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我国优质鸡种资源--藏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学余 《中国家禽》2003,25(10):44-45
1藏鸡的产地、分布、数量藏鸡原产于我国青藏高原,主要分布于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东部,那曲地区东部和阿里地西南部,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西藏东三江中游流域高山深谷区分布最多,此外,藏鸡还分布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洲东部的玉树、囊谦、称多三县  相似文献   

2.
西藏不同区域藏鸡的生产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鸡产于我国青藏高原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 ,主要分布于我区的山南、拉萨、昌都东南部、日喀则中东部、那曲东部和阿里西南部、林芝等 ,以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流域高山深谷区分布数量最多 ,是当地藏族人民饲养的重要鸡种。据统计 ,全区有各类鸡种 5 5万余羽 ,其中藏鸡有5 0万余羽 ,占鸡总数的 91%以上。藏鸡肉味鲜美 ,蛋品质优良 ,藏鸡具有对高寒环境较强的适应性、孵化力高、肉质好、味美和具有观赏价值等优点。近年来 ,由于人们大量食用藏鸡而不加以保种 ,致使其总数已锐减为 2 0万余羽。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 ,藏鸡…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1984年7—9月通过对西藏自治区那曲、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区、市,以及1985年7月对四川省阿坝州的实地考察,对藏鸡所栖居的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气候资源、草地植被、体形外貌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一、藏鸡生态地理分布藏鸡产于青藏高原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在西藏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的藏中、藏南和藏东三江中游流域高山深谷区。在四川分布于海拔1400—3500米的高原与高山峡谷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4.
藏鸡初探     
藏鸡(Tibetan Chicken)是青藏高原藏族聚居区的一个原始小型鸡种。本文报道它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生理和器官方面的一些特点,提出藏鸡在高原缺氧生态环境下种源保留的必要性。一、养鸡概况玉树州地处青藏高原中心,位于青海省  相似文献   

5.
藏鸡是世居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小型地方鸡种,对高原极端环境具有独特的适应性。藏鸡的低氧适应性表现在低氧孵化胚胎期死亡率低,胚胎心脏和尿囊绒毛膜(CAM)低氧条件下能维持正常的发育和功能。研究通过比较低氧孵化时藏鸡与低地鸡种的胚胎心脏和CAM组织基因表达,已经鉴定了一系列参与心肺系统发育、血管生成等途径的重要候选基因,但未能清楚阐明藏鸡胚胎适应低氧的分子进化机制,还需要进一步解析关键功能基因的功能及其机制。本文从生理表型、基因组选择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回顾了藏鸡高原低氧适应性微进化机制研究进展,为藏鸡资源创新利用和优质高效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藏鸡是西藏特有的高原型地方鸡种,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2 200~4 1 00 m的半农半牧区,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河谷区和藏东三江中游高山峡谷区数量最多、范围最广.产区包括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拉萨市、昌都地区东南部、日喀则地区中南部、那曲地区东部和阿里地区西南部.实践表明,西藏特殊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养鸡业的发展.许多生产性能良好的鸡种难以适应当地高寒、低气压、缺氧的环境,引种后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生产性能大幅下降.直接用外来鸡种发展西藏养鸡业的策略已被现实所否定.相反,很多地区的农牧民多保持着饲养藏鸡的传统,藏鸡的饲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藏鸡作为西藏唯一的地方品种,在藏鸡的保护和利用上要多做一些富有前瞻性、高起点的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7.
