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8月15~16日,赤峰杂粮经济论坛暨经贸洽淡会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粮食厂商150余人出席会议,签订了价值3.4亿元的杂粮购买合同和协议。杂粮是小品种谷物、豆类和薯类的总称。中国是杂粮生产和出口大国,拥有杂粮品种资源数百个,像荞麦、燕麦、大麦、绿豆、芸豆、赤豆、白薯等都是极有价值的杂粮作物。中国谷子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黍稷、荞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二位;绿豆、红小豆总产量均占世界总产量的1/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粮出口创汇迅增,2000—2002年,中国杂粮出口量由54.29万t增长到86.53万t,出口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加工杂粮醋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杂粮及杂粮饮料、杂粮酒开始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在杂粮资源丰富的地方,不妨加工杂粮醋,以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3.
马涛 《新农业》2010,(10):20-21
<正>谷物是我国最大宗的农产品,是保障13亿人食物供给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物资。谷物加工业则以大宗谷物和杂粮、薯豆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为基本原料,应用谷物加工学技术、营养学原  相似文献   

4.
西夏墅镇杂粮种植大户吴海清种植500亩杂粮,其中春玉米、秋冬瓜间作秋玉米、冬豌豆栽培模式全年亩产青豌豆1100kg、春玉米1200kg,秋冬瓜5000kg、秋玉米500kg,平均亩产均超过万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国杂粮品种多、质量好、分布广,是世界上杂粮生产优势最强的国家,但是,我们对杂粮的应用仅局限在饲料、酿酒等方面,鲜销和加工产品所占的份额并不占优势,这就造成了我国杂粮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产品易积压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赞杂粮     
杂粮,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写的:稻谷、小麦是主粮,其它为杂粮。有些地方以食糯米为主,就视粳米、小麦为杂粮。而有些地方不产或少产稻谷和小麦,就视玉米、高粱为主粮,其它蚕豆、豌豆及荞麦才是杂粮。 我从出生到成年,供自己长骨骼,长精血,长志气的粮食全是杂粮。当然这不只是我一个人,而是成千上万,甚至可以用亿计。山区不产或少产稻谷和小麦,在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买什么都要凭票,偏僻乡村的农民家庭哪来什么购买精米精面的票呢?自然就只能种瓜吃瓜,种豆吃豆,熟一季吃一季。 玉米是老家的主粮。种得多、吃法也多,除了常年四季蒸面果饭吃外,其吃法还有多种。玉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杂粮、杂粮饮料及杂粮酒开始在市场上大行其道.在杂粮资源丰富的地方,不妨加工杂粮醋,以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其原料配比有几种方案,可根据原料来源的实际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杂粮的利用率和食品的营养价值,开发一种杂粮面包新产品。【方法】以藜麦、薏仁、苦荞为杂粮原料,采用面包粉复配杂粮粉做面包,以面包的感官评分和比容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杂粮面包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杂粮粉用量为25%时,面包的感官评分值最高;酵母用量在1. 1%时,感官评分和比容均是最大值;白砂糖用量在7. 5%时,杂粮面包比容最大,继而逐渐降低;加水量在44%时,面包的感官评分值和比容均为最大;正交试验结果为杂粮面包最佳配方为杂粮粉用量20%,酵母用量1. 1%,白砂糖用量10%,水用量44%。复配杂粮面包感官评分因素和比容因素主次关系均为为BAC,杂粮面包的最优工艺为A2B2C2。【结论】以杂粮粉和面包粉的总量为基准,杂粮面包的最佳配方为复配杂粮粉用量20%,酵母用量1. 1%,白砂糖用量10%,水用量44%,最优工艺条件为和面时间30min,发酵时间2. 5h,烘烤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9.
杂粮栽培在北票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其产量高、品质佳、商品性好而闻名。全市常年栽培杂粮面积20万亩左右,种植谷子、荞麦、高粱、绿豆、红小豆、芝麻、黍子等20多个品种,年产杂粮4000万千克。北票市具有发展绿色杂粮食品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杂粮绿色食品,不仅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且对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可持续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点分析阿鲁科尔沁旗杂粮杂豆种植对该地气候条件的要求与反应,结合当前杂粮杂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气象问题,从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角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做出该旗杂粮杂豆种植气候区划,为科学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防灾减灾,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环县历史上是一个半农半牧区,这里的种植业以杂粮生产为主,素有。吃饭靠糜子,穿衣靠皮子”之说法。杂粮不仅品种杂,质量优,而且面积规模大,尤其种植的荞麦、豆类、糜谷是人民生活中的主粮。但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杂粮品种混杂退化,栽培管理粗放,加工企业甚少、卖原粮简单省事等,致使经济效益不佳。农民增收缓慢,相当一部分农户至今未彻底摆脱贫穷困扰。现就环县杂粮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作分析介绍,以供广大农业干部和农户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普遍追求营养保健的同时,发觉饮食"偏精"所带来的弊病."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人们又重新认识到杂粮的优越性,使它成为新宠儿.常食五谷杂粮,方能长寿健康,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保健食品将是21世纪的一个大产业,这是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杂粮主食必将占有一席之地.另外,扩大种植杂粮作物,调整产业结构,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既增加经济效益又提高生态效益,是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促进我国杂粮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杂粮主要包括谷子、高粱、荞麦、糜子、燕麦、薏苡、蚕豆、豌豆、芸豆、绿豆、小豆等,种植面积1.1亿~1.3亿亩,仅占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5%~7%,但重要性不可忽视——杂粮多为老少边贫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在维持区域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要重保障;杂粮多有粮经饲兼用特点,随着独特风味和  相似文献   

