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改革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露  刘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311-6312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民间金融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改革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完善农村政策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保险业和建立有效的监管框架等途径来深化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2.
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村金融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制保障。文章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剖析了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金融功能观基础上,根据机构观和功能观研究的农村金融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变迁和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实际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状况。然后,通过借鉴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模式,以及参考有关对金融功能观的理论分析,分析了基于"金融功能观"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并分析了从哪些方面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梁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31-10132
运用国际通用的金融服务衡量指标,分析了广西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探讨了制约广西农村金融服务成效的因素,提出了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增加农业贷款投入和金融创新的方式来加快整个金融服务体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洪云  李伟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86-9787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机构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网点分布不合理、金融机构服务意识滞后、金融产品单一、持续经营能力不强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常阿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085-22086
剖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政策扶持力度、信贷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建议: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扶持,改进信贷管理制度,规范非正规金融机构金融行为。  相似文献   

7.
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从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完善法律框架等多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汪付荣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97-98,1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覆盖广的农村金融体系。虽然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应该建立和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及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不断建立与完善的历程。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历程,进而阐述了农村金融体系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从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空间结构看,湖南省农村信用社仍然是农村金融的主体,但是农村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保险公司等多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农业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成为除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涉农贷款三大主力外的有益补充,金融要素空间上出现“中部塌陷”特征。改进生产函数,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显示,湖南省农村金融规模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金融机构组成结构的多元化、农村信贷市场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湖南农村经济增长,而金融要素从集聚向发散的空间结构转变不利于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9年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取消了县级机构的放贷权,农村资金通过信用社流向城市等使得农村发展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笔者拟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成因从商业银行"不为"、政策性银行"不能"、合作金融"无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农业银行的有限商业化、重构农业政策性金融、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孙安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18-15920,15947
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小额信贷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开发农村金融市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贴近客户需求,创新小额信贷运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关系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亿万农民的金融供给,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在探索中前进,至今仍处在重重矛盾之中。2003年6月4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同意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金融排斥现象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19-15320,15343
基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现象,从金融机构数量及覆盖范围、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额、资金流出农村的情况3个方面考察了农村金融排斥的程度。研究表明,由于"三农"的弱势特征及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理性选择,导致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应从以下3个方面反思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农村金融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并在"三农"与城市良性互动下系统完善;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建设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和规范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立法问题及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熊晓炼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31-8134,8145
分析了贵州省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的构成、各组成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贵州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福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653-3655,3696
基于安徽省1990~2006年间的农村金融数据和农村经济发展数据,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并没有起到推动作用,但是负面影响也不是太显著;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指出应构造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加强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在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分析福建省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研究发现福建省普惠金融建设中存在金融机构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类型单一,小额贷款业务品种较为单一,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推进电子化进程,增加其补贴资金、财政资金及税收政策优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肖琬君  秦蓁  熊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66-13168
论述了重塑我国农村金融监督体系的必要性:有利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有利于明确农村金融组织角色定位,更好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有利于形成安全的农村金融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析了重塑我国农村金融监督体系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立法相对滞后,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行政监督不力,导致农村金融监管错位、越位和缺位;农村金融组织管理机制不合理,内部监督机制可操作性较差;农村金融行业监督组织不健全,功能不完善;公民监督意识薄弱,社会监督机制发育缓慢。提出了重塑我国农村金融监督体系的路径选择:加快农村金融立法,为农村金融监管提供完善的法律依据;明确政府部门职能定位,发挥其农村金融监管主导作用;改革农村金融组织现行管理方式,建立和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农村金融行业监督组织,完善其监督职能;积极培养公民的监督意识,促进社会监督机制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