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非全国有4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多数处于贫困状态。1994年,南非新政府从前白人政权手中继承了几乎是世界上按种族划分的最不公正的土地分配:白人占据了87%的农业用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黑人只有其余的13%,且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劣质土地。土地分配不公加上其他多种因素,直接  相似文献   

2.
1.农业具有鲜明的二元结构.南非国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农业生产机制,其生产内容、水平、特点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一方面是少数白人农场主经营的发达的大农场,是高度商品化的农业.提供南非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另一方面,是非洲人仅能维持生计的传统农业.南非新政府继承下来的是一种极不平等的土地所有制结构.种族隔离统治时期的土地法令将86%的土地给了白人,广大的黑人被排挤到土地贫瘠的"保留地".到种族隔离制结束时,先前白人地区由6.7万个农场主占有,规模大都超过1000hm2,而71%的农村人口居住在剩余的14%的土地上.黑人地区人均占有可耕地低的仅0.1hm2.南非农业中的这两种极端在短时期内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南非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概括了其土地改革的基本方针,总结了其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白人农场主的抵制、政府资助不足、前黑人部落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分析了南非农地流转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非农地流转效益促进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中部地区"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的农业大省——江西省为例,采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构建关联度模型,研究江西省"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与农民收入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密切关系。农民收入增长受"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净收入。人口非农化转型对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影响最大,其次为产业非农化转型。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需要积极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有序转型;以人为本,优化人口非农化路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综合关联度模型定量评价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涉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涉农政策与农民收入的关联度和政策的影响覆盖率共同决定了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民相对更容易受到政策的影响,宁南山区、陕北地区、河南焦作和浙江绍兴市农民年人均涉农政策收益分别为695.79、1 179.94、432.71、1 317.78元,分别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11.5%、12.1%、7.3%、7.6%,农民收入水平越高,政策收益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低。低收入农民对政策的影响更为敏感,而当前涉农政策对贫困农户增收作用不明显,主要与政策的覆盖率低有关,未来应通过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提高贫困识别度,使更多农民享受到政策利益。  相似文献   

6.
利用CHNS数据,采用明瑟半对数收入方程,考察了健康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健康"很好"和"良好"的农民收入比健康"不好"的农民收入分别平均高16%和8%。另外,教育、职业、年龄、医疗保险和地区因素均对农民收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南非农业状况,分析了南非农地制度改革中面临的相关问题,指出确定并履行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建立白人农场主和黑人的合作机制并强化对于农业的支持力度依然是南非农业改革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丽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2):210-214
位于秦巴连片贫困区域的安康市,基础条件差,农民素质较低,要使农民持续的增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以安康市1990-2011年数据为样本,对安康市农民收入增长及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高效农特产业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高度重视提高农民素质问题、改变财政支农方式、推进农村金融和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平安县是国定贫困县,农业人口7.7673万人,总耕地21.36万亩.其中川水地5.61万亩,占26.2%,浅山地11.2695万亩,占52.8%;脑山地4.4895万亩,占20.9%,地理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做好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农民收入与其他从业人员的收入相比,相对水平越来越低,绝对量的增长也十分缓慢,长期下去,必须伤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王代霞 《甘肃农业》2002,(12):36-37
农民收入增长难,是现阶段经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农业人口占总人口近90%的定西地区,金融部门如何通过强化服务,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是目前亟需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江西省不同地区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农民家庭收入稳步增长,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以及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外出务工收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外出务工收入并不稳定.其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劳均可耕作的土地面积、农业产业结构、税费负担、农民文化教育水平和非农就业机会等等。针对这些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后,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变革,与之相对应,农民收入也有巨大变化.不同土地制度对农民增收的决定性作用预示着制度创新是农民增收的源泉,农民增收需要农地产权的持续改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契机,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影响效应调整其作用路径,可更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法】基于 2010—2021 年珠三角地区的市域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农民收入的动态演进趋势,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研究期内,珠三角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仍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房屋出租等财产性收入成为重要来源,市域间农民收入水平的绝对差距在扩大,农民收入向高值区扩散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中经济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最强。然而,目前珠三角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仍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供需不匹配、城乡收入差距大、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结论】建议珠三角各市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时,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坚持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使城镇化的农民增收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复杂且多元,城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民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决定因素,与农民收入显著相关;城镇化重组了城乡物质、人力及资本要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决定因素的限制作用有所缓解,并通过人口集聚、土地集聚、产业集聚等方式影响农民收入来源与途径。不同收入阶段的农户受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程度各有差异。通过合理改进城乡市场、土地、户籍等制度,可有效促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一、农民增收难的经济学分析 农民收入有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前者受生产函数中诸要素影响,后者还受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从实物形态来看,农民收入是快速增加的.从货币形式来看,20世纪80年代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9%,90年代下降到不足5%,1996年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而从1997年起,收入增长幅度连续4年逐渐下降,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分别为4.6%、4.3%、3.8%和2.1%,中国西部一些地区尤其是粮食生产区的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土地问题在津巴布韦独立前长期存在.独立后津巴布韦政府试图在维持白人农场格局和确保黑人贫民温饱之间寻找平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津巴布韦经济形势恶化使得土地问题再度尖锐化,并迫使政府通过土地改革来满足无地黑人的土地诉求.政府试图通过强制性土地改革缓解政治经济危机.这种强制性的土地改革不但导致了西方经济制裁,土地改革失败也导致了粮食短缺、恶性通货膨胀以及政局动荡等政治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持续增收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全面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进入小康.为推动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新世纪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加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在农村,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地区,而贵州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又是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地区之一.因此,以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推动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我国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突出,人地关系紧张,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农民收入来源构建了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贡献测算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2005年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为制订相应管理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我国一个大的群体,占我国人口的50%以上,也是我国政府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本研究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以期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资源,是农民的生活基本保障,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土地流转制度的健全与否,关系着农民切身的收益。通过对雅安市雨城区农村地区农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得出该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