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种草养鹅作为一种节粮型的畜牧养殖项目,以其周期短、投资少、效益高的优点,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一方面,优质牧草的营养价值较高,是养鹅重要的饲料来源,利用牧草可以节省粮食,降低饲养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种草养鹅生产的鹅肉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属于绿色健康无公害畜产品,有利于人体健康,符合当前人们崇尚绿色消费的需求。在种草养鹅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寿县保义镇桃园村属典型的丘陵 地区,人均耕地0.76亩,土地季节性抛荒达 300亩,农民增收困难。2000年,保义镇党委政 府抓住全县种草养鹅试点的机遇,在资源、环 境、群众基础较好的桃园村进行种草养鹅试 点。他们向农户广泛宣传种草养鹅的效益和 前景,并通过技术培训、跟踪服务制定以奖代 补、信贷扶持等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 性,种草养鹅成为桃园村增收的好路子。 自去年开展种草养鹅试点以来,桃园村 87个养鹅示范户种植黑麦草105亩,共饲养 冬鹅5467只,到3月初出栏92%,每只商品鹅 获毛利17元,总收入8.7万元,户均收入近千 元。 (姚尚奎)  相似文献   

3.
姚尚奎 《中国家禽》2001,23(19):39-39
安徽省寿县保义镇桃园村属典型的丘陵地区,耕地面积1476亩,人口1942人,人均耕地0.76亩,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近600人,土地季节性抛荒达800亩,农民增收困难。2000年,保义镇党委政府抓住全县种草养鹅试点,广泛宣传种草养鹅的效益和前景,通过以田换田等形式为规模种草养鹅创造条件,把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作为关键措施,并制定以奖代补、信贷扶持等政策,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全村冬春季户均增收近千元,农民走上了养鹅增收的好路子。寿县饲养皖西白鹅有着悠久的传统,荒坡荒滩多,水草茂盛,然而近些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展种草养畜是建设生态畜牧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区纷纷以该思路为突破口,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种草养鹅自然被人们所看好.雏鹅养殖过程必须把好以下五关,才能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和实现养鹅增收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敏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8):32-32
四川白鹅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南溪县是四川白鹅的主产区之一,早在1987年就建场开展四川白鹅的保种选育工作。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当地品种资源优势,将种草养鹅作为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特色项目来抓,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该县出栏四川白鹅250万只,存栏种鹅9.12万只,配套种草1.4万亩,实现农民增收2250万元.人均增收82.5元。该县围绕种草养鹅调结构,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鹅业迎来明媚的春天,各地养殖者养鹅热情大涨,种草养鹅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亮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白鹅腾飞工程"在我市的逐步实施,种草养鹅已成为推动我市白鹅产业快速发展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种草面积近5万亩,规模养鹅520万只,比2000年增加2倍多,白鹅饲养量2 000万只,产值14亿元.为推进全市及全省种草养鹅工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周年青饲料供应、优质牧草选择及其茬口衔接等提出以下几种模式供各地种草养鹅户及技术推广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种草养畜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冬闲田土成为发展草地畜牧业、助农增收的重要资源。种草养鹅能显著降低饲养成本,提高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节约饲料粮,提高养殖者的收入。现将冬闲田土种草养鹅应用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清湖镇拥有水域面积 9.55平方公里 ,全镇 2 9个行政村有 1 9个分布在江山港、长台溪两岸 ,发展养鹅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1 998年 ,全镇种植黑麦草52 0 0亩 ,白鹅饲养量达 3 1 .69万羽 ,养鹅产值 950 .74万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 1 3 .3 6%,仅此一项 ,户均增收3 2 6.50元 ,人均增收 96.50元。 1 999年已种植黑麦草680 0亩 ,1~ 1 0月 ,白鹅饲养量已超过 4 0万羽 ,全年预计可突破 50万羽。清湖镇在抓发展种草养鹅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1 镇村干部是种草养鹅的“责任人”为了加快发展全镇的种草养鹅产业 ,抓好种草养鹅节粮试点项目的基地乡镇…  相似文献   

