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竹毒蛾是毛竹的重要害虫之一。据介绍,1962年该虫曾在庆元县产竹区大量发生,为害面积达数万亩。1978年秋,我县长乐、钱岭一带竹区,华竹毒蛾猖獗成灾,波及面积2,000余亩,其中有500多亩的竹叶全被吃光,形同火烧。被害毛竹质量明显变劣,竹笋产量下降。连续数代被害的竹林,还会引起竹株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
华竹毒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竹毒蛾Pantana sinica Moore是毛竹的重要害虫之一,1978年秋,浙江嵊县长乐、钱岭一带竹区,该虫突然猖獗成灾,波及面积2,000余亩,其中500多亩竹叶全被吃光,形如火烧。据有经验的篾工反映,受害的毛竹出篾量低,韧性差,出笋量减少;立地条件较差的竹林,连续数代被害后,还会引起竹株的成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华竹毒蛾是竹类重要害虫之一,1973年湖南省有6个县暴发成灾,被害竹林面积达6万余亩。危害严重时竹林的竹叶被吃尽,致老竹枯死,第二年减少出笋或不出笋。笔者于1981—1982年在浙江省余杭县南山林场,对此虫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地处华南第一峰——猫儿山南麓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有林面积52万多亩,其中毛竹面积13万亩,年产毛竹在100万条以上,是全国十大毛竹生产基地之一。毛竹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然而,近几年来,竹刺蛾、竹小蜂、竹象(虫甲)、竹毒蛾和竹蝗对竹林的危害日益严重,据不久前的统计,单是受害比较严重的毛竹林就已达3万多亩。过去,防治毛竹害虫主要是使用烟和粉剂,由于大面积地施放烟粉药剂,在杀灭部分害虫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伤害了竹虫的天敌,致使毛竹虫害连年不断地发生,严重地危及了毛竹林的生长、繁衍。  相似文献   

5.
刚竹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危害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被害竹林虽能萌发新叶,但严重影响出笋、材质,甚至使竹株枯死.2002年7月中旬,祁门县红光村发生刚竹毒蛾危害,爆发成灾速度快,几天时间,竹林一片枯黄,形同火烧,66亩竹林的竹叶被食70%,林内成虫与幼虫世代重叠,以2、3代幼虫危害最盛.山洼地极易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6.
刚竹毒蛾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刚竹毒蛾(Pantana phrllosta chrsae)为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的害虫。1976年曾在福建省瓯县大发生危害面积达41,000多亩。它主要分布于房道、吉阳等7个公社22个大队,虫口密度一般在800—1,000头,多者达6000头。危害轻者影响毛竹生长,翌年出笋量减少,严重者竹叶全被食光,致使毛竹成片枯死。1976年建瓯县被害致死毛竹100多万根,给群众生活和  相似文献   

7.
杨毒蛾防治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林 《新疆林业》1996,(2):33-34
杨毒蛾是我区杨树重要害虫,年发生面积在20万亩以上。自1993年以来,乌苏、沙湾、和硕、和静、焉耆、博湖等地杨毒蛾又爆发成灾,来势猛,蔓延速度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近年来各地政府和森防部门组织力量,筹措防治资金全面积极开展防治。取得了一定成绩,灾情缓解。但在防治中还存在用药单一,虫情调查不及时,防治不周全,不讲防治成本等问题。1996年是能否巩固已取得成果和达到有虫不成灾预期目的关键性最后一年。为此,防治杨毒蛾应抓好几个技术关键:1、抓好越冬代幼虫防治:实践证明:杨毒蛾害虫只要掌握住有利时机,措施适当…  相似文献   

8.
刚竹毒蛾为鳞翅目毒蛾科竹毒蛾属的害虫。1983年在湄潭地区中部的流河渡、湄江、双龙等公社的五个大队相继发生,危害面积达100余亩,往后发生面积迅速扩大,且十分严重。虫害猖獗竹林面积达1000余亩,为了摸清刚竹毒蛾发生危害情况,我们做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根据现有资料,对此虫标本进行了鉴定,学名为(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现将该虫调查和观察的结果整理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正>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chao)是毛竹的主要食叶害虫。据报道,在福建、江西、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均有发生,严重时竹叶被食光,致使毛竹成片枯死。 1981年,我们在闽清县上莲公社文革山林场毛竹林内,发现不同龄期的刚竹毒蛾幼虫自然罹病死亡。死虫以尾足倒挂在枝条上。1982年4-6月间,在上述竹林采集自然罹病死亡虫尸,进行分离、提纯与鉴定,确认病原体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0.
华竹毒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竹毒蛾(Pantana sinica Moore)是竹类重要害虫之一,分布在我国南方,已知为害刚竹属内10个竹种。1973年湖南毛竹林被害面积达6万余亩。该虫在浙江一年发生三代,以蛹越冬,幼虫为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到7月中旬;7月上旬到9月上旬;9月上旬到12月上旬。幼虫第一、三代5—7龄;第二代6—8龄。幼虫期取食量为90—200平方厘米,雌虫比雄虫多食叶1.7—2.0倍。  相似文献   

