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随着国家对非道路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标准的颁布,控制农业机械柴油机尾气排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结合农业机械配套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排气微粒的生成机理以及对环境的危害,深入探讨了控制柴油机微粒排放的处理方法,从机内净化技术、尾气后处理方法以及改善燃油品质、采用代用燃料等方面对微粒的排放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给出了柴油机微粒控制的基本技术路线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中利用微波加热再生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是一种有效的柴油车微粒排放后处理技术,它与高压喷射等机内净化技术一起将成为柴油车满足严格法规要求的主要技术手段.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涉及的一个难题就是适时地清除沉积在净化装置中的碳烟微粒,也就是对净化装置"再生",以防止排气不畅使柴油机性能恶化.为此,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对实现再生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其最大技术特点是高效、快捷,为更好地发展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尾气微粒捕捉器广州新力金属有限公司新近研制成功了柴油机尾气微粒捕捉器,引起了国内环保部门和汽车生产厂家的关注。经过检测,该尾气微粒捕捉器能滤掉柴油机尾气中90%以上的碳烟微粒。该尾气微粒捕捉器的结构与普通的消声器相近,均采用装配式结构,安装与维修都较为方便,特别适合城市车辆使用。安装柴油发动机尾气微粒捕捉器后,还能降低柴油机的排气噪声。TJG强热力鸡粪烘干机由沈阳热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专家组设计,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含量高,整机全自动控制;采用蜂巢状抄板无粘结,齿圈外驱动,防尘严密可靠,节能效果明…  相似文献   

4.
以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及其在机再生技术,旨在减少柴油机微粒排放。简述了柴油机排气微粒的形成及危害,综合分析了目前排气微粒净化技术及其特点,提出了柴油机微粒捕集器及再生技术的一些研究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非道路国四柴油机主要有两种控制技术路线:DOC+DPF+SCR与EGR+DOC+DPF,由于国四排放标准中PN限值,DPF技术运用成为首选。从柴油机排气温度对DPF再生的影响、柴油机排气流量对DPF再生的影响、柴油机尾气中NO_(2)含量对DPF再生的影响、柴油机尾气中O_(2)含量对DPF再生的影响和不同微粒对DPF再生特性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阐述DPF再生对国四柴油机性能使用的重要影响,为非道路国四柴油机DPF结构优化和国四拖拉机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排放控制的重点是微粒和NOx,Y4100Q型柴油机通过对配气、喷油和燃烧系统优化设计后,排放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并满足欧Ⅰ标准要求。该机上还进行了安装微粒捕集器的试验,说明排气后处理是达到更严格的欧Ⅱ排放限值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粉末冶金微孔过滤器及其再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及其在机再生技术,旨在减少柴油机微粒排放。分析了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理化特性,简介了目前排气微粒净化技术及其特点,提出了使用粉末冶金材料作为微孔过滤器的一种新技术。从理论上分析了使用粉末冶金微孔过滤器作为排气微粒净化的可行性,并设计了粉末冶金微孔过滤器的再生控制结构及原理。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废气净化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柴油机进气燃烧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废气后处理和废气再循环及燃油改质方面综述了降低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技术措施和控制对策。为降低柴油机碳烟微粒和NOx排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微粒排放是指柴油机排气时向大气环境中排出的微粒,英国Ricardo研究所对柴油机排放微粒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柴油机排气微粒是指经空气稀释后的排气,在低于52℃温度下,在涂有聚四氯乙烯的玻璃纤维滤纸上沉积的除水以外的物质”。 柴油机排放物中碳烟微粒的排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微粒排放是指柴油机排气时向大气环境中排出的微粒,英国Ricardo研究所对柴油机排放微粒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柴油机排气微粒是指经空气稀释后的排气,在低于52℃温度下,在涂有聚四氯乙烯的玻璃纤维滤纸上沉积的除水以外的物质".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船用柴油机NOx生成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柴油机尾气污染物的控制标准,分析了柴油机控制尾气排放方面的主流技术措施及其研究现状,论述了化学发光法测量NOx的基本原理,并对6K90MC-C型船用柴油机进行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机型NOx的排放满足排放法规的限制值,对柴油机尾气净化技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能源危机与温室效应等问题日益严峻,各国对农业机械的能耗及排放水平也愈发重视,电气化与混合动力技术作为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逐渐成为行业内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基于农业机械电气化与混合动力技术的基本原理与不同布置形式对混合动力农业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混合动力技术的优劣势与关键技术路径重点讨论混合动力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方式与发展要点,通过技术发展与经济层面的评估分析得出混合动力农业机械未来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环烷酸铈消烟助燃剂改善内燃机有害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有助燃与消烟作用的柴油添加剂对降低柴油机排放的作用,在一台TY1100柴油机上分别用纯柴油和加0.15%环烷酸铈消烟助燃剂的柴油进行了试验,并测定了发动机性能、燃烧特性和各种有害排放气的浓度。试验表明,环烷酸铈消烟助燃剂对降低内燃机排放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降低碳烟、NOx排放作用显著,柴油机负荷增加,碳烟、NOx排放浓度降低幅度增大,在负荷降低区域运转时,下降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4.
以某小型非道路柴油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分别为18、19、20、21°CA。喷油压力分别为19、20、21、22MPa时。发动机排放性能的变化情况,为确定供油提前角及喷油压力的调整范围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NOx排放值随供油提前角的减小而显著下降,烟度值随着供油提前角的减小而恶化;发动机排气的烟度值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大而明显改善。NOx排放值随喷油压力的增大而增加。证明减小喷油提前角与增大喷油压力是降低柴油机NOx与颗粒排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为改善小型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怠速工况下氧化型催化转换器辅助DPF再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前端安装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OC),通过在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前端喷入柴油来提高柴油机尾气温度,并通过降低柴油机尾气流量进一步提高尾气温度,可以实现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再生.整个再生系统由喷油器、氧化型催化转换器和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组成.在发动机台架上对该再生方法进行系统试验研究,包括再生时氧化型催化转换器的升温特性、喷油流量与温度升高幅度的关系、DPF再生过程和再生方法的燃油经济性及二次污染.结果表明怠速工况下DOC辅助DPF再生能顺利实现,再生过程消耗柴油120.5 g,再生过程中排放的CO和HC分别为12.4g和1.1g.  相似文献   

