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2.
现今,购买花生脱壳机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是有不少机手由于没有真正掌握花生脱壳机的正确使用方法,致使其应有的性能没有发挥出来,不仅造成脱壳质量差,而且效率很低,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介绍一些成功的经 相似文献
3.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购买花生脱壳机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是有不少的机手由于没有真正掌握花生脱壳机的正确使用方法,致使其应有的性能没有发挥出来,不仅造成脱壳质量差,而且效率很低,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介绍一些成功的经验:1工作原理花生脱壳机有机架、 相似文献
4.
以刮板式花生脱壳机为研究对象,以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为平台,对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转轴部件、仁壳分离部件、机架、箱体、皮带轮和轴承盖等零件进行了三维设计和建模.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建模设计方法建立了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虚拟装配体模型,利用干涉检查功能,有效地检查出了转轴部件的设计缺陷,大大地提高了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为刮板式花生脱壳机后续各零部件的结构优化和有限元分析奠定了三维模型的基础,为脱壳机类机械产品的三维化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也为其他机械产品的三维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6.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购买花生脱壳机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是有不少的机手由于没有真正掌握花生脱壳机的正确使用方法,致使其应有的性能没有发挥出来,不仅造成脱壳质量差,而且效率很低,严重地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有甚者,买了机器,没过几天就要退货。现介绍一些成功的经验,以利花生脱壳机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以刮板式花生脱壳机的转轴部件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对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然后导入到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中对其进行了固定模态分析,得到了转轴部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进行谐响应分析、瞬态响应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并分析了皮带轮对转轴部件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皮带轮对转轴部件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的工程应用分析中,应加以考虑,转轴部件的工作频率和皮带传动引起的振动频率都远离其第1阶固有频率,因此不会对转轴部件的共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今.购买化生脱壳机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有不少机手由于没有真正掌握花生脱壳机的正确使用方法,致使其应有的性能没有充分发挥出米,不仅造成脱壳质量差,效率低,还严重影响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许多农民朋友购买花生脱壳机后,因没有掌握使用方法,导致其应有的性能无法正常发挥,不仅造成脱壳质量差,而且效率很低,个别使用者甚至出现人身伤害事故。有的花生脱壳机因不能正确地存放、呵护,导致其使用寿命缩短。现将花生脱壳机的安全使用与存放常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脱壳机是花生脱壳加工系列装备中的核心机械,也是决定花生脱壳效率、果仁损伤和损失程度的关键。中国的花生产量约占世界40%而位居第一,但花生收获和脱壳加工等技术水平远不及产量不足中国1/7的美国。花生脱壳效率和质量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花生及制品出口和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为探明我国花生脱壳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高花生脱壳机技术水平,在深入生产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脱壳机技术研究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花生脱壳机发展历史和花生生产发展不同历史阶段对花生脱壳机的要求,追溯了花生脱壳原理、脱壳机结构类型和关键部件等技术衍变过程。研究表明:结构简单且价格便宜的小型花生脱壳机,较好地适应了我国早期花生生产和农村经济实际情况。但花生脱壳机结构原理相似,主要采用打击揉搓式脱壳原理,脱壳效率和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我国目前花生生产、食品加工发展和出口质量要求,其主要原因是花生脱壳机研究、特别对影响花生脱壳的农艺因素研究不够深入。基于我国花生生产及农村社会经济最新发展并借鉴美国花生脱壳方式和技术,指出中国花生脱壳将出现两个主要变化,即以庭院式为主的花生脱壳方式向工厂化脱壳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了解广东省花生主要推广品种叶斑病和锈病的发病情况,为花生叶斑病和锈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省10个主要推广花生品种的花生叶斑病和花生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供试花生品种花生叶斑病和锈病的自然发病率和发病严重度都很高,其中花生叶斑病的发病率在78.O%~93.6%,病情指数在22.88 ~54.52;花生锈病发病率在89.2% ~ 97.8%,病情指数在40.00~52.84.[结论]花生叶斑病和花生锈病仍是广东省阳江市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4.
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了2008-2009年在山东各地采集的153个花生病叶样品,检测到花生条纹病毒(Peanut stripe virus,PSt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和花生斑驳病毒(Peanut mottle virus,PeMoV)。PStV的检出率最高,为48.4%,在山东各花生产区均有发生;CMV的检出率为19.0%,在泰安、青岛、潍坊、聊城和临沂等地有发生;CMV与PStV的复合侵染率为9.2%。PeMoV目前仅在青岛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15.
以高油品种为试材,研究了高油花生品种荚果发育过程中荚果的鲜重、干重及籽仁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321-31和鲁花12号荚果发育晚、速度慢,持续时间短;冀花4号、冀花5号、冀花2号和R1549荚果发育较早、速度快,持续时间长;不同花生品种荚果发育规律表现一致,即荚果发育初期,以荚果膨大为主;始花40 d后,荚果发育进程加快;始花47~54 d,荚果鲜重和干重快速增加,但含水量仍在60%以上;始花54~68 d,荚果鲜重和干重继续增加,但幅度不大,而荚果鲜重则随含水量的急剧下降而减少;始花68~82d,荚果含水量较少,荚果干重和籽仁干重再度急速增加,始花82 d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17.
花生奶生产过程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照实验,在不同工艺条件及在调配时添加不同乳化稳定剂的方法观察花生奶的稳定性,同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其透光率从而确定其乳化度。结果表明:花生奶生产中使用0.2%的分子蒸馏单甘酯与0.12%的CMC-Na,工艺上采用均质,高温杀菌,可获得可靠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笔者研究了植物油料取油的预处理工序花生的碱提取工艺,分析了影响碱提取的因素,碱提取的pH值、温度、时间和料液比等,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增加我国植物蛋白的产品竞争力和植物蛋白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