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黄化病是香樟的一种常见病害,可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绿化效果。对浦东公路香樟黄化病的症状、发病特点及发病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香樟黄化病主要是由于缺铁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质地太差,受建筑垃圾污染严重,导致土壤碱化,影响铁离子的有效吸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壤改良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徐州市东坡广场有代表性的80株香樟树黄化病进行16个不同组合处理的防治试验,分别研究了处理前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率、黄化叶片率的变化率、土壤含铁量的变化率和发病程度变化率。结果发现,在对黄化病株同时采用每厘米胸径土壤施硫酸亚铁60 g、土壤施柠檬酸铁20 g、树体注射硫酸亚铁1 g、树体注射柠檬酸铁5 g的方法,可以使得香樟黄化病的防治效果达到最好。并建议做好香樟黄化病的预防和养护管理,定时普查香樟的立地情况,做好土壤更换工作,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好保墒措施,在冬季做好香樟的防寒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绿亨铁王防治香樟黄化病的药效试验分析 ,证明该药能够使香樟叶绿素含量提高 ,对缓解香樟黄化有明显的作用 ,叶子中 Fe、 Zn含量与叶绿素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Fe、 Zn不是引起植物黄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2021—2022年,在沅江市开展洞庭湖平原碱性土壤条件下,不同栽植深度对香樟生长及香樟黄化病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香樟黄化病感病率较低、成活率最高、生长最快的栽植深度分别为-5~15 cm、0~20 cm、-5~10 cm。综合考虑黄化病、成活率、生长量、造林成本等因素,洞庭湖平原碱性土壤条件下香樟最适宜的栽植深度为0~10 cm。  相似文献   

5.
我国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银杏、苹果、梨、桃、葡萄、杏、李、桔、猕猴桃、香樟、白玉兰、栀子、槟榔、毛白杨、枣树、桑树等,研究内容包括表现症状、发病机理、防治技术等。该文综述了木本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在生长季通过根部施铁、叶面补铁和树干注铁方法治理香樟黄化病,定量和定性分析这3种方法在对药剂用量、复绿过程和持续时间上的差别.结果表明:树干注射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治愈黄化香樟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香樟黄化病对香樟树木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香樟的科学栽植与管护提供理论参考。选择不同黄化程度的香樟,对其树木生长量、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长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香樟新梢及树干生长量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香樟叶片含水量及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与黄化程度呈负相关;叶片、新梢及树皮电阻值与香樟黄化程度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性;黄化程度为I~V病害等级的香樟叶绿素含量分别为1.350,0.550,0.240,0.150,0.148 mg/g;I~V病害等级的香樟过化物酶活性分别为12,11,8,3和2 U·g-1·min-1。  相似文献   

8.
城市樟树黄化病是一种常见病害,严重影响绿化效果.通过对城市樟树生理性黄化病发生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城市樟树黄化病普遍发生的原因,即主要在于城市土壤的质量退化和碱性化;进而提出了城市樟树黄化病分区轮换土壤、施肥改土、树干注射与叶面喷肥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徐州市樟树黄化病防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香樟是合肥市区栽植最多的行道树,但近年来黄化病发生普遍且严重,成为园林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该病采用3种不同的试剂注射滴灌,结果表明:3种试剂处理对香樟的落叶与发芽时间、叶面积、新梢长度、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明显增加,尤其试剂3[1.2%FeSO4和0.8%CO(NH2)2]防治后生长增幅最大,复绿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发芽时间提前24d、落叶时间推迟16d;新梢生长增幅230.77%;叶长及叶宽增长率分别为21.81%和31.23%,总叶绿素含量增加130.65%。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植物缺铁性黄化病已成为世界领域内一大难题,现在的防治方法各有利弊。丛枝菌根能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研究丛枝菌根对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机理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从植物功能性吸收障碍与土壤中植物有效铁含量低两个方面对植物缺铁性黄化病治病机理进行综述,同时从增加土壤铁的有效性和影响植物生理状态的角度阐述了丛枝菌根对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可能机制,并从AMF菌根种类、植物种类、土壤环境因素方面综述了丛枝菌根对植物铁元素吸收效果的影响因素,旨在对AMF接种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AMF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樟树黄化病及其防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樟树是我国南方珍贵用材树种,又是经济树种。分析了黄化病发生的诱因及典型症状,介绍了黄化病防治的药剂选择。  相似文献   

12.
陈春花 《绿色科技》2013,(10):131-131
介绍了香樟大袋蛾发生的规律,针对鄂州地区香樟分布的特点,对香樟大袋蛾的防治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林木黄化的发生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诱发林木黄化的因素多样。物理环境不适、植物养分失调、大气污染、病虫危害等都可能诱发林木黄化。由这些诱因造成的黄化病症状也各有不同,防治方法也应对症下药,不能盲目防治。对林木黄化的诱因及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希望为黄化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槟榔黄化病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控制黄化病的发生发展,并开展深入研究,对槟榔黄化病的症状特征,发生发展,病原及传播途径以及的防治研究的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张祝良 《江苏林业科技》1993,20(1):37-38,40
本文继续研究了江苏泰兴地区银杏早期黄化病病原及成年结果树的防治。样品(叶片和叶柄)分析结果表明,银杏早期黄化病是由缺锌引起。防治方法可根据树木的胸径大小,用不同量的多效锌,按树冠投影开小沟撒、浇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对稳产增产,改善产品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化病是盆栽文竹的常见病害。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全株叶片落光,乃至死文竹得黄化病,初期叶脉间失去绿色,逐渐变黄白,最后呈黄色。文竹黄化病是非传染性的病害。导致发病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17.
国外松苗黄化病的防治李长观国外松亩黄化病的特征是:初发期苗木嫩梢针叶叶绿素减少,呈现黄白色,很快发展到全株,以致丧失光合作用能力,造成苗木生长衰弱,直至死亡。如不及时防治就会大面积蔓延,甚至造成整块地苗木枯死。防治措施是:用硫酸亚铁和尿素各0.3%混...  相似文献   

18.
"黄化病"是树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从大的方面划分,可分为缺铁性和非缺铁性两类.该文就实践中易被人们忽视的非缺铁性黄化病的症状表现及防治方法做出全面总结,旨在为林农指导生产和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栀子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栀子在我地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炭疽病、煤污病、根腐病、黄化病等,病害从3~11月份在我地都可发生,严重时植株落叶、落果或枯死。在病害发生初期或发生期施用多菌灵、退菌特等可有效地防治病害。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汕头香樟害虫的调查,总结危害香樟7种害虫的形态、生活史等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控技术,为香樟的害虫防治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