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1988年我们使用了5种除草剂防治野燕麦10万余亩,并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现综述如下,供参考。 一.72%燕麦畏乳油: 1983年开始引进试验,示范,使用的是美国产燕麦畏,经过多点试验防效在85%以上。1984年开始在小麦和胡麻田中推广防治野燕麦,播前土壤处理,地整平后按每亩小麦地200毫升、胡麻地250毫升、兑水5公斤混匀后喷于地表,再及时耙地播种。土壤墒情好防效也好。 1987—1988年使用的是国产72%燕麦畏,效果与进口的相同。 二.40%野燕枯水剂 1985年从自治区植保站引进美国产64%野燕枯粉剂,在种蜂场麦地上试验、示范,亩用80—100克,在燕麦3—5叶期兑水10公斤叶面喷雾防效达90%以上。 1986年又引进国产40%野燕枯水剂,进行示范推广,亩用量200毫升,防效93%。成本4.54元,经济效益14.86元。 野燕枯仅用于小麦地防治野燕麦,施药后3天小麦叶片有发黄现象,但1星期后恢复正常,而燕麦逐渐枯死。在双子叶作物田中禁用。  相似文献   

2.
国产燕麦畏防除农田野燕麦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青海电化厂委托,经全国农药大田药效试验网下达,对40%燕麦畏乳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除草增产效果。理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内容与剂量(一)试验剂量:试验设青海燕麦畏效成分60、80、100、140克/亩,美国产燕麦畏有效成分80克/亩,均为苗水期进行土壤处理,以不施药为对照。(二)小区面积:本试验在固原县杨郎乡进行。小区面积10平方米,3次重复。为消除边际影响,各小区和区组间均留有30厘米宽走道相隔,四周设保护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棉田化学除草效果,我所从1979~1981年进行了棉花苗期定向喷雾试验,并在海河乡跃华8队搞了百亩棉花苗期定向喷雾示范,均取得了显著效果。一、供试药剂: 25%除草醚、25%绿麦隆(上海红卫农药厂产品),25%敌草隆(无锡惠山农药厂产品),40%黄草灵(镇江农药厂产品),48%氟乐灵和43%拉索(意大利产品)。二、施药剂量: 单用:48%氟乐灵100克/亩,43%拉索200克/亩,40%黄草灵200克/亩,25%绿麦  相似文献   

4.
1985~1986年我场引进美国氰胺公司生产的65%野燕枯,作防除麦田野燕麦试验,同时进行大田示范8000余亩,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为65%野燕枯,每亩设50、70、100克(商品量,下同),于野燕麦3叶期(10月29日)喷雾;40%野麦畏125毫升,于小麦播前2天作土壤处理,以不施药作对照,3次重复。野燕枯分期喷药试验:亩用65%野燕枯75毫升,分别于野燕麦2叶期(1985年10月21日),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省民航局的支持下,去年4月国营东辛农场在我省农垦系统第一次试用飞机喷洒氟乐灵乳剂(含量48%,以下均同)防治棉田杂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大面积使用氟乐灵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一、试验方法试验是在棉花播种以前进行。在整细整平畦面的基础上,四月十八日飞机喷药,每亩喷水量3500克,每平方厘米有雾滴9个,分布均匀。航喷后随即用拖拉机拉园盘耙混土,深度5~8厘米。氟乐灵用量有80克/亩,120克/亩两种(商品量)。每个处理区为一个条田,  相似文献   

