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豆歌"是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控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高产、新型大豆专用调节剂."豆歌"含有高科技活性因子能调剂大豆的生长与合成,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为了验证"豆歌"对大豆的调剂机理与增产作用,我们于2005年9月19~21日在墉桥区夹沟镇对示范使用"豆歌"的农户后期进行了大豆田间生长发育情况的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2.
“豆歌”是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控中心研制开发的一种高产、新型大豆专用调节剂。“豆歌”含有高科技活性因子能调剂大豆的生长与合成,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为了验证“豆歌”对大豆的调剂机理与增产作用,我们于2005年9月19~21日在墉桥区夹沟镇对示范使用“豆歌”的农户后期进行了大豆田间生长发育情况的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2013年选取SOD模拟物(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利果美(河南利果美生化有限公司)和豆歌(福建浩伦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大豆上进行应用效果试验,旨在筛选出优质、高效、安全的农业投入品,为黑龙江垦区发展优质、高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是黑龙江省2007年重大示范推广新技术之一,主要应用生物有机浓缩液体肥(利果美)、SODm模拟歧化酶和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豆歌在大豆作物上展示,吸引农垦职工运用新技术,也通过新技术的示范,扩大推广面积,形成新的科技生产力,为指导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焦大"磷酸二氢钾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其可以促进大豆健壮生长,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以鼓粒期喷施1 500 g/hm2增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5.10%。  相似文献   

6.
薛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7):130-131
本文探讨了大豆生产中常用种衣剂:火龙康+火龙康伴侣、金斧、牡丹江种衣剂、千斤顶和益农种衣剂对大豆脂肪、蛋白质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康+火龙康伴侣、金斧、千斤顶和益农种衣剂、牡丹江种衣剂和对照处理对大豆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98-11"大豆是江苏省种子公司从日本、台湾引进的几十份大豆新品种经单株筛选出来的一个优良新品系,该品系是近年选育而成,专供采青豆上市的极早熟大豆.播种至采收约70~75天,株高30~35cm,分枝3~4个,节间9~11节,属有限结荚,荚多而密,平均单株结荚56个,单株荚重70g,最多可达156g.鲜嫩豆百粒重40~50g,色泽碧绿,一烧就酥,吃口甜糯,荚毛灰白,色泽鲜绿,2粒荚占85%以上,荚长6cm以上,荚宽1.5cm,是鲜食和加工兼用品种,也是速冻毛豆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8.
大豆"1012"是北京先之声生物科技研究所科研人员培育出的新型高产大豆品系,具有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枝性强、结荚数多、粒大等特点,极具高产潜力.2005年10月下旬,中国农科院、北京农学院、山东省农科院和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单位的专家,对北京先之声生物科技研究所在贫瘠的山坡老宅基地--土壤的盐碱较重、沙石较多的济南鹊山基地试种的1hm2大豆"1012"新品种进行实地测产,在果树间作条件下(含果树面积),每667m2产量达319.43kg,同时选出两株较大植株进行了荚数和粒数实测,荚数分别达1929个和1719个,粒数分别是3858粒和3438粒.经计算,平均单株荚数是1824个,粒数3648粒,单株产量为956.78g.据此分析,该大豆的增产潜力很大,按保守的数字1000株/667m2计算,理论产量可达729.6kg.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机插秧节点关键技术瓶颈、提升机插稻综合生产能力,于2018年进行了育苗伴侣与旱育保姆培育机插秧壮秧试验。结果表明,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 g拌营养土处理和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 g拌营养土+旱育保姆1∶20稻种包衣处理叶龄、茎基宽、总根数量、根长、干物质积累优势大于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 g+旱育保姆7 g拌营养土处理,更有利于插秧后活棵;但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 g+旱育保姆7 g拌营养土处理秧苗整齐度和盘根力度优于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 g拌营养土处理和育苗伴侣每盘使用12 g拌营养土+旱育保姆1∶20稻种包衣处理,更有利于机插。生产中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虎林市在推广大豆"平播垄管"、"缩垄增行"、"早晚密"、"精量播种"、"三垄栽培"、"窄行密植"等栽培技术过程中,对大豆高产优质栽培进行不断研究探索,近几年逐步形成了大豆"大矮密"保护性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随着一些矮杆型品种的育成,又经过今年干旱的考验,这项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大豆"大矮密"栽培技术,即是采用合丰51号等矮杆品种,实行130厘米大垄六行(三双行)密植,垄底全方位超深松,垄体分层一次性施缓释肥,原茬早播、浅播,旋转锄机械除草,中耕垄沟深松,机械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第二年原垄卡种大豆、小麦或大豆.