藏鸡是一种体型轻小、胸腿发达、快羽,适宜于高寒、低压、缺氧高海拔地区的地方优良品种,素以觅食能力强,极耐粗放,体小肉多、肉质细嫩鲜美而著称,是高海拔地区养食业中的当家品种,针对藏鸡生产、繁育的现状和不足,分析其制约因素,研究搞好藏鸡繁育与饲养综合配套技术以及藏鸡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对策,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长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西藏藏鸡保种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独特的地理条件   西藏位于祖国西南边疆,地理位置在北纬 26° 50′~ 36° 29′,东经 78° 24′~ 99° 06′之间,全区总面积 120余万平方公里,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内平均海拔高达 4 500米以上,含氧量 60%左右,自然气候独特。因存在地区的差别,所处的海拔、含氧量、温度、雨水量、日照天数及霜期等差异很大,如阿里、那曲及林芝、察隅是高寒恶劣多变的自然气候。 2藏鸡生物学特性   藏鸡是藏族人民长期饲养、人工选择的地方原始品种,适应于高寒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该鸡体型较小,匀称紧凑,性情活泼,好斗性强,善于登高飞…  相似文献   

9.
<正>藏鸡属肉蛋兼用型高原地方原始鸡种。我们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测定等方式,调查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州)境内的藏鸡品种,掌握了藏鸡的分布、特征、特性及数量,为保护藏鸡遗传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一、藏鸡分布与自然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通过藏鸡杂交确定其对藏鸡生产性能的提高效果。以藏鸡纯系及其他2个地方鸡培育品系为素材,组成3个藏鸡二元杂交组合和2个纯系组合,测定5个组合13周龄公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液生理指标及52周龄母鸡产蛋性能和40周龄蛋品质。结果显示:杂交组合活重大于藏鸡纯系,屠宰率高于C3纯系,52周龄产蛋率和入舍鸡产蛋数均高于藏鸡纯系,40周龄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强度也高于藏鸡纯系,红细胞分布宽度等高于C3纯系。综合分析表明,含藏鸡血缘的杂交鸡性能与藏鸡纯系和C3纯系相比有一定优势,且血液生理指标优于C3纯系,研究结果为藏鸡杂交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动物机体在无氧条件下无法进行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藏鸡长期生活于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文章从藏鸡种质特性、血液生理指标、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线粒体基因突变等五个方面综述了藏鸡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的研究现状,提出藏鸡高原低氧适应性的可能分子机制,为低海拔鸡种的高原引种及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藏鸡与新扬州鸡的体尺及屠宰性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鸡是我国地方鸡种,已在海拔2200~4100m的西藏生活了上千年,是世界上在高海拔生活历史最久的鸡种,对高海拔低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藏鸡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发展我国高海拔地区养鸡业的重要品种资源,也是研究动物高海拔低氧适应生理和遗传机制的良好材料。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藏鸡资源,了解其在平原地区的适应情况,本试验将藏鸡与地方品种新扬州鸡进行了比较,为目后利用藏鸡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藏鸡的现状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锋 《四川畜牧兽医》2000,27(Z1):111-112
藏鸡是一种体型较小、胸腿发达、快羽 ,适宜于高寒、低压、缺氧高海拔地区的地方优良品种 ,素以觅食能力强 ,极耐粗放 ,体小肉多、肉质细嫩鲜美而著称 ,是高海拔地区养禽业中的当家品种。针对藏鸡生产、繁育的现状和不足 ,分析其制约因素 ,研究搞好藏鸡繁育与饲养的综合配套技术以及藏鸡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对策 ,无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长远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藏鸡对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遗传适应性,通过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高海拔藏鸡与低海拔藏鸡的差别。以西藏(海拔3 800 m)藏鸡、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海拔2 700 m)藏鸡(以下称甘孜州藏鸡)、成都彭州美丽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养殖的藏鸡(是由生长于海拔高度为3 800 m处的西藏藏鸡经过9年的选育而来,以下称低海拔藏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藏鸡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高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高于低海拔藏鸡,该3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西藏藏鸡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低于低海拔藏鸡,该2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加大的趋势。西藏藏鸡的血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均高于甘孜州藏鸡和低海拔藏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甘孜州藏鸡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藏鸡(P0.01)。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生长于3 800 m处的西藏藏鸡在1 000 m海拔的环境条件下经过9年的选育与培育其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及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生理指标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和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均发生了极显著(P0.01)的变化,说明这些指标与藏鸡在高海拔缺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藏鸡对高海拔生态环境的遗传适应性,通过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比较高海拔藏鸡与低海拔藏鸡的差别。