10.
种草养殖技术是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和财政部“种草养鹅节粮试点”项目,同时也是目前全国各地积极开展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之一。种草集约化养鹅技术主要是通过开发边角地和利用冬闲田种草栽菜,秋种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解决养鹅生产青饲料不足制约饲养规模  相似文献   

11.
养鹅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推动了我国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对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养鹅具有投资少、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符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农民增收的期望。目前,在饲养方式上正由传统养鹅转向种草养鹅,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笔者结合种草养鹅的生产实践,将其优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鹅是大型食草水禽,而且生长快、适应性广、耐粗饲。其产品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因此,养鹅是农民增加收入的良好途径。阐述了草鹅配套、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种草养鹅配套技术,提出做好种草养鹅的日常综合管理工作.是提高种草养鹅经济效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四川白鹅是我国著名的地方良种,南溪县是四川白鹅的主产区之一,早在1987年就建场开展四川白鹅的保种选育工作。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当地品种资源优势,将种草养鹅作为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特色项目来抓,为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该县出栏四川白鹅250万只,存栏种鹅9.12万只,配套种草1.4万亩,实现农民增收2250万元,人均增收82.5元。该县围绕种草养鹅调结构,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领导重视、任务落实1998年南溪县委、县府就把四川白鹅开发列入“南溪县1998至200…  相似文献   

14.
种草养鹅生产注意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梅  徐益  王超 《水禽世界》2010,(3):23-24
养鹅是一项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利润高的畜牧养殖项目。鹅以草食为主,种草养鹅不仅能满足鹅的成长所需,而且节省了饲料,养殖户还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为了使种草养鹅真正做到生态种养,应注意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博白县素有养鹅习惯 ,但 1 992年以前都是用传统方法进行小量养殖。 1 993— 1 995年实施《良种鹅及配套技术》 ,实行科学规模养殖 ,肉鹅年产量比 1 992年增长 2~ 3倍。为进一步发展养鹅 ,提高养鹅效益 ,1 996年开始 ,利用冬闲田种黑麦草养鹅。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 ,1 999年利用冬闲田种草 1 0 0 0亩 ,用草养鹅达 60 0 0 0羽 ,比上年种草 2 70亩 ,养鹅 2 0 0 0 0羽 ,分别增长 2 70 %和 2 0 0 % ,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 60多万元。种草养鹅能显著提高效益 ,促进养鹅发展 ,全县年出栏肉鹅达 2 0 1 2 3万羽 ,比上年增长 1 1 8%…  相似文献   

16.
种草养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种植一亩黑麦草可养鹅300只左右,料肉比由放牧养鹅的3:1降至2:1,每只鹅可节约饲料粮7斤左右,种植一亩黑麦草养鹅可节约饲料粮2000斤.等于夏熟每亩产粮2000斤,比种小麦增产1300斤,加上种草比种麦节约成本50元,每亩田一年可增加纯收入700元。由于种草养鹅解决了养鹅的饲草问题,养鹅业得到发展,农民还可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将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种草养鹅过程中,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种草养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属草食动物,养鹅具有耗粮少、投入低、周转快、效益高的特点,种草养鹅是提高经济效益,使农民勤劳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从牧草品种的选择、牧草的栽培技术和种草养鹅模式等方面对种草养鹅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鹅属草食动物,养鹅具有耗粮少、投入低、周转快、效益高的特点,种草养鹅是提高经济效益,使农民勤劳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从牧草品种的选择、牧草的栽培技术和种草养鹅模式等方面对种草养鹅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河南省固始县召开了由鹅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规模养鹅户代表、规模养鹅基地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及县畜牧站相关技术人员参加的种草养鹅现场会议,大力宣传种草养鹅的好处、优势及前景,使参会人员充分认识到传统的饲料喂养成本高、利润低,而种草养鹅则是把传统养殖方式转变为科学养殖模式,饲草种植后可分茬收割,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升了产品品质;既增加了养鹅户的收入,又增强了养鹅户的市场竞争力,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鹅是草食家禽,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完全用牧草饲养。大力发展种草养鹅,正成为各地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项目,种草养鹅技术也成为广大农户追求的一项实用新技术。总结我市农村种草养鹅的经验教训,发展种草养鹅,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