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物安全是指采取多种措施保护畜禽免遭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建立屏障以避免病原微生物扩散到健康畜禽的一系列措施。畜禽疫病的有效防控是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生产实践中,过多强调药物防治而忽略生物安全的作用,会使我们非常被动,使畜禽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
畜禽疫病防控中生物安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疫病的有效防控是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在生产实践中,过多的强调药物的防治而忽略了生物安全(biosecurity)在畜禽疫病防控中的重要地位,使我们在生产中非常被动,一种疫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另外一种疫病又传播开来,混合感染频繁出现。生物安全措施是保护和维持畜禽  相似文献   

3.
<正>规模化养殖是养殖业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非常突出地位。随着种畜禽大量调入,商品动物的频繁调运,给动物疫情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使养殖场效益降低。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高规模养殖场效益。1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是预防疫病进入养殖环节水平传播的有效措施。因此,规模养殖场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是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提高规模  相似文献   

4.
生物安全与动物疫病病原传入、扩散和疫情发生流行有着高度的关联性,提高养殖业生物安全水平,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必须落实免疫、检疫、隔离、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疫措施。为探讨生物安全对保山市动物疫病防控的影响,在分析保山市畜禽养殖业生物安全现状及存在隐患的基础上,提出注重生物安全、提高疫病防控水平的对策和措施,为全市落实防疫措施、加强养殖业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疫病防控难度日益增加,成为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变传统疫病防控模式、实施疫病净化是综合提升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和动物抗病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推动养殖业持续向好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就种畜禽场疫病净化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国内种畜禽场引种不断加强,养殖业发展迅速,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种畜禽规模化养殖业的生产效益仍处于低位。主要原因是我国养殖疫病环境复杂,特别是种畜禽场垂直传播疾病对整个产业链条产生严重危害,与此同时,生物安全体系不严密也是养殖业脆弱的原因。因此,完善种畜禽场生物安全规范化管理体系是提高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水平的保障,是提升现代化畜牧业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奶牛产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奶牛产业发展迅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近年来奶牛疫病病种类不断增多,病原体不断变异进化,疫病的防控迫在眉睫。目前畜禽养殖疫病防控中倡导"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理念,因此牛场疫病的防控急需建立一套可行的生物安全体系。生物安全体系是指防止把引起畜禽疾病或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引进牛群的一切饲养管理措施,是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和感染健康牛群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奖励政策的实施,家禽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国内恶劣的养殖大环境使家禽养殖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风险在加大,其中疾病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家禽养殖业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就显得极为迫切。养鸡场生物安全措施指阻断病原体侵入鸡群并进行增殖而采取的系列措施,包括隔离、消毒、免疫等,养鸡场饲料和鸡粪运输是生物安全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了阻断致病病原(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侵入畜禽群体,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是最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降低和消除畜禽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决畜禽烈性传染病对养殖生产长期的困扰,改变行业中存在的单纯依靠疫苗免疫、药物治疗、普通消毒等控制疾病的局限性思维。生物安全是控制疫病侵袭畜禽养殖的重要举措,本文探究系统防控思维下新生物安全思路、创新产品、评估方法在畜禽养殖的实践。1新生物安全观的内涵1.1新生物安全观产生针对畜禽场频繁遭受重大疫病侵袭的困境,短时期内无有效疫苗和药物应对。生物安全措施是实践证明目前最重要的防控动物疫病的手段。可某些领域传统的生物安全观念存在缺陷,对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无法实时归避。新时期生物安全体系的重塑须实现畜禽无法接触病原体,病毒载量无法突破机体防御屏障,进而使疫病无法流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各种畜禽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由于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饲料环境、药品环境以及疫病环境,畜禽养殖业面临深刻的挑战。加强畜禽养殖监管,不仅符合国家保护食品安全的大政方针,更能推动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畜禽养殖从业人员收入。该文就加强畜禽养殖监管的意义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畜禽养殖在农村地区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小型养殖场,还是散养农户,采取健康养殖策略和做好疫病防治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保证养殖户生产收益,促进地方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农村畜禽健康养殖要点及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物安全体系是为了切断致病原入侵畜禽动物群体并进而繁殖来采取的各种措施,生物安全体系是集约化生产养殖的一项先进系统工程,是对于动物的管理策略和动物与人类健康发展的保护措施。生物安全的基点是疫病控制和动物与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多种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畜禽养殖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如何有效杜绝和防御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及传播,确保畜禽养殖生产的健康发展,则必须建立生态安全的养殖场屏障,即生物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5.
生物安全体系就是为了阻断致病病原(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侵入畜禽群体,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是最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通过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采取严格的隔离、消毒和防疫措施,降低和消除畜禽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或杜绝畜禽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机会,从根本上减少和依赖用疫苗和药物而实现预防和控制疫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是实施动物疫病防控和促进畜禽产品国际贸易的一种重要举措,在国际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部分大型肉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在开展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实践方面的进展情况,以期为我国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物安全体系在许多人心中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从字面上实际很清楚地表示为生物,而许多人仅仅把它认为是养殖的畜禽。如2002年贾新根提出的生物安全体系主要着眼于为畜禽生长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尽可能地使畜禽远离病原体的攻击。因此生物安全体系是指在生物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在生物自身能够调节对抗的前提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感染病原微生物压力,阻止疫病暴发,提高生物自身抵抗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养殖规模化发展,疫情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畜禽健康状况和提高畜禽生产成绩,获取较高的养殖效益,就必须做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有效控制畜禽疫病发生,为养殖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1控制病原体的引入如果将外界病原体引入到没有免疫力的畜禽场,无疑是一场最大的灾难。因此在从外面引进畜禽时,应特别谨慎小心、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考证,详细了解原产地畜禽  相似文献   

19.
疫苗注射是我国畜禽养殖中防控疫病的重要措施。畜禽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通过接种疫苗,产生有效抗体,增强机体特导性抗病力,是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疫苗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免疫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等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病原变异几率增加,畜禽感染病原机会增大,各种养殖业都遭到了多种动物疫病的困扰~([1-2])。虽然目前各规模场实施了多病种、高强度的免疫,但多种传染病仍时有发生,养殖业生产效率仍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规模场缺乏生物安全的大环境,特别是疫病净化技术的缺乏以及基本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