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悦 《甘肃农业》2012,(6):23-25
近年来,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出现良好势头,但仍然面临草产业发展的"短边"制约。从国内外的发展新趋势看,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草产业与畜牧业的同步发展,草产业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畜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甘肃省在制定中长期畜牧业发展规划中一定要明确草产业的重要地位,明确草产业与畜牧业同步发展的必要性,选择和实施草畜同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草产业在畜牧业生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其投入低、产出高、无污染,且有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优势,越来越被重视。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畜牧产业,理顺甘肃省庆阳市草产业发展思路,作者对庆阳市的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摸底,并对调研情况和分析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3.
<正>八月的酒泉,阳光和煦,瓜果飘香。由中国畜牧协会和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甘肃省草业协会及酒泉市农牧局承办的第七届(2017)中国苜蓿发展大会于8月15日至18日在酒泉召开。大会围绕科技创新、现代种业、产业发展的主题,从推动草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苜蓿草产业发展与技术成果、草畜一体化创新之路、草人与牛人在实际生产中的需求、打造草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草产业的"互联网+"、现代草种的繁育与推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按照打造"中国西部草都草产业基地核心区和草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甘肃省草牧业大区、草食畜牧业强区"的目标,多举措实现了农户与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养殖场的有效对接,发展牧草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020户,推进了土地流转,有效地利用了农村闲置土地。新  相似文献   

5.
朱宏伟  董生健 《甘肃农业》2005,19(11):89-89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欧美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草产业十分重视,将其看作是“绿色黄金”,欧洲人称其为“立国之本”。自198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以来,沙产业、草产业日益受到各地的重视。大力发展草产业,通过开发土地资源,发挥牧草的根瘤固氮改良土壤、防风防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的特性,不但可提供大量优质廉价的饲料、肥料、工业原料,而且对环境保护有着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定西市是甘肃省的畜牧业大市,生态脆弱,从全国农业区划来看,属于宜牧区;光、热、水、土、气的综合生产潜力,饲草作物明显高于粮食作物。以草促畜,以畜带草,不仅有利于生态安全,也有利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对清水县草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摸底调查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种草养畜工作,以利于更好地指导畜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清水草地资源、自然资源、农业资源、畜牧业资源几个方面的调查,并就目前本县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发展五大特色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甘肃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深化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草产业、制种业、马铃薯、中药材、花卉等5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实现了增产增收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 草产业。甘肃生产的牧草质量高,  相似文献   

8.
正门源县地处祁连山脉,大部分地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加之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包括雪灾、洪涝、冰雹、霜冻、沙尘暴和风灾在内的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危害畜牧业经济发展。为了防灾抗灾避灾,门源县大力发展饲草产业。为了全面掌握门源县近两年草产业发展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理清思路,促进草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笔者就门源县草产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以期为今后门源县饲草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甘南州草地畜牧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入手,要转变思想观念,培育、壮大畜产品交易市场;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大草原保护力度,大力发展草产业,组建龙头企业等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草牧业政策,推进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大做强草产业,甘肃省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甘肃省草产业协会9月26日成立。甘肃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类型多样,草业科技力量雄厚,是全国草种主产区,甘肃草联盟和草协会的成立正是顺势而为。甘肃草联盟由草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部门共同发起,联合草业企业和其他与草业全产业链相关的组织机构组成技术创新合作组织,是省农牧厅和省科技厅推动指导下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整合行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甘肃省着力发展规模养殖和产业化经营,草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草食畜牧业已成为甘肃省农业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阐述了草食畜牧业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地位,从政策支持、金融支撑、饲草料资源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发展草食畜牧业的优势,从资源环境、产业化发展、地域平衡等方面分析了发展劣势,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兴义市艾草野生资源丰富,2016年开始进行人工种植推广,产业起步较晚。为探索兴义市艾草产业发展路径提供参考,通过比较兴义与河南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兴义市发展艾草产业优劣势,并借鉴河南南阳艾草产业发展经验,结合兴义市艾草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兴义市发展艾草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岷县发展草产业有利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岷县发展草产业的思路与推进草产业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肃州区地处河西走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发展草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草产业具有广阔的空间。但肃州区草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客观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今后肃州区加快草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北接内蒙,东与山西隔黄河相望,属中温带半干旱草原气候,大部分区域原为半农半牧区,长期受草原文化影响,广大群众素有养畜传统,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经历了数个世纪。到上世纪末,神木县已成为陕西省养羊大县之一。近年来,神木畜牧业正在进入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草产业、畜产业全面推进,技术装备、服务、推广水平全面提升的新时期。2012年全县绵山羊饲养规模达146.8万只,其中存栏88.3万只,出栏58.5万只。养羊业实现产值7.93亿元,占全县畜牧业产值12.3亿元的64.5%,占农林牧渔总产值18亿元的44.1%。  相似文献   

16.
饲草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提供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营养价值高的饲草,才能保障畜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畜牧业是天水市的优势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牧草和农作物秸秆饲草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到畜牧业和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柴桂萍 《甘肃农业》2012,(12):33+35
草产业是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发展草产业对改善生态环境、调节区域气候具有显著作用,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农区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将草产业确定为金川区的一个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加速发展,无疑是正确的选择。通过金川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和广大科技干部、农户与草业龙头企业的共同努力,金川区草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李欣 《现代农业》2023,(6):20-2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推进我国“三农”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甘肃省畜牧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但仍然面临着养殖主体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链条短、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协调性不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综合利用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了甘肃省畜牧业进一步发展。如何发挥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甘肃省畜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推进甘肃省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甘南州草产业发展是全省草产业发展的主导者,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加强甘南州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农牧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甘南州草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甘南州草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甘南州草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畜牧业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五大牧区之一的良好基础,甘肃省畜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活跃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对甘肃省畜牧业发展现状描述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对其发展优势、弱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剖析。发现甘肃省畜牧业发展具有品种、原料、品质、品牌、政策等优势,具有优惠政策扶持、市场需求扩大的机会;但仍存在规模效益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面临周边省份竞争加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传染病增多的威胁。据此,作者认为应通过推进规模养殖、扶持龙头企业、提升科技水平、吸引投资主体、稳定产品价格等对策推动甘肃省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