16.
袋式采样系统测量柴油机变工况下的微粒排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行设计的柴油机排气微粒袋式采样系统,试验研究了6110型柴油机的微粒排放。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工况下,袋式采样系统和分流稀释部分采样系统对柴油机排气微粒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袋式采样系统可以实现分流稀释部分采样系统难以实现的变工况下排气微粒的测量。对于柴油机恒转速增扭矩的变工况过程,随着扭矩变化率的增大,微粒排放量逐渐增加,并且转速越低,扭矩变化率对微粒排放量的影响越大,使微粒排放增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将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应用于自然吸气柴油机上的可行方法,通过在某柴油机上进行匹配EGR系统的试验,使NOx排放大幅度降低,并且平衡了和PM的矛盾关系,最终达到了欧ⅢA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增压柴油机废气再循环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排放控制是目前柴油机技术领域关注的焦点,柴油机排放的难点在于控制NOx和PM。对于NOx,目前最主要的手段是采用EGR。本研究工作在一台增压柴油机上进行,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及不同的EGR率对排放浓度的影响。通过采用电控EGR技术,在其他排放污染物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使NOx降低27%。  相似文献   

19.
对一款满足国Ⅲ排放的高压共轨柴油机加装废气再循环(EGR)以及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和颗粒氧化催化转化器(POC)进行排放升级,通过台架试验研究升级后的柴油机的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柴油机的排放水平达到国Ⅳ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EGR率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增压直喷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不同EGR率对性能和排放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各个工况下EGR率的优化原则,并获取了柴油机最佳EGR率的M AP图,设计出一套EGR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对EGR系统中的进气节流阀和EGR阀进行控制,确保不同工况的最佳EGR率。发动机台架试验证实,设计的EGR电控系统按所获取的最佳EGR率运行,可以使NOx排放量降低19.9%,CO和HC排放量略有增加,动力性和经济性与原机相当,对EGR回路冷却可以抑制柴油机因使用EGR技术而导致的PM排放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