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抛秧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塑盘育秧(包括秧床整理、营养土配制、防止串根)、遮泥水抛秧、化学除草和晚稻的品种搭配和播期等。各地都能因地制宜选用育秧方式,配制营养土,合理搭配品种等。  相似文献   

2.
抛秧十注意     
水稻抛秧技术的关键环节是塑盘育秧(包括秧床整理、营养土配制、防止串根)、遮泥水抛秧、化学除草和晚稻的品种搭配和播期等。各地都能因地制宜选用育秧方式,配制营养土,合理搭配品种等。 在推广该技术的实践中,各地共同认为,水稻抛秧技术推广应特别注意10点: (1)配了肥(含床土调制剂和复合肥)的营养土最好堆沤几天再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使用ZZPY──C型水稻抛秧机械抛秧试验,其作业成功与否,质量好坏的影的重要环节;②在于秧苗营养钵含水率;③抛秧均匀度、密度,在于喂秧手;④秧苗入土深度,在于整地。一、育秧技术要点1.选用良种,适时育秧要因地制宜的选用良种,要选栽培技术成熟增产性能稳定的良种。育秧则应在新翻期前18~20天适时播种,一般接麦茬的宜在5日底前播种结束;稻种在播前要用50PPM多效唑和线菌清浸种两昼夜后,焐种崔芽露白再播种。2.精做秧地,均匀播种要选择排灌、运秧、取营养土方便的平坦田块,按1:35备足秧田。若用营养上作盘上的,宜…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水稻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 机械用秧的秧苗质量是保证机插质量的关键。要求秧块土层厚度均匀一致,秧块四角垂直方正,苗齐苗匀,苗高适宜,茎部粗壮,根系盘结,提起不散。 育秧采用大棚软盘育秧、自动喷灌。 育秧主要包括种籽处理、营养土配制、整地做床、精量播种、秧苗管理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插硬地育苗,是利用水泥场地或土场地代替传统田间育秧,培育符合机插的壮秧,秧苗要求秧龄18~20天,苗高15~17cm,叶龄3.5~4.0叶,达到苗挺、叶绿、生长整齐和秧苗提起时不断裂。1.营养土制备(1)调酸。①酸化煤调酸剂。以粉碎后风化煤作载体,加入硫酸,调制成含腐植酸1.5%,pH=3的调酸剂。把床土调制到pH=6,效果良好。②酸化草炭为调酸剂。以粉碎草炭为载体,即干草炭50kg,加15%的稀硫酸15kg,制成pH=3的调酸剂。③糠醛渣调酸剂。糠醛渣  相似文献   

6.
水稻双膜育秧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水稻机插秧的大面积推广,各种满足插秧机用秧的育秧方式也逐渐成熟。目前,双膜育秧技术正以它成本低、易操作,更接近传统育秧方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 一、作业流程 精做秧板→放有孔地膜→铺平底土→均匀播种→盖土→封膜盖草→揭膜管理→切块移栽 二、育秧准备 1.床土:(1)取土。床土取粘土和沙土混合土,比例为1:1,用6mm细筛过筛,沙土最好在闲田和菜园中取表层土,要求无杂草、病菌少,不宜在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取土,每亩大田按100~150kg备足。(2)培肥、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具体操作规程如下: 1.水稻棚盘育秧技术盘土配制本田土含量占85%,腐殖土或草碳土占15%,采用3次混拌法拌匀盘土药剂和化肥,保证盘土粘结力,提高秧强度。播种使用手动播种器,严格控制播种量,保证播种分布均匀,秧苗整齐,在插秧机取秧量调至中间位置时,单臂取秧车为3株/次~5株/次,稀植的为2株/次~3株/次。2.水田机械整地技术基础整地基础整地应用激光平地技术。用激光机平地后可节省土地9%,节水  相似文献   

8.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机插秧苗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机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秧苗育成后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cm,宽28cm,厚2cm。其中宽度与厚度最关键,若宽度大于28cm,秧块会卡滞在秧箱上使送秧受阻,引起漏插,不足28cm同样会导致漏插;秧块的厚度过厚或过薄,都会导致植伤加重,影响栽插质量。在软盘育秧过程中,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硬盘或软盘来保证秧块的标准尺寸。双膜育秧则在栽插起秧时…  相似文献   

