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是目前生产中的重要除草剂,广泛用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田防治阔叶杂草,具有高效、快速、广谱、低残留等特点.但该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受环境条件、作物的生育期影响较大,选择不当易产生药害;同时,这类药剂飘移性强,对周围作物易产生药害,应用时务必了解其性能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叙述造成作物药害的主要化学除草药剂苯氧羧酸类(其中以2,4-滴丁酯为主)、酰胺类(其中以乙草胺为主)、磺酰脲类(其中以烟嘧磺隆为主)、三氮苯类(其中以莠去津为主)和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草甘磷)的作用特点和部分敏感的阔叶作物受药害后症状;结合作物药害症状确定造成药害的主要原因和药害来源;提出了解决作物药害的妥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农作物除草剂药害比较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璞  武玉臻 《农技服务》2008,25(12):76-77
造成主要农作物药害的除草剂品种有磺酰脲类、二苯醚类、苯氧羧酸类的部分品种,以及百草枯、草甘膦、乙草胺等,但以磺酰脲类除草剂造成的药害较为常见。笔者探讨了药害的表现及其补救、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农林花卉等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剂品种越来越多,按其化学成分划分,不外乎酰胺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脲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及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等。现将这儿类除草剂的基本使用方法及药害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药害对玉米的影响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状(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二)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 ̄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  相似文献   

6.
根据远志的生物学特性,初步选用几类化学除草剂在远志田进行安全性试验,通过研究除草剂对远志幼苗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Y(II)、ETR等的影响,筛选安全、高效的远志化学防除的除草剂。结果表明,芳氧苯氧丙酸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的处理浓度小于4倍推荐剂量时对远志的生长状况、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荧光参数Y(II)、ETR等都没有影响,无药害症状产生,高浓度处理(6倍推荐剂量)对远志叶片SPAD值和Y(II)、ETR有一定影响,但未产生药害,表明这两类除草剂中的骠马、精喹禾灵、喹禾灵、高盖以及己烯酮类的收乐通对远志是安全的,可用于远志田的化学除草。磺酰脲类、苯氧羧酸类和二苯醚类处理后均产生明显药害症状,不能用于远志田化学除草。  相似文献   

7.
<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属于激素类除草剂,主要品种有2,4-D、2,4-D丁酯、二甲四氯、二甲四氯钠(钾)盐、二甲四氯胺盐等,广泛应用于小麦、大麦、玉米、水稻、谷子等禾本科作物化学除草,可有效地防除水、旱田多种阔叶和莎草科杂草。在农业生产上,由于天气因素和使用不当等原因,药害现象屡屡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作物的生长。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性能1.1内吸传导性这类除草剂接触植物后能够被茎、叶、根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农林花卉等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剂品种越来越多,按其化学成分划分,不外乎酰胺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脲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及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等.现将这几类除草剂的基本使用方法及药害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成海清 《北京农业》2007,(11):43-44
目前,在农林花卉等作物上使用的除草剂品种越来越多。按其化学成分划分,常用的不外乎酰胺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脲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及苯氧羧类除草剂等。现将这几类除草剂的基本使用方法及药害补救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一、药害的诊断(同类除草剂的药害症状基本相似)1.酰胺类(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和丙草胺等)。造成药害的症状是:幼芽与幼叶不能完全展开,玉米叶鞘不能正常抱茎;大豆叶片中脉变短,叶皱缩、粗糙,产生心脏形叶,心叶变黄,叶缘生长受抑制,出现杯状叶;花生叶片变小,出现坏死斑。2.苯氧羧酸类(2.4-滴、2甲4氯)与苯甲酸类(百草敌)。造成的典型药害是:形态畸形,表现为茎短、弯曲或扭转,地上及地下部生出瘤并产生不定根;双子  相似文献   

11.
麦田阔叶杂草除草剂杜邦巨星周志科文正王清春(河南省农垦公司,郑州450003)多年来化防麦田杂草一直沿用苯氧羧酸类的2,4-D丁酯、2甲4氯和苯甲酸类的百草敌除草剂,致使杂草群落变化,有的杂草已产生抗性,特别是耐药性强的麦家公(田紫草)在不少地块已上...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玉米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使得玉米田化学除草面积大大增加。但是由于玉米除草剂具有品种繁多,使用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实际生产中一旦使用不当将产生药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就玉米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作简要的介绍:1、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的原因1.1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玉米田常用的2,4-D丁酯和2甲4氯钠盐为激素类选择性除草剂,具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低浓度(小于100微克/  相似文献   

