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寒地城市哈尔滨市闽江小区社区花园为例,结合场地的自然现状,对寒地社区花园的空间塑造、景观营造、活动开展和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以期科学有效地解决地域性、寒地气候性问题,并为以儿童自然教育为背景的寒地社区花园营造设计方法提供一种新的实践指导.通过分析使用荒废的社区绿地空间作为儿童自然教育载体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功能布局科学合理、儿童老人友好、生态可持续化、后期维护管理共治、适应寒地特性的社区花园景观营造与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满足自然教育功能的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园艺》2020,(3):170-171
自然教育是近两年飞速发展的一种培养孩子天性、释放潜在能力与天赋的教育形式。自然教育所需要的活动空间与现代园林设计密不可分。初步探讨如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融入自然教育的理念,着重研究了道路、水景等园林要素的设计中如何融入自然教育元素,并就材质、色彩等细节提供了一些具体的设计策略,为更好地开发公园绿地的自然教育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姮 《花卉》2021,(10):129-130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社区作为城市发展最基本的单元,也面临着邻里关系冷漠、社区人口老龄化、居住环境逐步衰败、自然联系割裂等问题,社区花园作为一种绿地组织形式,为各类社区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本文从国内社区花园发展现状及困境着手,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在城市更新设计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社区作为城市发展最基本的单元,也面临着邻里关系冷漠、社区人口老龄化、居住环境逐步衰败、自然联系割裂等问题,社区花园作为一种绿地组织形式,为各类社区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从国内社区花园发展现状及困境着手,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在城市更新设计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蕊  杨至德 《现代园艺》2024,(7):114-116+119
在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人户外出行不便,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社区绿地成为老年人生活中最重要、出现频率最高的公共活动空间,社区医疗花园对于帮助人们恢复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本研究首先着眼于分析当前老龄化大背景,明确当前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并亟待解决,分析研究国内外医疗花园的研究现状,其次剖析社区医疗花园设计的原则,即景观性与生态性原则、安全性与可达性原则、参与性与人性化设计原则,最后详细阐述在老龄化大背景下社区医疗花园分区设计要点,为日后社区医疗花园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论述社区教育、园艺等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定义"园艺类社区教育课程"。从园艺类社区教育的开发背景前提、课程设计总依据、课程设计特点等3方面进行总结。并结合自身所教的三门园艺类社区教育课程分享教学经验,旨在为其他地方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的课程共建、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见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卫哲  王青  徐华林 《花卉》2019,(22):291-292
作为全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深圳市的自然教育像雨后春笋萌生。然而市内自然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占有资源不同,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内容单一,加之教育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层次不齐,并对自然教育课程活动进行评估,这些都还未有科学统一的认识。为此,我们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深圳市自然教育机构类型与运行模式、活动类型梳理、参考国外自然教育机构经验,提出了深圳市自然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供从业者借鉴。  相似文献   

8.
社区花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景观空间类型,目前国内在上海等地分布比较广泛。以社区花园景观参与性为出发点,从景观参与性设计原则、景观参与性设计内容等设计层面展开研究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
程淑杰  王婷  王重玲 《花卉》2019,(12):18-19
在城市转型发展及人居环境提升背景下,通过解读城市更新与社区花园之间的有机联系。解析社区花园在回应城市问题、营造理想环境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可能及设计策略,进而促进社区花园营造。  相似文献   

10.
杨依兰  唐贤巩 《花卉》2020,(10):279-280
分析了我国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和自然教育行业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试图将自然教育与居住区内儿童户外游戏场地结合,为基于自然教育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自然教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浙江大青山泉岗村为例,深入探讨基于卢梭自然教育观下的乡村儿童自然教育营地设计策略,以寻找重新连接家庭、孩子与自然的有效方法,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为乡村振兴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园林手法对老社区景观进行改造设计,营造了穗花社区优美的公共活动空间,达到了改善人居环境,美化社区,构建舒适、恬静宜居花园的目标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林冉 《花卉》2020,(8):274-275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对提高人们了解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自然保护的主动战略,对自然保护区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本文以象头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本文对在自然保护区中开展自然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在日常教育中与自然的接触有限,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亟需对其进行自然认知教育.小学校园作为小学生最常活动的区域,是进行自然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以天津市河西区梅苑小学为例,探索了自然教育理念在小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形式,通过在校园景观中融入自然感官体验、科学知识互动、种植劳动实践等内容,将梅苑小学校园景观打...  相似文献   

15.
自然教育对指导人们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有着重大作用。随着近年来“自然缺失症”的人群不断增长,自然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得到重视。本研究论述了森林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情况和作用,并介绍了森林公园儿童活动空间面向青少年的自然教育的优势,由此提出了森林公园儿童活动空间实施自然教育的意见与措施,为以后我国森林公园的自然教育建设提供案例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誉 《花卉》2022,(1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高科技带来的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与自然环境产生了疏离,从而导致“自然缺失症”的产生。为改善这一现象,自然教育体系应运而生,基于自然教育的概念、意义以及城市公园是推进自然教育发展的重要场所的基础理论,本文以柳州市龙潭公园为例,对公园开展的自然教育系列活动进行调研分析,以期为推进我国城市公园自然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面对疫情等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社区花园成为居民进行日常活动的主要绿色空间。可食性社区花园能够为居民提供食物来源,提高社区韧性,并促进城市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近年来,在我国华北、东南地区已有较多可食性社区花园探索实践,但在西南地区尚未积极推广。本研究提出组合式的创新方法,对西南地区可食性植物进行筛选分类,并赋予不同的标签,根据不同人群需求对照标签进行搭配组合,归纳出疗愈、科普、康养3种主题的可食性花园营造模式,并针对不同模式提出植物群落层次高度、空间组合等方面的指导建议。组合式营造模式易理解、易操作,可以结合个性化需求,营造具有西南地域特色的社区花园。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沙湾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其性别、年龄、职业、沙湾公园的使用情况和对沙湾公园的自然教育需求。结论显示,市民对城市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有很高的需求,城市公园是市民接触自然重要窗口,城市公园应该建立自然教育基地,引入自然教育理念的环境解说系统,建立自然教室和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公园迎来了建设热潮,公众与自然联结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城市综合公园因其在自然环境、交通便利、出行距离、活动安全和人群覆盖面等方面具有优势,逐渐发展为自然教育的重要阵地。笔者以深圳市建立的第一批城市综合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之一——香蜜公园自然教育中心为案例,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访谈等研究方法,探索城市综合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构建及运作模式,以期为中国各城市综合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讲述了工艺美术花园的起源,从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内容、代表人物入手,探讨自然花园在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发展以及所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