以西藏(海拔3800m)藏鸡、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海拔2700m)藏鸡(以下称甘孜州藏鸡)、成都彭州美丽田园农业有限公司养殖的藏鸡(是由生长于海拔高度为3800mm处的西藏藏鸡经过9年的选育而来,以下称低海拔藏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藏藏鸡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高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高于低海拔藏鸡.该3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的趋势。西藏藏鸡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甘孜州藏鸡,甘孜州藏鸡又低于低海拔藏鸡,该2种指标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加大的趋势。西藏藏鸡的血液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均高于甘孜州藏鸡和低海拔藏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甘孜州藏鸡血液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碱性磷酸酶(ALP)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藏鸡(P〈0.01)。同时该研究结果显示,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生长于3800m处的西藏藏鸡在1000m海拔的环境条件下经过9年的选育与培育其红细胞数(RBC)、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及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生理指标以及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葡萄糖(GLU)和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均发生了极显著(P〈0.01)的变化.说明这些指标与藏鸡在高海拔缺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阿坝州位于四川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理环境洁净,无污染,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天然优势。有天然草地6782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其中可利用草地5784万亩,有麦洼牦牛、河曲马、藏系绵羊、汶川铜羊、藏猪、藏鸡等十多个地方品种,其中牦牛、藏系绵羊属特定区域内的特有优势畜种,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品种特色优势,在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广州地区藏鸡与五黑鸡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正常参考值,并进行比较分析,采集藏鸡与五黑鸡的血液样品,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和爱德士血液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其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藏鸡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极显著或显著高于五黑鸡(P 0.01或P 0.05),而藏鸡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极显著低于五黑鸡(P0.01);藏鸡的碱性磷酸酶(ALT)谷丙转氨酶(AMYL)均显著低于五黑鸡(P0.05),而藏鸡的GLU极显著高于五黑鸡(P0.01);两个品种间其他生理和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获得了广州地区藏鸡和五黑鸡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同时藏鸡在广州地区经过人工驯化饲养后较好地适应了亚热带气候,其大部分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与五黑鸡的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4(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4,CCL4)基因特点及其在藏鸡各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情况。以藏鸡作为研究对象,使用RT-PCR技术克隆藏鸡CCL4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利用qPCR技术检测CCL4在藏鸡不同日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构建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藏鸡CCL4基因长度为633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270 bp,编码89个氨基酸;藏鸡CCL4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原鸡同源性为100%;CCL4基因在藏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腿肌中均有表达,在脾脏中表达量相对较高。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CCL4基因的功能和藏鸡的免疫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藏鸡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原始地方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生活历史至少有1 000多年,是世界上高海拔生活历史最长的鸡品种.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驯化使其适应了高海拔环境,它不仅是发展高原养鸡业不可多得的品种资源,也是研究高海拔适应性生理和遗传机理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不同海拔(西藏:2900m,北京:100m)对藏鸡和小型鸡(对照)胚胎的血液学参数和高原胚胎血管密度的测定,分析其在藏鸡胚胎高原适应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原孵化第9天藏鸡胚胎尿囊绒毛膜(CAM)血管密度系数(VDI)比小型鸡胚胎低32.23%(P〈0.05),孵化第12天后两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高原孵化藏鸡胚胎在CAM毛细血管上并没有表现出比小型鸡更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征。藏鸡红细胞压积在高原孵化第12和15天显著高于小型鸡(P〈0.05),而红细胞计数与小型鸡无显著差异,同一时期藏鸡胚胎的纽细胞平均容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都比小型鸡胚胎高,而红细胞平均血纽蛋白浓度(MCHC)藏鸡胚胎低于小型鸡胚胎。说明在高原孵化藏鸡胚胎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可能与体积较大、血红蛋白含量较高的原始型红细胞产生较多并且存在时间较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