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偏低,因此一般的池塘养殖都是春季投放鱼种。投放鱼种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时间的选择春季是投放鱼种的最好季节,以水温低于10℃时为宜,水温太低会冻伤鱼种。因为春季鱼的活动能力减弱,而且鱼鳞片紧密,鱼体结实,拉网、捕捞和运输不容易受伤,能够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2鱼种质量苗种应有检疫合格证,未使用过孔雀石绿。同一  相似文献   

2.
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而且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此时放养鱼种极为有利,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可利于鱼种早适应、早开食、早生长。但冬季水温较低,在放养细节上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3.
(一)塑料袋充氧运输 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的塑料鱼苗袋,水温在20~25℃时,每袋可装运鱼苗8万~10万尾,乌仔5000~7000尾,或夏花1200~1500尾,或5~7厘米长的鱼种600~800尾;或7~8厘米长的鱼种300~500尾,并可保证在24小时以内成活率达90%左右。 (二)帆布篓敞口运输 水温20℃  相似文献   

4.
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不易生病,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殖高产的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力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但要根据不同种类鱼的生长规律确定鱼种规格。  相似文献   

5.
冬季和早春水温低,鱼儿不易生病,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实践证明,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高产养殖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规格鱼种的抗病和抗敌害能力强,成活率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鱼类的最速生长期。但规格究竟多大最适合,要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规律来确定。 1、青鱼最好放养尾重0.25~0.75公斤或0.5~1.0公斤的2龄鱼种。这样  相似文献   

6.
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农掌握。其实做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一、投食保膘 一般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对饵料仍有一定的需求。据试验,当水温下降到7℃时,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草食鱼类也浮到水面吃草(白菜叶等青料),水温下降到4℃时,鱼种才呈休眠状态。而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水温很低的时间不很长,如果鱼种进入越冬后,就会不给食,使它们处于饿的状态,仅靠越冬前体…  相似文献   

7.
一、秋放好处:提早放养鱼种是获得成鱼高产的重要措施。晚秋即水温在12℃左右时放养鱼种好于春季解冻后放养。首先,由于秋放可以使鱼种适应环境的时间长,提高成活率,并有利于来年水温回升后鱼种快速生长。其次,可以提早开食,延长鱼类的生长时间,提高鱼产量,若在秋季放养,第2年秋末捕捞,鱼类生长期有1年多的时间,比春季放养延长几个月。其三,可以减少鱼病,增强体质,节省开支。秋季由于强化培育,鱼种的  相似文献   

8.
充氧塑料袋是运输鱼苗鱼种的较好工具。运输前,首先要检查袋子是否漏气,方法是:将袋子吹好气后,压入水中,再挤压袋子,如无小气泡冒出,证明袋子不漏气。装鱼前,袋内先装清水 1kg~ 1.5kg,再将鱼苗鱼种连水灌入,灌至袋内容积的 1/3,然后充氧,使袋膨胀鼓实。最后把袋严密扎紧,装入纸箱(活鱼运输箱),箱内四周用碎纸或旧棉絮垫好。要避免阳光曝晒。鱼种装运前一定要经密集锻炼。   一般常用塑料袋的规格是:长 0.8m,宽 0.4m。装运鱼苗的数量,若 25℃左右的水温,一般可装鱼苗 8万尾~ 10万尾;倘若水温高、鱼苗规格大、运输…  相似文献   

9.
鱼种养到秋末冬初,水温降到10℃左右,鱼已摄食很少,应及时进行并塘以便让鱼种在结冰期前缓解应激造成的损伤,适应越冬水域的新环境,这对提高越冬成活率是十分关键的。通过鱼种的并塘还可全面了解当年鱼种的生产情况,总结经验,为制订来年春季鱼种出售、放养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态调节法提高越冬鱼池温度,既可增强鱼类在冬季的摄食能力,保持膘肥体壮,又可减少冻害,提高池鱼越冬成活率.据实践,采用此法调节水温的鱼池,其水温可比未作调节鱼池的水温提高2℃左右,无风的晴天随气温升高水温可上升3℃以上,大部分鱼种越冬成活率可由70%左右提高到90%左右.12厘米以上的1龄草鱼种越冬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经精心投饵管理,越冬后的肥满度都较好,体质健康强壮.  相似文献   

11.
十六、罗非鱼越冬技术要求 1.进池时间 罗非鱼越冬,应掌握在水温18℃~20℃时进入越冬池。具体进池时间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但必须在水温18℃以上时进越冬池,要赶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结束。水温低于16℃时,起捕的鱼因为温度低易使鱼体冻伤,进池后会出现陆续死亡现象,不能作越冬鱼种。捕捞越冬鱼要选择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以免鱼体冻伤。  相似文献   

