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项目二期工程 2 0 0 0年启动实施以来 ,取得新的进展。沙棘示范区项目一期工程 (1 994~ 1 998年 ) 5年期间共完成沙棘造林面积 6.0 7万 hm2 ,保存 5 .2 7万 hm2 ,保存率达到 86.7% ,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在总结一期经验的基础上 ,1 999年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黄河上中游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 6省区 1 1县完成了二期工程的规划工作 ,2 0 0 0年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 4省区 5个县正式启动实施。2 0 0 1年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组织下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加强项目管理 ,制定和完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沙棘》2000,(2)
2000年3月18日~19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邀请有关沙棘、水保、林业方面的11位专家在西安召开了UNDP项目《黄河流域沙棘资源建设技术规程》专家审查会。这次会议得到了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卢顺光副主任专程到会指导。陈伯让副局长首先代表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对各位专家、领导对该项目的关心、支持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加快黄河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水利部、黄委会贯彻中央“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战略部署,把…  相似文献   

3.
《沙棘》2002,(1)
20 0 2年 3月 1 3日 ,陕西省水利厅在西安桃花园山庄举行了沙棘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评审会。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马卫东同志主持了这次评审会。陕西省计委、财政厅、水保局和水利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水利部西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规划设计院负责同志向与会同志汇报了《陕西省沙棘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特邀专家组组长、沙棘专家袁海珍研究员主持了这次专家评审。该项目范围包括风沙区和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2个立地类型区和 1 6个造林类型区 ,拟定了 1 1个造林典型设计 ,实施 5项试验研究。项…  相似文献   

4.
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的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于1994年9月20日~22日在甘肃省庆阳地区镇原县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水利部沙棘协调办公室、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领导同志和有关7省(区)、15个县的代表60余人,有关科研和新闻单位的同志列席了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水利部钮茂生部长,1993年9月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召开的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传达了水利部沙棘协调办公室和黄委沙棘办公室于1994年6月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沙棘育种工作研讨会的有关精神;会议听取了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兼黄委沙棘办公室主任于倬德同志,题为《办好示范区,把黄河流域沙棘资  相似文献   

5.
《沙棘》2003,16(1)
20 0 3年 2月 2 8日陕西省水利厅在西安召开了陕西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陕西省水利厅水保处、沙棘科研中心的领导以及各有关市县沙棘生态建设工作的负责同志。这次会议首先传达了 2 0 0 2年 10月召开的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介绍了在陕的全国沙棘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安排了 2 0 0 3年陕西省沙棘生态建设工作。会议还邀请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原局长毕慈芬同志和陕西省水保局高级工程师韩玉兰同志等沙棘专家分别介绍了沙棘柔性坝和育苗技术。这次会议坚持科学、务实的精神 ,着重讨…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之后,清水县水保站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对沙棘的认识。明确了沙棘不仅对治理水土流失、国土整治具有巨大的意义,同时也因为沙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经济价值极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意义重大。 根据黄委会沙棘办对示范区建设工作的要求,清水县水保站立即行动,向县委、县政府作了详细汇报,取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决定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落实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7.
《沙棘资源建设技术规程》已于2000年7月编制完成。为了适应我国大规模沙棘资源建设需要,加强科学决策,规范建设行为,提高建设质量,在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的支持下,编制了这个规程。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黄委会沙棘办公室,从1998年开始组织国内沙棘界10多位专家教授,在总结20多年沙棘资源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水土保持和林业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根据当前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规范化要求,经过实地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历经3年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沙棘资源建设技术规程》。该规程内容全面,函盖了沙棘资…  相似文献   

8.
《沙棘》1996,(1)
为了适应沙棘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沙棘育苗质量,加速黄河流域沙棘良种化进程,黄河上中游管理局1995年11月建立了磴口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和东胜沙棘良种繁育基地。基地的主要任务:①繁育沙棘新品种,向黄河流域及其它水土流失区提供优良沙棘苗木。②担负黄河流域沙棘育苗与造林工作的技术指导。基地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工作由黄委会沙棘办公室负责。  相似文献   