6.
一、农田野燕麦的发生和危害野燕麦是世界性的农田恶性杂草。在60至80年代曾在欧洲、北美等地严重发生。在我国于60年代初期开始,在青海、甘肃、宁夏和黑龙江严重发生,每亩有野燕麦几十至上百万株,使小麦减产达20~30%,重者50%以上,甚至毁种弃耕。约经20余年,野燕麦迅速传播蔓延,东侵南犯。至80年代中期,全国野燕麦发生危害面积达7500万亩,其中严重危害面积约2400万亩,每年减产粮食约17.5亿千克。其中河南省野燕麦发生面积达1600万亩,陕西省野燕麦受害面积达500万亩,新疆野燕麦危害面积约420万亩,每年损失粮食约1.5亿千克。内蒙古野燕麦危害面积350万商,每年损失粮食1.5亿千克以上。在江苏省,野燕麦危害迅速加重,仅扬州地区发生面积已达104万亩。在云南、湖北等省野燕麦危害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7.
张炳炎 《植物保护》1987,13(2):46-46
野燕麦是河西地区农田恶性杂草,据在河西的玉门、嘉峪关、永昌、武威等地调查,一般每亩有野燕麦4—60万株,严重的达100万株以上,据1984年初不完全统计,发生面积达200万亩,其中沿祁连山冷凉灌区为96万6千多亩,估计每年损失粮食10万吨左右。为了防除农田野燕麦,1984年甘肃省进口美国孟山都公司燕麦畏100吨,兰州农药厂燕麦畏8吨,组织河西地区13个  相似文献   

8.
花生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推广花生地膜栽培,由于投肥多,膜内地温高,湿度大,加重了杂草的发生,且很难拔除,严重地影响了地膜花生产量的提高。为了解决地膜花生的草害问题,我们在1986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87年又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和方法试验田设在魏营乡刘营村地膜花生田,处理有48%拉索乳油200毫升/亩;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50克/亩;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亩;48%氟乐灵乳油150毫升/亩;以喷清水为对照。  相似文献   

9.
张炳炎 《植物保护》1985,11(6):40-40
野燕麦是我国西北、东北、西南、中原16省(区)的农田恶性杂草,受害而积约6000万亩,减产一般20~40%,严重的达60%以上,甚至毁种绝收。我省是受害严重的省(区)之一,危害面积达1300万亩以上,严重的500万亩,每年损失粮食达4—5亿斤。 为了防除农田野燕麦,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从1967年以来,先后从数十种除草剂的试验比较中,确定燕麦畏是防除农田野燕麦的优良内吸选择性除草剂,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应用技术。但是,由于当时燕麦畏国内尚不能批量生产,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兰州农药厂根据农业生产需要,1983年开始试制燕麦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我区使用青海电化厂生产的40%燕麦畏防除农田野燕麦4万余亩,均取得良好的除草增产效果,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为确定青海燕麦畏对作物的安全性,受该厂委托,今年专门安排了燕麦畏对小麦的田间药害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设计1.小区设置:播前土壤处理,亩施青海电化厂提供的40%燕麦畏乳油200、300、400毫升三个剂量,设不施药空白对照,共4个处理,3个重复,计12个小区。小区面积30平方米,小区和区组间均留50厘米走道相隔,四周设保护行,以消除边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冬前小麦3~4叶期,每亩用40%燕麦枯水剂110毫升与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克,或与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110克混用,36%禾草灵乳油70毫升与扑草净50克混用,对野燕麦和阔叶杂草防效显著,分别达95.3%和80.4%以上,小麦增产10.2~21.4%。在春季小麦分蘖末期,每亩用燕麦枯220毫升与72%2,4-D丁酯乳油40毫升混用,对野燕麦和阔叶杂草防效均达到80%以上,小麦增产23.1%,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草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青海燕麦畏中试产品对冬麦区野燕麦的防除效果和应用技术,为今后投产和推广提供依据,青海、陕西两省农科院植保所,于1984年秋在陕西共同进行了燕麦畏的田间药效试验、示范。现将其苗期结果简报于下。一、材料与方法供试青海燕麦畏中试产品,由青海电化厂提供,有效成分含量为40%。供试冬小麦品种为成农173和小雁8号。试验内容为不同剂量青海燕麦畏中试产品田间药效比较。地点在陕西乾县和陕西农科院  相似文献   

