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铜鼓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改后,铜鼓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得到极大发展,如何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形成林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成为深化林业改革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铜鼓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进行调查,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梳理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成果, 系统认识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类型、运行模式及其发展中的问题, 提炼完善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 展望其在巩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林改后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改后,如何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运行和发展,形成林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成为深化林业改革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吉安市青原区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进行探索,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合作经济组织的原则入手,在论述浙江省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特点进行了典型分析,并通过参与式方法总结了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和功能,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提出完善林产品生产经营组织体系的前提下,重点构建了浙江省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框架、实现途径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土绿化》2012,(9):7
8月20日~22日,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提出,要全面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在资金、技术、劳力等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优势,以及在经营管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对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加快我国现代林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全面调查辽宁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系统介绍推进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做法措施和取得的初步成效,详细分析农民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提出促进辽宁省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土绿化》2012,(9):7-7
8月20日~22日,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省临沂市召丌。斟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提出,要全面推进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在资金、技术、劳力等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优势,以及在经营管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对市场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到2017年,建议200个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示范县和2000个示范社,20%的农户加入到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经酋的林地而积占到集体林地面积的20%。  相似文献   

9.
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是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内容,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有效补充。从实地调研情况看,四川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以"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合作社联社"3种模式为主。不同的模式各有利弊,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林农对资金、技术、信息和对产品销售的需求。总体判断,四川林业专合组织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合作水平偏低、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接不够、发展资金不足和制度保障偏弱等问题。为此,必须从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合作创新、完善运行机制、构建人才队伍和增强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制定政策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集聚林业资源、发挥合作经济优势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林合组织的发展绩效既关系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巩固,又影响林农根本利益的实现。对合作组织运行绩效的现实表现、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影响因素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From three different historical phase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n forestr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n China since 1949, and analyses the types, func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urrent forestr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the authors bring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on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strengthening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私有林经济扶持政策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财政补贴、信贷支持和税制优惠 3个方面论述了日本政府对私有林的经济扶持政策 ,分析了这些政策的形成背景、完善过程、扶持力度、实施办法、实施现状以及在私有林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学习和借鉴日本私有林经济扶持政策的成功经验 ,对照我国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 ,提出了建立造林补助体系、改善林业信贷制度、加快税费改革、扶持林业社会化协作组织、运用政策手段引导非公有制林业健康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规模林地合作经营趋势与国外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权制度改革实际上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林业领域的延伸。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带来了林地小规模经营。分析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下的林农分化情况, 阐述了小规模林地合作经营的趋势及当前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在借鉴国外小规模林地合作经营做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小规模林地合作经营的路径:健全法制、依法治林、促进林业合作经营, 鼓励组建林业合作组织, 加强对林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对农民进行合作经济组织基本知识培训, 促进跨区域、全国性合作组织的成立。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有关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国际进程的最新进展,包括几个主要国际机构的主要研究进展、几个代表性国家的主要活动和所取得的成绩。在具体分析我国实际情况的同时,提出了我国在该领域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和发展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委员会第9届会议材料为基础,结合以前几次会议内容,分析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其它国际组织推进世界林业发展的综合战略。内容主要包括世界林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积极推行《热带林业行动计划》、全面发展林业的新的政策观点、促进国际林业合作、联合国际社会各方面力量推动各国政府林业工作,并协调林业发展政策、组织信息交流、提供咨询、宣传出版、培训人员等。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林业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对农村、林区的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级林业科技推广组织是联系林农的纽带,与林农关系密切,在林农中有威信,是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目前林业科技推广建设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新要求,阻碍农村、林区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探索制定合理的策略,促进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适应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last decade, forestr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involved with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more general rural development (RD) process in the Third World. In doing so, forestry joins an activity that has itself been developing and maturing for some three decades and more, in the course of which a good deal of useful experience has been accumulat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till from that experience lessons that will be helpful in forestry development planning. This focus is first on the constraints that have affected RD, sometimes quite severely, in terms of resources, organization, policy, and the socio-political sphere. Second,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experience with rural institutions as vehicles for promoting and nurturing R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local organizations and popular participation in them. The third focus is on applying some of these lessons to the forestry sector, using as examples the issues of employment creation, regional growth, women's participation and distributional equity of development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