9.
宁夏沙棘主要分布在六盘山区及固原地区降雨量在400mm左右,海拔1100~2100m的地区。“八五”期间,我区采用本地沙棘品种,结合流域治理在宁夏南部山区大面积推广沙棘造林,到“八五”期末保存和发展沙棘资源近1.33万hm~2。 “八五”期间我区在做好天然沙棘资源的保护、更新改造和利用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了全社会对沙棘的认识,调动了农民群众种植沙棘的积极性。“八五”期间我区共营造沙棘林o.55万hm~2。其中,固原地区的彭阳县被黄河上中游局列为沙棘示范县,该县以县委,县政府牵头成立了沙棘建设领导小组,将沙棘资源建设放在脱贫致富的重要位置,结合流域治理制定了以沙棘为主的“百里通道”工程,年营造沙棘林0.1万hm~2,为其它各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由于领导重视,各县都出现了个人、集体共同育苗和造林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赵兴华  王博  赵旭波 《沙棘》2002,15(4):35-36
在回顾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沙棘示范区项目确立的背景与由来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沙棘示范区建设的成就。引用典型事例阐述了沙棘示范区建设成果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并指出沙棘示范区项目的导向作用,旨在引起同仁对沙棘事业给予更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沙棘》1994,(4)
这次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在镇原召开,充分体现了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对镇原县沙棘资源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会议将镇原县列为示范区建设的重点,这更无疑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们将从大搞沙棘资源建设入手,加快治理开发干旱山区的步伐。 镇原县共辖24个乡镇、269个行政村、2483个自然村,总人口4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2万人。总土地面积524.97万亩,其中耕地168.9万亩。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形态分为西北部梁峁沟谷、中部残原沟壑、东南部高原沟壑三大类型,山多沟深,纵横交错,“三荒地”面积达192万亩,占总面积的36.6%。海拔高度1300~1500m,年均降雨  相似文献   

12.
《沙棘》1998,(4)
砒砂岩区是黄土高原剧烈侵蚀的中心,是影响黄河产沙的关键区位。但是由于砒砂岩区沟壑纵横,黄土流失贻尽,基岩大面积裸露,干旱少雨,各种植物措施在这里都难以奏效,以砒砂岩为材料治沟打坝,难度也很大。因此砒砂岩区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难点。 1985年,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提出了“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突破口”的号召之后,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该区积极开展沙棘种植试验和示范,先后开展了沙棘试点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砒砂岩沙棘育种、沙棘生物坝等沙棘治理和科研项目。经过当地水保部门和广大群众十余年的努力,在砒砂岩区成功种植沙棘5.33万hm~2,实现了黄土高原治理难点上的重大突破。现在砒砂岩沙棘种植区已是浓荫护夏,红果迎秋,鸟儿翔飞林间,沟谷溪流清辙见底,呈现出勃勃生机,生态景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砒砂岩沙棘治理的成功经验,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年已拔出专款实施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全面掀起了砒砂岩区沙棘资源建设的高潮。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水土保持法》执法检查组赴伊克昭盟进行了专项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13.
《沙棘》1998,11(3):41-42
地处晋西北边睡的右玉县,是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所在县.近年来,在黄河上中游局和省水利厅的大力资助下,全县的沙棘种植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1996年以来,右玉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沙棘产业,实施灌木战略”作为四大农业产业富民战略的重点之一,把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九五”期间财源建设的骨干项目,制定了沙棘产业发展“九五”规划,提出了“举加工‘龙头’,兴沙棘产业,活一方经济,富十万群众”的沙棘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把沙棘立为一业,全面开发利用.现在全县沙棘产业总资产约500万元,年产值850万元.初步走出了以加工促种植、以种植保加工,以科研促生产、以开发促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形成了种植、加工、科研、经销一条龙综合开发、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0月6日~9日,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在内蒙古东胜市召开了第二次黄河流域沙棘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黄河上中游各省(自治区)水土保持局负责人和各示范县(区)负责人共70余人.有关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和一些新闻单位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兼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主任于倬德同志作工作报告.他在着重总结1995年示范区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1996年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总体奋斗目标,详细布置了新一年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具体任务.水利部沙棘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孙振华同志就我国沙棘发展战略问题发表了讲话.黄河水利委员会也派员指导了这次示范区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于倬德同志的报告,参观了伊克昭盟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沙棘》1999,(1)
1998年12月13~19日,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UNDP项目办公室主办的沙棘资源开发技术培训班在陕西西安举行.来自黄河上中游6省区水土保持主管部门从事沙棘工作的同志、沙棘资源建设重点县的技术骨干及我局所属晋陕蒙监督局、西峰、绥德水保试验站的沙棘科技人员,共计32人参加了培训.授课的教师有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沙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工于倬德,《沙棘》杂志副主编解柱华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沙棘情报研究工作的山西省农科院情报研究所的武福亨研究员,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治理处副处长薛顺康高级工程师等.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温秀凤高级工程师应邀到会指导,我局UNDP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牛玉国副局长出席了培训班开幕式,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6.
《沙棘》2002,(1)
黄河上中游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 6省区沙棘资源面积占我国沙棘资源总量的80 %以上 ,作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主战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产生于该地区的沙棘文献在全国沙棘文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为我国沙棘开发利用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新形势 ,更好地服务于黄河上中游 6省区沙棘生态建设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 ,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的支持下 ,经过充分协商 ,于2 0 0 2年 1月 ,成立黄河上中游 6省区《沙棘》杂志工作网 (站 )。经研究决定 ,《沙棘》杂志…  相似文献   

