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马尾松毛虫是林业三大害虫之首,每年都给我国南方松林造成巨大的损失。几十年的防治实践证明,无论是化学防治,还是利用生物防治,都是权宜之计,不能长久有效的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和危害;可是营造松阔混交林,改造纯马尾松林为松阔混交林是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最有效的措施,可以做到长久控制松毛虫的危害,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又可减少防治费用,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在造针阔混交林时阔叶树混交最低比例多少时才能达到有虫不成灾是一个关键的技术。这个技术国内未见有报道,因为在马尾松林中栽植阔叶树,从经济角度上看,改造比例大,投资就大,改造比例小又不能控制虫情发生。另外,从营林角度上看,马尾松林地往往造在地力贫瘠山坡上,植入的阔叶林难以成材,生产力低下。  相似文献   

2.
六安地区位于皖西大别山北鹿,地处江淮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区有林地面积520万亩,其中马尾松纯林230万亩,占现有林的44%。马尾松毛虫是我区主要森林病虫害,平均年发生面积在四、五十万亩以上,一九七三年达68万亩,每年防治松毛虫化费大量经费、农药和劳力,仍不能彻底根治。自一九六四年开始,我们注意改进营林措施,抑制松毛虫危害,几年来共营造混交林60多万亩,有效地控制了松毛虫发生的周期,降低为害频率。我们主要采取下列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a Walker)是我县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1986年至1988年省林业厅在我县开展了马尾松毛虫综防试点工程的工作。摸索大面积、长期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措施和方法。综合防冶试点工程,把害虫综合防治新理沦与我县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生态系统和松毛虫整体群落着眼,以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营林工程为基础,科学、协调运用经济上和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各种防治措施。强调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发展生物群落中有利于松林生长而不利于松毛虫猖獗的因素,允许害虫存在于经济危害水平以下。通过三年的努力,使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是游山林区松类树种历史性大害虫,为了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的发生、发展和危害,1985年以来该地区从营林技术措施入手,采取积极引进天敌,招引益鸟,建立完整的虫情测报和档案制度,应用打点保面的防治技术,以及开展联防联治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已连续6年有虫无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f)是我市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自1956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屡次发生,危害十分严重,虽然多次进行人工捕捉和飞机大面积化学防治,终因防治措施单一而未能控制其危害.近年来,我们根据以往的防治经验教训,在摸清马尾松毛虫消长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和生态学理论,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协调使用其它各项技术措施,按照全面防治--重点扑杀--人工调节--森林自控的防治程序,压低虫口密度,缩小虫害范围,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增强森林自控能力, 讲求经济效益,把马尾松毛虫控制在经济损失水平之下,做到有虫不成灾. 在实践基础上,摸索和探寻出了一套经济、有效、安全、简便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营林技术措施控制松毛虫灾害的研究结果表明:营林技术措施对松毛虫灾害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直接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包括对森林植物群落、森林小气候、昆虫及其它动物群落产生影响;并可使树木生理发生变化,诱发林木的抗虫性,从而达到控制马尾松毛虫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调查分析了湘潭县频繁发生马尾松毛虫危害的主要原困,并结合几年对马尾松毛虫的综合治理实践,提出了营造混交林、改造虫源地、封山育林、抚育管理、选择抗虫树种和抓虫源地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松毛虫是马尾松的主要害虫,对林业生产影响很大,过去几年我场都采用大面积的飞机、人工药械防治,虽取得一定效果,但往往由于方法不当,维持时间既不长久,又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探讨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分析害虫消长与生物群落之关系,提出根治松毛虫灾害的依据.今年八月至十一月份我们就皇甫山林场针阔混交林抑制松毛虫发生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治理松毛虫的系统工程中,营林技术措施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环节。其中培育混交林对提高林分的生态防治功能,减少和控制松毛虫的发生蔓延有着显著的作用。笔者等1986—1990年在全州(含灵田)采用纯林和混交林对比方法,试验观察了松杂混交  相似文献   

10.
一、大力营造混交林、各地多年的实践表明:松毛虫猖獗危害的成因和对象是马尾松纯林所致。为此,大力营造针阔树混交林是预防的首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f)是我市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自 1956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屡次发生,危害十分严重,虽然多次进行人工捕捉和飞机大面积化学防治,终因防治措施单一而未能控制其危害。近年来,我们根据以往的防治经验教训,在摸清马尾松毛虫消长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和生态学理论,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协调使用其它各项技术措施,按照全面防治──重点扑杀──人工调节──森林自控的防治程序,压低虫口密度,缩小虫害范围,改善森林生态环境,增强森林…  相似文献   

12.
王新成 《湖南林业科技》2000,27(2):70-71,78
湘潭市位于湘中东北部的丘陵区,笔者根据马尾松毛虫的爆发的周期,从本地区1991年爆发后,采取了以营林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并进行了长期观察对比,提出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爆发的关键因素是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1992年以来揭阳市马尾松毛虫发生现状,分析气候、林分结构、地形地势、虫源对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影响,指出林分结构是影响毛虫发生的主导因子,提出了强化营林措施、做好虫情监测、应用生物制剂、保护利用天敌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分析总结万年县马尾松林试验区马尾松毛虫近20多年来的为害情况及防治措施,提出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改变森林结构,并结合生物防治的综合措施来防治马尾松毛虫。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可以长久控制松毛虫的为害,又可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为红壤低山丘陵区马尾松毛虫防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山东昆嵛山林场多年来全面实行封山育林,把全部林地改造为混交林,松干蚧和松毛虫的危害程度逐年下降,连续16年有虫不成灾。为了探索其原因,寻求长期控制虫害的途径,在以前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松干蚧发生和松树死亡的环境因子,以及影响这些因子的相互关系,试图通过营林保护措施,在松林里造成一种有利于有益生物生存繁衍,提高松树速生丰产的生境;抑制主要虫害的发生,从而促进松林自然控制松于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的生态效应。现将1987~1989年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0年生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进行标准地每木调查和选取平均木的进行树干解析,分别计算两树种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连年生长量,分析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过程,探讨优化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在营林措施、密度控制、生长时期的管理,提高经营成效,对林业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有特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马尾松毛虫多发生区域,全区平均每年发生面积300多万亩,严重威胁着森林资源的安全。为了防治马尾松毛虫,广西推广应用白僵菌作为防治马尾松毛虫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地控制了马尾松毛虫的成灾和危害,减少了虫灾造成的林木损失。广西生产和使用白僵菌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在初年代就开始了白鹰菌生产和用它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1970年后,随着林业部应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广西发展更快。从1971年到1995年、全区累计生产白僵菌原粉452万公斤,平均每年生产17.38万公斤,使用白僵菌防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林种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松茸毒蛾在局部地区爆发成灾,严重程度超过马尾松毛虫。其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与食料、气候、森林环境、天敌等因素有关。必须采取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配套使用其他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松茸毒蛾对松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对湘西南山区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山区温、湿度和降雨量对马尾松毛虫发生都有影响,但不是单因子发生主要作用;在山区南坡山脊、林缘、8~15年树龄的松树中马尾松毛虫分布较多;海拔500m以下、东坡和干燥林地中的松林,马尾松毛虫为害严重,纯林和混交林为害同等严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赣州市马尾松林的调查研究,了解马尾松毛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分析其在赣州发生危害的特点,探索综合防治应用技术,有利于我市马尾松毛虫的防控,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促进赣州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