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发病情况河北省遵化市汤泉乡元果庄村耿某饲养乌苏里种貉134只。耿某对全群种貉进行附红细胞体病预防注射,每只种貉肌肉注射2毫升血虫灭(主要成分: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同时由饲喂冬毛生长期料改喂准备配种期料。注射后当晚喂料时,全群即发现剩食。次日开始有14只种貉先后发病。病貉呕吐鲜血或咖啡色血液,排干硬黑色粪便。发病种貉中,两年以上种貉发病5只,死亡1只;当年新选留种貉发病9只,死亡3只。从发病及死亡情况分析来看,当年新选留种貉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两年以上种貉。2 临床症状全群种貉突然厌食,病貉表现腹痛、磨牙、不安。病貉呕吐鲜血或咖啡色血液,体表皮肤及可视粘膜苍白,排黑色干燥或弹  相似文献   

2.
乐亭县毛庄乡某户饲养146只,其中当年貉116只。2001年9月30日,有4只同窝当年貉开始发病,用氟哌酸治疗无效。发病第二天有2只死亡。10月2日又有7只当年貉相继发病,通过乐亭县兽医院剖检和实验室镜检诊断为貉钩端螺旋体病。笔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迅速控制了病情并在短时间内治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临床症状本病发病突然,很快废食,反复呕吐,体温在42℃以上,两眼流泪,大量饮水,饮后即吐。发病3天后病貉体温恢复正常或偏低,这时病貉极度衰弱,呼吸困难,口腔黏膜发白,嘴角带有黏涎,排带血水样便…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养貉专业户暴发巴氏杆菌病进行了详细调查,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1985年9月份,肇东镇养貉专业户王某养貉37只,其中成母貉8只,公貉4只。当年生育成种貉25只。于  相似文献   

4.
沙门菌病是动物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毛皮动物尤其易感。貉沙门菌病的病原是肠道杆菌科沙门属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见的致病血清型有肠炎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本病主要传染源是发病和带菌的貉和其他动物,以及被沙门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及用具等。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因此饲养员也可能成为传染源。抵抗力低下的貉及幼龄貉容易感染,死亡率较高。笔者曾接触1例貉沙门菌病病例,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7年1月25日,某养殖户带2只貉就诊,1只已死亡,1只病情较重。主诉:共养貉100只,年龄均为9~10月龄,1周前开始发病,发病8只,起…  相似文献   

5.
1988年6月某野生貉驯化饲养场,发生一种以肺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首先仔貉发病死亡,随后成年貉也发病死亡,经剖检及实验室诊断为貉假单胞菌病。现将发病情况、诊断及防制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1合理选留种貉貉的性成熟时间一般为8~10个月,选留种貉最好是5月底前出生的。母貉应选产仔多,哺乳力强,性情温顺,个体较大,身体各部分协调,毛色纯正。经过育成期、冬毛生长期等不同阶段的选育,到9月底基本可以确定所留的种貉。一般公母比为1∶3或1∶4。在种貉群年龄结构上2~4岁的母貉应约占60%,5岁以上特别优秀的约占10%,当年出生的约占30%。  相似文献   

7.
滦县安各庄镇有一养貉专业户,2004年2月6日爆发附红体病和细小病毒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该养殖户饲养貉228只,其中仔貉158只,成年貉70只。仔貉首先发病后波及全群。仔貉死亡38只,成年貉死亡26只,发病貉均表现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被毛粗乱,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粪呈黄色、灰黄色,有粘液、血液、气味腥臭。仔貉病程短,症状明显。发病开始曾用青、链霉素,庆大霉素,安乃近混合肌注,效果不明显。经我们采血化验,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8.
我市养貉户王某、饲养貉37只,干1999年3月,发生以高热、腹泻。神经症状、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犬瘟热、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王某1997年春开始养貉,起初购买了8只,以后逐渐繁殖,最多发展到70多只,后来陆续卖掉30几只。因大小貉从来没生过病,仔貉成活率高,他从未接种任何疫苗。今年3月,突然有5只貉生病,第二天发展到8只,至3月中旬,共发病IS只,死亡12只,发病率48.6%,病死率66.7%。2临床症状病貉表现体温升高达40.5℃,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时有呕吐现象。初期排干硬疙瘩…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春季 ,天峻县阳康乡第三牧业社某牧户的羊 ,先后发病死亡 ,主要是当年的羔羊。 2 0 0 2年春季 ,阳康乡第一、二牧业社又发生了此病 ,经诊断为羊泰勒焦虫病。1 流行情况2 0 0 2年春季 ,对阳康乡第一、二牧业社的 2 0 0 0只羊 (其中绵羊 15 0 0只、山羊 5 0 0只 )进行了调查。其中当年的羔羊 75 0只 ,发病 32 6只 ,发病率 4 3.4 7% ,死亡2 0 4只 ,死亡率 6 2 .5 8% ;两社新引进的绒山羊 10 0只 ,所产的 6 5只羔全部发病 ,死亡 36只 ,死亡率 5 5 .38%。10只成年绒山羊也发病 ,但治疗后痊愈。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羊精神萎钝 ,消瘦 …  相似文献   

10.
貉产生应激反应与本身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有关,但造成死亡的病例很少见。笔者遇到貉因应激反应死亡的情况,现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与症状2009年10月某养貉户从吉林购入种貉70只,到家后第2天就发现有5只貉精神状态异常,其特征是:有的不食,笼内乱串,用爪抓、  相似文献   