大矮密栽培实行深层和原层耕作,实现耕作水利,是旱作保护性耕作栽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大豆栽培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地区大豆细菌性"叶斑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海地区的大豆叶斑病病株和病种上分离出20个细菌菌株,经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性、Biolog和脂肪酸测定,并与12个国际标准菌株比较,在国内首次明确了大豆"叶斑病"是由大豆细菌性疫病菌Pseudomonas savastanoi pv.Glycinea(萨氏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引起。种子可带菌和传病,10份自然病种的平均种子带菌率在7.6%,传病率在0.48%。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田县以农产品品牌化为抓手,紧紧围绕品牌形象、品牌基础、品牌内涵、品牌美誉度4个重要环节,着力打造"新田大豆"农产品公用品牌. 一、以特色为核心,树立品牌形象 新田大豆已有2000余年的种植历史,主要有"五月黄""十月黄"两个品种,是新田县独特的地方品种.其大豆蛋白质含量在48%左右,硒含量为0.1~0.15毫克每千克,新田县紧紧抓住新田大豆"富硒""高蛋白"两大特质,将新田大豆及其制品打造成养生益寿的保健食品,树立高端大豆品牌形象.新田大豆成为"一粒金豆富一方"的富民产业,新田县也被认定为"中国富硒大豆之乡""全国绿色农业(新田)富硒大豆产业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永州贫钼地区与当地大豆品种"五月黄"相配套的钼肥施用方式,以"五月黄"为材料,2017年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钼肥施用方式(M1钼肥拌种、M2始花期叶面喷施、M3盛花期叶面喷施、M4钼肥拌种+始花期叶面喷施、M5钼肥拌种+盛花期叶面喷施,对照不施钼肥)对春大豆根系生长、根瘤发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M1、M4和M5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盛花期大豆主根长、侧根数、单株根瘤数、根瘤干重、根干重,增幅分别达9.95%~12.85%、17.12%~20.56%、39.77%~44.88%、146.88%~159.38%、52.49%~60.83%;M2和M3处理对大豆主根长、侧根数、根瘤数、根瘤干重和根干重均无显著影响。(2)M1、M4和M5处理均能显著提升单株有效分枝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增幅分别为9.09%~36.36%、12.28%~13.84%、27.26%~31.06%;M2和M3对大豆单株有效分枝数、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明显增加干物质积累量。(3)除M3外,施用钼肥均能显著提高大豆单株有效荚数,增幅为14.87%~23.32%;施用钼肥能显著提高大豆百粒重和产量,增幅分别为6.45%~10.52%和18.13%~31.34%,且较其他处理,M4产量最高;但施用钼肥会降低大豆每荚粒数。试验表明永州贫钼地区适宜的钼肥施用方式为0.8g/kg大豆钼肥拌种+始花期叶面喷施900g/hm2钼肥。  相似文献   

14.
杨玉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88-2888,2921
研究了韩国大豆"S·B"超高产处理新技术在夏播大豆生产上的应用,结果表明:"S·B"技术处理大豆生长发育明显加强,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以千粒重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实施"垄三"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单产和效益,真正实现大豆生产的高产、高效的目的.顾名思义,"垄三"栽培技术既是垅体分层深施化肥,机械精量点播,垅体深松三项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提高大豆产量的高新技术. 1、土壤深松及增产作用 1.1 土壤深松技术.深松是指对土壤进行深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自然老化过程中大豆种子的活力状况,提高种用价值,以不同自然老化时间(16个月,28个月,40个月)的大豆品种"吉育47"和"吉农29"为试验材料,测定发芽、活力、生长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自然老化时间延长,大豆种子的发芽及活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发芽势下降最快.在种子老化至40个月时,"吉育47"和"吉农29"的发芽率已降至79%和82%,苗高和苗重表现为显著低于对照,均不可作为种用.2个大豆品种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表现为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老化40个月时,"吉育47"和"吉农29"的CAT活性分别为353.3 U/g和320.0 U/g,均降到最低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积累至最高值,其中"吉育47"的MDA含量为2.64 μmol/g,"吉农29"的MDA含量是2.73 μmol/g.因此,自然老化40个月是大豆种子种用价值的临界时间点.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7年以"吉林27号"为母本、以"DG325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66.7 ks/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8.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灌云县夏大豆豆丹综合种养模式面积逐年扩大,但存在大豆重茬、病虫害加重等问题.该文介绍了"龙虾—大豆+豆丹"综合种养模式,包括龙虾养殖、夏大豆、豆丹综合种养、茬口安排分类等技术要点,并分析了该模式的技术优势和产生效益,在有效解决种养问题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丘区的棕紫泥旱坡地上,研究了"麦/玉/苕"旱三熟增间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麦/玉/苕"间种大豆结合秸杆还田耕作,在大春粮食增产或不减产基础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养分提高,特别是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增加.认为改进种植模式与发展大豆生产相结合,是提高旱坡地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