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前.从福建省林业主管部门获悉.今年三明市继续加快笋竹特色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科技示范建设。推进现代竹林科技园建设.发挥科技示范基地的带动力,提高科学经营水平。二是加大竹山基础设施投入。增加竹山路网密度.扩大竹林灌溉面积,积极申报竹山道路项目和竹山灌溉工程建设项目。三是强化技术业务培训。组织竹业技术业务人员到各地学习考察,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四是加快笋竹加工发展。积极策划笋竹加工招商项目.引进新产品加工,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庙下乡毛竹毛料取得好收成龙游县庙下乡有竹林面积0.39万hm2,近年来,由于实施笋竹两用丰产培育技术和对竹林害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该乡毛料产量创历史最好收成。据不完全统计,全乡去冬今春共产毛料2千余t,仅此一项就使当地竹农增收140多万元。板角村竹...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龙游县梧村乡梧村有一对年过古稀的老人,放弃做了近20年的豆腐行当,上竹山安营扎寨搞毛竹两用林开发。近几年来收入连年翻番,今年仅冬春笋收入就达1.3万元,还留养了新竹1 600多株,笋竹二项产出达2.5万多元。 13年前,杨永森家承包了1.3公顷竹山,当时立竹稀、眉围小,每公顷立竹不足450株,竹山杂灌从生,每公顷经济收入不足300元。有些村民说:“永森还好会做豆腐,有点手  相似文献   

4.
浙江龙游县地处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中腹,县域面积1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公顷,林业用地6.9万公顷,是一个传统农业县。1983年恢复县制以来,县委、县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把笋竹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抓,相继实施了十万亩低产竹林改造”、“十万亩古笋竹两用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有竹林2.1万公顷,总立竹量4795万株,全县笋竹度(二年为一度)直接产出为2.5亿元。1999年被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命名为“中国笋竹之乡”。食用小竹具有适应性强、见效快、市…  相似文献   

5.
实用技术     
竹乡龙游新鲜事——竹笋打针 毛竹俊美 初夏5月,“浙西竹库”龙游县的10万竹农正紧张地进行一项新农事——给竹笋注射药剂。龙游县拥有竹林27万多亩。前几年先后实施了国家科技星火项目——笋竹两用丰产林工程,全县竹山笋壮竹茂,在每年为农民增收近亿元的同时,也为害虫繁衍创造了条件。竹笋夜蛾、一字竹笋象等害虫,使10多万亩竹山受害。  相似文献   

6.
地处浙江省龙游县最南部深山区的梧村乡,有竹山1 400公顷,这里虽然不是全县产竹笋最多的地方,但确有一派竹海天下翠的景象。 梧村乡是一个人口不到5 000人的小乡,以前一直流行着“高山难见几棵树,垄田难收几斤谷,满眼稀疏黄毛竹,终年劳累还喝粥”的顺口溜。从1988年开始,他们改变过去竹山只产竹不产笋的习惯,运用科学技术打开竹山门,开展笋竹两用丰  相似文献   

7.
竹山富路     
竹山富路徐昌棠宁波市云洲、爱中两乡位于浙东四明山区。近年,他们依靠本地资源,大做“竹”字文章,迈向富裕之路。云洲乡有毛竹林2.3万亩,其中笋竹两用山占竹林面积的60%以上,“大雷笋”笋宽嫩,称“黄泥攻”上市早,市民爱吃,价格高。爱中乡有竹林面积1.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竹笋价格逐年上升,不少林农都想把现有的用材竹林改造成笋材两用竹林。实践证明,改用材林为笋竹两用林,可大大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选择改造竹林:待改造的竹林应为竹龄较小(二、三度竹),林地土层深厚、肥沃且疏松坡度较缓,并以来年是小年的竹林为宜。改造施工季节以竹子基本停止生长的秋末冬初为好。改造步骤:1.调整竹林结构:伐去原有竹林中度以上的老竹和受病虫、风雪等危害的分子,留下一至三度壮年竹子。2.全垦深翻:从下到上依次深翻林地、深度30~40厘米,清除林地中的石头、竹蔸、死鞭和老鞭,保护2~3年生新壮鞭…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龙游县拥有竹林面积40.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38.5万亩,毛竹蓄积量5500万株,是中国竹子之乡和浙江省重点产竹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3年恢复县制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竹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产业来抓,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来抓,紧紧围绕打造中国笋竹加工基地目标,强化规划引导、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0.
政策法规     
福建龙岩出台扶持重点乡村竹业发展具体措施龙岩市政府提出从今年开始,连续四年,每年筹集400万元竹业发展专项资金,县(市、区)按1:1配套,重点用于扶持竹农培训、号竹管理、笋竹加工业发展和龙头企业培育,扶持44个市级重点乡(镇)、100个重点村和一批县级重点乡村竹业发展,示范带动全市竹业加快发展。一是扶持重点村加强竹山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竹林集约经营,每个重点村每年新开竹山便道5km以上,每公里补助3000元;新建竹山灌溉设施1处以上,每立方米补助100元;完成号竹1000亩(63.87hm2)以上,每亩(667m2)补助2元;实施除草加深翻加施肥的竹林800亩…  相似文献   

