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行距和肥力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产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追肥、不同行距和不同基肥对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chuancao No.2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拔节期追施120kg/hm2复合肥可提高老芒麦生产性能;60cm行距时老芒麦种子产量最高达1 485kg/hm2,30 cm行距时老芒麦产量最高达10 70 kg/hm2;施180kg/hm2复合肥较施15t/hm2牛粪更有利于老芒麦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2.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 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 612.26 kg/hm2,施肥量为120 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 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 534.5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 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3.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 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 612.26 kg/hm2,施肥量为120 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 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 534.5 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 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4.
以“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底肥、不同施肥量和不同行距等处理对“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以期为“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管理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复合肥作底肥施肥量为120kg/hm^2的平均种子产量最高,达1612.26kg/hm^2,施肥量为120kg/hm^2比较适合老芒麦种子生产。施肥量过高,不但浪费资金投入,而且不利于“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复合肥作底肥行距为60cm的种子产量最高,为1534.5kg/hm^2,在红原进行“川草2号”老芒麦种子生产,行距60cm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5.
以老芒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兔粪堆肥产品和复合肥)对株高、茎叶比、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兔粪堆肥产品按2400~3600kg/hm2的量施用对于提高株高、增强老芒麦抗倒伏效果较复合肥好,但对于提高老芒麦草产量则以复合肥150kg/hm2配合兔粪堆肥产品1200kg/hm2效果最好;按复合肥150~225kg/hm2配合兔粪堆肥产品1600~1800kg/hm2的量进行施用有助于降低茎叶比、改善品质、增强适口性;按3600kg/hm2兔粪堆肥产品或150kg/hm2复合肥的量施用能显著提高老芒麦种子产量。兔粪堆肥产品在老芒麦生产上应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应根据老芒麦不同的生产目的,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  相似文献   

6.
麦洼老芒麦具有农艺性状优良,有效分蘖多,抗倒伏能力强,较高且稳定的生产性能,2010年成功申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为了评价其种子生产性能,2011~2014年在进行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的同时,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试验基地对三份材料(麦洼老芒麦与对照阿坝老芒麦、川草2号老芒麦)进行了种子生产比较试验研究。连续三年试验结果表明:40cm行距条播、播种量22.5kg/hm~2、播种第二年后每年在返青至分蘖期施复合肥120kg/hm~2的栽培管理条件下,麦洼老芒麦成熟期株高能达到126.9cm,生育天数144d,基本与对照品种一致;麦洼老芒麦种子产量高达1 802 kg/hm~2,比对照阿坝老芒麦增产13.56%~33.65%,比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增产26.78%~59.66%。经方差分析,麦洼老芒麦种子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因此,麦洼老芒麦具有很高的种子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30、45、60、75 和90 cm行距下,第2-5年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枝条性状、花序性状、鲜草产量及种子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年份及互作对枝条高度、枝条密度、生殖枝比例、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行距是主要影响因子,互作次之,年份最小;30~45 cm行距适合老芒麦鲜草生产,60 cm行距是种子生产的最佳行距;鲜草产量、种子产量第3年达高峰,30 和45 cm行距第3年鲜草产量分别为19 225.6和16 733.4 kg·hm-2,60 cm行距第3年种子产量达1 620.67 kg·hm-2,远大于其他处理组合,值得在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对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黄河上游高寒草地建植人工草地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牧草当年均出苗且生长良好,但种子不能成熟,只能达到拔节期;第二年越冬率达90%以上,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老芒麦的青干草产量均达3000 kg/hm2以上,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的青干草产量在1 500kg/hm2左右;种子成熟好的有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说明供试的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青海省黄河上游海拔3 400m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行距和播量对麦宾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行距与播量对麦宾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二者对种子产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0 cm行距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15cm行距,30 kg/hm2播量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播量处理(P<0.05),播量为15 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以生产饲草为目的 ,麦宾草播种行距为30 cm、播量30 kg/hm2较为适宜;若收获种子,播量可减小到15 kg/hm2。  相似文献   

