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甘肃省河东地区玉米种植适宜性评价和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1—2015年甘肃省河东地区17个典型测站气候资料,采用均值法并运用Origin8.0软件对其近65年来年平均气温、4—9月份玉米生育期平均降水量、≥10℃积温总量和年平均无霜期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温度、无霜期日数和生育期降水数据对不同测站玉米种植适宜性予以评价。通过对影响研究区玉米种植适宜性主要气候因子分析,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出河东地区玉米种植适宜性区划等级结果。结果表明:(1)研究区玉米种植适宜性等级总体表征为东高西低。(2)最适宜区范围最小,密集分布在平凉市和庆阳市南部区域,为正宁县、宁县、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和庆阳市区。(3)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陇东黄土高原大部、陇南秦巴山区(两当县除外)以及临夏回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4)次适宜区集中分布在陇中黄土高原,另有零星分布如环县、两当县、和政县和康乐县。(5)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甘南高原。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韩城市的特色农业——花椒种植为例,依据特色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光、热、地资源,选取年均太阳辐射量、日照时间、多年平均日气温、≥10℃活动积温、坡度、坡向作为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借助韩城及周边共计1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空间插值、地形因子修正、指标量化分级等方法,构建了光热地资源的各区划指标空间分布精细化模型,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通过熵权法建立了县域特色农业精细区划指数模型,提出了韩城花椒种植适宜性区划图并进行了分区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表明:韩城市花椒种植的最佳区域位于地势平坦且光热充足的东部黄河沿岸河谷川塬,但特色农业区划应与城镇规划协调发展;适宜区位于已有较好特色农业基础的西部浅山丘陵,可结合立体种植布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不适宜区分布于光热及地形条件较差的深山高岭,建议在该区发展林业和观光农业以追求资源均衡利用及发挥生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韩城市的特色农业——花椒种植为例,依据特色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光、热、地资源,选取年均太阳辐射量、日照时间、多年平均日气温、≥10℃活动积温、坡度、坡向作为适宜性区划评价指标,借助韩城及周边共计1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空间插值、地形因子修正、指标量化分级等方法,构建了光热地资源的各区划指标空间分布精细化模型,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通过熵权法建立了县域特色农业精细区划指数模型,提出了韩城花椒种植适宜性区划图并进行了分区评价。模型应用结果表明:韩城市花椒种植的最佳区域位于地势平坦且光热充足的东部黄河沿岸河谷川塬,但特色农业区划应与城镇规划协调发展;适宜区位于已有较好特色农业基础的西部浅山丘陵,可结合立体种植布局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不适宜区分布于光热及地形条件较差的深山高岭,建议在该区发展林业和观光农业以追求资源均衡利用及发挥生态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陕西省冬小麦种植布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陕西近35 a(1971—2005年)的气候资料和同期的冬小麦产量资料,将对冬小麦生长有指标意义的越冬期≤0℃负积温、4~5月降水量、5月降水日数、冬前10~11月降水量等气候指标与产量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冬小麦适宜气候资源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计算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以后三个时期冬小麦的气候可种植面积。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冬小麦最适宜种植区面积在缩小;但同时随着冬季气温的升高,冬小麦一般适宜种植区的面积在扩大,北移到定边、靖边、横山、子洲、米脂、佳县一线;不适宜区的面积也在缩小。  相似文献   

5.
应用"3S"技术制作张掖甘蓝型油菜区划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971~2000年气象资料和1∶25万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在Citystar平台上,制作张掖甘蓝型油菜农业气候区划,数据图层准确性较好,据统计与实际资料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张掖甘蓝型油菜种植可划分为4个区,即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使得农业气候区划数字化、立体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适宜性评价是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厘清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从国家公园管理要求和生态旅游开发面临的矛盾入手,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以下简称“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例,选取生态保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接待条件等4个维度、18个因子构建了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单因指标分级评价和加权叠加分析,定量评估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适宜性水平,并将其适宜性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Ⅰ-Ⅴ的5个等级。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整体适宜发展生态旅游,Ⅰ-Ⅳ类适宜区的面积基本持平,特别适宜区(Ⅴ)面积占比较小,空间异质性明显,整体呈“八宝镇为核心,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在适宜性评价结果、国家公园管控分区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区划分为6类生态旅游空间布局,并提出不同片区的主导服务功能与管理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规划与管理指导。  相似文献   

7.
