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分析浙江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等现状,围绕仙山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突出湿地景观特色,将湿地景点建设与湿地的科教观光、文化展示、利用示范有机结合,阐述了该湿地公园规划理念、功能区划、.景点规划、资源保护与监测、形象策划等总体规划技术要点,以期实现公园保护与开发利用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湿地资源在自然环境中是重要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不被破坏是做湿地公园规划的重要目标,水环境在湿地中尤为重要。针对水资源保护,对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本文以调查研究为主,对全国湿地类型进行简要分析,对山西省湿地资源进行调查,以山西太岳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公园规划定位,结合湿地公园的特点和位置、以水资源的保护为特色,对公园进行功能区划分,突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的重要性。本湿地公园以双泉眼为特色,拥有复杂、综合的湿地生态系统,水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针对公园现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持湿地水资源的稳定,减少水资源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定义进行了介绍和选取,简述了长株潭湿地资源概况.通过对湿地资源及湿地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以长沙(湘江风光带)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阐述了长株潭城市近郊湿地的适宜性保护及开发模式--湿地公园,并规划出特色突出、分工明确的人大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分析西双湖湿地公园资源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划分功能区与打造特色品牌等建议,探索促进湿地公园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进一步保护并恢复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现状调查和湿地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的分析研究,按照景观资源的分类要求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简要分析项目实施的优势和劣势,在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将湿地公园划分为舟白湿地保育区、官渡峡湿地游赏区、蒲花河湿地体验区、濯水湿地服务区、神龟峡湿地探秘区、两河湿地休闲区等6个功能区和1个外围保护地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保育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科研和监测规划等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6.
湿地公园要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内及其周边的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提高"的国家示范点,给湿地公园性质定位。文章分别分析了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区位重要,景观和资源较为典型,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及稀有生物资源,同时其生态系统也较为脆弱,为了更好制定保护与发展管护措施,对湿地公园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及现阶段湿地生态环境健康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公园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面积占比为76.3%,其次为林地(19.6%),再次为耕地(1.6%);各功能区生态环境健康等级均处于"一般"水平,其中保育区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其LDI综合指数为2.60,整体上该湿地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等级为"一般"。  相似文献   

8.
在对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湿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的基础上,从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位、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产品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定位,提出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形象定位。并以湿地公园内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和湿地文化为依托策划"水域观光湖滨休闲游"、"湿地科考候鸟观赏游"、"渔事农耕生态体验游"、"湿地探索体验游"等四大生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9.
以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对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理念、功能区划、分区布局、生态保护和恢复、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提供借鉴,实现湿地公园“保护一利用一提高”相协调,促进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永安龙头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提出了以湿地保护为核心,合理开发利用,适度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修建性总体规划。评价了湿地资源特征,划分了保护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四个功能区。重点规划了保护保育区的保护措施和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的建设项目,以及配套设施,作为公园建设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日照梦幻沙滩公园概况的分析、设计理念的阐述,对公园建筑、植物、路网、亮化等景观的解析,诠释了日照梦幻沙滩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主题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和生态节能两大设计原则,探讨了公园建成后的管理方式,为沿海城市海岸的保护性开发管理提供了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2.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建设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娱乐性,吸引力不强的现况.认为通过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休闲娱乐的融入、游客的实践参与,强调"参与+娱乐+文化"的结合,创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以情景化、娱乐化、体验化为理念,以博物馆室外化、森林知识趣味化、森林景观养生化为表现形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森林公园成为游人增长知识、感受并享受自然的乐土.  相似文献   

13.
2003年至今,广东省东莞市财政投入了6.7亿元资金(不含镇区财政投入和征地拆迁、青苗补偿费用)开展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整山”工作,建设大岭山、大屏嶂、水濂山、同沙、旗峰、清溪等六大森林公园。文章通过对东莞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其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推动和加快东莞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李鑫 《绿色科技》2012,(6):252-253
以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例,针对目前湿地公园建设理论方面的不足,从保护和改善湿地生境入手,探讨了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湿地公园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建设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性,提出了利用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以实现鹤壁淇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中宠物活动空间缺乏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宠物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成为当前一个热点话题。在对宠物公园的内涵及类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选取公园规划、设计及管理3个方面对香港蝴蝶谷道宠物公园、纽约汤普金斯广场宠物公园和香港北角海滨宠物公园进行深入解析,总结了宠物公园建设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最后,结合国内城市公园发展现状、养宠人群特征及行业发展趋势,提出了都市新旧城区宠物公园规划思路与不同类型宠物公园设计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公园是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新趋势。该文以日本ASO生态公园为例,分析了现代生态公园与城市功能结构以及传统文化间的关系,推介了建立生态公园规划与管理体系、加强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提高对生态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充分发挥民众自主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广州公园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广文  陈国彬 《广东园林》2007,29(B09):84-86
回顾广州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进行城市公园生态建设的历程,总结广州公园生态建设所作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深化广州公园的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8.
竹子历来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主要植物用材,其特有的形状、颜色、姿态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云南昆明市西山区“楠竹公社”竹子公园是一个以竹景观和竹文化为特色的生态公园。文章详细介绍了竹子公园的功能分区、竹种选择、竹种栽植和管护技术。文章认为,该竹子公园集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竹文化知识传播、竹制品展示为一体,既充分考虑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需求,又重视人文精神,展现竹文化内涵;竹子公园的建设对于云南昆明地区现代林业资源利用、旅游开发、生态建设、绿色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策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林业经营思想的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加入WTO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森林公园的建设,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与发展不平衡、林业"三危"困境以及林业经营思想与体制的僵化,制约着绝大部分森林公园不能成为全面生态保护、提供休闲、求知、康体、美育的场地。提出了只有明确森林公园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学确定森林公园建设核心与内容,加强森林公园支持与保障体系的建设,才能使我国森林公园与世界先进的森林公园比肩。  相似文献   

20.
郊野公园研究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郊野公园的国内外建设情况、概念及特点,并从郊野公园的功能研究、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旅游开发研究、规划管理方法研究、策略研究等几个方面,总结讨论了国内郊野公园的相关研究状况,为国内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