10.
拉元林 《四川草原》2005,(2):6-7,26
对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黄河上游高寒草地建植人工草地引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各牧草当年均出苗且生长良好,但种子不能成熟,只能达到拔节期;第二年越冬率达90%以上,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多叶老芒麦、老芒麦的青干草产量均达3000kg/hm2以上,冷地早熟禾、草地早熟禾的青干草产量在1500kg/hm2左右;种子成熟好的有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说明供试的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在青海省黄河上游海拔3400m左右的地区推广种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灌溉与密度对沙打旺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比例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总量相同的情况下,灌溉方式对沙打旺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及实际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开花期灌溉900m3/hm2,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分别为1611.1与333kg/hm2,比对照(CK)分别提高105.7%和73.1%;在现蕾期和开花期灌溉450 m3/hm2,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分别为1353.6和258.2kg/hm2,比CK提高72.9%和34.2%;穴栽行株距1.0 m,潜在种子产量达1022.4kg/hm2,实际种子产量为269.8 kg/hm2,比行株距1.5m(717.4和176.8 kg/hm2)分别提高42.5%和52.6%;条播中,行距115cm,潜在种子产量达1657.4kg/hm2,与行距75cm(1310.6kg/hm2)和90cm(1152.4 kg/hm2)相比,分别提高26.5%和43.8%,而行距115cm,实际种子产量为337.2kg/hm2,与行距75cm(316.2 kg/hm2)和90cm(223.4kg/hm2)相比,分别提高6.6%和50.9%。  相似文献   

12.
在青海同德地区选取5龄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Tongde)和5龄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cv.Qinghai)人工草地连续两年进行了老龄人工草地平衡施肥试验。试验根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提供的测土施肥最佳配方(OPT)设6个施肥处理,另设一个不施肥对照,测量两种牧草品种的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结果施氮肥的经济效益高于施磷肥的效益,同德老芒麦的施肥效益高于冷地早熟禾的施肥效益,两种牧草平均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以OPT-P施肥处理时为最高,分别为8946.2kg/hm2和368.1kg/hm2.氮磷肥互作产生负效应。施钾无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氮、磷肥对旱作老芒麦种子生产性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通用二次旋转回归设计对旱作老芒麦进行氮、磷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都可以显著提高种子产量,早春一次性施用纯N80kg/hm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无芒雀麦和老芒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毛培胜  韩建国  王培 《草地学报》2000,8(4):273-278
以无芒雀麦和老芒麦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其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省麦种子产量随着春季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施氮200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而秋季则以施氮100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春秋分期施100kgN/hm^2(秋季70kgN/hm^2+春季30kgN/hm^2)种子产量不仅高于分期施200kgN/hm^2,而朋也高于春季或秋季其它施肥处理,此外,施肥可以大幅度提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 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 049 kg,比45 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0.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 500 kg/hm2产干草11 403 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 kg/hm2增产干草17.1%(P<0.05)和施磷酸二铵150 kg/hm2增产干草6.6%(P<0.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 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 kg/hm2和150 kg/hm2处理;处理6(行距30 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和处理2(行距15 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 500 kg/hm2,施氮肥112.5 kg/hm)2分别产干草11 818 kg/hm2和11 73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松嫩平原,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产量进行行距、灌水、施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cm行距处理产草量最高,干草产量15389.66kg/hm2;灌水以3次和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磷酸二铵150kg/hm2和施复合肥150kg/hm2处理;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干草14673.61kg/hm2;行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处理产干草19395.8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7.
在黑龙江省逊克县车陆乡,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15c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6483.3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10.04%;在苜蓿返青期灌水1次,增产效果最好,优于其他处理;施磷酸二铵150kg/hm2产干草6928.7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22.6%(P<0.01)和施有机肥22500kg/hm2增产干草11.04%,施有机肥比施复合肥增产10.5%;施尿素7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112.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1(行距15cm,灌水1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75kg/hm2)产干草7637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6.8% ̄48.7%,比处理3和处理4、5、8、9、7表现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