金荞麦的潜在分布区及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金荞麦Fagopyrum dibtrys(D.Don)Hara的潜在分布区及生态特征,基于38个环境因子以及金荞麦在我国的153个地理分布记录,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金荞麦进行生态适宜性区划,并采用自然间断法对金荞麦的潜在区域进行划分。结果显示,金荞麦的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22 N°~35N°),总面积约为250.99×10~4km~2;将金荞麦的潜在分布区划分为适生区、低适生区与边缘适生区,其中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总面积为88.00×10~4km~2。影响金荞麦地理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有最冷月最低温、最暖季降水量、高程、最干季降水量等9个因子,其中气候因子对金荞麦的地理分布影响最大。表明金荞麦应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扩大种植面积,陕西、山西等省可考虑引种。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宁夏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酿酒葡萄生态区划多侧重于气候区划,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气候和环境资源,本着循序渐进、分层推进、优中选优的区划原则,提出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的区划指标,运用GIS技术,完成宁夏酿酒葡萄优质生态区区划。结果表明:宁夏中北部大部地区可以种植酿酒葡萄,约占宁夏国土总面积的1/3;在可种植区域内,气候最适宜区面积占32%,主要集中在北部灌区特别是贺兰山东麓大部地区;在气候最适宜区内,生态特优区占1.8%,分布在距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青铜峡鸽子山和中宁白马、余丁乡北部部分山地。研究成果可大大提高宁夏酿酒葡萄区划结果的精细化程度,直接服务当地酿酒葡萄基地选择和区域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55个气象站1971—2015年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为基础,根据玉米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需求,运用综合评判法筛选出7月平均气温、≥10℃积温和年降水量作为玉米种植适宜性气候区划指标。采用线性倾向率法、累积距平、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及Mann-Kendall法对研究区气候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突变进行了分析,结合玉米种植地理分布信息,建立适宜度评价模型,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种植适宜区的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45 a来,甘肃省雨养农业区7月平均气温和≥10℃积温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以0.29、98.13℃·10 a~(-1)的速率显著增暖,并分别于1994年、2000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存在强烈波动变化,以-2.57 mm·10 a~(-1)的速率缓慢下降,1988年发生突变。(2)从空间分布来看,7月平均气温和≥10℃积温总体呈现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增的格局;降水量空间变化不规律,研究区中部降水少,四周降水较多。(3)气候变化导致研究区玉米可种植区域向高海拔地区移动,海拔上移了500 m,玉米种植的界限发生了较明显的空间位移,北移、西扩显著,从陇中、陇东、陇南地区扩展至甘南地区,适宜于种植的耕地总面积达2.27×10~6 hm~2,比2000年前增加了5.85×10~4 hm~2,在总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了2.4%,其中最适宜区增加最为显著,达15.9%。玉米种植适宜程度区划的区域分配有差异,2000年后甘肃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种植最适宜区耕地面积较之前增加3.84×10~5 hm~2,次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耕地面积分别缩小2.54×10~5 hm~2、7.1×10~4 hm~2和5.9×10~4 hm~2。  相似文献   

10.
适宜的人居环境对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30 m×30 m的栅格为基本单元,运用RS和GIS技术,对原始影像数据进行解译、提取、运算和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得到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模型(HEI),并对适宜性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 ① 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适宜性指数介于16.05~84.90之间,整体生态适宜性较高。空间格局表现为:除东北角少数乡镇外,从西南方向到东北方向适宜性逐渐提高,从南到北适宜性逐渐提高。② 研究区发展受水资源限制较大,适宜性地区沿灌渠和水系呈带状分布。高度适宜区占7.64%,较适宜区占11.49%,一般适宜区占27.42%,临界适宜和不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3.45%。通过对宁夏中部干旱带人居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以期为宁夏境内生态移民区选址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内蒙古阿拉善地区1961~2000年40年的沙尘暴、扬沙资料,分析其气候学特征,着重分析其地理特征、季节特征以及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阿拉善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阿拉善北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却呈波动增加趋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是该地区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利用毛乌素沙地 8个气象站近 30年的气候资料 ,运用Excel分析了该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气候变化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近 30年来毛乌素沙地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 ,气温升高且其波动性增大 ,降水量减少且其稳定性增强。该区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增温更显著 ,干旱化趋势不太明显 ,且其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内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重建的杨陵近70年的降水序列为代表,对关中西部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交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杨陵69a作物生长季的平均降水量为535.8mm,约占年降水量的92.3%。在1932~2000年,共出现旱年9a,偏旱年15a,涝年12a,偏涝年11a,其出现频率分别为0.130,0.217,0.174和0.159。1932~1958年和1959~2000年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82.2mm/10a和-48.6mm/10a。