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电力安全生产既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又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企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实质性的转变,农村供电所安全责任随着电力资产的延伸不断增大,对农电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是适应新形势下电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内蒙古五原电力公司以独具特色的安全、服务、创新、廉洁、竞争等文化,保持了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铸造了企业发展之魂。以人为本,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是供电企业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文明的标志。为了加强安全管理,五原电力公司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安全"管理体系,以各种形式坚持从基础、基层、基本功抓起,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演讲比赛、快乐安全竞技赛、安全座谈会、安全征文、安全赠书、安全心理健康培训  相似文献   

3.
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特别是在人类社会进步的今天,社会经济活动与电力供应的关系十分密切。电力安全文化是指影响电力安全发展的一切物质和意识形态的东西,是企业文化在安全管理领域的表现形式,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综合。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乡镇电管站改革的指示精神 ,切实加强电力资产转移后的安全管理 ,确保安全、可靠、经济的供电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使电力更好地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建设报务。依据国家电力公司关于《供电所安全管理制度》,并结合我局实际情况 ,拟定如下安全管理规定 :1 方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和法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严格执行《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农村安全用电规程》《农电事故调查统计规程》和有关电力安全、技术法…  相似文献   

5.
边隽东 《农村电工》2012,20(10):2-2
安全生产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强,对可靠供电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供电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杜绝电力事故的发生。而习惯性违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1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和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  相似文献   

6.
电力客户侧的用电安全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对客户侧安全用电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治理思路,是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电力客户侧安全用电管理是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供电企业营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电力客户安全用电的服务窗口,是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供用电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供电企业"诚信、责任、创新、  相似文献   

7.
电力调度的运行与安全风险控制是电力企业平稳运行的关键所在。电力企业在对电力调度工作的高度重视是保障企业安全运行的前提。对电力调度的重视需要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他们工作责任。研究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控制及时发现隐患,科学地分析安全风险隐患,并能根据防护措施解决风险问题,是电力网络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运行的重要保证,是电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读者评刊表     
董晓盘 《农村电工》2005,13(7):17-17
电力要发展,农村是基础,供电所长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长的角色特点具有多种涵义,对于县供电企业来说,所长是参谋和助手;对抄表班、线路班来说,所长是领导者。所长的工作特点主要是服从性、执行性的领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王进 《农电管理》2014,(8):37-38
<正>当前,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改革和强化项目管理体制,其重点和核心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电力建设永恒不变的主题。企业要想生存和赢得效益积累,关键的措施就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下功夫。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抓两个建设,一个是基层建设,重点在于班组和岗位,即人的建设。班组是安全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网改造的全面结束,农村电力资产的归属不清、产权模糊已严重制约农电企业的发展。目前接管农村电力资产工作已在全国全面展开,但由于农村电力资产产权构成复杂,一旦处理不善,将会产生不稳定因素。笔者结合当地在接管农村  相似文献   

11.
县供电企业是直接服务于工农业生产,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公共性、基础性企业。尤其是农电体制改革后,其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管理职能进一步深化,政府和电力客户对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水平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是基础,经营管理是关键,优质服务是宗旨,这三项工作是供电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主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宋亮 《农村电工》2006,14(4):13-13
1加强安全生产,提高电能质量安全生产是搞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必备条件。一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力营销的前提和基础,电能是电力营销的产品,只有建设坚强的电网,才能向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能。通过加强电网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电压合格率,最终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增加电力市场占有率。二是通过安全生产可以不断提高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达到对用户连续不断、优质高效供电的目的,如带电作业可以保证对用户不停电,事故的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恢复供电。只有保证了供电可靠性,才能确…  相似文献   

13.
<正>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面对电网规模扩大、技术提升和电力市场建设新形势,县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提升的长效机制,敢于挖掘深层次的企业管理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安全生产、优质服务、风险防范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将企业精益化管理工作融入到同业对标、电网发展、队伍建设等工作中,高标准、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推动县供电企业管理再上新台阶。1坚持安全第一,稳定至上安全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时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县供电企业必须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作业计划执行,狠抓作业现场管理,将全  相似文献   

14.
刘宝珠 《农村电工》2020,28(2):60-60
春季对电力线路设备进行安全普查,是供电企业每年例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保障春检质量,提高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水平,确保电网安全度过夏季用电高峰,在春检开始前,应先念"安全经"。要念好《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这本经。安全规程是供电企业的第一要"经",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要把学习、执行安全规程当做首要工作来做.  相似文献   

15.
鲁根成 《农村电工》2005,13(8):22-22
安全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永远是电力生产的第一要事,这是在我公司实现安全生产2130天总结会上强调的一句话。这里所指的“第一”,即从“零”开始,阐述的是这样一个道理:“安全生产无顶点,成绩只能说明昨天。”面对目前严峻的安全形势和艰巨任务,供电企业如何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必须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安全生产的新路子,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安全第一”不仅是电力生产本身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的需要。为此,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就是坚持“安全第一”这一方针。  相似文献   

16.
沈益鑫 《农电管理》2005,(11):16-17
供电企业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电力支撑的公益性服务单位,电力安全生产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系统电网的安全、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因此,在“抓学习、重干部、求实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供电安全是检验供电企业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用下列公式来总结异曲同工“弹”安全的话题。安全生产工作实绩=激发动机×综合素质 环境因素。激发动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这已经成为公司员工的安全理念,从事故分析引出的“四不放过”,从“要我…  相似文献   

17.
秦恩德 《农村电工》2006,14(8):14-14
1存在的问题 1.1新的农电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健全。电力体制改革后,供电企业因职权所限,无法行使组织、协调职能,造成工作乏力,困难重重。在农电管理的新形势下,县、乡、村、组配合协调齐抓农电安全管理的工作体系尚未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不协调,农电安全存在隐患。  相似文献   

18.
海帆 《农村电工》2005,13(5):4-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5年2月25日签署第432号国务院令,颁布了《电力监管条例》。该条例共分六章三十七条,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电力监管条例》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对于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电力市场秩序,在电力行业开展公平竞争,依法保护电力投资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监管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国家电监会从初创组建正式转入依法履行监管职权,标志着我国电力监管工作步入了依法实施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朱德林 《农村电工》2004,12(2):11-11
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农电成为供电企业的半壁江山。广大供电所员工和农村电工在成为供电企业员工的同时,其业务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开始与主业实现全面接轨,这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农电队伍生存与发展的必然。1 农电队伍精神文明建设现状1.1 缺乏大局意识。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人员的自我定位决定了其工作的价值取向。大部分农电职工只看到管理上的归属划分,在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的同时,对农电体制转型后,由行政管理转入市场经济管理认识不足,对改革后自己作为供电企业的员工进入农村电力市场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对自身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20.
黄剑 《农电管理》2010,(10):22-24
随着"SG186"项目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办公自动化、营销等系统的日益完善,信息系统的应用也将不断深化,与电力安全生产和电网运行的关系也将愈加紧密。要保证信息、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就要确保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工作安全稳定可靠,保证网络运行准确无误、畅通无阻,才能使生产井然有序、安全可靠。而以上这一系列工作的协调有序完成都与信息设备管理这一基础工作息息相关。由于电力信息系统管理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刚刚起步,存在底子薄、人员缺、经验少等问题,也使得信息设备台账管理捉襟见肘。面对信息设备台账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减少资源闲置浪费,发挥信息资产优势,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浙江省云和县供电局自2009年至今,精心梳理台账基础资料,强化管理,实现了信息设备管理系统的优势,通过加大信息设备监督和管理力度等手段,提升了企业整体优势。云和县供电局的相关做法为供电企业持续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或管理能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