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再民  陶永恩 《新农业》2011,(11):53-54
在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包括熟料生产和半熟料生产两种模式。春、夏季出菇的香菇菌种生产时间一般自10月至次年2~3月份结束,尤其是半熟料香菇生产,一旦冬季菌种生产出现问题,对出菇菌棒生产阶段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十年来对香菇半熟料生产调查,其中绝大多数为三级菌种生产管理不善,出现"伤热"缺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出菇菌袋菌种不易萌发、活力不强从而造成生产失败,严重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2.
立足三门峡地区,系统报道了春季香菇袋栽技术的创新成果,该研究成果涵盖了春季香菇袋栽的全过程,包括菌种选用与制作、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栽培袋制作、菌袋越夏、上架催蕾、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等.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在香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了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对香菇发菌、出菇以及后期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料中添加食用菌增产剂Ⅰ号可以促进菌丝生长健壮,减少病菌感染,提早出菇和增加产量,降低病(畸)菇率,提高品质,添加量以0.2%最好。在香菇出菇后期通过在食用菌增产剂Ⅰ号中浸泡菌筒也可增加出菇数量,极显著提高产量,并缩短采菇期,浸泡时食用菌增产剂Ⅰ号的添加量以1:800(质量比)为宜。  相似文献   

4.
随着食用菌市场需求的日益高标准和多样化,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土法栽培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消费需要,工厂化大规模生产正在逐步得到发展.工厂化生产除大规模和人为控制栽培条件外,还需以连续的接种保证连续的出菇,较之传统的固体培养基制种方式,食用菌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菌丝体菌龄一致、生命力旺盛,接种方便、用种量少,接种后恢复生产迅速等优点,十分适宜作为配套技术应用于工厂化生产.本试验以加快发菌速度、提高制种效率、改善菌种质量为目的,进行了秀珍菇、平菇、香菇的液体菌种培养液配方与培养方式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香菇菌种在长期的生产应用过程中经常要传代转移,菌种的种性极容易产生退化甚至丧失,在栽培使用中会表现出菇体变小、产量降低、抗性下降等现象,组织分离培养菌种是有效防止菌种退化、老化、减少变异的常用方法,也是制作香菇生产母种的基本方法。科学、规范地利用组织分离培养技术对香菇优良品种进行复壮、提纯,可延长其在生产上的使用年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品种优势,保障食用菌生产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林强 《福建农业》2006,(4):F0004-F0004
古田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是远近闻名的“菇乡”勤劳淳朴的古田人民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人工段木栽培银耳,至上世纪70年代先后试验成功银耳瓶栽和袋栽技术,继而开发出袋栽香菇和大田竹荪三大生产的科技浪潮,并逐步形成独特的“古田食用菌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7.
香菇废料栽培鸡腿蘑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鸡腿蘑学名毛头鬼伞 ,俗称鸡腿菇。其肉质肥厚、营养丰富 ,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治痔和降低血压之功效 ,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价值的食、药兼用菌。中牟袋栽香菇发展迅速 ,每年产生大量的香菇栽培废料 (菌糠 ) ,这些木屑废料既不能作肥料 ,又不能作燃料 ,常堆积在菇棚附近 ,成为食用菌生产中的重要污染源。为使香菇废料得到再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广大菇农的种菇经济效益。我们试验了利用香菇废料栽培鸡腿蘑技术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1 季节安排鸡腿蘑属中低温型菌类 ,菌丝生长温度以 2 3~ 2 8℃为宜 ,子…  相似文献   

8.
反季节香菇栽培是指其栽培出菇季节与大面积代料常规栽培季节相反。通常代料香菇出菇期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5月,而采取反季节栽培法,香菇的出菇期为每年的4、5月至10、11月。反季节代料香菇栽培突破了夏季出菇,与代料常规袋栽出菇期相配套,形成周年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采用该栽培法的技术关键是,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为栽培区,选择适宜的菌种,以及掌握好全年的气候资料。根据商洛高寒山区多年栽培经验,反季香菇工艺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秋季的平菇、柳松菇,冬季的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秋冬季节的香菇等,大部分秋冬季节栽培出菇品种的菌种生产都集中在6~9月。1.菌种选择:要生产好的食用菌,菌种的选择很重要。平菇2020:中广温型,适应早秋出菇;发菌温度5~35℃,最适24~28℃,出菇温度最佳15~20℃;丛生或覆瓦状叠生,小叶片、大朵,菌盖灰至深灰  相似文献   