14.
皮壳对杂粮醋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皮壳对杂粮醋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高粱米、带皮高粱、带壳高粱、甜荞米、带皮甜荞、小米、谷子、去皮糜子和带皮糜子等9种杂粮为原料,采用液态深层发酵工艺酿制各种杂粮醋,测定其总抗氧化能力和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分析皮壳对杂粮醋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9种杂粮醋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总抗氧化能力和对DPPH.的清除能力均表现为带皮壳杂粮醋高于去皮壳杂粮醋。【结论】带皮壳杂粮醋的抗氧化能力较去皮壳杂粮醋高;带壳高粱醋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5.
陈振武 《新农业》2011,(1):16-17
一、辽宁杂粮基地分布及产品 1.杂粮基地分布辽宁杂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朝阳、阜新、锦州等地,基地数量主要随杂粮加工企业数量增加而增多,杂粮产品随市场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需求而扩大。据不完全统计,辽宁杂粮加工企业有400多个,经销点3000多家,比较大的杂粮加工龙头企业有14家。年加工原粮和初加工产量在15万吨。  相似文献   

16.
杂粮是小宗粮食作物的俗称.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改变,杂粮已由食品配料转变为功能食品.但我国杂粮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我国杂粮制米、制粉及深加工多借用稻米或小麦加工设备,不能满足杂粮加工特异性要求,加工装备总体专业化、规模化和连续化程度低,能耗高、杂粮出率低;杂粮复配方式粗放,科学依据不足,杂粮功效基础研究薄弱.另外,杂粮...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西部是典型的杂粮产区,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杂粮生产,尤其杂豆类作物,在我县种植广泛.其中,红小豆栽培面积很大,我县每年都种植5万亩左右,亩产达130公斤左右.由于目前杂豆价格上涨,今年我县种植红小豆面积有所加大,达到7万亩左右.近几年,由于红小豆采用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生产的红小豆产品品质优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而远销海内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典型的杂粮产区,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杂粮生产,尤其杂豆类作物,在我县种植广泛.其中,红小豆栽培面积很大,我县每年都种植5万亩左右,亩产达130公斤左右.由于目前杂豆价格上涨,今年我县种植红小豆面积有所加大,达到了7亩左右.近几年,由于红小豆采用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生产的红小豆产品品质优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而远销海内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主要杂粮作物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食物结构已发生变化,食品多样化和天然化已成为消费的新趋势,杂粮的比重开始增加.甘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形复杂,适宜种植多种杂粮作物,具有发展杂粮生产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我省主要杂粮作物种质资源的品质状况,给育种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甘肃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对全省主要杂粮作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化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西藏杂粮作物育种概述及产业化发展思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主要从事的杂粮作物如马铃薯、豌豆和荞麦的良种选育历程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并提出西藏杂粮作物的育种目标和产业化发展对策,以期为增加西藏生态经济效益、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和提高农牧民收入做出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