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1年3月至6月于贵阳市花溪奶牛场,根据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试行草案)》,结合生产现状,进行不同水平的产乳净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对乳牛产乳效果影响的饲养试验,为研究贵州产乳母牛的营养需要和修正《试行标准》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2.
饲养成分及营养价值表,是家畜饲养标准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1979年,在制订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试行草案)”中,第一次根据我国各地提供的饲料成分资料编制了“牛的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表”。1981年,经奶牛饲养标准研究协作组进行了第一次修订。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国营大曹庄农场现有中国黑白花奶牛1451头,其中成母牛814头,从1991年开始利用微机优化奶牛日粮配方。我们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奶牛饲养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和我场多年的饲养经验,使配方饲料在国标基础上提高5%的能量和5%的蛋白质,根据奶牛不同的体重、日增重、产奶量、乳脂率和环境温度、行走距离等因素,计算出满足于奶牛的营养需要标准,再借助微机利用线性规则数学模型设计,按净能体系计算出既满足奶牛营养需要又价格低的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4.
我国奶牛饲养标准中规定:每公斤标准奶(4%乳脂)的热值为750大卡,作为我国奶牛饲养标准中产奶需要参数。即每产一公斤标准奶应供给750大卡净能,称作一个奶牛能量单位(1NND)。但由于乳中组分对热值影响很大,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得出公认的组分与热值间的规律性公式,为此我们进行了二者间相关变化规律的研究,进而为完善奶牛饲养标准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外已用多种公式来反映乳组  相似文献   

5.
奶业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修订了《奶牛饲养标准》并已通过审定,作为农业行业标准推荐性标准在全国颁布和实施。该标准针对奶牛不同发育和生理阶段,研究开发了精料补充料配方、浓缩料配方一和高效饲料添加剂产品,并设计了相关产业化生产技术和工艺。在规模化牧场全面推广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工艺。这些饲养技术措施改变了我国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提高奶牛年平均单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护饲养者的利益和给予饲养指南,同时,也是为了保证饲料工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国家制定并颁布了“饲养标准”与“饲料标准”,配合饲料产品设计主要依据这两个“标准”。近几年来,我国先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的形式,颁布了猪、鸡、奶牛的饲养标准。肉牛和羊等其它各种动物的饲养标准均有待颁布。“饲养标准”根据动物不同种类、性别、年龄、体重、生产目的和生产水平,科学地规定了动物每天需要的能量和各种养分的数量。“饲养标准”具有科学性、局限性和灵活性。“饲养标准”的科学性,在于是依据现代动物营养研究的最新…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家畜饲养及育种研究工作的发展,家畜的营养供给量需要及时调整。这是提高家畜生产性能从而提高饲养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一、肉猪饲养标准的主要变化及生产水平近30年来,人们对生长肥育猪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其饲养标准也在不断调整。1988年的NRC的《猪的营养需要量》将生长肥育猪仍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为生长期(20~50千克),后期延到110千克。其中规定,20~50千克猪消化能增加到6400千卡/日,50~  相似文献   

8.
新书快讯     
《奶牛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是美国NRC最新版《奶牛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2001》的编译本。该标准反映了国际上奶牛生产和奶牛科学领域中最新的进展。包括影响营养物质利用的管理和环境因素,并且提供了利用计算机模型来估算不同阶段和生产水平下的奶牛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提供了解决当前奶牛生产领域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拄术。是广大奶牛场.预混料、全价料生产者必备的指导性、权威性工具书.也是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必备的参考书。本书为大16开胶版印刷,约90万字,精装本。工本费188元 /本 《仔猪营养生理与饲料…  相似文献   

9.
在饲养方面因广泛利用生理和生化成就,大大促进了反刍家畜,特别是奶牛生产力的提高。组织家畜饲养的重要条件仍然是保证家畜对可消化物质中所含能量、蛋白质、脂肪及其他生物学有效物质的需要,且适合其生理状况和生产力水平。饲养类型和日粮结构为家畜高产、经济有效地把营养物质转化为产品创造了条件。反刍家畜,特别是高产奶牛营养生理学十分重要的方向之一,是保证其能量需要。采用高能日粮可以使遗传制约的生产力得到充分表现。高产奶牛产犊后第一个月对能量需要特别多。此期供给的物质不能补偿合成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必须为农村经济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应当作为一条重要方针而突出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配制完善而平衡的日粮是养好奶牛、提高饲料转化率、增加产奶量和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关键性技术,然而要精确计算却相当麻烦,因此必须借用电脑技术就非常方便。为增进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我们编制了计算奶牛饲料配方的BASIC程序,用APPLE—Ⅱ型微机运算。根据饲料的种类、养分、价格和用量范围,按照《奶牛饲养标准》(试  相似文献   

