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新疆叶城县为研究区,选取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钾四种主要养分,基于GIS运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拟合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并通过内梅罗指数法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得出的主要结果有: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1.68 g/kg、52.19 mg/kg、6.59 mg/kg、131.51 mg/kg,相较于第二次土壤普查,除速效钾含量降幅较大外其他三种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且各养分整体变异系数的范围在2207%~68.19%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且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均呈现较强空间变异性,其中有效磷与速效钾块基比为0.08、0.06,由结构性因素主导,有机质与碱解氮块基比为0.71、0.61,由随机性因素主导。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综合质量指数为1.73,比1982年提升0.4,整体呈优化态势。综合发现:总体呈现“缺氮、少有机质、少磷、丰钾”的格局,有机质由中部中山地带向东北呈减少趋势;碱解氮呈现出由西南、东北方向内逐渐增加;有效磷高值区表现为斑块状分散嵌入;速效钾在方向上没有较强规律性。根据叶城县的土壤母质特征注意少量多次施肥,在整体加大有机肥、磷肥、氮肥的同时根据养分含量空间分异调整区域性施肥结构,伯西克热乡等可适当增加钾肥投入,对依力克其乡等可加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与维护。  相似文献   

2.
基于遗传算法近红外光谱检测土壤养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Vis/SW-NIRS)分析测量土壤速效氮(N)和速效钾(K)。探讨遗传算法在分析测量土壤养分上的应用,根据优化结果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方法建立校正模型。结果表明,LS-SVM模型优于PLS模型;GA-LS-SVM模型预测速效氮的精度较高。基于遗传算法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利用LS-SVM建模,可以作为一种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大尺度区域土壤属性空间化的方法,以吉林省为例,研究土壤养分(pH值、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和地形地貌、微量元素等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在考虑土壤类型基础上,将相关性较高的变量作为协因子进行土壤养分的Cokriging插值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与经度、有效铁、锰和速效氮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66、-0.71、-0.70和-0.67;有机质与经度、pH值、有效钙、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0.58、0.56和0.52;碱解氮与经度、纬度、pH值、有效铁、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57、-0.67、0.56、0.54;速效磷与速效钾、有效锌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和0.64。分析发现以相关性较高的微量元素作为协因子进行Cokriging插值精度均优于采用地形变量作为协因子的Cokriging插值。交叉检验和检验站验证结果表明,与普通Kriging相比,基于土壤类型和微量元素的Cokriging插值在增加估值精度方面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019~2022年成都市耕地质量调查点中的柑橘园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柑橘生产上的优化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成都市77.0%的柑橘园土壤适合柑橘生长,但整体偏酸,仅有16.6%土壤处于最适宜范围;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3.7 g/kg,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有65.1%的柑橘园有机质含量高于20.0 g/kg,有利于柑橘的生产;柑橘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44.8 mg/kg、52.5 mg/kg、159.8 mg/kg,处于极缺或缺乏水平的占比分别是25.6%、25.6%和30.2%,只有小部分的柑橘园大量元素缺乏。近年来,成都市柑橘园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逐年上升,有效磷含量逐渐降低并趋于合理,其它土壤养分趋势平稳,土壤质量总体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空间变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地统计学和偏相关分析法对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一块试验田的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的空间变异性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生成了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变量均近似正态分布且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碱解氮含量与籽粒产量和千粒质量的偏相关系数分别是0.569和0.5,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速效磷为0.069和0.284;速效钾为0.147和0.133.  相似文献   

6.
1.材料与方法 2009年,祁县农技推广站在昭馀镇城南村布设了大豆间作玉米栽培模式试验示范,取得了阶段性效果。试验示范点设在昭馀镇城南村,由种粮大户郝振武具体执行,规模为5.76hm^2.试验地土壤为壤土,有机质含量1.6%,速效磷22mg/kg,速效钾113mg/kg,碱解氮77mg/kg。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北镇市土壤养分状况,2006-2008年共采集土样9 250个,对土壤养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北镇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55%,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09.8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18.27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06.99 mg/kg;与1980年相比,全市耕地地力呈上升趋势.通过土壤养分测定与田问试验,建议每hm2施用有机肥3万~4.5万kg、氮素120~225 kg、P2O530~120 kg、K2O 30~150 kg.  相似文献   

