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部,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生产基地.该区因生境条件的变迁,导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危及农牧业生产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三峡水库工程效能的发挥.为贯彻执行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指示,加快干热河谷造林绿化的步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对影响干热河谷飞播造林成效因素作一简析,以求为干热河谷飞播造林提供借鉴.1 飞播造林情况和成效概况1991年和1992年,在攀枝花市干热河谷进行了以云南松、密油枝和山毛豆等树种的不同类型的飞播造林,造林总面积为11860hm~2.其中,云南松1300hm~2,占11.0%;山毛豆213.3hm~2,占1.8%;云南松、密油枝混播10346.7hm~2,占87.2%,详见表1.  相似文献   

2.
飞播造林由于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全部成林,1958年~1986年全省播种总面积2899.97万亩中,成效面积占27.7%。为了扩大飞播造林成果,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在飞播造林后逐步形成了补播、扩播、新播的人工播种造林体系,20多年来播种面积占飞播总面积32%。作为飞播造林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和扩大四川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全面总结了飞播造林中人工播种造林的发展、认识和实践,以及人工播种造林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秦岭瘠薄山区商州区飞播造林试验与实践,提出了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秦岭山区飞播造林成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淅川县侧柏飞播造林效果分析①邢惠民(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更好地解决低海拔、多阳坡的石质山区出苗保苗的问题,我们分别于1989—1990年在淅川县进行了飞播侧柏造林试验,现将调查情况初报如下。1自然条件淅川县位于南阳盆地鄂、豫、...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蜜蜂3型和4型飞机在陕西省渭南市2009年秋季进行飞播造林试验,总结出蜜蜂3型和4型飞机性能和飞播造林经验,为今后飞播造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飞播造林是造林建设中的重要播种技术,飞播造林可适用于荒山荒地大面积的造林。针对现阶段飞播造林成效现状,分析了秦巴山区不同生境对飞播成效的影响,强调立地条件对飞播成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谢保富 《云南林业》1999,20(3):16-17
我国的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始于1956年3月4日(在广东省吴川县首次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1959年6月,四川省林业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的飞播造林获得首次成功,奠定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基础。云南飞播造林始于1960年8月。近40年来,我省开展过飞播造林的地州市有12个,县市82个。截至1998年,全省累计在883个播区内飞播,其飞播面积为268.2万hm2;通过采取"飞、封、补、管"等措施,飞播造林成效面积73.33万hm2,平均飞播造林成效率为4018%,其中80年代以前成效率为32.5%;1981~1990年,飞播造林平均成效率为47.85%;1991-19…  相似文献   

8.
飞机播种(人工)造林,是为了完善和弥补因受飞机和播区条件限制的宜林地,采用的一种造林方式.因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对建立飞播林基地,巩固和提高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通过全省飞播(人工)造林成效的分析,探讨提高飞播(人工)造林成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87年全国飞播造林成效调查结果作了分析,指出影响飞播成效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关于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一、我省飞播造林概况飞播造林是一种新兴的造林方式。它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人口稀少或边远地区的林业生产。国外从三十年代开始飞播造林,主要有苏联、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我国从1956年开始至今,已有24个省(区),开展了飞播造林。造林面积大、成效好的有广西、广东、四川、云南、湖北等省。据统计,截止1980年全国共飞播造林2亿亩,成林近7000万亩,“六五”期间飞播造林共计5354万亩。我省的飞播造林开始于1958年。二十九年走过了一条迂回曲折的道路,曾出现过失败和短期停顿,但最终形成了大面积生产的形势。截止1986年,全省9个地、市,45个  相似文献   

11.
涂春城 《湖北林业科技》1992,(3):45-48,F003
<正> 我省开展飞机播种造林,从1966年至今已有26年的历史。为了掌握飞播造林成效,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搞好飞播造林,提高飞播造林质量与成效,我省分别在1983年对1966年至1980年、1987年对1981年至1983年、1991年对1984年至1986年的飞播造林,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成效调查工作。现就调查成果作些简要分析,并对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有关技术措施,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 飞播造林对于加速绿化步伐,有效地增加森林资源显示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应用1987年宜昌地区飞播造林成效调查的结果,力求客观地分析本区飞播造林成败因素,以期引起对其各环节管理工作的重视,从而促进飞播造林成效的进一步提高。一、1987冬宜昌地区飞播造林成效调查结果概况  相似文献   

13.
陕西飞播造林已走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为陕西的林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生态环境和飞播条件的变化,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不利因素也在增加,如何提高飞播造林成效,达到造(营)林目的是亟待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所讲的飞播造林成效,是依据国家飞播造林技术规程,对播后第五年飞播苗木生长和保存状况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
我县从1983年3月开始,连续四年对我县的大面积低山丘陵进行人工飞播造林,四年累计飞播造林23. 77万余亩。我县飞播造林采用混播方式,主要树种为马尾松与刺槐混播,马尾松与川柏混播,其比例为8∶2。飞播造林的成效怎样?究竟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因子是什么?笔者近几年对我县的四大飞播造林区的飞播幼苗进行了成效调查,通过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中对豫西山区十年来的飞播造林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找出制约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因子,并就如何提高飞播造林成效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万县地区已飞机播种造林20年,共飞播7个县,151个播区,总面积30万公顷(含重播面积),其中宜播面积2 3万公顷.据1983年和1987年两次飞播成效调查,在1983年以前飞播的17万公顷宜播面积中,成效面积7万多公顷,占宜播面积的41.2%,飞播造林直接投资705万余元,每公顷造林成本41.50元,以成效面积计算,每公顷成本为101元.实践证明,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用工少、活动范围广等特点,是加快绿化步伐的有效造林方式之一.本文以我区1978年至1982年5年的飞播造林为依据,对飞播造林成本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咸阳市1996—2005年飞播造林播区(以旬邑、淳化、礼泉为代表)开展飞播成效调查,并收集与飞播造林同期气象实况资料,对飞播造林成效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影响飞播造林成效的主导气象因子,给出咸阳市飞播造林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飞播造林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而且被广泛地应用到今天的实际生产中,但是受重播轻管思想和飞播造林投资的影响,播后一些提高造林成效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整个飞播造林的成效。所以研究提高飞播后期造林成效的途径和解决办法对促进飞播造林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秋季飞播造林时间进行评价,分别以影响飞播成效的降雨量、降雨天数、气温以及幼苗生长期等因素作为评判因子,构造评判因子与飞播期优劣的关系矩阵,结合实例利用模糊运算得出秋季播种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20.
1975年,根据国家下达的任务,我们在延安地区开展了飞播造林种草试验。飞播造林作业的特点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播区,依赖天然降水发芽出苗。如播后降水不及时,种子则易遭受地表高温和鸟兽的危害,影响出苗效果。因此,飞播后种子发芽的快慢、出苗的迟早会直接影响飞播造林成效。据国内外试验资料,用 Co~(60)γ射线处理林木种子有提高发芽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为此,我们从1976~1979年对飞播种子进行了试验,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