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禹白附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er.)的块茎。其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充分,萨本乔等试验独角莲块茎中含有粘液质、草酸钙、蔗糖、皂甙等。李清华等从独角莲块茎中分离出了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以及不活性肌醇。  相似文献   

2.
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e)为天南星科植物,其块茎入药,通称禹白附或白附子,根据中药学记载白附子可治疗瘰疬和破伤风等,治疗破伤风的方剂玉真散中即含有白附子。石家庄地区某兽医站曾用独角莲块茎鲜品一个研碎煎水,给马灌服,治疗破伤风。为了验证独角莲对破伤风的疗效,阎继业(1979)曾用独角莲块  相似文献   

3.
根据民间用独角莲一味内服治疗马骡破伤风的经验,我校药理教研室曾进行了独角莲治疗破伤风作用的实验研究,同时测定了独角莲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了进一步摸清独角莲对马属动物的毒性作用,以便安全地应用于兽医临床,特进行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4.
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是天南星科植物,其块茎即禹白附,在四川农村随处可见。中医文献称它辛温有大毒,内服治疗量为3~4.5克,中毒量为15~45克;中毒表现为咽喉肿痛,口舌麻木,继而呕吐,呼吸困难,严重时咽喉痉挛、麻痹致死;未谈及外用的毒性问题。中兽医也甩独角莲治病,外用更多,但中兽医文献上还未见过它引起中毒的报道。笔者曾遇猪、  相似文献   