13.
培养皿中的燕麦幼芽法是基于在几乎垂直的培养皿中,以燕麦幼芽或幼根伸长长度为指标,快速测定除草剂活力的一种方法。该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除草剂如燕麦畏、氟乐灵、杀草通、克草猛、菌达灭等除草活力的测定,以及影响药效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县广大农民有种植花生的习惯但都感到花生易种,铲草难,稍一疏忽,就会造成草荒。针对这种情况,我站引进旱地除草剂氟乐灵420公斤,通过乡植物医院向12个乡的农户推广使用氟乐灵除草,销售氟乐灵350公斤,花生地除草面积2,100亩,效果显著。一试验方法 1.药剂:48%氟乐灵乳剂(美国进  相似文献   

15.
骠马灭除野燕麦效果明显(甘肃国营勤锋农场农技站,733300)长期以来,我场野燕麦危害严重,部分大麦、小麦,因野燕麦危害,年减产10%以上,且品质低劣。多年来一直用燕麦畏毒砂法灭除,效果很差,难以根除。骠马是德国赫司特公司生产用于防除禾谷类作物的禾本...  相似文献   

16.
田间试验表明75%PumaBarley水乳剂50~60mL/667m^2能有效防除大麦田看麦娘、野燕麦等单子叶杂草,药后40d对看麦娘、野燕麦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在推荐用量下,对大麦生长安全,并且增产幅度明显。  相似文献   

17.
西藏地区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致使40%野麦畏乳油防除野燕麦的药效降低,本文通过试验选择了一种挥发性小、溶解性强的溶剂A,配制的40%野麦畏乳油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同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溶剂A配制的40%野麦畏乳油,播前土壤处理对西藏的拉萨、日喀则、昌都三个地区青稞田中的野燕麦具有较好防效,且优于对照药剂40%野麦畏乳油,这说明使用溶剂A配制的40%野麦畏乳油的增效作用显著,适宜在西藏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苏北盐垦区麦田野燕麦扩展蔓延十分迅速,已严重威胁小麦生产。1983~1984年我场普查了13个分场、49个大队、177块条田的9735亩麦田,有野燕麦的麦田占53.7%,严重田块有野燕麦71.9株/米~2,最严重的田块有154株/米~2,小麦减产2~5成。近年来我场进行了进口与国产除草剂防除野燕麦试验、示范,现将试验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一、野麦畀Avadex防治野燕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杂草对农作物有很大危害是众所周知的,确切知道不同情况下的草害程度对防治对策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目前各地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试验,方法和准确性也异。本文介绍了野燕麦对小麦、青稞在青海省条件下的危害,其方法可供各地参考。同时对试验中所应用的数理统计是否合宜,也可供讨论。1.田间野燕麦发生密度对小麦、青稞产量损失之间有着极显著的回归关系。野燕麦穗数即花序数每增加1万穗/亩,小麦产量损失5.39斤、穗粒数减少0.15粒、千粒重降低0.102克,青稞产量损失3.5斤、穗粒数减少0.17粒、千粒重降低0.02克。2.小麦三叶期以前田间出苗的野燕麦危害最大,在野燕麦10万株/亩左右密度下,减产35.5%;小麦开始拔节以后出苗的野燕麦危害较小,造成减产8%以下。3.田间野燕麦密度越大,后期复盖阴闭越严重。野燕麦株数每亩16万株以上,复盖度90%以上,并导致小麦倒伏。4.据野燕麦危害损失,结合当前生产水平,对野燕麦发生的轻度危害田、中等危害田、严重危害田、控制田的划分指标和防除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西藏自治区农科所自六十年代起开展野燕麦防除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1978—1980年在江孜县昌布乡基点综合运用耕作诱发、化除与中耕3项措施,2年内野燕麦数量减少三分之二,对全乡总产增加105%,大面积平均亩产提高到530.8斤起了决定作用。1979—1984年全自治区推广燕麦畏除草剂累计达100万亩,增产在1亿斤以上。 一、分布与为害概况 西藏高原是野燕麦分布海拔最高的地区,自海拔3000公尺以下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平原到4500公尺左右的半农半牧区均有广泛分布。主要为害春青稞与春麦,也为害冬麦、豌豆、蚕豆、苦豆、油菜等其他作物。据1978—1980年在昌布乡对150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