11.
2000年3月,我县师素乡张某养15只貉,其中9只2年貉,6只当年留作种用小貉。张某来我站就诊时已死亡7只,剩8只全部发病。 一、发病原因1999年12月份用犬五联疫苗防疫时未按说明用药(周后重复用药 1次),为了节省资金,张某只注射了一次五联苗没有第2次加强注射,另外张某平时不注意貉舍卫生及消毒。 二、临床症状病貉精神萎靡不振,喜卧于小室内,不愿活动,厌食,目光迟钝,鼻镜干燥,有时腹胀、下痢,有的呕吐白沫,全身蜷缩,消瘦步态不稳,可视黏膜苍白,后躯麻痹,不能站立;粪便呈煤焦油状,初期体温升高,鼻…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月份,诸城市某养殖户饲养的貉发生了一种以眼有脓性分泌物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犬瘟热继发沙门菌感染。1临床症状该场共饲养貉300多只,其中种貉50多只,仔貉250只。种貉无明显症状,主要是仔貉发病,大群发病20 d,一共100多只陆续发病,发病笼舍集中,就诊时已死亡70多只。就诊前2周前接种过犬瘟热疫苗,接种后发病加剧,仅接种后仔貉死亡多达  相似文献   

13.
1 发病情况 2009年6月30日,我市杨某饲养的貉突然发病并死亡。杨某共养貉240只,其中80日龄160只,60日龄80只,此次发病的为60日龄貉,发病13只,死亡11只。曾用青链霉素治疗未见好转。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7月初 ,荣成市靖海镇某个体养殖户所饲养的貉 2 0 0只、水貂 90 0只 ,貉皮肤零星发生秃毛病变 ,按疥螨治疗无效。死亡 1 4只。此时怀疑犬瘟热病前来市兽医站就诊 ,通过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貉秃毛癣病。流行情况在该养殖户饲养的貉、貂中 ,貉首先发病 ,开始为零星散发 ,且症状轻微 ,随着气温增高 ,特别是在7月下旬潮湿多雨的情况下 ,病兽猛增 ,发病率高达70 % ,症状明显 ,但死亡率不高。临床症状在病貉的头部皮肤上 ,有的也在颈部和四肢的皮肤上 ,出现圆形的秃毛病变 ,覆盖灰色鳞片和外壳 ,剥下外壳露出充血皮肤…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与特点锦州地区养狐、养貉场近年来该病来常有发生,为此,对笔者河北乐亭、昌黎两地养貉专业户中两个养殖户进行了专项咨询及诊疗实验。两户共养基础乌苏里母貉、北极狐200余只,在2006年7月份咨询与诊疗调查中,据养殖场人员告知,到当时为止共发现患该病仔狐共8窝,仔貉2窝,合计仔貉、仔狐70只,进一步经过现场实地检查发现有约40只幼貉发生本病,合计占当年所产狐、貉总数的10%左右。瘫软症发病的主要特点是,成年狐、貉几乎不发生本病,发病对象主要是仔狐和断乳初期的幼貉;从疾病的流行特点来看,该病不具有传染性,不波及临近养殖户狐、…  相似文献   

16.
<正> 进入4月份以来,正值母貉产仔哺乳期,也是新生仔貉发病的高峰期。一个月来我站陆续接到新生仔貉大批死亡病例,从3日龄到15日龄不等,但以3~10日龄最多。现仅把一例附红细胞体病与沙门氏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河北省昌黎县靖安镇畜主庞某有临产母貉25只,到4月21日已有12窝陆续产仔,共产仔108只。仔貉产下前3天表现非常活跃健康,吃奶正常。3日后仔貉叫声异常,出现拒食现象,拉白色、黄色稀粪,少数有角弓反张现象,仔貉多数在2日后死亡。现有病貉(母15只,仔28只)每窝仔貉死亡率在70%~100%不等。母貉多数表现少食、腹泻、呕吐、倦怠,但无死亡。检查已经产仔母貉乳房,无异常,挤压乳头泌乳正常。畜主给母貉口服环丙沙星粉、先锋粉、阿莫西林粉等均无效。2 病理变化仔貉外观体况良好,剖检可见皮下肌  相似文献   

17.
1987年7月下旬,哈尔滨市某小型野生动物养殖场幼貉群中发生白肌病和犬瘟热混发,先后发病死亡幼貉160余只,死亡率为全群幼貉总数的60%。采取紧急防治措施以后,控制了疾病的扩大和蔓延。现将该病的发生情况报道如下。一、临床表现根据病程长短,大致区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1.急性型:约有65%的病貉病程经过属此种类型。病初精神沉郁,嗜睡,减食,鼻镜干燥,结膜潮红,体温39.6℃。  相似文献   

18.
仔貉红爪及干尾病多发生于7—30日龄的仔貉,成年貉偶尔发病。此病发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均归死亡。笔者近年共收治7窝46只本病患貉,除1例后期患貉死亡外,其余均治愈。  相似文献   

19.
<正>1发病情况我市某养殖户饲养貉100余只,2007年8月12日有5只貉发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黄疸、贫血、消瘦等症状。后又连续数十只发病,死亡3只。发病期间曾用磺胺类药和常  相似文献   

20.
<正> 畜禽毛虱病屡见不鲜,但毛皮貉的毛虱至今尚未见详细报道.1986年11月份,本校貉场发生该病,现将诊疗经过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6年7月,我校由黑龙江省饶河县购入20对乌苏里貉(其中有两只是从山上新捕捉的野生母貉),与貉场原有的25只种貉合群饲养.到11月份时,发现有的貉痒感强烈,常在笼网上擦痒,或呈犬坐姿势用后爪抓挠颈部和肩胛部位,有时损伤皮肉或造成毛绒脱落.病情发展较快.11月8日仅发现2只种貉有掉毛现象,由于未买到理想药物,延误了治疗,到15日就发现有10只种貉掉毛,掉毛部位的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