10.
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菇优质高产栽培过程中有关菌种的制作、培养料的配制及装袋、灭菌、接种和菌丝培养等方面的具体技术。优质的菌种和适宜的外界环境是香菇获得优质高产的基础;合理的培养料配方,有利于菌丝快速健壮生长;控制好转色时间及方法,能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出菇后期菌袋经浸水处理能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春季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各地袋栽香菇多以秋季生产居多,前期生产往往与农忙相冲突,后期又遇低温菌袋转色困难、出菇推迟等问题.相比之下,春季栽培具有菌袋适宜制作期长、接种成功率高、转色容易、菌袋越夏后出菇整齐、菇形好、花菇率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为便于其推广应用,现将我们根据近年的实践所总结出的袋栽香菇春季生产技术简述于后,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香菇是丹东市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人工栽培的香菇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外观组织形态与色泽部分或全部变化的非正常香菇子实体,被称为畸形菇,是香菇的畸形变异,属于香菇最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畸形菇影响香菇的商品价值,降低香菇的生产效益,既消耗菌袋养分,又是造成香菇减产和欠收的主要诱因,应当引起重视。反季节栽培香菇很容易出现畸形菇,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畸形菇形成原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13.
香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传统的栽培方式以椴木为主,椴木香菇质地紧密,品质优良,但是生产周期长,产量低,成本高。袋料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香菇栽培的主要方式。一、菌种的选择由于香菇是低度、变温性真菌,对温度、水分、光线、要求较严,故选择香菇菌种时,首先了解菌种的性状,例如温型、出菇时间、朵型、颜色、产量等,根据当地气候情况选对路的当家菌种,安排栽种季节推算出菇时间。海拔高的山区,应该选高温型,如果选了低温型,虽然栽培季节提前,菌筒转色好,但菇蕾一出现,遇到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远安县反季节地栽香菇的季节安排、菌袋制作、接种、茵丝培养、菇畦建造、排袋转色、出菇管理、采收等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研究荧光假单胞菌对食用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菌液对不同种食用菌香菇、平菇、鸡腿菇、白灵菇、双孢蘑菇、杏鲍菇的促生效果不同。在平菇、杏鲍菇、双孢蘑菇、鸡腿菇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荧光假单胞菌的促进作用明显,以平菇最为显著。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香菇菌丝生长的共培养试验中发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平菇出菇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菌液的菇袋,菌丝满袋时间较不添加菌液的对照提前5-8 d。原基分化、子实体形成也提前约1周的时间,同时出菇产量提高11.9%。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栽培香菇过程中,菇农经常发现一些香菇出菇异常,香菇菌筒长出的不是香菇,而是长出有柄无盖的“假”香菇,“假菇”的发生有不少菇农误认为是菌种质量问题或是菌种型号出错所致,放弃了对菌筒的管理,有的甚至把菌筒当作废料处理,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给菇农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本人就香菇“假菇”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为广大菇农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用于香菇栽培木材原料的减少,袋料成了香菇栽培的主流技术。对香菇栽培者来说,如何科学制作出优质菌袋,生产出更多的优质菇,是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制作香菇菌袋,提高成品率重点在于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合理配方,节本增效益培养料在选择搭配上要求既能供应香菇生长,又不浪费。常用的配方:木屑83%、麸皮16%、石膏1%、石灰0.2%,含水量55%左右。若生产1000袋(袋的规格为18厘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正阳县铜钟镇小李村残疾农妇涂艳霞,身残意志坚,刻苦钻研菇棚栽培食用菌技术,在近500平方米的双孢菇大棚内栽培了1.2万袋平菇.1万袋香菇、0.5万袋金针菇,经过精心管理,普遍长势喜人.去冬今春,她依靠用菌收入超过2万元,周围的乡亲们都夸奖她"菇棚长出摇钱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袋栽香菇在各地发展迅速,生产实践表明,如何提高菌袋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种菇效益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菌袋制作期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改进试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综合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平菇生产发展极其迅速,许多菇农先后向笔者提出了菌丝生长良好但不出菇、推迟出菇、长高脚菇等疑问。现笔者将解决办法介绍如下:一、用的是不育菌种。食用菌菌种制备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然而有许多单位及菇农看到生产母种、原种、栽培种有利可图,也办起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