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曲海猪是属于我国江海型猪种的一个地方猪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长江北岸沿江高沙土地区。江苏省在气候上地处南北之间的中纬度位置,形成了气候上的过渡性特征。在全国热量带上正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区。气候上的过渡性特征主要反映在气候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上,农作物、林木、畜牧各业一般都兼有南北之利,对南北方生物引种驯化很为有利。江海型猪种亦曾称华北,华中过渡型猪种,它不仅位于自然条件的过渡地带,且是处于华北型猪种和华中型猪种的交错地带,因此江海型猪种基本上是由华北型猪种和华中型猪种杂交而育成。江苏省的姜曲海猪俗称“沙夹本”,就是通过华北型的“本种”和华中型的“沙猪”轮回杂交育成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江海型猪种是处于华北型和华中型的交错地带,由华北型和华中型两猪种长期杂交而形成,故曾称华北、华中过渡型.姜曲海猪(简称姜猪)和二花脸猪(简称花猪)是我省的优良地方猪种,姜猪主要分布在长  相似文献   

3.
姜曲海猪是我国地方优良猪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长江北岸高沙土地区。该区也是本省传统的重点产区。这一地带的猪种属华北和华中过渡型,在我国地方猪种类型的划分上称江海型。姜曲海猪具有早熟、生长速度快和肉质鲜美等特点。为了具体了解我国地方优良猪种的种质特性,于1980—1982年,在江海型内选择姜曲海猪为代表进行血液生化值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4.
《农村百事通》2001,(14):34
籽粒苋又名千穗谷、猪苋菜、西黏谷等 , 原产于热带美洲 , 我国以华中、华南、华北、东北种植最多 . 籽粒苋是一种夏季很重要的饲料作物 , 以植株高大多汁、产量极高而著称 . 1.植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文中指出,考察的组织的早熟性顺位,民猪为骨骼>肌肉>皮肤>腹外脂肪>总脂肪>板油,而长白猪和三江猪为骨骼>皮肤>肌肉>腹外脂肪>总脂肪>板油。肌体组成在多数情况下长白猪具有较高瘦肉率和较低脂肪率,所有各屠宰期长白猪与三江猪之间在瘦肉率和总脂肪率上差异均不显著。各组织阶段增重比值:随着活重的增长各脂肪性状的阶段增重比值相应增加,而肌肉组织的相对增长比值在活重15—30公斤阶段各品种猪均达最高值,此后,民猪显著递降,三江猪缓慢递降而长白猪为降—升—降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贵州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90种贵州蜻蜓区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蜻蜓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中有4个区系型,其中东洋区33种、占36.67%,东洋区-古北区55种、占61.11%,东洋区-古北区-澳洲区1种、占1.11%,东洋区-古北区-非洲区-澳洲区1种、占1.11%。贵州蜻蜓在中国地理区系中有18个区系型,其中华中区-华南区特有种所占比例最高,计17种、占18.89%;其次为华中区,计11种、占12.22%;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北区10种、占11.11%;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9种、占10%;华中区-西南区7种、占7.78%;华中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北区-青藏区各6种,分别占6.67%;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与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青藏区各4种,分别占4.44%;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青藏区-华北区-东北区各3种,分别占3.33%;华北区-西南区、华北区-华南区-西南区各2种,分别占2.22%;西南区、华北区-西南区-华中区-东北区、华北区-华南区-华中区-东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北区-蒙新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华北区-东北区-蒙新区各1种,分别占1.11%。由此可知,贵州蜻蜓区系以西南区、华中区、华南区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用Gompertz模型对我国部分地方猪种体重的生长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体成熟速度顺序及K值为:华中型(金华、大花白、大围子)1.10、江海型(姜曲海、太湖)1.05、西南型(内江)0.78、华北型(八眉、民猪、河套大耳)0.70、长白0.67及华南型(香猪)0.49.(2)无论从体成熟速度、成熟体重,还是从生长拐点等来看,江海型猪都接近于华中型猪.(3)我国地方猪种的成熟体重普遍偏小,种猪多在65~130 kg,生长拐点体重多在30~50kg;生长肥育猪成熟体重多在90~150kg,拐点体重40~60kg,最大生长速度不超过500g/d.  相似文献   