作物生长季降水序列在1975/1976年间出现气候突交现象。突变点后的平均降水量较突交点前减少了20.6%,突交点后的25a以偏旱为主,干旱和偏旱频率达0.60,较偏涝和涝的频率高0.44。针对20世纪后期降水持续偏少的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防治水污染和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是持续发展工农业生产首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北东部电线积冰气候特征及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有观测以来至2010年的电线积冰资料及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及风速资料,对西北东部电线积冰的气候特征以及积冰发生时的天气条件进行分析,探讨积冰形成时的气象要素配置,指出西北东部电线积冰的气候分区。结果表明:① 10月至次年4月为西北东部电线积冰期;积冰类型主要为雾凇和雨凇,其中北部大部地区及陕西西安以雾凇为主,西南部以雨凇为主。② 1 000 m以下地区一般日平均气温在-5~4 ℃,日最低气温在-10~0 ℃,相对湿度在70%以上,风速在0~1 m•s-1;1 000~2 000 m地区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5~4 ℃,日最低气温在-15~0 ℃,相对湿度在70%以上,风速在0~4 m•s-1;2 000 m以上地区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5~0 ℃,日最低气温在-15~-5 ℃,相对湿度在60%以上,风速在0~8 m•s-1时,最易出现电线积冰现象。③ 从气候角度分析,西北东部电线积冰呈西多东少,山区多于平原的分布格局,海拔较高的西南部及东南部是积冰潜在高发区,西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华山周边地区是次高发区,东部大部地区是低发区,并且积冰高发区也是持续冰灾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民勤沙区不同气象因子分析,研究了不同年代气候特征及其演替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变化,气温的变化有不断增温趋势,每年平均增温0.28℃,以冬季上升最明显达0.38℃,这一点和全球气候变暖是一致的。(2)地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是一致的,有不断增温趋势,地温比气温增温更明显。(3)降水量在年际之间有递增的趋势,虽然有波动现象,但仍然在其平均线上波动。从60年代到21世纪基本经历了一个"少、多、少、多"的年代际变化过程;(4)地下水位变化呈直线下降趋势,直线倾向率是0.6897;(5)蒸发量在年际之间有递减的趋势,直线倾向率是-20.5,其年代际变化过程与降水量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变暖对宁夏六盘山区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宁夏六盘山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各年代均呈递增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暖明显。年降水呈波动式变化趋势,冬季降水增加明显,夏季和年降水增加缓慢,各年代中冬季、夏季、秋季和年最多降水均出现在气温偏暖的21世纪初,气候有从暖干向暖湿转变的趋势。四季和年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1世纪初均呈减少的趋势。总体而言,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蒸发减少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气候向暖湿化方向转变,有利于减少地表水分的损失、恢复植被、涵养水源,能更好地调节周边的气候。  相似文献   

17.
运城市大雾气候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运城市1971~2000年的大雾资料,分析了大雾的气候特征、地域特征。结果表明,大雾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盆地及河槽地较多,山区及台地少;运城大雾每个月都可形成,但冬季(11~12月)发生频率最高,雾日最少月为6月和7月;运城年雾日数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显著的长期趋势变化特征和3.6年的振荡周期;60~80年代大雾呈明显增加趋势,90年代略有下降;分析了雾的环流形势,并研究了大雾的客观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作物气候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1961~2005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i模型计算了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作物气候生产力(Pv),分析了Pv的变化趋势,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Pv的影响。结果表明:近45年西藏一江两河地区Pv呈二次项曲线变化趋势,前22年(1961~1982)表现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76.0 kg/(hm2.10a),1983年以来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幅为682.6 kg/(hm2.10a)。20世纪60年代流域气温偏低,降水偏多,Pv为正距平;80年代多干旱少雨年,Pv最低,为过去40年最低的10年;90年代雨水偏多,气温偏高,气候"暖湿",植物干物质积累多,Pv达到最高。"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有利,平均增产11.62%,而"冷干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不利,平均减产12.13%。未来"暖湿型"气候趋势,Pv将有不同程度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甘肃省1950~2009年各种气候灾害分布及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评估不同气候灾害对甘肃省农业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甘肃地区与气温和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除霜冻外出现频次均呈增加趋势,并且对农业的影响程度也逐年增加,1950~2009年各种气候灾害直接农业经济损失共为19280.06亿元,为甘肃省2009年财政收入的32倍,最后针对构建农村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增强农民抗灾能力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47a来山西省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利用山西省30个地面气象站1957-2003年降水、气温、蒸发量资料,对近47 a来山西省气候变化特征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47 a来山西省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而气温则呈上升趋势,减少和上升速度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趋势尤为明显.②以上世纪80年代末为界,近47 a来山西省气候分为冷、暖2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③47 a间有2个明显干燥期,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90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④47 a来气候出现异常的年份有8 a,主要集中在60年代和70年代,出现极端异常的年份有4 a,主要集中在8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表明气候变化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