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林业科学》2021,57(10)
【目的】研究增氧灌溉对平邑甜茶生长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探明该灌溉方法对大田模式栽培下果树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1年生、2年生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3种不同含氧量的灌溉水,探讨其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并研究地下部根系对其响应,测定根区土壤酶活性和调查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结果】灌溉水中的含氧量为(5±0.1) mg·L~(-1)的处理显著性最佳,1年生处理株高、地径、地上部干质量显著提高37.1%、35.0%、50.3%,2年生处理株高、地径、地上部干质量显著提高17.1%、16.4%、17.2%,并且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植株叶片的光合性能与荧光特性,显著提高植株叶片氮、磷、钾、钙、镁、铁、锌矿质元素含量。灌溉水中含氧量为(5±0.1) mg·L~(-1)的处理,其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尖数和根系呼吸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根系抗氧化酶活性也均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并使土壤微细菌、放线菌增加,真菌减少。【结论】灌溉水中的含氧量在(1±0.1) mg·L~(-1)~(5±0.1) mg·L~(-1)的范围内,含氧量越高,对改善盆栽平邑甜茶生长、根区土壤环境以及土壤微生物结构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以下简称GO)具有独特结构及优异性质,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lf)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氧化石墨烯对其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两种浓度(0.05、2mg·L-1)氧化石墨烯对Nacl处理培养基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盐处理(75mmol·L-1Nacl)相比,盐胁迫下添加2mg·L-1GO能够显著地促进树莓组培苗在Nacl胁迫下根系的形成和发育。盐胁迫下添加两种浓度(0.05、2mg·L-1)GO可以显著降低根系中三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同时显著提高茎段中两种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各处理茎段中均未检测到CAT酶活性。添加两种浓度(0.05、2mg·L-1)GO能够使培养基电导率显著升高。研究发现,适当浓度GO能够有效缓解Nacl胁迫对树莓组培苗的伤害,促进其根系的发育和生长。氧化石墨烯能够进入植株根系细胞吸附抗氧化酶并且提升其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3.
机械损伤对复叶槭叶片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复叶槭为实验材料,采用DAB组织染色和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地检测了人为机械损伤和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0、15、30、60、120、240 min后损伤叶片,系统叶片以及诱导叶片内H2O2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机械损伤可诱导H2O2系统性产生,无论是受伤叶片、系统叶片还是诱导叶片,在伤害处理60 min内,H2O2含量一直增加,240 min后含量达最大值后开始下降.用1 μmol·L-1茉莉酸甲酯熏蒸健康植株后,叶片H2O2含量显著增加.证明茉莉酸甲酯作为植株体内伤信号的报警信号分子,能代替机械损伤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邑甜茶根系形态构型对氯化镉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氯化镉对根系形态构型及根系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第5天时,只有10~20mg.L-1的氯化镉使根系分形维数、主根长度、根系直径显著变小;处理第15天时,2.5~20mg.L-1氯化镉均使根系分形维数、侧根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以及根系直径显著降低,降低程度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侧根生长比主根生长更易受到氯化镉抑制。2.5~20mg.L-1氯化镉可显著提高粗根所占比例并进而改变根系组成,随着氯化镉浓度的提高根系组成改变更明显。在2.5~20mg.L-1范围内,根系MDA含量随着氯化镉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同样氯化镉浓度下,MDA变化幅度大于根系形态构型的变化幅度。氯化镉导致的细胞损伤是其改变根系组成和形态构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冰冻条件下外源SA对水曲柳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吴楚  王政权 《林业科学》2002,38(5):54-59
分析了冰冻胁迫下外源水杨酸 (SA ,5mmol·L- 1 和 10mmol·L- 1 )对水曲柳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的影响。SOD活性受到SA抑制 ,且随外源SA的浓度增加而下降 ,导致超氧自由基上升。SA也能抑制CAT和APX活性 ,CAT活性随SA浓度增加而降低 ,APX活性也有这种趋势。尽管SA提高了POD活性 ,但由于CAT和APX活性受到抑制 ,H2 O2 含量上升。GR活性也受到SA抑制 ,呈现随SA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经 5mmol·L- 1 SA处理的叶片内MDA含量下降 ,平均比对照低 35 19% ,表明低浓度SA能降低冰冻引起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以1年生长白落叶松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沙培方式,供给含不同浓度的硝酸铵或磷酸盐的营养液,着重研究氮磷供给水平对其叶绿素生物合成、叶片氮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1)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5-氨基酮戊酸(5_aminolevulinicacid,ALA)合成速率增加,而当硝酸铵浓度达到16mmol·L-1时,与8mmol·L-1相比,ALA合成速率反而下降17%。在磷处理下,ALA合成速率变化与之相似。在氮磷处理下,氮磷浓度分别为8和1mmol·L-1时胆色原素(porphobilinogen,PBG)合成酶活性达到最大。2)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硝酸铵浓度为8mmol·L-1、磷浓度为0.5mmol·L-1时达到最大。