8.
大棚茄子配方施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丹徒区茄子施肥量,规范施肥规程,在保持茄子产量增加的同时,使肥料发挥最大的效益,减少对环境,尤其是对水体的污染,于2010年3~8月,对茄子的适宜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设在江苏省丹徒区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五套村钢管大棚集中区内,土壤为沙壤土,碱解氮115 mg/kg;有效磷15 mg/kg;速效钾88 mg/kg。每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2017~2018年度成都市耕(园)地土壤普查的资料,分析成都市龙泉山水果功能区桃园土壤养分含量丰缺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整体偏碱性;有机质平均含量14.7 g/kg,处于缺乏水平;碱解氮平均含量101.4 mg/kg,处于适宜水平;有效磷平均含量21.7 mg/kg,处于很丰富水平;速效钾平均含量130.1 mg/kg,处于适量水平。总体而言,研究区土壤养分条件一般,在生产中应逐步改良,推荐适当增施酸性有机肥,适当增加氮、钾肥的用量,并注意磷肥施用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0.
为挑选信息含量大、与样品组成或性质相关性较强的光谱区域参与建模,以提高校正模型的精度,采用无信息变量消除法对糙米直链淀粉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无信息变量消除法是基于PLS回归系数b建立起来的一种光谱区间选择方法,考虑了噪声和浓度矩阵的影响.结果表明:进行波长选择后, 波长点数由1102减小到726,交叉验证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R由0.9212提高到0.9654,交叉验证标准差SECV由2.4142减小到1.3725,预测标准差SEP由2.4572减小到2.2001,预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土壤速效磷含量近红外光谱田间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快速测定,以关中塿土为材料,研究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测定方法。首先用便携式近红外频谱仪在不同采样高度下,采集土壤样本900~1 700 nm波长范围的漫反射光谱,采用3倍标准差准则和主成分分析得分图对异常样本进行判别和剔除,然后对比分析4种波长选择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发现基于稳定的竞争性自适应加权抽样法的结果最佳,最后通过分析不同非线性建模方法对预测结果影响实验,探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的预测结果最好。实验结果表明,采样高度为10 cm时本文建立模型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预测决定系数为0.858 1,均方根误差为10.880 1,具有较高的精度,可对土壤速效磷含量进行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从降低检测成本和提高时效性出发,设计了基于电极阵列的土壤速效养分快速检测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电极阵列、单片机和信号调理等模块,其中电极阵列为传感单元,主要由pH电极、硝酸根电极、钾离子电极、磷酸盐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性能测定结果表明,系统输入阻抗达到1012Ω数量级,输入电流小于1 pA,响应电位测量范围为-2 000 ~2 000 mV,可与主流离子选择电极实现较好匹配.自主研发的基于电极阵列的土壤速效养分快速检测系统可基本满足土壤对pH值、硝态氮和速效钾的速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综述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电力系统概率可用输电能力计算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概率ATC计算的基本步骤和评估指标,分析比较目前概率ATC计算中的几种算法的优缺点,展望市场环境电力系统可用输电能力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国内外确定湿润锋面处的有效基质吸力的方法.根据实验数据得知,饱和含水率和初始含水率的差值与湿润锋面处的有效基质吸力S f为成正比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求解S f值的新方法,即含水率差值法,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二者的关系式.列出了3种土质的含水率差值法关系式,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表明含水率差值法是目前求解Green-Ampt模型入渗湿润锋面处的有效基质吸力简单和准确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气象因素与作物对地下水利用量相关性,不同地下水位对小麦生态、生理和产量的影响。并应用土壤水动力学原理分析小麦各生育期根系吸水规律。提出不同土壤类型地下水适宜埋深,为黄淮平原节水灌溉和排水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代表性定义,国内外在此问题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考虑回归水、是否考虑无法控制利用的洪水以及是否充分考虑水权等。以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概念为切入点,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并比较分析了国内常用的扣损法、美国德克萨斯洲的WAM模型和综合考虑水量与水质的墨西哥水资源可利用量指数法,指出了今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开发了一种基于吸收光谱测量的土壤速效磷检测系统,主要由光学单元和信号采集单元组成。光学单元包括光源、入射和透射、光电转换器等。信号采集单元包括光源驱动电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液晶显示等。为了去除其他杂散光的影响,检测在暗盒中进行,光源发出的光经透镜聚光后入射到检测样品上,经透射后,来自样品的投射光直接传送到光敏传感器上,最后到信号采集单元接收处理。与土壤速效磷常规检测相比,该检测系统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和低功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牛场废水灌溉对冬小麦土壤速效氮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牛场废水灌溉冬小麦土壤速效氮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溉2次或3次牛场废水是较优灌溉模式,小麦收获后不会造成土壤硝态氮过量积累。在小麦生育期内,1m土壤剖面上含硝态氮量整体呈"哑铃"形,含铵态氮量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牛场废水灌溉下部土层含硝态氮量比正常施肥处理低,说明牛场废水灌溉土壤硝态氮淋溶下渗强度小;但因牛场废水中铵态氮质量浓度较高,牛场废水灌溉处理土壤含铵态氮量在1m土壤剖面高于正常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9.
沼液对石灰性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山西省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温室大棚内的油菜生产基地的石灰性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沼液和化肥施肥,研究施肥量、施肥种类不同水平组合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沼液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增加效果显著高于等量氮磷钾的化肥处理和沼液化肥配施.沼液处理的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比等量氮磷钾的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40.86%,39.90%和43.71%.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复极连续式电生功能水生成系统,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电压、盐酸溶液供给量、原水pH值和盐酸溶液质量分数)对电生功能水中有效氯浓度、pH值及电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酸性电生功能水中的有效氯浓度随电压(3~5 V)的增大而增大(P<0.01),但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不显著(P>0.05);随着盐酸溶液供给量增加,微酸性电生功能水中的有效氯浓度和电导率也随之增加,而pH值随之降低(P<0.01);随着原水的pH值升高,微酸性电生功能水的pH值升高而电导率减小(P<0.01),有效氯浓度变化不显著(P>0.05);微酸性电生功能水随盐酸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有效氯浓度和电导率随之增加,而pH值随之降低(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