17.
《沙棘》1995,(1)
1993年9月,水利部在内蒙召开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对沙棘资源建设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1994年9月,黄委会沙棘办公室将甘肃省镇原、庄浪、清水、定西4县列为沙棘资源建设示范区,沙棘资源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这对甘肃省沙棘资源建设工作将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甘肃省结合小流域治理,开展沙棘造林,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二是资金投入有限,造林零星分散,没  相似文献   

18.
《沙棘》1996,(2)
1996年4月9日~10日,陕西省沙棘办在临潼长庆油田疗养院药用沙棘油厂召开了沙棘企业联谊会.参加会议的有:陕西艾康沙棘制药有限公司、陕西长庆药用沙棘油厂、陕西华旬沙棘实业有限公司、陕西秦永沙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零五现代保健品厂和咸阳华珍野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黄河水利委员会沙棘办公室主任、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于倬德同志,陕西省卫生厅药政处处长赵斯安同志,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治理处处长李敏同志出席并指导了这次会议.长庆油田疗养院院长张峰同志、副院长潘裕持同志也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95年10月13日~17日,林业部在山西右玉召开了全国沙棘工作会议.与会代表听取了林业部副部长祝光耀同志作的题为《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开创沙棘产业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学习并充分讨论了林业部提出的《全国沙棘产业发展“九五”实施意见》,认真听取了山西、内蒙、辽宁等省(自治区)和右玉县有关领导同志的经验介绍,并现场参观了山西省右玉县和左云县的10个沙棘产业发展典型.会议讨论的主题和参观的典型现场以及典型经验介绍,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提交大会讨论的《全国沙棘产业发展“九五”实施意见》指出,“九五”期间全国沙棘资源建设总任务为61万hm~2,其中人工造林30万hm~2,“两高一优”园建设1万hm~2,封山封滩育林15万hm~2,飞机播种造林5万hm~2,低效林改造和垦复10万hm~2.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确定24个沙棘产业重点县并使其起到示范作用.“九五”期间沙棘资源建设的重点地域是:①黄河上中游防护林工程.②京包一包兰铁路防护林工程中的困难造林地段、③林业部规划的八大山区综合开发区中的大部分地区.④太行山绿化、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另外,对科研项目、技术推广项目和开发项目也作了明确的  相似文献   

20.
1993年9月全国沙棘资源建设现场会后,黄委与山东河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态度积极说干就干。黄委农水局在调研基础上,结合黄河下游气候土壤条件,认为把沙棘引进黄河口各县,有利于改造盐碱地、防风固沙、护岸固坡,于1993年10~11月,购进沙棘苗200万株,在河口各有关县进行多个试验点造林,并留下一部分以供今春造林。该局计划今年自己育苗,以满足该试验区造林用苗木。 黄委会、山东河务局向所辖河务局、管理局、闸管所发出便函,号召积极引进试种沙棘,重点在黄河淤背区试栽,逐步推广扩大。山东境内黄河沿岸有淤背区近500公里长,其中达到放淤设计标准的300多公里,淤背区一般宽50~100米,达标部分的土地约3.2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