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产量影响及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播期、覆膜调控,研究了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态因子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试验结果如下: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适宜条件下不同类型高产玉米品种都能发挥高产潜力.高产条件下覆膜作用不明显,在产量水平较低的德州覆膜增  相似文献   

2.
清流县作为农业部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福建省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实施县,多年来,严密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项目实施,重点开展农业"五新"成果展示,实施技术、物资配套扶持,推广应用集成技术体系,3年来取得良好成效,示范区每667m~2产量分别为610kg、619kg、629.5kg,平均产量增长6.19%,总增粮食产量2434.06t。  相似文献   

3.
实施密植高产机械化生产 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协同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为探索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玉米产量与效益协同提高,分析了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与单产增加的关系、不同产区玉米种植密度现状、增密种植的增产效果以及子粒机械直收技术的优势,构建了以筛选耐密抗倒适合机械化生产品种、密植增穗增产、提高群体整齐度、构建高质量群体、全程机械化作业、强化规模种植与统一管理、实施全成本核算为核心的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该模式2013年起被农业部遴选为全国玉米主推技术,在全国玉米主产区推广,创建了一批高产高效典型。其中,经农业部组织专家验收,2014年在新疆兵团71团创造了18 414kg/hm~2的全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纪录,净利润达到24 118.2元/hm~2,实现了玉米高产与高效协同,为玉米生产方式转变和发展现代玉米生产提供了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刘福昌 《中国种业》2014,(11):68-69
2008年以来,兖州区承担实施了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在兖州区小孟镇、大安镇、漕河镇等建设了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区,其中,小孟镇万亩示范片连续6年小麦每667m2平均产量达到600kg以上;小孟镇史王村建设的超高产攻关田,2014年6666m2示范方平均产量702.6kg,2011年产量783.52kg,创兖州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天津市玉米高产创建的9个示范区的测产产量结果,分析了玉米产量结构构成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实现收获穗数的增加,是实现高产创建主要措施;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粒重大小是决定高产与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通过近几年实施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加大玉米”一增四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要闻     
<正>6次刷新全国纪录玉米高产高效途径被验证玉米是我国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10月7日,在新疆昌吉州奇台总场举行的"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绿色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研究员说,通过持续开展玉米高产潜力研究,明确了亩产1500公斤高产形成机制,提出"密植增穗,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与高效分配"为核心的产量突破途径,已连续6次刷新全国玉米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省邹城市玉米常年实行一年两作模式,小麦收获后玉米贴茬直播,近年来通过集成高产优质品种、增加种植密度、增施化肥、一防双减、全程机械化技术,产量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病虫害、田间倒伏等呈现加重趋势。倒伏后玉米田间通风透光力降低,水肥吸收失调,光合产物运输不畅,机械化收获难度加大,成为玉米高质高效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从2016年开始,邹城市通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分析高产条件下倒  相似文献   

9.
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研究恽友兰周春江(北京市农业局100029)(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100101)非传统麦田套种玉米高产耕作技术已在北京具有较好灌溉条件。田间机械化水平较高和小麦、夏玉米一年两茬平作热量不足的地区生产试验3年,生产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10.
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研究工作可以提高玉米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期提高玉米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的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榆林清涧县粮饲兼用作物,在清涧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种植模式技术含量底、种植密度低,产量低。本文对陕北榆林地区玉米宽窄行增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采取科学的玉米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以期为提高陕北榆林地区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玉米动态及展望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从玉米的产、消、存和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玉米动态.并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一增四改"关键技术集成(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麦田套种为贴茬免耕直播并适当晚收、改粗放施肥为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改人工种植和收获为机械化作业等)、全国玉米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全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最后指出,面对全球玉米供应偏紧的态势,应大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的集成关键技术,全面实施玉米高产创建,进一步加快玉米生产发展,充分发挥玉米增产潜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及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杂交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配套的综合栽培技术的完善,技术到位率的提高,杂交玉米产量也逐渐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玉米栽培技术规范化水平,增加产量.2000年,根据省农推总站的安排,瓮安县进行了紧凑型玉米单产50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以总结单产500kg/667m2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玉米栽培密度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玉米的种植机械、百姓的种植习惯、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新的栽培技术应用等因素,使玉米栽培密度在一定区域内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此,主要介绍了玉米高产增密栽培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夏津县夏玉米种植发展迅速,2015年种植面积突破4.4万hm~2,面积略低于小麦但产量高于小麦,是本县第一大粮食作物。根据本县气候、地力及种植习惯,夏玉米在"播种—管理—收获"生产环节因地制宜推广"精量直播晚收"、"一增四改"及"一防双减"等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实现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推动夏津县玉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爱明 《种子科技》2023,(11):47-49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价值较高.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技术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利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对提高我国玉米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论述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何开祥 《耕作与栽培》2001,(5):F003-F004
单产 5 0 0kg/6 6 7m2 产量水平的高产示范 ,是毕节地区和贵州大学农学院联合实施的“玉米 6 6 7万hm2 (百万亩 )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科技攻关项目的子课题。纳雍县计划实施面积 2 0 0hm2 ,即 1999年实施 10 0hm2 ,2 0 0 0年实施10 0hm2 。为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符合纳雍同类生态条件高寒山区玉米持续发展的高产、高效综合配套实用技术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挖掘玉米生产潜力。课题实施得到了行政、技术单位的重视。结合纳雍实际 ,把高寒山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综合配套 ,在代表性强的不同海拔区域进行实施。每年实施均超过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玉米产量潜力增进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结合玉米科研和高产开发实践就中国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发阶段的具体技术、技术实质、技术创新点、高产攻关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实现进一步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在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的同时对玉米进行密植和营养(群体冠层的和土体的)同步改良是当代玉米高产开发中实现玉米产量潜力持续增进、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杂交玉米筑黄1号在贵州省中部地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建立了该品种在贵州中部中等肥力土壤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各试验因素对该品种产量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密度NK2OP2O5,合理密植,增施氮、磷、钾肥是实现该品种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甘肃省灵台县农技中心依托农业部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结合本县实际,在海拔1100~1350米的旱塬区,以高产创建为目标,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基础,将"玉米优良新品种、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配方施肥、膜下除草、施用锌肥、化控增密"等六项技术优化组装集成,探索总结出了旱塬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通过2011~2015年5年试验、示范、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