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Ⅱ优50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501是四川绵阳市农科所、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用Ⅱ—32—8A与绵恢501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1993年4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母本Ⅱ—32—8A是四川绵阳市农科所引进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Ⅱ—32A和B,又经多代成对回交及选择提纯而成。并采取改良株系循环进行保纯。种子纯度经质量检验,符合原种标准。父本绵恢501来源于明恢63//泰引1号/IR26杂交育成,性状稳定,恢复力和配合力强。1产量表现该组合在1988~1989年品比和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616.26kg,比汕…  相似文献   

2.
水稻恢复系绵恢501的选育及系列组合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明恢63/泰引1号/IR26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绵恢501,具有恢复度高,配合力强,抗病性好,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D型、印尼水田谷型冰育系椟组,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其中Ⅱ优501、D优501和冈优501已先后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南方稻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籼型杂交中稻新组合Ⅱ优501ⅡYou501──anewhybridcombinationformediumindicaricecrop龙太康(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621002)Ⅱ优501是四川绵阳市农科所、绵阳农业专科学校用Ⅱ─32─8A与绵恢501组...  相似文献   

4.
Ⅱ优501是绵阳市农科所、绵阳农专校用Ⅱ-32-8A与绵恢501组配的优质高产杂交稻组合。199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2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我们从1990年起开始研究其高产制种技术,并对Ⅱ-32A进...  相似文献   

5.
籼型恢复系绵恢20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军  谢崇华 《杂交水稻》2003,18(6):10-11,13
绵恢2040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万恢228与多系I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粳稻亲缘的籼型恢复系,农艺、遗传性状稳定,具有恢复力和配合力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好、制种花粉量大、易获高产等特点;播抽期较明恢63短5d左右,温光反应特性与明恢63相似。所配组合B优840和C优2040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绵农2号是由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选育、1992年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穗大、粒多(65~80粒/穗)、小穗数多(结实小穗数达20~25个/穗)、产量高(比绵阳11号增产10%~26%)等特点。该品种的选育方法也具有独创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多组合小群体确定目标组合;(2)在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目标组合;(3)在重点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株系;(4)进行阶梯式杂交。  相似文献   

7.
K优3号     
K优3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K型新质源抗病不育系K19A与明恢63配组育成的迟熟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抗病力强、米质优、产量高、再生力强等特点。1992年被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0年参加四川省稻瘟病常发区──黔江地区区试,平均亩产527.1kg,比对照增产2.7%;1991年推荐参加四川省区试,同时参加了内江、绵阳、宜宾和沪州等地区试,亩产510.75~531.9kg,比对照增产2.3%~5.7%.均名列首位;1992年继续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6…  相似文献   

8.
广8优6139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广8A与自主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恢复系绵恢6139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其亲本特性以及四川绵阳的气候特点,基于2018—2020年在绵阳的制种情况,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川优6139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的抗病优质恢复系绵恢6139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川106A配组育成的迟熟优质三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2017-2019年在绵阳地区进行的川优6139夏制,结合其亲本的生长和发育特点,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泸恢5240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明恢63/泸恢602的杂交后代R0211与蜀恢527杂交,运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恢复系,具有优质、抗逆、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于2009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置的组合米质优良、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绵优5240于201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香优5240和中优5240于2009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水稻恢复系蜀恢362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蜀恢362 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优质恢复系辐36-2 作母本,优良恢复系明恢63 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穗大、配合力好、米质优,与不育系D汕A 配组育成的D优362 于1998 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汕优67     
汕优67系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晚稻组合,其恢复系明恢67是用IR54与明恢63杂文选育而成。1988年晚季省区试,19个点平均亩产404.6kg,居8个参试组合首位,比对照1汕优6号增产9.26%,比对照2汕优63增产0.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在福建省作双晚种植全生育期131天,比汕优6号迟3天,比汕优63迟1天,株高100cm左右,株型紧凑,剑叶挺拔,克服了汕优63叶宽易披叶的缺点。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8~19万,每穗总粒107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89,根系发…  相似文献   

13.
王平荣 《中国稻米》2001,7(5):25-25
蜀恢527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黎汉云研究员主持的课题组用1318与88-R3360杂交育成的一个高配合力、抗病、优质中籼迟熟恢复系,其中母本1318系该所利用强恢复材料圭630、古154和抗稻瘟病品系IR1544聚合杂交育成的高抗稻瘟病强恢复系,父本88-R3360是米质优良的辐36-2和恢复系IR24杂交育成的优质恢复材料。蜀恢527于2000年7月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 一、蜀恢527的特点 1.农艺性状优良 蜀恢527植株比明恢63高5~10cm,播抽期比明恢63早3天…  相似文献   

14.
丝优63     
丝优63是湖南省岳阳市农科所利用本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丝苗A与明恢63配制的迟熟籼型杂交组合。其不育系丝苗A于1993年9月由湖南省科委组织鉴定。丝优63于1994年1月由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1产量表现1991~1992年通过岳阳市晚稻区试,亩产475.g~502.4kg;1993年省中稻区试亩产:96.3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8%.熟期早2.2天。1991~1993年作连晚在岳阳、临湘、平江及广西等地多点示范68.5亩,亩产504.2~589kg;1992~1993年作中稻再生稻…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2019,(5):74-75
绵优357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四川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利用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不育系绵7A与恢复系绵恢357配组育成的高产迟熟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熟期适中,2018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绵恢6139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抗稻瘟病材料成恢21为母本、优质恢复系绵恢993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米质优、配合力高、稻瘟病抗性强等特点。利用绵恢6139已组配了川优6139、广8优6139、泰丰优6139等6个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组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恢复系晚3是利用明恢63作母本,26窄早作父本进行杂交,再将F1种子用60Co-λ射线处理,通过多代定向选育,所获早熟突变体与不育系配组、测交筛选,于1989年育成,1994年1月通过省级审定。在长沙地区种植,3月底播种,7月初始穗,主茎叶片数16叶左右,6月中旬播种,8月25日前后始穗,主茎叶片数历叶左右,大田种植作常规稻栽培一般亩产450kg左右,在我国南方稻区均可利用。在长沙地区春制,与珍汕97A制种,时差22~25天,叶差5~5.3叶,与V20A制种,时差30~35天,叶差7~7.3叶。…  相似文献   

18.
红优2009系用红矮A与绵恢2009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杂交中籼迟熟组合,2001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汕优78     
汕优78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用恢复系明恢78与珍汕97A配组而成的籼型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78由明恢63与IR26杂文选育而成。该组合在华南可作早、中、晚稻种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作中、晚稻种植,至1993年已在全国累计推广450万亩,1993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主要特征特性汕优78属基本营养型,作双晚全生育期130天左右,作单晚145~150天,与汕优63基本相同。该组合分蘖力强,茎秆粗壮抗倒,株叶型态好,剑叶厚而挺,后期转色…  相似文献   

20.
用IR1544/明恢63//多系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籼型恢复系绵恢2009,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米质较优,稻瘟病抗性较强,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等特点,与野败型,冈型,印尼水田谷型等各类不育系组配,幸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所配组合冈优2009,红优2009,C优2009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