叶片总氮含量随硝酸铵浓度增加而增加。3)磷浓度0.125~1mmol·L-1时,叶片总氮含量只有微量增加,且磷浓度增加到2mmol·L-1时,与1mmol·L-1相比,叶片总氮含量反而下降9%。硝酸铵浓度为1~8mmol·L-1时,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逐渐增加,硝酸铵浓度增加到16mmol·L-1时,与8mmol·L-1时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17%。在磷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25mmol·L-1时达到最大。4)当硝酸铵浓度为1~8mmol·L-1,总体上FvFm随硝酸铵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在16mmol·L-1时反而下降。在磷处理下,FvFm的变化趋势与之相似。在硝酸铵浓度1~8mmol·L-1时长白落叶松幼苗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大,但硝酸铵浓度为16mmol·L-1时净光合速率反而下降16%(与8mmol·L-1相比)。在磷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在1mmol·L-1时最大,磷浓度过量(2mmol·L-1)则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这些结果表明氮供给水平对长白落叶松幼苗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LA合成速率和PBG酶活性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氮供给水平也影响幼苗叶片总氮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因而影响净光合速率。磷供给水平对长白落叶松幼苗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ALA合成速率和PBG酶活性影响较大,但对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则小,同时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也小。  相似文献   

7.
以产白桦酯醇的白桦悬浮细胞系为试材,利用药理学试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显微镜技术,探讨过氧化氢(H2O2)在拟茎点霉属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酯醇积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外源H2O2降低了细胞的活力和干质量的积累量,却提高了白桦酯醇的含量.其中,1 mmol· L-1H2O2处理12 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89.45%,0.1 mmol·L-1H2O2处理24 h,白桦酯醇的含量比对照增加73.72%.真菌诱导子促进了白桦悬浮细胞中H2O2和白桦酯醇的生成,在处理24 h时,分别比对照增加391.67%和185.22%.H2O2的清除剂过氧化氢酶减弱真菌诱导子对H2O2和白桦酯醇的诱导效应.由上述结果初步推断,H2O2参与了真菌诱导子诱导白桦酯醇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津研7号"和"津春4号"黄瓜幼苗为材料,在其生长期外施不同浓度的H2O2,研究了H2O2对黄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幼苗经低温胁迫后,其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急剧上升,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外施H2O2能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渗漏率,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减缓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提高黄瓜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其中以10 mmol.L-1的H2O2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2,0.5,1.0 mmol·L-1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纳(SNP)处理3年生"早钟6号"枇杷幼苗后于-3℃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低温胁迫,研究SNP处理对枇杷幼果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AsA,DHA,GSH和GSSG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可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NO对枇杷幼果抗寒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SNP处理降低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MDA和H2O2含量,不同程度上提高CAT,POD,SOD,APX活性和Pro含量.增加了AsA/DHA和GSH/GSSG比值.外源NO通过促进幼果保护酶活性的上升,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提高枇杷幼果的抗寒性,其中0.5 mmol·L-1 SNP处理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β-氨基丁酸(BABA)能否诱导杜鹃抵御NaHCO_3胁迫。[方法]以杜鹃‘神州齐’2年生扦插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沙培,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mol·L-1)BABA预处理对50 mmol·L-1的NaHCO_3胁迫下杜鹃植株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50 mmol·L-1的NaHCO_3显著减小了杜鹃植株的生物量,200μmol·L-1的外源BABA能显著增加杜鹃植株的生物量;外源BABA增加了NaHCO_3胁迫下杜鹃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Pn),减小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提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NaHCO_3胁迫诱导的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反应。[结论]表明100~200μmol·L-1的外源BABA可以有效缓解NaHCO_3胁迫对杜鹃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外源苯甲酸对平邑甜茶幼苗根系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果树都存在连作障碍(重茬、再植病、忌地现象)现象,其中苹果(Malus)、李(Prunus salicina)、桃(Prunus)等连作障碍更为严重.