13.
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薇甘菊药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药剂筛选、盆栽药效比较试验和小区药效表证,结果表明:2,4-D钠盐、2,4-D丁酯2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防除恶性杂草薇甘菊是较理想的药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其生长和危害;施药部位以植株的中部和上部效果最好;在其药液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杀灭薇甘菊活性:不同生长阶段的薇甘菊对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以幼苗期至生长盛期防效最高,开花后耐药性明显提高;2甲4氯防除薇甘菊达不到防治上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两种稻田除草剂引起的烟草药害及替代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目前已引起药害的二氯喹啉酸和磺隆类除草剂替代品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 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对后茬作物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两种稻田除草剂均可对后茬烟草的株高、叶长 和叶宽产生影响。其中,二氯喹啉酸对叶宽抑制最明显,严重时造成叶片狭长呈线型,失去商业价值,当土壤 中二氯喹啉酸为 2×10-4 mg/kg 时,烟草叶宽抑制率达 10% 以上;苄嘧磺隆主要造成植株矮小,单株叶片数量减少, 降低烟叶产量,土壤中苄嘧磺隆为 2×10-3 mg/kg 时,烟草株高抑制率在 10% 以上。【结论】乳氧禾草灵可替 代磺隆类除草剂防治阔叶类杂草,对后茬作物烟草安全;丁草胺可替代二氯喹啉酸防治禾本科杂草;乙羧氟草 醚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好,对水稻和后茬作物烟草安全,可替代磺隆类除草剂和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 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选用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乙羧氟草醚和苯磺隆、噻磺隆4种除草剂,研究不同施药浓度对返青期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类型除草剂不同浓度对麦田安全性较好,无药害发生;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50ml/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25g/hm2防治泽漆、荠菜、猪殃殃、婆婆纳效果最佳;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药剂能够有效防治泽漆。  相似文献   

16.
选用氯氟吡氧乙酸乳油、乙羧氟草醚和苯磺隆、噻磺隆4种除草剂,研究不同施药浓度对返青期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类型除草剂不同浓度对麦田安全性较好,无药害发生;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50ml/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25g/hm2防治泽漆、荠菜、猪殃殃、婆婆纳效果最佳;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药剂能够有效防治泽漆。  相似文献   

17.
四、除草剂药害的诊断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一些受害症状,这些症状极易与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混淆而难以区分,影响正确的诊断。通常,作物的异常症状主要是由于病、虫为害及其他不良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所造成的。①由异常不良的环境条件,如低温冰冻、高温、严重干旱、热风等因素使作物叶片产生灼伤、干枯、失绿等受害症状。②由真菌、细菌、病毒,特别是一些土传病害及虫害造成的症状与播后苗前除草剂药害近似。③由于作物营养缺乏或过剩,特别是缺少酮、锰、锌、铁、钼等造成的缺素症。④由大气污染,如二氧化硫、臭氧及其它污染物氯气、乙烯、二氧化氮等,使作物受害而产生的与某些除草剂药害近似的症状。因此,在诊断除草剂药害症状时,必须深入了解田间采用的所有农业技术措施、气象条件、前茬作物情况、土壤特性及其它相关因素等,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在田间进行具体诊断时,还要注意区分以下几种药害与非药害相似的症状,尽可能避免作出错误的结论。①区分苯氧羧酸类及苯甲酸类除草剂引起的植物形态畸形(如叶片弯曲、扭转、萎缩等)与病毒病以及昆虫取食叶片过程中感染侵害所引起的植物形态畸形。②区分三氮苯类除草剂造成叶片中脉失绿与缺镁、铁的症状。③区分追施化肥对植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土壤滴浇法进行了麦田常用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对不同小麦品种的安全性存在差异,且多数品种苗高的安全性大于根长。2甲4氯钠对偃师4110安全,周麦13敏感;苯磺隆对百农68安全;苄嘧磺隆对郑农16安全,高优503敏感,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田间使用时应根据不同小麦品种合理确定除草剂品种和有效用量。  相似文献   

19.
曹坳程 《农技服务》1998,(10):21-22
<正> (一)药害主要原因 1.使用不当 ①错误地使用除草剂品种,如将灭生性除草剂使用到种植的作物上,或将麦田除草剂用于棉花田等都会造成药害;②未能适期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1997,(4):28-28,27
<正> 长残留性除草剂是指某些除草剂品种使用后,其残留量在土壤中长达1年以上,使敏感性后茬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药害。目前使用较多的有绿黄隆、豆黄隆(氯嘧黄隆)、油黄隆(胺苯黄隆)、普施特、广灭灵和阿特拉津等。 大量试验和实践证明,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对除草剂的残留影响较大。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