11.
吊丝单丰产栽培与基地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施省八五课题“优良笋用丛生竹开发研究与示范推广”,时吊丝单在浙南的丰产栽培技术、基地营建方式、幼林利用模式等进行了系统而有效的检索,以9.2hm2基地为研究载体,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实施早出、丰产配套技术,吊丝单2年生竹林即开始投产,4年生林每公顷产笋11850kg,产值67500元,比项目合同期望指标增加30%;②每公顷栽1050丛的密植技术,可使竹林初产水平提高44%,中期林分增加38%;③幼林以套种“西瓜-萝卜”模式为佳,其年公顷净收益增加6000元以上,林地有机肥增加37.5~45t,竹林出笋增加35%。  相似文献   

12.
城步苗族自治县有竹林面积万万亩,活立分4018万根。自199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规模高标准开发笋竹两用林,累计低改楠竹18万亩,新造楠竹22万亩,开发后的笋林都实现了“四增”:每亩竹林的鲜笋产量由开发前的40公斤增加到120公斤,活立竹根数由50根增加到120根,嫩付料由150/k斤增加到350/k斤,产值由loo元增加到o000t,广大群众依靠笋竹林开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一、宣传发动,提高认识。1997年,城步县委、县政府将笋竹林开发列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确定了以培育竹林资源为基础,以改造低产竹林为重点,建设优质…  相似文献   

13.
开设毛竹山机耕路竹林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毛竹林面积最大的乡(镇)迪口镇竹山机耕路开设后产生的效益进行预测分析表明:全镇20.6万亩毛竹林每度竹山产值可增加1341万元。人均收入增加420元。农特产税收入增加70.8万元。林业育林金收入增加43.7万元。达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部门增费的目的,同时还节约运竹材成本50~100万元。从生产笋干转入直接卖鲜笋后,每度可减少4577m^3薪材资源的消耗。能有效地保护竹林内阔叶树资源。改善竹林生态环境。提高竹林质量。实现竹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4.
笋竹两用林的高产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建设,应着重从立地条件、竹林结构、大小年改置、全垦深翻、科学施肥、留笋养竹以及钩梢、覆盖增温等综合培育技术措施出发,使示范基地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笋竹两用林高产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地区笋竹两用林示范基地建设,应着重从立地条件,竹林结构、大小年改置、全垦深翻、科学施肥、留笋养竹以及钩梢、覆盖增温等综合培育技术措施出发,使示范基地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毛竹林环境因子与一字竹笋象危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调查发现,一字竹笋象在龙游县年发生面积近0.54万hm2,为毛竹林的一种主要笋期害虫,该虫的发生与危害主要在海拔600m以下的竹林内,阳坡为害重于阴坡,花年竹林明显重于大小年竹林,对竹林垦复可减轻为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竹业现状1.竹林面积与比重桂林市土地总面积276.94万公顷,森林面积157.62万公顷,竹林面积9.47万公顷,占林业用地5.04%。其中毛竹林7.93万公顷,占竹林面积83.73%。杂竹林(含各种散生、丛生竹)1.55万公顷,占竹林面积16.27%。桂林有着传统的种竹习惯,特别是近年来,种植和加工方面又有了很大发展,种竹成为广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2.主要品种的产量和采伐量桂林竹品种资源非常丰富,丛生和散生竹种达260多种。立竹总量3.45亿条。其中毛竹1.74亿条,每公顷立竹2…  相似文献   

18.
山桠皮又名水菖花,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其用途较广,皮是生产宣纸、纸币的优质原料,秆可加工成工艺品,花是一种化工原料,根可入药治病。一般每公顷产干皮1125-1500公斤,产值9750-12000元,干皮价格1997年为9600元一吨,近三年来以30%幅度上升,经济效益可观,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浙江省龙游县现已发展山桠皮133公顷,计划在3年内开发种植666.6公顷。山桠皮耐低温,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广,海拔400-1000米范围内均可生长,未发现有病虫危害。由于具有特殊的芳香味,牛、羊…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毛竹林产业化经营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福建省是毛竹林生产经营大省,在我国竹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存在着毛竹林总体生产力不高、竹山交通状况落后、笋竹原材料供应短缺等诸多问题。该研究从竹林资源培育和竹产品加工措施2方面入手,试探性地提出福建省毛竹产业化经营策略:(1)查清毛竹林资源,建立毛竹林基地,实施毛竹林集约化经营;(2)加快毛竹山机耕道建设步伐;(3)扶持毛竹笋竹加工企业和市场中介,推进毛竹产业化进程;(4)重视竹食品系列的开发;(5)加大扶持毛竹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0.
最近,绥宁县对全县毛竹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经过丰产培育的竹林,平均每公顷新增立竹1800株,平均胸径8.5厘米。当年每公顷产冬笋1125公斤,春(退)笋3300公斤,每公顷产值达2.1万元,效益是丰培前的2.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