杨兴洪等(1991)调查苹果重茬地成活率只有40%~60%,美国华盛顿州10年间苹果产区因重茬每公顷损失4万美元,山东省烟台大量苹果园已经表现并将面临更大面积的苹果连作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营养元素硝酸铵、硝酸钾、葡萄糖酸钙对蓝莓离体繁育的影响,以蓝莓‘夏普蓝’继代增殖苗为试材,就添加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铵、硝酸钾、葡萄糖酸钙的改良培养基对蓝莓离体增殖的新梢形态及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硝酸铵的浓度为600 mg·L~(-1)、硝酸钾的浓度为400 mg·L~(-1)、葡萄糖酸钙的浓度为600 mg·L~(-1)时,新梢植株发育良好,植株长势健壮,颜色正常;发育正常的新梢其SOD活性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POD活性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CAT活性间也不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其SOD、POD、CAT活性均明显高于发育不正常的新梢。分析结果表明:矿质营养元素能调节蓝莓不定芽抗氧化酶活性;而稳定、平衡的抗氧化酶活性又能促进不定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构树组培苗在50,75,100,125和150 mmol-L-1 NaCl胁迫下,SOD,POD,CAT活性和这3种抗氧化酶同工酶谱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浓度NaCI对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I浓度小于100mmol.L-1时可溶蛋白含量升高,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可溶蛋白含量降低.低浓度NaCl使SOD活性略有降低,随着浓度升高活性逐渐增强;SOD同工酶谱在NaCI胁迫后变化明显.POD活性变化趋势与SOD相似,而POD同工酶谱略有变化.CAT活性明显提高,而其同工酶谱变化甚微.此外,NaCl胁迫还导致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而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栽培对种苗的需求,以矮生福禄考有芽嫩茎为材料,进行了芽的生长、生长芽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的生根继代,以及试管苗的移栽和定植的研究,建立了矮生福禄考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1/3MS或1/2MS+IBA0.1mg·L^-1+IAA0.2mg·L^-1是矮生福禄考芽生长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0mg·L^-1+6BA0.8mg·L-1。+NAA0.1mg·L^-1是矮生福禄考生长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用浓度为20mg·L^-1的NAA溶液对不定芽基部处理5min后,接种到white+IAA0.4mg·L^-1的培养基上生根的方法是矮生福禄考不定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方法。移栽试管苗容易成活,定植的试管苗出现了生长旺盛、根系增加1倍左右、平均花期延长7d、秋末冬初枯萎晚10d左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报道细胞分裂素和硝酸铵对欧洲云杉不定芽伸长过程的影响.采用5年生的欧洲云杉1个无性系不定芽丛来研究玉米素和硝酸铵对不定芽生长的影响.试验3种诱导类型(玉米素浓度分别为6.84、13.68、20.52 μmol·L-1,激动素浓度0.69 μmol·L-1,培养4周),玉米素最高浓度处理诱导的伸长芽数量最多,在4个无生长调节剂继代培养过程中,加入了1个硝酸铵浓度逐渐增加的继代培养过程.经不含生长调节剂的低浓度的硝酸铵(2.5 mmol·L-1)培养基的继代培养后转入含有细胞分裂素的诱导培养基,下一个继代培养基补充的硝酸铵浓度分别为2.5、7.5、12.5、17.5 mmol·L-1,8周(2个继代培养)后转入含有硝酸铵浓度为2.5 mmol·L-1的培养基培养.硝酸铵浓度为7.5 mmol·L-1的处理可形成数量最多的不定芽,这对于采用不同浓度的玉米素进行诱导的处理结果是一致的,但随着硝酸铵的浓度增至12.5 mmol·L-1和17.5 mmol·L-1时则不定芽的数量减少.欧洲云杉的胚轴外植体经1次或多次诱导后,细胞分裂素(BA、激动素、玉米素、2iP)促进了不定芽的分化和发育,其中BA由于可诱导产生大量的不定芽而成为最有效的细胞分裂素.玉米素虽然诱导不定芽相对弱一些,却在BA多次诱导后可促进芽的伸长.这对获得具有形成不定芽能力并可扩繁的芽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Larix olgensis A. Henry(Changbai larch) is a productive commercial species and good candidate for afforest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It is widely planted in lead-stressed soils which can induce oxidative damage in this plant. Increasing tolerance to lead(Pb) stress is therefore of keen interest. A greenhous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biomass,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nd Pb accumulation of L. olgensis seedlings to Pb stress under succinic acid(SA) appli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of exogenous SA applications and stress resistance. L. olgensis seedlings were planted in Pb-stressed or unstressed haplic cambisols in pots. In Pb-contaminated soils the seedlings were treated daily with concentrations of SA solutions at a rate approximately equivalent to 0, 0.04,0.2, 1.0, or 2.0 mmol kg~(-1) of soil for 10, 20, and 30 days,respectively. Pb treatment induced damage in the seedlings and led to the inhibition of biomass accumulation in roots,stems and leaves, and a rise in Pb accumulation in fine roots and leaves. Malondialdehyde(MDA) content and electrolyte leakage in leav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peroxidase(POD) activities, soluble protein