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前猪肉生产中“瘦肉精”监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国家对"瘦肉精"监管力度加大,但"瘦肉精"事件时有发生。今年广东"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瘦肉精"问题肉的屡禁不止暴露出我们的监管体制存在一定问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2,(10):62
<正>秋鸭科学放牧应"三做到、五不放"。"三做到"是:赶鸭出牧前适当喂些饲料以免因饥饿贪食而吞咽过多的泥沙;应选择水浅和水清草多的地方放牧,放牧时间应随鸭龄增长,由近到远,早出牧晚收牧。"五不放"是:放牧途中不下田、不走烫路;不到农药污染地放牧;不让鸭子扑翼急行,避免鸭群受惊受伤;不逆水放牧;不在烈日下放牧。  相似文献   

3.
张玉生  和瑾 《畜禽业》2010,(3):38-39
<正>我国的养猪业是在"防止疫病从外界传入"的不绝于耳的咛咛忠告声中发展的。养猪人对进场踏脚消毒,紫外线消毒,乃至沐浴更衣等"防止疾病从外界传入"的措施习以为常;更是对近十多年兴起的"防止疫病从外界传入"的  相似文献   

4.
浅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海新 《河北渔业》2011,(7):55-55,62
<正>2006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发生,上海"多宝鱼"、和"染色馒头"河南双汇的"瘦肉精"、山东"毒韭菜"、河北三鹿"三聚氰胺"奶粉、"红心鸭蛋事件"、北京的"福寿螺致病"等事件充分暴露了食品安全管理存在"企业把关不严、监管部门审查不严、监测部门检测不严"等问题,给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酵母β-葡聚糖在饲料中添加或注射或制成β-葡聚糖-嗜水气单胞菌油乳剂灭活疫苗(β-AH)对黄河鲤[Cyprinus (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免疫应答及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的抵抗能力。选择体质量为(32.33±0.21) g的健康黄河鲤1 800, 随机分为12(Ⅰ–Ⅻ), 每组3个重复, 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添加0(ⅠⅦ–Ⅻ)150300450600750 mg/kgβ-葡聚糖的基础日粮(Ⅱ–Ⅵ)、注射每千克体质量150 mg450 mg750 mg β-葡聚糖(Ⅶ–Ⅸ)和注射β-AH(1.50 g/L4.50 g/L7.50 g/L, Ⅹ–Ⅻ), 进行为期42 d实验。于实验的第714283542 天取样, 测定各组血液白细胞吞噬指数(PI)、血清溶菌酶(LZM)活性及凝集抗体效价。第43, 各组选取50, 每组再分2小组, 每小组25, 进行2×LD50 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 计算14 d内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 RPS)。结果表明, 3种方式使用β-葡聚糖均显著提高黄河鲤的PILZM活性和RPS。饲料中添加450 mg/kg β-葡聚糖, 35 d黄河鲤的PILZM活性最大, 而且RPS也最好, 然而凝集抗体效价无显著影响; 添加750 mg/kgβ-葡聚糖对黄河鲤的PILZM产生抑制效应, 但凝集抗体效价增强。注射β-葡聚糖和β-AH组的LZMPI和投喂结果相似且凝集抗体效价明显增高, 35 d 达到最大, 但是注射高剂量的组PILZM对比中等剂量组偏低。攻毒实验显示, 投喂β-葡聚糖剂量在150~450 mg/kgRPS显著提高, 再增加反而降低, 最大RPS85.46±7.71。注射β-葡聚糖, RPS随剂量增大而提高, 最大为92.96±2.89。注射β-AH显示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黄河鲤饲料中β-葡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450 mg/kg, 腹腔注射葡聚糖和β-AH, 可以明显提高其免疫力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制备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全菌灭活疫苗, 采用腹腔注射和浸泡两种方式分别免疫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于免疫后0 h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7 d14 d分别取牙鲆脾、头肾、鳃3种组织, 提取mRNA,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种组织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CHⅠMHCⅡT细胞表面受体CD4T细胞表面受体CD8 免疫球蛋白(Ig)M 7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两种方式免疫后各基因表达量均出现显著上调。注射组3种组织中, IL-1βTNFα基因的表达高峰出现时间在12~24 h, MHCⅠMHCⅡCD4CD8的表达高峰出现在48~72 h, IgM的表达高峰出现在免疫后7 d, 各基因表达量最高值是对照组的2~70; 浸泡组3种组织中, IL-1βTNFα基因的表达高峰出现在免疫后12~48 h, MHCⅠMHCⅡCD8表达高峰出现在48~96 h, CD4在头肾和鳃中表达高峰出现在72 h, 在脾中表达高峰出现在7 d, IgM在鳃中表达高峰出现在96 h, 在脾和头肾中表达量在14 d内逐渐上升, 各基因表达最高值是对照组的2~20倍。结果表明, 注射组各组织基因的转录水平均高于浸泡组, 且脾、头肾中表达量最高值出现时间早于浸泡组, 但鳃中各基因峰值出现时间晚于浸泡组。研究结果为疫苗的免疫途径及免疫效果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了进一步研究胶州湾及其邻近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本文根据2011年冬季(2)、春季(5)、夏季(8)和秋季(11)在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 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方法等研究了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并分析了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7, 隶属于2103146, 种类组成以暖温性和暖水性鱼类为主。主要优势种有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等。胶州湾鱼类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D的季节变化范围为1.02~1.65, 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36~1.73, 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61~0.76。方差分析表明, 丰富度指数的季节变化显著, 而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无显著性季节变化。单因子相似性(ANOSIM)分析表明, 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存在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相似性百分比分析(SIMPER)表明, 方氏云鳚、六丝钝尾虾虎鱼、细纹狮子鱼、斑、赤鼻棱鳀和皮氏叫姑鱼等是造成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分歧种。典范对应分析表明, 影响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盐度和pH, 其次是底质类型, 条件效应分别为0.3100.0840.1760.256。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胶州湾鱼类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胶州湾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自然养猪法"又叫"懒汉养猪法"、"发酵床养猪法"、"生态养猪法",是应用韩国自然农业协会赵汉王圭会长研究创立的自然农业原理,利用猪场周围的自然资源,制造发酵剂和各  相似文献   

