙藏30 d可使玉蝉花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4.4%,低温沙藏90 d则可提高燕子花的发芽率达到87.8%。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GA3对天女木兰种子在变温层积条件下解除休眠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影响,以此探讨外源赤霉素(GA3)对层积过程中天女木兰种子解除休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000mg/LGA3水溶液处理极显著促进天女木兰种子萌发,在整个层积过程中,GA3水溶液处理诱导淀粉含量下降;蔗糖含量变化剧烈,在层积90d降至最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在层积后期(90~120d)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下降,蔗糖含量上升,从而说明了碳水化合物参与并调节了天女木兰种子休眠解除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6.
厚皮甜瓜‘翠雪5号’新收获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采用自动破休眠、高温、低温冷冻以及外源激素等处理进行种子萌发试验,以期找出破除‘翠雪5号’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翠雪5号’种子的休眠解除主要依赖于自动破休眠过程,高温处理可加速该过程。另外,低温冷冻以及外源NAA和GA3处理不能破除‘翠雪5号’的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而外源6-BA可以在延长发芽时间的基础上显著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丝瓜种子破除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尚未见破除丝瓜种子休眠的报道。本论文采用30%双氧水浸种、0.1M硝酸浸种、超声波振荡和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3个丝瓜品系种子,探讨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分别从7.8%~30.7%提高到88.2%-100%。其余3种处理破除休眠均有效果,但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对东北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到有效打破软枣猕猴桃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以软枣猕猴桃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以有效地打破软枣猕猴桃种子体眠,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使发芽率提高50%以上,也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前7~8 d萌发,提旱达到发芽高峰,发芽持续时间较长,提高发芽速度.不同浓度之间存在差异,以750 mg/L赤霉素浓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