8.
五莲黑猪是在日照市五莲县及周边地区特殊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习俗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下,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保存下来的优质华北型地方猪种,是由本地的"民猪"在20世纪40年代与巴克夏等外来猪种杂交,经过世代选育,形成了今天的耐粗饲、繁殖力高、抗病力强、肉质品质好等优良特点的猪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画稿溪斑野螟的种类多样性及区系.结果表明,画稿溪斑野螟共42属59种,其中中国特有种3种,四川新记录16种.区系研究结论: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看,画稿溪自然保护区斑野螟亚科已知属均为跨界分布,12种分布型中,世界广布属所占比例最高,为21.43%;画稿溪斑野螟已知种共有9种分布型,其中以东洋-古北两界共有种为主,东洋界-古北界-澳洲界种类次之,再其次为东洋界特有种类.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看,画稿溪斑野螟已知种共有15种分布型,以华中区-华北区-西南区-华南区分布型所占比例最高,占23.73%;华中区-华北区-华南区次之,占15.25%;华中区-华北区-西南区和华中区-华北区皆占10.17%;其余各分布类型所占比例较小.区系相似度分析结论:画稿溪与浙江天目山相似度最高,达0.493 5;其次为浙江清凉峰、重庆四面山、贵州麻阳河、福建武夷山;与河南宝天曼、山西历山、广东鹤山的相似度很低.  相似文献   

10.
《油气储运》2010,(9):16-17
莱芜猪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等特性,被专家赞誉为“中国华北第一猪”。以莱芜猪为基础培育而成的专门化母本新品种——鲁莱黑猪,是山东省“十一五”期间推广的主导品种。以鲁莱黑猪为母本与国外瘦肉型种猪杂交生产的杂优商品猪,生长快、瘦肉率高,是进行优质商品肉猪生产的理想组合。鲁莱黑猪通过繁育、无公害绿色饲养,可生产高档品牌猪肉,肌内脂肪含量在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优良地方猪种,主产于山东莱芜,有5000多年的饲养历史。莱芜猪肉质好、繁殖力强,1982年被收入《中国猪品种志》,是我国猪种的宝贵基因库,被专家赞誉为“中国北方第一猪”。几十年来,山东莱芜猪育种中心通过对该猪种的保纯、选育,窝均产崽数可达15头,肌肉脂肪含量10%以上,居国际先进水平。以莱芜猪为母本,导入国外种猪血缘培育而成的新莱芜猪,是生产优质肉猪的专门化母本体系。以新莱芜猪为母本、杜洛克等为父本生产的优质肉猪日增重770克,饲料报酬2.9∶1,瘦肉率61%,且肉质优良。莱芜猪及新莱芜猪已成为我国今后开发优质肉…  相似文献   

12.
藏香猪是我国的高原放牧型地方猪种,有"人参猪"的美誉。藏香猪猪肉因其脂肪含量低、肉质营养丰富、口味鲜美而深受现代人的喜爱,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但由于藏香猪特殊的生活习性与繁育条件,目前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文章对藏香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管理方面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扩增猪各组织清道夫受体B族Ⅰ型(SR-BⅠ)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SR-BⅠ在猪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取不同月龄和不同猪种猪的内脏脂肪、皮下脂肪、肝脏、脾脏、肌肉、肾脏、肺脏、心脏等组织,提取其RNA,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人、小鼠及大鼠SR-BⅠ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用RT-PCR法扩增猪SR-BⅠ基因cDNA片段,检测该基因在猪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在不同月龄、不同部位、不同猪种脂肪组织中的转录表达规律。【结果】成功克隆了猪SR-BⅠcDNA片段,长度为192 bp(EU366320);该基因与牛、人、中国仓鼠、大鼠、小鼠在氨基酸序列上分别有84.1%,78.6%,77.5%,67.0%和66.6%的同源性;SR-BⅠ基因mRNA在瘦肉型猪种上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脂肪型猪种,随月龄的增加其表达量逐渐上升,且其在皮下脂肪的表达量较内脏脂肪高。【结论】SR-BⅠmRNA的表达与猪肥胖程度、年龄以及脂肪沉积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梅山猪     
梅山猪是中国优良地方品种太湖猪的一个主要品系,分为大梅山猪、中梅山猪、小梅山猪3个类型.以高繁殖力和肉质鲜美而著称,它也是经济杂交或培育新品种的最大优良亲本,被誉为"世界级产仔冠军",是世界公认的一个宝贵猪种.梅山猪体型较大、骨胳粗壮、繁殖力高.商品猪肉质鲜美,细嫩多汁,肌间脂肪丰富,具有明显的大理石花纹,五花肉多.  相似文献   