9.
一、机械播种及秧田管理技术规程1.盘土准备应选择无残茬和杂草的旱地肥沃土壤,以沙壤土和粘壤土为佳,碎土、过筛、拌肥,形成酸碱适宜(PH值5~6)的营养土,不得有大于5mm的石子。每亩大田育秧需备足营养土100kg,在播种前,土肥要充分熟化。如用淤泥,需待秧沟做好后,在播种前将45%复合肥50kg均匀撒在沟中,泥肥混匀,除去其中田螺、石子、草根、稻茬,保持沟中浅水,等肥泥熟化后,装盘播种。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插秧盘水田泥浆育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插能否获得高产稳产,育秧是关键。目前钟祥市主要采用塑盘水整旱育或旱整旱育两种育秧方式,这两种方式需要床土准备、碎土、过筛、拌肥等,操作较繁琐。该市石牌镇八姓庙村机插示范户王明生在总结以上2种育秧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机插育秧模式,把机插育秧方式与常规育秧相结合,摸索出了水稻机插塑盘水田泥浆育秧法。此法具有程序简单、操作方便、技术稳定、节约成本、一看就会、便于广大农民所掌握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重要配套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且普遍推广的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有双膜育秧技术和软盘育秧技术,这两项技术与工厂化育秧技术相比,具有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操作简便等特点。两者的作业流程也几近一致。双膜育秧是指在秧板上平铺有孔地膜,再铺放2至2.5cm厚的床土,播种覆土后加盖农膜以保温保湿促齐苗的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12.
水稻抛秧技术已在农村广泛应用,广大农民已体验到栽禾不弯腰的轻松感觉,大有普及之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相当多的农民只是盲目跟随,没有掌握技术关键和操作要领,所培育的秧苗素质、抛秧质量和大田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新技术的好效果不明显。为提示广大农民正确使用抛秧技术,掌握抛秧操作要领,真正发挥新技术增产降耗、省时省力的效用,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以下必须注意的五个问题。 (1) 正确使用壮秧剂在抛秧技术中,首先遇到的技术关键是塑盘育秧。而塑盘育秧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农民为节省开支,不使用壮秧剂,致使秧苗素质差,钻子秧,面黄肌瘦。或不会正确使用壮秧剂,如一些农民图省事,将壮秧剂全部撒在秧盘中,结果使秧盘中秧苗产生肥害。正确的方法是每 2.5kg(公斤 )1包的壮秧剂供 180个秧盘使用,用 1.25kg(公斤 )拌细土或糠灰均匀撒于畦面,再敷秧盘,另 1.25kg壮秧剂拌泥浆灌入 180个秧盘中,这样育出的秧苗青绿粗壮,耐寒,早稻秧令 20天,晚稻 15天秧令即可抛秧。 (2) 秧盘表面泥浆没有刮除干净即行播种有的农民图省事,以为灌满秧盘泥浆就可播种,结果串根结球,抛撒不开,影响抛秧质量和进度。正确的方法应用薄板刮除秧盘表面泥浆,显现秧盘蜂窝孔,再去播种,这样就不会产生串根现象。 (3) 抛秧时机要把握准确有的农户在秧令 30天以上才抛秧或选在雨天抛秧,结果秧苗太长,易倒入泥浆不利立苗,或被雨水冲刷秧苗产生浮秧。由于塑盘育秧,使用了壮秧剂,增强秧苗的抗寒能力,因此可提早抛秧,可掌握在谷雨节前 4~ 5天抛下,这段时间一般有几天好天气,以利秧苗立苗返青,抛秧效果好,既可延长大田生长时间,又可错开农忙季节。 (4) 大田整地要平整细致在抛秧操作中,有的农民图速度,省时间,在大田整地中马虎了事,秧苗刚抛下,田间杂草丛生。大都采用临时耙垡整田,泥不糊、田不平,即行抛秧,结果秧苗未长成,杂草一丘田,给除草管水带来麻烦,影响抛秧效果。正确的整田方法应用农机耕耙或牛耙 2次,使田面泥糊、干净、无杂草再耥平,这样的田面抛秧易入泥,以利立苗扎根。 (5) 抛秧时要 1撮 1撮抛甩空中,使秧苗分散垂直落入泥中。不能 1株 1株丢入田中,这样既花费时间又达不到效果,秧苗困倒田面,不易立苗。抛秧时还要掌握力度,由远而近,均匀甩抛整个田面,再检出工作行,去密补稀。 只要注意以上 5个操作要求,即可做到高效省力,使抛秧质量好,生长快, 1个劳力 1天可抛秧 0.27~ 0.33hm2(4~ 5亩 ),而且无疲劳感。 (帅林根 )  相似文献   

