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林生 《蚕桑通报》2000,31(4):45-46
华峰、雪松是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培育而成的一对多丝量春秋兼用新品种 ,其一代杂交种具有体质强 ,茧质好 ,产量高 ,解舒好 ,茧价高 ,抗氟性能强等优点 ,深受氟污染严重地区蚕农及丝厂的普遍欢迎。我县于1997年秋及1998~1999年春在东衡蚕种场章家桥原蚕区分别饲养了404g、1812g 和1074g,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其饲育经过、种茧调查及生产实绩见表1、2。通过一秋两春三期饲养 ,我们对华峰、雪松这对品种的性状及饲育要点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就该对品种的饲养要点谈几点体会 :1华峰为中系 ,二化性 ,限性斑纹…  相似文献   

2.
春用多丝量耐氟蚕品种华峰、雪松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雪华 《蚕业科学》1995,21(1):29-37
用杂交育种方法经春、夏、秋多种环境培育,增加抗逆性,选育成中系华峰和日系雪松新蚕品种。其杂交种经多次中试、鉴定表明,小蚕可耐氟化物60-70ppm,大蚕90ppm以上,比现行春用多丝量品种耐氟性提高一倍左右,茧丝质优良,万蚕收茧量23-25公斤,茧层率25%-26%,茧丝长1300-1400米,出丝率19%-20%,强力为4.13克/旦,茧丝均方差小。其张产茧量、产值均高于对照种,特别在氟污染蚕区增产效益更明显,是春、秋兼用的良种。  相似文献   

3.
春秋兼用耐氟家蚕新品种—华峰×雪松华峰X雪松(正反交)蚕品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新近育成的春秋兼用耐氟性蚕品种,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认可,开始向农村推广应用。这是目前国内首例选育成功的耐氟、体壮、易饲养、产量高、丝质优、效益好的...  相似文献   

4.
沈玉丽 《蚕桑通报》1994,25(2):54-55,46
氟污染区饲养华丰·雪松品种经济效益明显菱湖区农技站沈玉丽华丰、雪松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春、秋兼用多丝量品种,抗氟性能特别强,近三年来在我区试养,深受农户的欢迎。现将饲养情况汇报如下:一、饲养表现及品种性状我区菱湖镇,几年来由于受菱湖化学厂等工...  相似文献   

5.
李绍陶 《蚕桑通报》1995,26(4):54-56
对中秋蚕饲养春用蚕品种的认识奉化市林业局李绍陶在夏秋期科学地选用多丝量春用蚕品种是提高夏秋蚕茧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从全年夏季和晚秋的自然条件、桑叶叶质方面分析,仅次于春季,所以我市从70年代开始正在实行一年饲养5期玉...  相似文献   

6.
春秋兼用抗氟品种华峰×雪松育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春秋兼用抗氟蚕品种华峰×雪松的鉴定成绩。该品种体质强,具有一定的抗氟中毒能力和耐高温性,孵化好,容易饲养,产茧量高,茧层厚,产值高,丝质较优,产卵多,制种容易,具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7.
李绍陶 《蚕桑通报》1995,26(2):50-52
浅谈中秋蚕饲养春用蚕品种的实践和认识奉化市林业局李绍陶在夏秋期科学地选用多丝量春用蚕品种是提高夏秋蚕茧产质量,增加蚕农收入,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从全年夏季和晚秋的自然条件、桑叶叶质方面分析,仅次于春季,所以我市从七十年代开始正在实行一年饲...  相似文献   

8.
夏秋用蚕品种秋丰×白玉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杂交和系统分离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丝质优、产量高、制种性能好、耐氟性强的夏秋用蚕品种秋丰×白玉。与对照种相比,张产茧、张产值能提高4%以上,出丝率可提高7%,茧丝长增长80一100米,解舒、净度优良。该品种耐氟性强,氟敏指数值I(17.80)最低,春期桑叶含氟量全龄平均在42.5ppm,中秋期全龄平均在88.8ppm的情况下,产量较现行夏秋蚕品种提高7一8%,较现行春用蚕品种提高一倍,在氟污染严重的蚕区可替代春用蚕品种进行春期饲养。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所推广的多丝量蚕品种与体质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一带,更为显著。夏秋用品种虽然好养,但产量较低,出丝率低,产值低。因此,南方蚕区多把选育夏秋品种作为重点。辽宁主要因冬季严寒,桑树易受冻害,故采用留条春伐的剪伐形式,原料茧主产季节为夏秋蚕。在辽宁养夏秋蚕,是否也需要用夏秋用品种?过去众说不一,也有用多丝量品种的,但有时夏秋蚕养失败了,就认为是养多丝量品种的原因。在六十年代,辽宁生产中曾分别推广过春用品种和夏秋用品种,本文是以11年夏秋季饲养多丝量品种的实绩,分别和春蚕饲养成绩比较。结果表明,多丝量蚕品种在产量上稍低于春蚕,茧质、生命率和春蚕接近,特别是丝质成绩和春蚕相比毫不逊色。现将研究经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07,35(1):21-21
2007年1月22日,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了五届五次审定工作会议。会议审定并通过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春用蚕品种新·莹×玉·泉。该品种是一对综合性状优良的多丝量春用蚕品种,丰产性能好,适宜养蚕条件好的蚕区饲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 自八十年代中期时,以长江流域以及北方蚕区逐步推广使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但多丝量蚕品种,一般体质较弱,秋蚕期产量不稳定,繁育性能较差,难以发挥多丝量品种的特点和增产的潜力。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根据发展蚕桑生产的需求,制定出茧丝量与现行多丝量品种相当,强健性、耐氟性、繁育系数高于现行春用多丝量品种的育种目标,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多丝量品种“871×872”。  相似文献   