11.
卵圆蝽Hippota dorsalis(Stal)属半翅目,蝽科的卵圆蝽属。1981年森林昆虫普查,我市安吉和德清两县部分竹林中发现成虫,但未造成危害。1984年该虫在莫干山大爆发,为害面积500余亩,毛竹枯死1.2万余株。1985年继续扩大,莫干山周围乡、村的竹林相继爆发成灾,大量毛竹枯死,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摸清该虫在我市的分布、为害情况以及发展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桂林地区森林害虫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1981年~1990年与1964年~1979年年均相比,松毛虫的发生面积由原来的237559亩下降到95708亩,成灾面积由年均43933亩下降到3210亩,1990年全广西松毛虫大发生,桂林地区三代累计发生面积30.48万亩,由于推行了综合治理措施,除个别地方外没有出现大面积成灾情况。一、虫害发生的教训在桂林地区,对森林危害最大的是松毛虫、竹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建阳区毛竹主要害虫的种类、危害情况,分析了虫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近些年来由于林农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以强调集中连片发展毛竹纯林为主,对竹山上的阔叶树进行掠夺性的采伐,造成竹林内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再加上全球冬季气温的上升,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刚竹毒蛾、竹叶螨、黄脊竹蝗等毛竹害虫普遍发生,局部地区爆发成灾,已严重影响竹林的生长,制约竹林经济发展。根据掌握的毛竹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了对毛竹主要害虫采取科学合理的持续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 榆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又名杨尺蠖、沙枣尺蠖,是我区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榆、杨、柳树。该虫发生期早、危害期短、幼虫发育快、食量大、食性杂,暴食嫩芽和嫩叶,造成树木二次发芽,树势衰弱,甚至死亡。全区1981年受害面积2000多亩,1984年发展为20000余亩亩、并连年成灾扩展蔓延。为掌握该虫的发生发展规律,控制其危害,我们从1981年开始,用4年时间,在武邑县西小里村、李贤兰村及饶阳县王岗村设固定点,对榆尺蠖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省滇西北迪庆高原上大片的冷杉原始森林中,一种食叶害虫——高山小毛虫,正在猖獗危害。由于该虫的危害,一些冷杉林已成片死亡。1985年,该虫成灾面积就已达到7万多亩,时至今日,虫害仍在加重。据中甸县进行的普查结果表明,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 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属鳞翅目毒蛾科,是大口林场马尾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1984年前,常与马尾松毛虫混同发生,但不成灾;1984年以来,多次大面积严重危害,1985年5000亩松林针叶被食光,最高虫口密度达709条/株,平均虫口为301条/株;1989年第一代发生15000亩,虫口密度最高达1000条/株,该虫严重影响了马尾松的生长。为了掌握该虫在大口材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便有效地控制其危害,1985年始,我们对松茸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灰顶竹毒蛾(Pantana droa Swin-hol)属鳞翅目毒蛾科,主食楠竹叶,具有虫口密度大,突发成灾的特点,1973年在我区桃源县竹园大队首次发生,1974年在桃源、常德、汉寿等地相继发生,仅桃源县兴隆街公社就有3万多亩竹林受害,严重者达1万余亩。据调查,虫口密度一般400—800条,最多达2000余条,造成局部成灾,为了摸清其发生规律和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作了室内外的观察记载  相似文献   

18.
益阳市楠竹主要食叶害虫药剂防治试验王云辉何建新刘盖峰(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林业局413000)楠竹(即毛竹)是我市森林主要种类之一。而为害楠竹的主要害虫则有暴发成灾的竹镂舟蛾Loudentadispar(Kiriakof)、华竹毒蛾Pan-tanaSi...  相似文献   

19.
竹卵圆蝽危害情况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卵圆蝽是近年来浙江省新爆发成灾的竹子毁灭性害虫。属半翅目蝽科。1984年莫干山500亩竹林首次爆发,现已扩展到浙江湖州市郊区、长兴、德清、安吉、余杭、富阳、肖山、缙云等县(市)的19.39万亩竹林。近年来,我们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观察研究,基本摸清了该虫的生活史、人工捕捉等方法防治竹卵圆蝽,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赤眼蜂和黑光灯防治竹织叶野螟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织叶野螟 Algedonic coclesalisWalker简称竹螟,系毛竹的大害虫,一九七二年以来危害日趋严重。一九七六年据嘉兴地区的安吉、德清、长兴、吴兴四县统计,毛竹被害面积40万亩,当年新竹受害致死达250万株。 竹螟在我县年发生一代,少数二代,个别三代、四代。危害毛竹以第一代为主,第二代极轻。第一代幼虫老熟入土后,其中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