5.
中药独角莲块茎经乙醇提取制得的“抗破Ⅰ号”注射液,经小鼠实验破伤风和临床试用,治愈率达81.81%。为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我们对由“抗破Ⅰ号”中分离到的10种提取物,用小鼠实验性破伤风模型进行了筛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土贝母俗称野瓜蒌,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皂甙类含量最高,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土贝母的主要成分具消痈肿、治乳痈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土贝母俗称野瓜蒌,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皂甙类含量最高,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土贝母的主要成分具消痈肿、治乳痈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荷叶系睡莲科植物莲的叶片,除了含有糖类、蛋白质、脂类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其在食品及药品方面均有较广泛的应用.荷叶黄酮类成分是荷叶中含有的一类重要的药理活性物质.许多研究表明: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调血脂、抑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对荷叶中黄酮类物质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纯化及测定方法的国内外研究,旨在为荷叶黄酮类物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7,(6)
正莲子又称莲实、莲米,是一种珍贵的天然保健食品。《本草纲目》中称,莲子补中养神、益气力,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宜心肾、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研究证明,莲子中含有大量的磷。磷是构成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核蛋白与多种酶的主要组成部分。莲子富含钾,钾能够维持肌肉的兴奋性,以及参与到人体的新陈代谢当中。另外,莲子还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具有治疗贫血、减轻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土贝母俗称野瓜蒌,也称假贝母、草贝等,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主要产于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皂甙类含量最高,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乙醇回流法对土贝母进行提取,其提取物多制成搽剂,治疗疣和乳房炎等,并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栽培饲料生产中引进高效的非传统作物可显著扩大畜牧业饲料基地。由于菊芋具有很高的生态可塑性而在俄罗斯所有农业区域种植。菊芋块茎在土壤中越冬而不被冻死。依品种和栽培条不同其营养期120~200天。菊芋青饲料的适口性强。它在新鲜状态下能利用它调制成青贮料、草粉。块茎在冬春季用作乳牛饲料、猪的放牧场和经济的药用原料(块茎含有大量菊糖)。菊芋青饲料中含有5%的可消化蛋白质,100kg青饲料中具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组方(莲草方)生物活性成分的功用,试验对莲草方(莲/草质量比为1:2)多糖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莲草方多糖和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0℃、液固比20ml/g时提取4h、抽提2次,莲草方多糖提取率达到最佳效果,为6.89%;选用50%乙醇作为溶剂,液固比90ml/g,在90℃水浴中提取4h、抽提1次,莲草方总黄酮提取率达到最佳提取效果,为6.46mg/g。试验研究采用的方法工艺简单、价廉且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3.
芭蕉芋饲料养猪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芭蕉芋 学名蕉藕,又名蕉芋、藕芋、姜芋、早芋、煎芋,属昙花科美人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富含蛋白质、蛋氨酸、赖氨酸等营养成分,以单产量极高、生长范围适应广、抗病力强等特点著称。但是由于芭蕉芋含有生物碱成分用作畜禽饲料生饲适口性差、消化率低,通过合理调制,将成为一种优质饲料,降低生猪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富含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对各种家畜的消化率都比较好,马铃薯生饲、熟饲的营养基本相似。但马铃薯的茎、叶及块核中均含有有毒物质,饲喂时应多加谨慎。 马铃薯含非蛋白氮较多,约占粗蛋白质的一半,其中有一种含氮物质名叫龙葵素,是有毒物质。块茎在未成熟和发芽时这种物质含量最高,一般在块茎青绿色的皮上和芽眼中最多,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建立HPLC法测定莲黄颗粒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同时研究莲黄颗粒对沙门氏菌的体内外作用效果。采用e2695高效液相系统测定莲黄颗粒中4种有效成分;采用打孔法和鸡沙门氏菌感染模型法研究莲黄颗粒体内外对沙门氏菌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莲黄颗粒中没食子酸、秦皮甲素、黄芩苷、穿心莲内酯4种成分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回收率在97%~103%之间,RSD值均小于2.5%。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简单、高效、灵敏度好。莲黄颗粒体外对沙门氏菌的抑制为高敏,体内能改善沙门氏菌感染导致鸡采食量的降低,并能修复肝脏和盲肠的损伤。研究为莲黄颗粒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野犀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犀牛是现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五种,其中二种产于非洲,即白犀和黑犀;三种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即大独角犀(又称印度犀)、小独角犀和苏门犀(又称双角犀)。历史时期中国的野犀是怎样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菊芋品种青芋二号为试材,在温室进行全生育期栽培试验,研究了青芋二号干物质和糖分积累分配以及去花处理(摘掉花朵)对青芋二号块茎干物质和糖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主要糖分是还原糖,块茎、茎中主要是非还原糖。青芋二号在开花期时总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之后地上部生物量减少,地下部由于此时块茎正处于膨大生长阶段,生物量继续增加。去花处理对青芋二号的块茎生物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块茎数量增多了39.67%,块茎个头变大了59.46%,块茎干重比未去花的增加22.53%。去花植株相同干重下的块茎组织中的总糖含量与未去花植株相比显著降低但还原糖含量没有差异。通过HPLC-ELSD(高效液相色谱- 蒸发光检测仪)检测发现去花处理对糖的成分与含量也有影响,蔗果五糖含量增加了32.47%,更高聚合度的果聚糖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其他糖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1.营养特性。马铃薯块茎粗纤维含量较低(4.4%),蛋白质生物学效价高,且块茎干物质中80%左右是淀粉,按单位面积生产的可消化能与蛋白质数量计算,比一般的作物都高。能值略高于甘薯,但比玉米低;马铃薯粗蛋白质含量9%左右,高于木薯和甘薯,赖氨酸含量高于玉米;胡萝卜素含量极低,其他维生素含量同玉米接近;马铃薯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2.饲用价值。马铃薯适口性  相似文献   

19.
1能量饲料能量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低于20%的饲料,其营养特点是含有丰富的易于消化的淀粉,主要包括禾谷类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等。  相似文献   

20.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粮、油、饲兼用,综合利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是开展油莎豆遗传育种和复杂性状遗传解析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48份油莎豆种质资源为实验材料,对株高、分蘖数、叶宽、块茎长宽比、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8份油莎豆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8.94%~50.3%),其中与地上草产量和地下块茎产量相关的指标如分蘖数、块茎长宽比、百粒重等性状变异程度较高。聚类分析表明,48份油莎豆资源可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5个种质,第Ⅱ类群包含5个种质,第Ⅲ类群包含12个种质,第Ⅳ类群包含16个种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综合评判表明,JYD-27,JYD-41,JYD-20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块茎长宽比、百粒重、叶长宽比3个主成分可作为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