12.
家蚕品种间抗氟性比较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提高蚕品种对氟的抵抗性,寻求抗氟性强的育种素材,试验对某些家蚕品种的抗氟性及抗氟遗传参数进行探讨,为抗氟育种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品种菁松、皓月、苏镇、春光、华峰、雪松、薪杭、白云及其杂交种。l·2抗氟性测定采用体重指数测定法,1995年春用氟化钠配制30、60、120ma/l。三种氟化钠溶液,设清水对照区。饲养方法:卫龄普通育,2龄起蚕分区,每个浓度二个重复,每区20头,2龄起蚕连续添食,至3龄空白对照区眠齐后称各区蚕体重,以清水对照区的体重指数为100,计算各处理区体重指数,比较抗氟性。各浓度添食的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系统分离法建立了华峰灰、白蛾系 ;以华峰、雪松为基础 ,选择耐氟性强、茧丝质优良的现行品种组配若干多元杂交组合 ,通过实验室常规鉴定和耐氟性能测试 ,筛选出耐氟性能好、茧丝质优的家蚕三元杂交组合华峰GW×雪·A。 4省区联合鉴定和种场试繁表明 ,该组合各项经济性状都达到了菁松×皓月的水平 ,繁育性能比华峰×雪松有较大的改善 ,在氟化物污染较严重的蚕区饲养能正常生长发育 ,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雄蚕农村试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较雌蚕具有较高的生命力和叶丝转化率,因此培育雄蚕品种,专养雄蚕一直是蚕业科研人员努力的一个方向。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从俄罗斯引进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品种,很有重要意义。使专养雄蚕的设想变成现实,有助于丝厂生产高品位茧丝,提高市场竞争力,还能增加蚕农养蚕收入。1999年春,我们在市区重兆镇桑树港村的小蚕共育室进行了雄蚕饲养,现将该期试养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饮品种雄蚕品种是春日×平一。由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提供,共13.5张,分散在8户饲养:对照种是华峰×雪松。由嘉兴蚕种场生产。1.2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我省蚕品种单一化,茧丝质量差,未能满足丝绸工业生产和国际市场需要高品位生丝的情况,充分发挥我省春、秋期适宜饲养多丝量蚕品种的优势,摸索适于我省不同蚕造饲养的丝量多、丝质优的桑蚕品种,籍以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产经济收益,提高茧丝品位,增强我省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九九○年,我们引入外省优良蚕品种在化州县壶垌蚕桑站少量试养九批,初获成功。现将试养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广东蚕业》2006,40(3):F0004-F0004
强健性蚕品种“两广二号”夏秋期饲养可缫制3A级生丝。高丝量蚕品种“云山X东海”是适合华南蚕区春,秋期饲有的“强健,高产,优质,易繁”的四元杂交种。抗氟蚕品种“37抗X86A”抗逆性强,对氟化物有很高的抵抗性且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7.
<正>1蚕种生产布局现状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上世纪末,海宁市丝茧育春期饲养多丝量春用蚕品种,夏秋期饲养中丝量秋用蚕品种。蚕种生产布局为春期生产当年秋用种  相似文献   

18.
<正>薪杭、白云是杭州蚕种场近几年来重点繁育原蚕品种。其一代杂交种不仅强健易养、产量高、丝质优,还具有抗氟性能强等优点,为杭州市夏秋用主要蚕品种,在部分氟污染严重的县市,春期也多选养该品种。近几年来,杭州蚕种场原蚕饲养繁育中该品种占春期出库蚕种的50%左右,2014年春期占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晚秋期气候条件和叶质比夏秋期好,如无高温多湿恶劣天气危害,除氟污染严重地区全年饲养秋丰×白玉等抗氟品种外,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都饲养春用或春秋兼用品种.但晚秋期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两期蚕之间间隔时短,病原残留多.宁国市2000年晚秋期因中秋茧价抬升,蚕农养蚕积极性高,蚕种场对当时形势估计不足等原因,造成当时大区域的春用和兼用品种供不应求.无奈之下,使用因中秋期未用完而多余的苏三元作晚秋用种.由于晚秋蚕饲养夏秋品种在宁国市还是首次,该市经过细心考虑安排,加强了饲养前后的技术指导,蚕茧产量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接近春用品种.如胡乐镇竹川村中秋蚕饲养的秋苏×苏四平均单产为30kg,晚秋蚕饲养的春蕾×镇珠40 kg,秋苏×苏四39.5 kg,之所以能取得以上成绩,我们重视了以下几项技术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川蚕18号(923·925×928·9214)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十·五”期间培育的优质、高产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2005年1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2004年春季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进行省级室内鉴定,万蚕收茧量21·90kg,比对照种提高10·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