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2.
3.
4.
5.
6.
家庭农场乃一种农业生产组织,它是由家庭经营的,对于土地具备相对有力的使用和占有的权利,足以自主经营,并具备相当的规模。而这种组织体制,从萌芽开初至目前,已经走过了好几百年的历史,从而为如今的我们积累了数不胜数的经验与教训。且家庭农场不仅仅只是谋求自身的发展,对于社会,对于世界农业的发展更是有巨大帮助,到目前为止依旧作为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主体组织形式。当然,家庭农场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更是做出了巨大贡献,意义非凡:一是免除了铁饭碗这种模式,开创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理念,让大家不再散漫,明白了付出与收获成正比的道理;二是因为它的产生发展,让许多人民步入了靠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使得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三是它的产生发展,不失为一种制度意义上的改革,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营农场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大道! 相似文献
7.
8.
通过对市场经济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选择问题的分析,认为要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顺利发展,必须尽快进行三个重要转变:(1)农业技术选择主体由政府决策者向农民转变;(2)农业技术选择方式由主观判断模式向要素稀缺诱导模式的转变;(3)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由直接的行政控制向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间接宏观调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卫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1)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增进缓慢的原因 ,提出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搞规模经营。并从农业规模经营分类角度 ,分析了怎样实现规模经营 ,指出发展规模经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民作为农业现代建设的主体,其发展能力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基于此,通过解释农民发展能力的内涵,并从智能、体能、技能和政治参与能力4个方面构建农民发展能力评价体系;以山东、四川和广西等地的农民调查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农民发展能力状况,并提出提高农民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兼业现象在日本的长期存在,与日本对农业的过度保护政策紧密相关。为了解决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日本政府的基本思路是在逐渐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大背景下鼓励支持专业农户的发展,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提高日本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而言,对农业的保护要适度,农业的基本出路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规模化经营;政府要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业正进入以知识密集为主要特点的知识农业发展阶段,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精准农业已成为现代知识农业的重要生产形式。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近期可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在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可发展精准设施农业,在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农场开展精准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阐明了当前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经营水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知识经济影响下,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征。包括知识武装农业,生产要素智能化;经济活动信息化;农业产业高级化;资源和资本高效利用;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知识化“四化”联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等。 相似文献
15.
迈向新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内涵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0,18(2):158-163
世纪之交,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了—个新阶段。当前,有必要站在新的高度,在更宽广的视野中对农业现代化进行再界定,拓展其内涵。农业现代化内涵的拓展,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重点突进转向全面推进的要求,也是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格局被打破的要求。拓展后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包含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由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块构成。 相似文献
16.
17.
18.
对我国目前进行的农业企业化经营进行了探源研究,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赋予了农户以生产经营自主权、决策权和产品的处置权,为农业企业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乡镇企业发展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具体实践,揭示了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广泛适应性;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企业化的继续,是农业企业化的“三化”之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而不是手段。农业企业化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全面推开、推进。 相似文献
19.
20.
借助CiteSpace 软件,以2011—2023 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数字农业相关核心期刊文献为样本,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并根据文献主题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学术界关于数字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时代背景、基本概念、价值意义、发展困阻,以及对策建议5 个方面。我国数字农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未来应优化顶层设计、加快科技创新、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方位培养人才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