11.
饲料费占奶牛生产总费用的65—70%,在经营管理上举足轻重。为提高经济效益,除加强草料管理外,研究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恰如其份地配制日粮,是实行科学饲养、合理发挥高产奶牛的生产潜力、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也是确保高产奶牛持续高产、稳产、健康长寿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对《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规定的营养需要,进行了验证试验,检验它在辽北(铁岭地区)高产牛群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与我场高产牛群现行的饲养标准进行了对照,分析比较其经济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西本 )、西夏本 (西门塔尔×夏本 )等。4 .2 品种的来源 按照GB/T184 0 7.3的标准从无特定病源区内或无公害标准牛场内引进 ,引进时要按照GB16 5 4 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进行产地检疫。引进后要在观察舍观察 15~ 2 0天 ,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进入饲养舍进行饲养。5 饲养标准与饲养5 .1 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无公害饲养肉牛的基本条件。根据情况选择一个好的饲养标准 ,对提高肉牛品质与经济效益十分有利。 1992年 ,我国颁布了SB/T10 0 79《肉牛精料补充料》行业标准 ;1993年 ,又制定了《中国肉牛饲养标准》(报批稿 ) ,为肉牛饲…  相似文献   

13.
畜禽饲养标准化是畜牧业生产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不断提高畜牧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不少技术发达的国家,均先后制定了本国各类畜禽的饲养标准,从而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饲养标准的含义饲养标准,简言之即是在一定经济、技术和生产水平前提下,合理供给一头家畜每日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4.
从一八五九年格罗文(Grouven)提出第一个原始的饲养标准起,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百余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饲养标准。随着畜牧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家畜饲养、营养科学的巨大进展,这些标准有的已经被新的标准所取代,有的还在不断增订修正之中。可以说,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15.
吴桂林 《饲料工业》1990,11(9):18-19
<正> 目前,我国已制定出猪、鸡和奶牛的饲养标准,这就可能通过不同的饲养方式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不至于过多地消耗养分。但是,在我国的饲养标准中,许多需要量的资料是借鉴国外的,而我国与其它国家在动物品种和饲料资源方面差异较大,何况动物的营养需要是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的,因此在日粮配合时,满足最低养分需要不一定能保证在生产条件下得到最佳的生产性能。虽然我国的饲养标准采用的供给量与最低需要量相比,已有一定的安全裕量,但由于以下一系列原因,我们在日粮配合时仍应进一步加大安全系数,以求在生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在高产奶牛的饲养中,往往是分娩前的营养供给高于饲养标准,而在分娩后却又低于标准,这种饲养方法不能充分提高产奶量。美国从六十年代以来对高产奶牛采用“领先饲养法”。1971年以后,日本也开始注意研讨这个问题。一、领先饲养法所谓“领先饲养法”(Lead feeding),即  相似文献   

17.
新书介绍     
发展奶牛业是我国农业结构和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为促进我国奶牛饲养业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动物营养学会技术部组织中国农科院畜牧所、中国农业大学有关专家编译的美国NRC最新版《奶牛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2001》。该版本的营养需要标准反映了国际上  相似文献   

18.
生产和开发无公害奶牛、牛奶、牛乳及牛奶制品是使我国提高畜产品质量 ,顺利地与国际市场对接 ,扩大奶制品出口 ,提高畜禽业经济效益 ,解决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饲养无公害奶牛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T388)、《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T5 0 4 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5 0 4 7)、《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T5 0 4 8)、《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NY/T5 0 4 9)等几项农业行业标准进行奶牛场饲养管理。1 无公害牛…  相似文献   

19.
新版日本奶牛饲养标准(94年版)的修改点和内容(上)日本农林水产省畜牧试验场柴田正贵饲养标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根据各种家畜的不同生长期和畜产品要求而制订的营养需要量,做到科学合理饲养家畜。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家畜品种的改良和饲养模式的变化等,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养猪事业向更高的速度发展,各地养猪场正在开展万、千、百头猪运动。在养猪业如此迅速的发展情况下,如何贯彻党的“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方针,把猪养好,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人们经过长期的饲养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采用标准的饲养方式,有效的利用饲料是保证家畜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以及提高其生殖性能最的重要途径。应当把标准饲养与饲养标准做正确的理解:在有效的利用饲料情况下,能使家畜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的饲养,就叫做标准饲养。当进行标准饲养时所使用的饲喂定额,就叫做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