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分密度是影响林分生长的重要因素。经过查阅相关文献,阐述了相关学者对杉木林分密度与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株数之间关系,以及杉木林分各个生长阶段密度指标的选择等研究结果,认为林分密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的内部结构,直接影响了林分的生长状况,故在杉木林分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应对其密度进行控制,以实现营林工作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省国营黄丰桥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 ,以分析林木间的生长差异和模拟杉木人工林平均直径、平均树高的生长过程为基础 ,提出以林分平均直径和平均树高为指标 ,分别地位指数、林分年龄编制出国营黄丰桥林场杉木人工林的速生标准 ,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服务。  相似文献   

3.
以杉木人工林营林生产作业项目工程量(人工、材料、机械、运输)和林分生长过程表资料,分别未成熟林阶段和可售林木阶段,用平均现实成本和价格确定资产估价是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湖南省国营黄丰桥林场的杉木人工林为对象,以分析林木间的生长差异和模拟杉木人工林平均直径、平均树高的生长过程为基础,提出以林分平均直径和平均树高为指标。分别地位指数、林分年龄编制出国营黄丰桥林场杉木人工林的速生标准,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杉木人工林营林生产作业项目工程量(人工、材料、机械、运输)和林分生长过程表资料,分别未成熟林阶段和可售林木阶段,用平均现实成本和价格确定资产估价是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在遂昌调查的标准地资料,建立杉木人工林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每公顷断面积和林分蓄积量生长方程,以此编制杉木人工林现实收获表,并简单分析遂昌县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点,预估了杉木人工林的年生长量。杉木是遂昌县最重要的用树树种之一,从70年代初大规模人工造林以来,已营造杉木人工林56278hm2,蓄积量1029876m3,如何提高杉木人工林的经营效益,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杉木人工林的调查,编制现实收获表,为生长预估、森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31块杉木人工林林分解析标准地资料,以改进的8参数Chapman-Richards函数,分别建立了以地位指数和年龄为解释变量的杉木人工林现实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株断面积生长过程的数学模型,用最优分割与模型特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26年生杉木人工林林分发育过程分为3个时期5个阶段。阐述了应采取的相应培育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会同杉木人工林林分全林整体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并建立了会同杉木人工林完满立木度林分自然生长和一般林分的自然生长的规律和模型,并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会同杉木人工林人为控制密度生长过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这组生长模型可以满足林业生产和科研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8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林分的生长效应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生长差异及显著。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表现为:8年生时杉木林分的蓄积量与造林密度的大小成正相关,密度越大,林木的分化越早,影响后期杉木的生长。因此,合理的造林密度对林分正常生长发育尤为重要。通过对杉木4个不同造林密度进行分析,以1600株/hm2为最好。  相似文献   

10.
收集德化县138块人工杉木林标准地(样地)及34株解析木资料,选取5种数学模型对杉木林分各类生长因子(胸径、树高、断面积)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以相关系数最大、剩余标准差最小的 Y=a(1-e~(-kx))~b 曲线作为杉木林分各类生长因子的生长模型,制定出不同时期的杉木林分树高、胸径生长指标,同时根据所拟合的断面积曲线,以公式 N=4∑G/D~2·π确定林分密度,并在配合林分形数方程的基础上,以公式 M=F·H·∑G 计算出不同时期的林分蓄积量,从而确定了德化县人工杉木林分的各类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林分的生长过程、形成原因和功能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杉木低质低效林综合等级的判别函数,将林分划分为四种类型极低质低效型、生长潜力型、低质型、综合低质低效型.对林分立地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杉木生长的因子根据其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坡位、土壤厚度、坡度和坡向.它们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立地条件类型.根据对各等级的林分生长过程及其立地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划分杉木低质低效林的技术参数标准.  相似文献   

12.
编制杉木树高指数表,可用于评价杉木林立地质量和生产潜力,预测林分在不同林龄时的生长效果,为杉木造林地选择和科学营林提供较可靠的依据.为此,近两年来,我们在中国林科院统一布署下,开展了本省杉木立地类型区划林分调查,并综合以往的一些调查研究资料,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试编了我省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树高立地指数表.现将方法和过程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林下套种模式是林分在经营过程中修复脆弱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对低产阔叶林、主伐择伐后的杉木林、主伐择伐后的马尾松林等不同林分类型进行了套种楠木的试验,观察并比较了楠木在不同林分修复类型下的生长状况,为不同林分修复类型套种经营以及推广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二类森林资源小班调查测树因子,选择优良林分,建立林分生长模型,编制杉木人工林优良林分生长过程表,是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在生产实际中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间伐是调整林分生长的主要措施,通过间伐使林分的环境因子:光、热、气等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林木生长。在传统的森林经营中,杉木人工林的间伐时间、间隔期、强度等都是通过标准地的设置来确定,确定的原则基本上是依据经验和市场的需求,这种方法主观性比较大,很难符合森林自身的生长规律,因此对林分的生长不利。本文研究认为,判别分析法可以使特定区域的杉木人工林的间伐技术建立在快速、准确、科学、实用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的调节林分营养空间的均衡分布,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通过研究,得到的井冈山区杉木人工林判别函数为:Y=0.0322x1—0.008x2—0.005x3.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二类森林资源小斑调查测树因子,选择优良林分,建立林分生长模型,编制杉木人工林优良林分生长过程表,是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在生产实际中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磐安县黄檀林场杉木迹地更新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采伐迹地用日本细叶花柏进行补到促进萌芽更新,其林分生长比杉木纯萌芽更新林分要提前1-2年都闭,且生长快,是杉木成熟林进行采伐迹地更新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杉木、马尾松为例,并以该树种林分自然稀疏线,地位指数等上层树高线数学模型及参数值,计算各树种不同初始密度、地位指数、林龄(树高)生长阶段的林分适宜密度。初始密度、地位指数愈高,其适宜密度愈高,反之,则愈低。这是各树种林分适宜密度的基本变化规律。杉木、马尾松各树种值不尽一致。同时亦由此看出,一定立地条件下之适宜密度是随林分密度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林分适宜密度不为某定值。  相似文献   

19.
在12年生杉木人工纯林中进行不同强度间伐后套种丝栗栲,对林分的生长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杉木林间伐后,保留杉木1 110~1 350株/hm2,林下丝栗栲生长状况良好,而且能够促进上层保留杉木林木的生长,形成层次明显的复层林分。方差分析结果也显示,三种不同保留密度的杉木林分套种丝栗栲后,杉木单株材积生长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杉木丝栗栲复层林分杉木单株材积明显增长,有利于培育杉木大径材,且保育了一定数量乡土阔叶树种,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建议在闽西北林区适宜林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初植密度、间伐对杉木林分优势高生长过程的影响*洪玲霞关键词杉木优势高初植密度间伐立地质量是决定林分生长和收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用材林经营与管理中,立地质量定义为“生长在某一地位上既定树种或林分类型林木的生产潜力”。以往的研究表明:许多树种的材积生产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