12.
银鲈是澳大利亚高值淡水鱼类,生存水温2~38℃,杂食性,怀卵量(150000粒/kg体重)高,适于静水精养。池塘放养平均体重0-5g的鱼苗,密度20000~150000尾/hm2,养殖3~4个月,成活率95%以上。投喂含蛋白质35%的配合饲料,饲料系数1-0~1-3。放养体重5~15g的小鱼种,养殖10个月,即可达市场规格500g。将鱼种从50g养至市场规格,只需5个月,水温20℃以上,日长3g。雄鱼2龄性成熟,雌鱼3龄性成熟,成鱼养殖饲料系数1-6~2-0。放养鱼种21000尾~43000尾/…  相似文献   

13.
冬季是放养鱼种的黄金季节。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水温低,损伤小,成活高,较早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促进鱼早春吃食,延长全年生长期,提高养鱼经济效益。 1.修塘消毒。要求鱼塘宜大,宜深,要活水。鱼种放养前10~15天要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修整池埂,修补漏  相似文献   

14.
现在各地商品鱼养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的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农认识和掌握。其实搞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认真根据实际情况,投其所需,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越冬的成活率。一、适当投食保膘一般温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  相似文献   

15.
<正>用网箱囤养越冬鱼种,池塘占用面积小,鱼种集中,便于饲养管理,成活率高,是鱼种越冬的一种好方法。网箱囤养越冬鱼种的主要技术是:1网箱设置放置网箱的地点应选择在避风向阳、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无工业污染和有机废水流入的湾汊水域,水面要宽敞,水底要平坦,水深在3m以上,且水位波动不大,最好有微流水。网箱应选用六面封闭的沉下式网箱,一般长7m,宽4m,高2m,网目大小要与放养的鱼种规格相适应,若放养规格为10~14cm的鱼种网目为2.3~3cm。网箱放置水中时,南方因冬季水温多在0℃以上,箱盖可平于水面或在水下10~20cm,以便饲养和管  相似文献   

16.
鳜鱼是市场畅销的名贵鱼类之一,因其鱼种比较娇嫩,运输要求较高。我县自2001年以来,先后从省内外调进近百万尾鳜鱼夏花和鱼种,在调运鱼种过程中,探索了一种成本低、成活率高的安全运输方法。一般运距10个小时左右,其成活率可达98%以上,现将其运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秋季是鱼种生长的重要时期,秋季鱼种培育的好坏不仅影响越冬成活率,而且影响来年生产。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快速生长的好时节,应不失时机地抓紧抓好,以提高鱼种质量,为顺利越冬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肩挑运输。交通不便、路程较近、数量不多,可用木桶或铁桶挑运鱼苗鱼种。要求是“水花”一挑可运1~2万尾;或6~8厘米的鱼种800尾;13~17厘米的鱼种300尾。桶内装水7成,若途中发现鱼苗浮头,立即换新水。二、鱼篓运输。每个鱼篓装水7成,约400千克左右,在水温20~25℃时,可装3厘米左右的鱼苗2~3万尾。鱼篓内的水应是塘水或河水。途中发现鱼苗浮头,可立即换水或送氧,若当日达不到目的地,可喂些熟蛋黄,第二天换水后再起运。三、尼龙袋运输。长67厘米,宽33厘米的尼龙袋,在水温20~25℃时,可装“水花”鱼苗5~6万尾,或3厘米左右的鱼苗6000~8…  相似文献   

19.
《饲料工业》2004,25(4):64-64
亲鱼在运输前1~2d应停止喂食,以减少运输中的排泄物。运输时间以冬季和早春(水温5~10℃)为宜。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运输方法:1大帆皮捆箱运输将一块大帆皮置于敞篷汽车上,周围扎紧后装水1/3左右。每尾亲鱼可用亲鱼布夹装入帆皮槽内,也可将亲鱼装入塑料袋后冲氧,然后将其放入捆箱  相似文献   

20.
到外地鱼种场购买鱼种,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出现鱼种死亡,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耽误了放养时间。  如何才能使鱼种在运输时不会发生死亡呢?必须把好五关:  一、鱼种质量关。要挑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鱼种,不要贪图便宜,购买污染的、生病的鱼种,也不要把污染的、生病的鱼种和健康的鱼种一起运输,以免鱼病蔓延,在运输时和放养后大批死亡。  二、运鱼河水关。要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的河水运鱼,绝不能用受到污染的河水。  三、运输密度关。要根据运输鱼种的种类、大小、运输方法和运输时间的长短等,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