9.
<正>《河北渔业》创刊于1973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科技期刊,先后荣获"中国水产类核心期刊"、"全国水产系统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第六届河北省科技期刊评比版面设计奖"、"全国优秀水产科技期刊和科普作品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溶藻弧菌减毒活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Overlap PCR和同源重组技术, 结合氯霉素(Cm)正向筛选和sacB基因蔗糖负向筛选, 构建了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注射装置蛋白vscO基因无标记框内缺失突变株ZJ03ΔvscO。在以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模型的感染实验中发现ZJ03ΔvscO的毒力较ZJ03下降约150倍。将ZJ03ΔvscO作为减毒活疫苗通过注射、浸泡的途径免疫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 发现其对溶藻弧菌有很好的保护效应, 其中注射组的免疫保护率达84%, 浸泡组次之(68%)。血清效价分析显示, 免疫后第4周注射组和浸泡组的效价均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1: 2 0481128。上述结果表明, 所构建的ZJ03ΔvscO减毒活疫苗可有效提高石斑鱼对溶藻弧菌的免疫力, 并且免疫和攻毒的途径可能是影响免疫保护效果的因子。本研究旨在为溶藻弧菌引起的鱼类疾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生物絮团对仿刺参幼参生长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仿刺参幼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 采用发酵法培养生物絮团, 在室内塑料水槽中进行为期30 d的幼参培育实验。选择蔗糖作为碳源, 并设置饵料替代(010%15%20%共计4个梯度)和换水频次 (3 d/次和7 d/次两种)正交实验, 分析其对幼参生长、成活及其体内消化酶、免疫性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为生物絮团培育幼参技术确定最佳投饵量和换水频次等参数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实验期间处理组淀粉酶(AMS)活性总体均高于对照组, 生物絮团可以提高幼参淀粉酶活性; 15天时, 3 d换水1次并替代15%饵料的处理组幼参体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32.9 U/mg prot)及碱性磷酸酶(AKP, 146.8 U/g prot)活性高于其他3组和对照组(P<0.05); 7 d换水1次且替代20%饵料组SOD(35.3 U/mg prot)AKP酶活性(158.8 U/g pro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0天时, 7 d换水1次且替代10%饵料组幼参淀粉酶和SOD活性均比15 d有所升高, 尤其AKP活性明显升高; 其特定生长率(4.12 %/d)与成活率(98.9%)均最高7 d换水1次且替代15%饵料组体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10.9 mg/g)最高,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替代10%饵料组(9.3 mg/g)差异不显著。而3 d换水1次且替代20%饵料组幼参成活率(91.8%)最低, 其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他3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适当降低换水频次和减少投饵量适于生物絮团系统中幼参的生长、存活与可溶性蛋白质积累。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2010,(10):3-3
<正>福建省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是"中国海带之乡",已建成海带"五大基地"。2010年底,官坞将全面推广"含金量"更高的深海小海带,大规模推广"两季种养",提高海带产量,海带良种种子库将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从广东省佛山市4个不同畜禽-鱼复合养殖场采集分离猪/鸭源、鱼源、水源、泥源气单胞菌(Aeromonas)57, 通过K-B药敏纸片法, 测定其对824种药物的敏感性; 提取基因组DNA, 进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RIC-PCR)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57株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利福平具有较高耐药率; 不同菌株间存在耐药谱差异。57株气单胞菌通过ERIC-PCR分型, 分为24个基因型; 采用PFGE分型可分为46个簇。两种分型方法均发现来源于同一养殖场的菌株存在相同或相似图谱的分离株, 并且有相似的耐药谱, 提示此为同一克隆株。实验结果表明, ERIC-PCRPFGE分子分型技术均适用于气单胞菌的相关性分析及其耐药性克隆传播追踪; 复合水产养殖环境有可能有利于耐药菌从畜禽向水产养殖环境转移。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来源气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及溯源追踪旨在为规范畜禽-鱼复合养殖模式用药及建立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斑点叉尾 (Ictalurus punctatus)ipu-miR-143的靶基因进行预测, 并对预测到的ipu-miR-143靶基因进行生物学鉴定。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 斑点叉尾 微管相关蛋白基因RP/EB家族EB1基因的3′-UTR区具有ipu-miR-143的潜在作用位点。结合对几种近缘物种中RP/EB家族EB1基因和miR-143的进化保守性进行分析, 推测ipu-miR-143在斑点叉尾 中可以通过靶向EB1基因的3′-UTR区而发挥其调控功能。因此, 本研究将斑点叉尾 EB1基因的3′-UTR(含有miR-143靶位点)构建到pMIR-REPORTTM Luciferase载体的下游, 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对ipu-miR-143的靶基因进行鉴定。采用HEK293CCK两种细胞进行细胞转染, 两种细胞中转染miR-143 mimics组荧光相对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共转染miR-143 inhibitors, CCK细胞中荧光素酶相对活性(8.27±1.02)与对照组相比(5.44±1.55)显著上调(P<0.05); HEK293细胞中荧光素酶相对活性(6.30±1.19)与对照组(4.26±0.84)相比有所上升, 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miR-143可以通过靶向EB1基因的3′-UTR区而发挥其调控功能。本研究旨为后续深入研究斑点叉尾 EB1基因的转录后调控机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1,(5)
<正>输入"Z05B14S037",点"确认","产地:武汉;生猪来源:中粮集团江夏原种猪场……4月28日武汉市猪肉"身份证"可追溯系统正式启用,消费者在市内100家超市购买的猪肉,均可上网  相似文献   