and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s in leaves were all reduced.Physiological toxicity was promoted with increasing Pb treatment times. When Pb-stressed seedlings were exposed to SA(especially 10.0 mmol L-1 over 20 days),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for Pb-only were reversed and the biomass of roots, stems, and leaves dramatically increased.SA facilitated Pb uptake in fine roots and leaves but more Pb accumulated in fine roo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xogenous SA alleviates Pb-induced oxidative injuries and improves the tolerance of L. olgensis seedlings to Pb stress.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的影响,探讨金叶银杏的生根机制,为金叶银杏苗木扦插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通过NAA和IBA处理金叶银杏硬枝插穗,检测它们对插穗的生根状态、生根指标及IBA对扦插过程中插穗皮部可溶性糖、抗氧化酶、激素含量的影响,探究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结果】1)金叶银杏插穗愈伤组织诱导期和形成期、不定根发生期和形成期分别在插后的20~26、26~42、42~53、53~79 d。2)800 mg·L^-1 IBA和400 mg·L^-1 NAA+400 mg·L^-1IBA(混合)处理的插穗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期及生根率与根数都较其他相应处理的效果好,其中生根率分别达64.4%和51.1%;不定根数分别达8.6条和9.3条。3)插穗生根过程中(500 mg·L^-1 IBA处理)基部韧皮部的SOD、PPO活性在插后40、60 d达到高峰,均比对照提前20 d达到峰值;插穗的POD活性出现上升-下降-升高的趋势,插穗可溶性糖也出现升高-下降-升高的趋势,但时间点不一致;而淀粉的含量出现下降-上升的趋势。4)生根期间插穗基部韧皮部的IAA含量出现了2个峰值和一个谷值;而ZR含量在第40天达到峰值后下降;G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ABA含量在插后的前期高后期低,且值都低于同期对照。IAA/ABA比值在插后的第40天(愈伤组织形成期)达到谷底,后又上升(不定根形成期)。IAA/GA在插后的40~60 d内快速上升,80 d后又开始大幅下降;IAA/ZR值在扦插愈伤组织形成期(40 d)呈下降趋势,到60 d时(不定根发生期)又急剧上升到峰值。【结论】高活性的SOD和POD有利于插穗初期愈伤组织的形成(40 d),高活性的POD与PPO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60 d)。较高的IAA含量是保证愈伤组织形成(20~40 d)的必要条件,不定根形成期(60 d)需要较高的IAA/ZR、IAA/ABA、IAA/GA比值。本研究为金叶银杏扦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的研究及金叶银杏苗木的快速繁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采用Hoagland营养液+MnCl2·4H2O为胁迫溶液,以用营养液培育的幼苗作为对照,设置T1中度低锰(20%营养液)和T2重度低锰(5%营养液)作为胁迫处理。分别在第10 d和第20 d取样,进行株高和地径生长量、生物量和生理特性等指标的测定,以探索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cyclolepis)苗期在低锰环境下的生理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降低,江南油杉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随着锰浓度的降低,株高和地径生长量、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逐渐下降,细胞受损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叶绿素总含量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在短时间内随锰浓度降低呈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增加,含量逐渐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在短时间内随锰浓度降低呈上升趋势,随着胁迫时间增加,含量逐渐下降;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活性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生长素诱导杜梨不定根发生效应,明确不定根诱导过程与氧化酶活性间的关系,从而为杜梨等难生根植物的生根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方法】以连续继代培养的杜梨不定芽为材料,调查了不同种类(NAA、IBA和IAA)和浓度(0.1、0.5、1.0、2.0 mg·L-1)的生长素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情况,分别在生根诱导0、4、8、12、16 d后观察不定根发育的内外组织形态,测定并分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外源生长素均能促进不定芽不定根的发生,在相同种类的生长素处理下,浓度分别为0.1和2.0 mg·L-1处理的各项生根指标均显著低于浓度分别为0.5和1.0 mg·L-1处理的。以NAA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较大且松软易脱落,不利于其后期的移栽成活;以IBA处理的生根率显著高于NAA和IAA处理的,其中以浓度为0.5 mg·L-1的IBA处理的各项生根指标均最优。对其组织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杜梨不定根发生类型属于诱生根原基,经IBA处理4 d后,其茎基部表皮颜色变红,内部根原基发生于韧皮部和维管束形成层交界处,诱导8 d后茎段外部出现了愈伤组织且组织内部根原基已形成,诱导12 d后不定根突破表皮向外生长。在杜梨不定芽生根过程中,SOD和PPO活性在诱导的0~4 d内均快速上升,在诱导的4~12 d内均下降,而在诱导的12~16 d内均呈现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IAAO活性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每个时期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D活性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诱导4 和12 d之时。【结论】0.5 mg·L-1的IBA可有效促进连续继代培养的杜梨不定芽的生根,其不定根的形成过程与氧化酶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