13.
抛秧稻塑盘肥床旱育技术的研究丹阳市云阳镇农技站黄双楠,朱林荣,聂国销镇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金成,朱克明抛秧稻是一项省工节本增产潜力大的新型栽培技术。由于塑盘水育秧存在着水害和肥害的双重弊端,因此,为了消除“双害”的影响。完善拍秧稻技术,探索新的育秧途...  相似文献   

14.
目前推广使用的是4~6行手扶式低速插秧机和6~8行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对秧苗的要求基本一致。要求秧苗是:①旱育秧(不是传统水育秧、把子秧);②带土移栽;③营养土厚度为2~2.5厘米;④秧苗分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育苗基质试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推广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是以硬盘育秧配套播种流水线为核心技术,机插稻常规育秧主要以熟化的表土为育秧土,耗土量大,一般每亩需100kg秧土。以推广10万亩机插稻为例,约需成熟表土1万  相似文献   

16.
插秧机推广的关键环节是机插秧苗的培育。为探索不同育秧农艺对机插质量影响的程度,对软盘细土育秧、双膜淤泥育秧两种育秧农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每种农艺的营养层厚度、播种量两个因素的水平对秧苗素质与机插质量的影响程度。试验表明,育秧农艺为软盘育秧、营养土厚度为2.5cm、播种量80g/盘时秧苗素质最好,机插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7.
乐亭县沙铺村青年农民赵均,1996年种植的地膜西瓜,平均亩(0.067hm2)产7500kg,比当地一般地膜酉瓜增产45%,亩效益达3100多元。他主要抓了四个关键增产环节。1.选用优种,培育壮苗他选用丰收1号优种,改小钵育苗为大钵育苗。大钵高10cm直径为7cm,比使用高10cm,直径为5.5cm的小钵育苗,营养土体积增加62%。钵内营养土配方为:5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上茬为玉米的肥沃大田上7份,优质腐熟有机肥3份,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压碎的磷酸二铵2kg、硫酸铵250g、硫酸钾500g。当营养上装填至距营养钵口4~5cm时,改装2cm厚的大田活土,然后把营…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已被广大农户接受,但育秧技术要求高。目前,常用育秧技术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工厂化育秧等。在这几种育秧方法中,营养土(床土)采集、破碎、培肥、过筛、盖土等工序繁杂,比较费工费时,不能适应大面积机插秧的需要。而淤泥软盘育秧即用大田淤(烂)泥替代营养土进行软盘育秧,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淤泥软盘育秧作业步骤:秧田的选择,精做秧田,铺放软盘,淤烂泥装盘,撒播稻种,开排水沟,拱棚盖膜,秧苗管理,起盘运秧,装秧机插。  相似文献   

19.
机械插秧对秧苗的素质要求很高。适宜的、成本低的育秧方法有2种:一种是双膜细土育秧,另一种是双膜淤泥育秧,这种育秧方式成本低,简单方便。现谈谈早稻双膜淤泥育秧技术。一、作业流程(1)精作秧板;(2)铺放有孔地膜;(3)铺平床土;(4)均匀播种;(5)盖种;(6)封膜盖草;(7)切块;(8)机插。二、具体实施1.精做秧板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的田块作育秧田,秧田与大田的面积比约为1∶100。在播种前5天连续旋耕2遍,耙平秧田。待泥地沉实后开沟,按秧板畦宽1.5米,沟宽0.25米,沟深0.15米做平。…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是实现机插水稻的重点和难点。泸州市江阳区农机推广站2003年引进“东洋PF455S”型手扶插秧机,根据该机对秧苗的要求,反复多次进行了双膜育秧和软盘育秧的对比试验,认为双膜育秧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现将总结出的机插水稻双膜育秧规程介绍如下:一、育秧准备1、床土准备床土选择:可选择菜园土等已熟化的泥土或稻田稀泥。用量:每亩大田需备足合格床土100kg或0.08m3。床土培肥及加工:a、若用菜园土等熟化的泥土作床土,按每亩大田床土施人畜粪或腐熟灰杂肥半担、1kg25%氮磷钾复合肥(需粉碎或溶化),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