16.
CPUE标准化方法与模型选择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简称CPUE)常被假设与渔业资源量成正比关系而广泛应用于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中, 但大量研究表明, CPUE与资源量间的正比关系常因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成立。为能有效利用CPUE数据, 渔业工作者常使用各种统计模型对CPUE进行标准化, 以重新构建该正比关系。因此, 在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中, CPUE标准化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对CPUE标准化的基本概念、构建过程、统计模型和模型选择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 并强调了模型选择的不确定性, 介绍了基于模型平均的多模型推断方法。同时, CPUE标准化所面临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介绍与讨论, 对其未来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以期为CPUE标准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鉴定对虾白斑病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110在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鳃细胞中的结合蛋白, 运用pET-32(a)+载体构建了1段含RGD模体的截短VP110原核重组表达质粒, 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后获得分子量为41 kD的截短重组VP110蛋白(rVP110)。以rVP110作为诱饵蛋白, 运用pull-down实验结合蛋白质谱分析鉴定rVP110结合蛋白, 结果显示, 中国明对虾鳃细胞中的肌动蛋白和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rVP110具有结合作用。利用PCR扩增中国明对虾AK编码基因, 将其与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AK蛋白(rAK), 通过pull-down实验进一步证实rAK可与rVP110发生结合。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体内中和实验结果显示, rAK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 能延缓螯虾的死亡进程。另外, 中国明对虾在人工感染WSSV,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 AK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18 h时达到峰值, 然后下降至正常水平; 酶底物法检测结果同样显示, 鳃细胞中AK酶活性在感染WSSV后发生显著上调。本研究旨在为深入了解WSSV囊膜蛋白VP110WSS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旭伟 《畜禽业》2009,(12):21-22
<正>饲料既是畜禽生产、生活的直接食物,又是人类生存的间接食物,其质量的好坏和残留问题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氢胺"等事件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畜产品日益丰富,畜产品数量供不应求的问题早已退出人们关注的视野,更多的是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从乳品的"三聚氰胺"到"黄曲霉",从蛋类的"苏丹红"到生猪产业的"瘦肉精、潲水  相似文献   

20.
浙江南部近岸海域春季蟹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2011年春季(4月、5月和6)对浙江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共3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数据, 分析了该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和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 春季共捕获蟹类13, 隶属于147; 上述所有种类中, 3种不确定外, 其余分别为广温广盐种4种、高温广盐种4种与高温高盐种2; 4月与6月蟹类的质量密度与尾数密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4月与5月、6月间的多样性指数(H′)差异均显著(P<0.05); 丰富度指数(D)与底盐、水深两者均呈线性正相关(P<0.05), 而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与质量密度均呈线性负相关(P<0.05)。浙江南部近海春季蟹类群落以中小型非经济种类为主, 结构较简单, 其丰富度(D)随底盐、水深的增加而增加, 而多样性(H′)与均匀度(J′)随质量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 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为春季的绝对优势种, 且其对质量密度与尾数密度的总贡献率均超过50%, 这可作为渔业生态功能区及重要渔业水域选划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