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8年国家黄淮海地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8个组合15个农艺性状的分析,求得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并对关联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的次序为鲜籽粒产量鲜百粒重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籽粒深度双穗率空秆率行粒数出苗-采收鲜出籽率穗位株高,鲜籽粒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次序为鲜穗产量穗长秃尖长鲜百粒重双穗率穗行数空秆率穗粗鲜出籽率出苗-采收行粒数籽粒深度穗位株高。鲜穗产量与鲜籽粒产量关联系数最大为0.9。因此,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不管是鲜食果穗型或籽粒加工型,都要高度重视产量因素,加强对穗长、鲜百粒重、秃尖长和穗行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玉米(Zea mays L.)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密切程度,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10份中、晚熟玉米杂交品种进行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与产量相关性较强的性状分别为百粒重、生育期、穗长、穗位高及株高,与产量相关性较弱的是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及出籽率;产量与各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生育期百粒重穗长穗粗穗位高株高穗行数行粒数出子率。[结论]培育高产玉米新品种首先以延长生育期和提高粒重为主要选择目标,其次要尽量提高穗长、穗粗,协调其他农艺性状的选择强度,进而获得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鲜食玉米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穗行数>穗粗>行粒数>秃尖长>穗位高>穗长>株高。  相似文献   

5.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桂林点)13个甜玉米参试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出苗—采收天数>穗长>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株高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试验结果为桂林地区选育出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正在参加黄淮海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的19个新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收获期>行粒数>轴粗>穗位高>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鲜穗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度对产量影响则较小。但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不同产量水平品种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桂林点)15个糯玉米参试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糯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长鲜百粒重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出苗-采收秃尖长鲜出籽率。由此得出,行粒数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鲜出籽率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糯玉米大斑病及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15个糯玉米组合和晋单(糯)41为试材,对糯玉米鲜穗产量与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和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与糯玉米鲜穗产量之间的关联度顺序为大斑病病情指数穗粗鲜百粒重穗长行粒数秃尖长度穗行数鲜出籽率穗位高生育天数株高。由此可见,大斑病抗性以及穗粗、鲜百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等农艺性状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株高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4):34-36
[目的]探索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玉溪市优质高产甜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甜玉米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株高、全株叶片数、穗粗、生育期、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百粒重。其中,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百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甜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的选择,以提高鲜食甜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鲜食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2010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区试14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德行数>穗长>行粒数>穗粗>出苗-采收>穗位高>株高>百粒重>秃尖>出籽率,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长、行粒数,而出籽率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玉米产量和与产量有关的7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7个性状的关联度顺序为:百粒重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穗粗穗行数秃尖长度。因此,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重视百粒重、穗长和行粒数。  相似文献   

12.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16个糯玉米新品种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各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排序依次为穗长〉穗粗〉鲜百粒重〉株高〉行粒数〉出苗至采收天数〉穗行数〉轴粗〉秃尖长〉鲜出籽率〉穗位高。因而,糯玉米的鲜穗产量与穗长、穗粗、鲜百粒重关系最为密切,与鲜出籽率、穗位高的关系最为疏远,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一般。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黑龙江省中、晚熟玉米对照品种及杂交组合共160份,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玉米产量(单株粒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玉米单株粒重相关的农艺性状中,穗粗、百粒重和穗长最为重要,整体关联度排序为:穗粗>百粒重>穗长>生育期>行粒数>吐丝期>散粉期>穗位>株高>穗行数>出苗期>出籽率,这说明目前玉米新品种选育应以果穗粗、长,百粒重大且穗行数多为主,以其他农艺性状适中为目标,协调各相关因素,提高产量。本试验利用大量品种(组合)明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为选育高产玉米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24个杂交组合与产量相关的11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当地(桂林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关系,进而筛选出适合桂林地区种植与推广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单穗粒重0.890 0、穗长0.741 0、穗粗0.758 5、秃尖长0.704 5、穗行数0.709 5、行粒数0.661 3、百粒重0.739 4、出籽率0.720 9、株高0.743 7、穗位高0.726 3、生育期0.761 4;关联序为:单穗粒重生育期穗粗株高穗长百粒重穗位高出籽率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因此,在玉米育种实践中,应注重对单穗粒重、生育期的选择,兼顾其他性状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培育高产品种,进而选择单穗粒重较重、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在桂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江苏省内鲜食糯玉米各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程度,以来源于2021年江苏省区域试验的14个糯玉米新品种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各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和鲜穗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生育期>株高>鲜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穗位高>千粒鲜重>穗行数>秃尖长。穗粗、生育期、株高、鲜出籽率、穗长、行粒数是影响糯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穗位高、千粒鲜重、穗行数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在选育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时,可着重考虑对适宜穗粗、穗长和行粒数的选择,同时兼顾株高、生育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和品质的紧密程度,构建理想品种。利用参试品种对理想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评价参试品种的优劣,为鲜食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长、生育期、百粒重、秃尖长等,对鲜穗品质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穗粗、株高、出籽率和百粒重。将各品种与理想品种关联度与产量和品质结合分析来看,X7(瑞和白糯80)、X8(瑞和早糯)和X6(澳甜糯65)是兼顾鲜穗产量和品质的优良鲜食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7.
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8年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依次为株高、穗长、百粒重、含水率、穗粗、穗行数、秃尖长、穗位高、行粒数。该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主要性状是株高,其次是穗长和百粒重,而穗位高和行粒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熟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0年参加辽宁省中熟玉米区域试验的10个玉米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秃尖长、穗粗和倒折率。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等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对产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和行粒数是辽宁省中熟玉米杂交种选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选育中熟玉米品种时,应在保证适当百粒重和果穗长度的前提下,注重选育出籽率高,空秆率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现时期盐城市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省区试16个玉米杂交种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出籽率、行粒数、轴粗、穗粗、穗位高、穗行数、株高、秃尖长、全生育期、穗长,千粒重是影响玉米杂交种产量的主要因素,穗长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适宜黔北地区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为鲜食玉米新品种推广及种植户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农科玉368、京科糯928、斯达糯44等10个鲜食玉米新品种为试验对象,分别在黔北地区海拔890 m的汇川区泗渡镇及海拔1 100 m的习水县大坡镇2个不同生态点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判。【结果】经灰色关联度分析,鲜食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的关联度排序:鲜百粒重>穗长>穗粗>鲜出籽率>行粒数>穗位高>穗行数>秃尖长度>株高;10个参试品种中农科糯336和天贵糯932综合评价最好,丰产及稳产性强,适宜在习水和汇川两地种植。【结论】农科糯336和天贵糯932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优良,生育期较短,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较强,适合黔北地区种植;京科糯928和金甜糯828外观及品质较好,抗病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口感好,但稳产性一般,仅适宜黔北中海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