15.
新疆杏与华北杏果实主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分析测定了南疆20个杏品种果肉总糖、总酸、VC和可溶性固形物及水不溶性固形物含量,种仁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果实的其它性状,以10个华北杏为对照.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糖分含量高而酸度低,糖酸比高达13.34,是华北杏的1.5倍;两大品种群的VC、水不溶性固形物、种仁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在总体差异不明显,但在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新疆杏果型偏小,平均果重比华北杏低了近15 g,但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极高,比华北杏高了近4个百分点,风味口感明显不同于华北杏.  相似文献   

16.
一、六白猪 1,品种特征 六白猪是由华北型黑猪同华中型花猪在安徽省太湖县长期混交形成的肉脂兼用型猪种,其体型中等偏小,体质细致,头轻,嘴筒宽、中等长,鼻面微凹,面部皱纹清晰,耳大下垂至嘴角,皮薄,毛稀,被毛黑色,头端、尾端及四肢末端均为白色,腹小微下垂,四肢结实,背腰平直。体型修长。后躯丰满,乳头7对以上。  相似文献   

17.
黄脂与黄疸质的不同人们常常把患黄脂病和黄疸病的猪统称为“黄膘猪”。其实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一般来说,前者是黄膘,指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发黄,是脂肪的一种非正常性的黄染现象。除脂肪外,其它组织可食用。而后者除脂肪发黄外其它组织、器官均呈不同程度的的黄染,不可食用。  相似文献   

18.
莱芜猪     
莱芜猪是我国华北型优良猪种.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高、肉质优良、配合力好等特性。莱芜猪的背毛为黑色,鬃毛比较突出,肚腹比较大,外表与野猪相似。  相似文献   

19.
一个地区的昆虫区系研究对当地昆虫种类的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对当地农林害虫的可持续控制及资源昆虫的保护利用产生重要价值.查阅文献发现,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区系研究比较薄弱,为此,采用实地野外考察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西部卢氏地区的半翅目(狭义)昆虫区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后,卢氏地区的半翅目昆虫种类数量提升至12科33种.从世界动物区系属性上看,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25种,占调查总数的75.8%,完全东洋区种类有5种,占调查总数的15.2%,其他类型极少发现,表明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带有强烈的东洋区与古北区过渡属性.从中国动物区系属性看,华北、华中、华南和西南四区共有种为7种,占调查总数的21.2%;有3个分布类型都包含4种,分别是西南和华中区共同分布型,西南区、东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共同分布型,西南区、蒙新区、东北区、华南区、华中区、华北区共同分布型,各占调查总数的12.1%.国内昆虫七大区系亚区对卢氏地区半翅目昆虫区系结构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是华中区、西南区、华北区、华南区、东北区、蒙新区、青藏区.  相似文献   

20.
猪PPAR基因多态性与脂肪性状相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长×梅和长×大×二两个含 2 5 %太湖猪血统的杂交猪群为试验材料 ,用PCR -SSCP法检测了猪PPAR基因 ,结果在长×长×梅中发现AA、BB、AB三种基因型 ,在长×大×二猪中只发现AA和AB两种基因型。本研究还将 3种基因型与背膘等屠体脂肪性状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除肌内脂AA型高于AB型和BB型外 ,其他的脂肪性状AB型猪较其他型猪略高 ,但差异不显著。这提示我们 ,PPARγ1 基因中Met5 9Val突变也许并不适合作为猪的脂肪性状的候选基因 (遗传标记 ) ,或者需要在该基因的其他位置寻找新的单核酸多态性位点 ,继续探索PPAR基因对猪脂肪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